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根据铁基粉末冶金成型工艺特点和客户对产品性能要求,通过分析异形定位块的制备工艺、零件结构、模具结构与尺寸、模具强度与刚度、压制方式等方面对成型模具进行了优化设计。利用NX软件对模具工作过程进行了仿真,验证了设计合理性,为后期模具制造和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随着熔融沉积制造(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FDM)在模具行业上的进一步应用,提高模具的精度和强度成为其首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但目前高的成型精度及良好的表面质量还难以保证。在对成型工艺参数分析的基础上,考虑了熔融沉积制造过程中层厚和成型角度两个主要影响成型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因素,建立了成型角度和层厚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且对模型进行了MATLAB仿真,并利用Pandey所提出的表面粗糙度模型对所建模型进行了验证。此模型为提高模具表面质量及强度提供了理论指导,同时促进了砂型用模快速制造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机电工程技术》2004,33(12):3-4
日前,YH24-2000/4000大型封头液压机在台肥锻压机床股份有限公司研制成功。该机适用于厚板的弯曲、拉伸成型、精整和校正工艺,是生产大型封头、拉伸圆筒、大型厚板容器的关键设备,配上不同规格的模具,可以完成2.5米以下各种封头的拉伸成型。特别是CNC控制技术、比例技术的应用更加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模具自由曲面抛光过程加工难的问题。从抛光工具与模具表面的接触入手。分析抛光工具的姿态,并着重对模具曲面抛光运动轨迹的规划和生成方法进行探讨。提出了根据模具曲面的不同区域宜采用不同的抛光轨迹生成方法。通过UGNX软件进行仿真分析。验证其抛光运动轨迹生成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以手机壳为例,采用Creo软件对手机外壳进行三维造型,生成了模具的凸模、凹模和侧抽机构等成型零件,对分模过程进行了仿真,运用NC加工模块对凸模毛坯和表面进行了数控仿真加工。结果表明,成型零件设计结构合理,分模动作无干涉,仿真加工走刀路径合理,能够保证型芯表面的加工质量。利用CAD/CAM技术可以有效减少模具开发周期,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对企业产品实际生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在工业铝材热挤压成型中,摩擦状态直接决定了铝材的产品质量和挤压模具的使用寿命,因此作为衡量摩擦状态的重要参数,摩擦因子是热挤压过程中主要的工艺参数之一。以某工程机械驾驶室窗框铝材为例,通过CAE技术模拟仿真了在热挤压成型过程中不同摩擦因子对挤压材料温度和模具受力的影响。模拟过程中采用Pro/E软件构建成型挤压模具,并导入模拟分析软件MSC Superforge仿真成型过程,后处理结果可为工业铝材热挤压模具的设计及企业生产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Moldflow仿真软件建立了汽车侧踏板聚丙烯/三元乙丙烯(PP/EPDM)复合材料端盖注射成型仿真模型,采用析因设计筛选出对工件翘曲、体积收缩、表面缩痕等缺陷影响最显著的主因子与交互因子,应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模拟得到最佳注射成型工艺,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对目标值影响显著的主因子为熔体温度、模具温度、注射时间、保压时间和保压压力,交互因子为熔体温度与模具温度、注射时间与保压时间;最优注射成型工艺为熔体温度220℃、模具温度40℃、注射时间2s、保压时间25s、保压压力60 MPa,模拟得到的最大翘曲量比原工艺方案的减小了33.21%,体积收缩率降低了39.61%,表面质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王贺  何家林  谢飞  李振 《机械工程师》2023,(10):154-156
基于模压成型技术的复杂曲面光学玻璃透镜制造难度较大,主要制约因素是高精度复杂曲面光学模具的加工难度大。文中针对典型的高精度X、Y方向非等R值微小非球面模具,进行斜轴单点CXZB四轴联动超精密磨削试验,通过加工路径规划、磨削补偿、磨削表面测量与评价,验证了加工方法的可行性。研究发现,X、Y方向非等R值微小非球面模具PV值控制在0.38μm以下,表面粗糙度分别为Ra5 nm和Rz39 nm,加工表面呈光学镜面,模具加工质量完全满足后续的玻璃模压成型要求。  相似文献   

9.
为了能够提高模具成型零件工作尺寸计算的效率,本文依据公差带法利用MATLAB软件建立了模具成型零件工作尺寸计算的程序。首先,分析了模具成型零件工作尺寸的计算方法;接着,以齿轮注射成型的模具成型零件工作尺寸计算为例进行了计算,验证了公差带法的优越性;然后,利用MATLAB软件GUI模块建立了模具成型零件工作尺寸的计算程序平台,设计了人计交互界面,并且设计了计算流程,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针对大模数半轴齿轮温锻—冷精整工艺中冷精整量这一关键工艺参数,建立半轴齿轮冷精整有限元模型,采用有限元模拟软件DEFORM—3D对冷精整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冷精整过程中坯料的充填情况、等效应变分布和整形凹模的应力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当整形量留在齿廓的时候齿形变形情况较为均匀,凹模受力较小,模具寿命较高。并采用冷精整工艺实验验证了冷精整过程数值模拟结果的正确性。研究结果对于大模数半轴齿轮冷精整量的优化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HSCAE软件在深腔薄壁塑件注塑模成型中的应用,探讨了产品的结构工艺、分型面、型腔数量和布局及浇注系统设计,对模具成型零件和模具整体结构进行了设计。经实际验证,该模具设计合理,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SONY-EX700型耳机外壳注塑模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组合式型腔成型结构微小复杂的SONY-EX700型耳机外壳,并采用斜导柱抽芯机构,简化了模具的复杂度,自动化程度较高.使用MoldFlow模流软件进行验证,并对模具工作零件的数控加工过程进行刀路轨迹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具结构合理,可以生产出符合技术要求的微小型耳机外壳.  相似文献   

13.
生物质液压成型技术是利用液压能使松散的生物质原料发生机械变形和塑性变形,成为燃烧性能较好的固体燃料的过程。其中成型模具对生物质的成型起到了关键作用。该研究对成型模具的形状进行了优化设计,用弧面模具替代了传统的锥面模具,并利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生物质液压成型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成型模具采用弧面形式可延长其使用寿命并能达到提高生物质成型块物理品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轿车等速万向节星形套冷挤压成型过程有限元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MSC.Marc对轿车等速万向节星形套冷挤压成型过程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模拟,详细讨论了有关数值模拟技术问题,得出了挤压力在加载过程中的变化曲线、工件随时间变化的温度场分布云图、工件等效塑性应变云图及模具内圈的应力分布云图,较好地解释了模具疲劳破坏的原因.研究结果有助于对轿车等速万向节星形套成型工艺及模具结构进行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5.
无搭接环形橡胶履带一次硫化成型模具型腔由多组径向可移动的内模块和外模块构成,由多块径向呈放射状向外扩展的内模块成型内表面,由向内呈放射状收缩的外模块成型外表面。利用COSMOSWorks软件的有限元分析功能,模拟加载后的应力、应变、位移情况,对本模具进行强度和刚度分析,优化了模具的结构,提高了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16.
模具成型型面的温度均匀性对复合材料制件的成型精度具有重要影响。某大尺寸高平面度复合材料蜂窝夹层板构件利用热压罐工艺成型,模具为大型框架结构模具。文中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利用Simcenter12.0 软件对该大型框架结构模具热压罐成型工艺过程的温度场特性进行了模拟分析,模拟值与试验值误差小于10%,证明了模拟方法的准确性。模拟结果表明:成型固化工艺参数设置合理,模具型面温度均匀性较好,金属边框对模具的整体温度场影响较大;模具在热压罐内的位置在所设定的2.1 m 范围内沿长度方向移动对模具温度场的影响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17.
赵猛 《机械制造》2021,59(11):60-64
根据卡槽塑料产品的结构特点和质量要求,对卡槽塑料产品注塑模具进行了设计.在设计中,应用Unigraphics软件创建卡槽塑料产品的三维模型,应用Moldflow软件对工艺结构、浇注系统、冷却系统等进行成型仿真分析,得到合理的填充时间、流动前沿温度、回路冷却温度、翘曲变形量等工艺参数.根据仿真分析结果,选取合适的注塑工艺参数,完成卡槽塑料产品注塑模具的结构设计.经试模生产验证,所设计的卡槽塑料产品注塑模具结构合理,注塑得到的卡槽塑料产品符合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8.
以某型钢圈轮辐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实际成形过程中的起皱、拉裂缺陷,采用有限元仿真软件Dynaform对其成型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仿真分析不仅能为模具结构改进及成形工艺参数优化提供依据,而且可以大大缩短模具制造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9.
于瑞  王中磊 《机械强度》2019,41(5):1158-1163
基于汽车差速器外壳常规铸造成型及铸钢材料等生产现状,为了解决新型轻量化铝合金汽车差速器外壳外形复杂、锻压成型较难等问题,以某型7075铝合金汽车差速器外壳为研究对象,运用有限仿真软件Deform对其等温锻造成型进行数值仿真,并运用试验的方法验证仿真分析的准确性。数值仿真计算及试验验证表明:差速器外壳等温锻造过程中,坯料在运动上模锻压的作用下,逐渐成型为固定下模形状的差速器壳体锻件;等效应力最大值主要出现在差速器外壳形状复杂及突变过渡部位;在不同位置其抗拉强度及屈服强度不同,但是变化幅度较小;随着等温锻造温度增加,差速器外壳锻件抗拉强度及屈服强度都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最佳等温锻造为425℃。该研究为差速器外壳等温锻造模具优化设计及寿命改善,轻量化铝合金差速器外壳生产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随着测控雷达的发展,车载方式作为一种新的形式存在,相配套的雷达罩越趋复杂,成本也逐步增加。文中根据某大型复杂天线罩的关键特征,使用低成本凹模模具控制内表面宽度尺寸,以现有固化炉平台作为底板,从材料、拆分方式、制造方式等方面进行对比确定模具的最终形式,并利用ANSYS15.0 有限元软件进行强度分析,确定模具板材的最佳厚度。在满足产品要求的情况下,采用低成本的真空袋压成型技术和分次固化方式成型。同时对关键的温度曲线进行摸索,制定出适合此大型模具的工艺温度曲线,并利用尺寸控制技术精确控制最终成型尺寸。检验测试结果表明,该天线罩模具满足产品的结构和电性能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