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简讯     
《医院管理论坛》2021,(2):3-4,封3
国家卫健委:发布新版三级医院评审标准国家卫健委近期发布了《三级医院评审标准(2020年版)》,新增了医院资源配置、质量、安全、服务、绩效等指标以及DRG评价、单病种质控和重点医疗技术等日常监测数据,并应用DRG评价体系对医院进行评价。评审标准中医疗服务能力与质量安全部分共设74节240条监测指标,包括年度国家医疗质量安全目标改进情况、患者住院总死亡率、新生儿患者住院死亡率、手术患者住院死亡率、住院患者出院后0~31天非预期再住院率、手术患者术后48小时/31天内非预期重返手术室再次手术率和115个ICD低风险病种患者住院死亡率等指标。评审形式以日常监测、客观指标、现场检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和分析四川省妇幼保健院机构管理和临床、保健管理方面现状。方法:组织专家按照统一的评审标准对申请评审机构进行评审,对机构管理、保健管理和临床管理评审得分情况结合专家评审报告进行分析。结果:机构管理方面业务用房面积、实有床位数和卫生专业人员数与标准的差距较大,科教管理得分率较低;二、三级妇幼保健院保健管理平均得分率分别为92.0%和88.8%,相关内容从高到低依次为:公共卫生、妇女保健和儿童保健;临床管理平均得分率分别为89.53%和84.19%,其中二级妇幼保健院医院感染管理和药事管理得分率较低,而三级乙等妇幼保健院医学影像得分率最低。结论:等级评审促进了妇幼保健院的建设和发展,但普遍在硬件及人才队伍建设、科研工作、医疗保健亚专业发展、医院感染管理和医疗质量管理以及辅助科室服务能力方面还亟待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创建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的过程,是全面提高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管理水平的有效方法.方法 在2008年1月-2011年6月分前期准备和申报评审准备两个阶段,医院按广东省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标准,全面启动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等级创建工作.结果 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的相关制度不断完善并持续改进;各项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得到落实;医院感染各重点部门、重点科室及重点项目开展更全面更深入;医院感染管理各项措施在全院的相互配合更为密切.结论 通过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的等级创建,明显推动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加强了规范化管理;提升了管理水平;强化了团队合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健全我国妇幼保健院评审评价体系,促进机构加强自身建设和管理,研究制定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及实施细则。方法通过文献研究、现场调研、专家研讨、现场预评审等方法,研究制定我国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及实施细则。结果研究产出三级和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及实施细则,包括妇幼保健院发展方向、辖区业务管理、服务质量与安全、服务流程、机构管理和日常统计学评价指标六章内容。结论妇幼保健院评审作为一项基本工作制度,在指导妇幼保健院建设和管理,建立妇幼保健院监管长效机制,推动妇幼保健院健康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成为卫生行政部门实施有效监管的重要手段。评审标准是各地开展妇幼保健院评审工作的主要依据,实施细则是评审标准的配套文件,也是妇幼保健机构加强内部管理的重要参考工具。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妇幼保健院在降低区域内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病死率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海淀区属4家分娩量最大的医院为研究对象,对在2009至2010年中开展新生儿窒息专项工作与2008年度未开展专项工作时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早期新生儿死亡率进行比较.结果 4家医院新生儿窒息发生率2009至2010年比2008年均有逐年明显下降趋势,海淀区妇幼保健院、海淀医院、四季青医院和上地医院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在各年度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3.630、2.103、5.074、2.007,均P<0.05).4家医院合计早期新生儿死亡率2008至2010年分别为1.15‰、1.13‰、0.95‰,有逐年下降趋势,但各年度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344,P>0.05).结论 妇幼保健院应承担起对区域内新生儿复苏工作的管理责任,规范的窒息复苏培训及督导、加强产儿科合作等是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早期死亡率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6.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按照部颁《妇幼保健机构等级评审标准》和《三级妇幼保健院评审细则》,从抓科学管理、基础质量、医德医风入手,通过广泛的思想动员,建立健全组织机构,严格实施标准,落实各项措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顺利通过了国家级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评审,达到了促进妇幼保健院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管理科学化、促进内涵质量建设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江苏省三级妇幼保健院评价标准与细则》(第三周期),探讨新时期妇幼保健院的发展方向和思路。方法对照第二、第三周期评审标准的变化,对科室设置、医疗安全、质量管理、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进行分析,指导迎评工作开展。结果以科学先进的理念规范医院管理,指出新时期妇幼保健院的发展方向。结论《江苏省三级妇幼保健院评价标准与细则》(第三周期)带给医院建设新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根据机械通气致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特点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降低机械通气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率。方法对2011-2014年四川省妇幼保健院NICU机械通气的382例新生儿按不同出生体重、住院天数以及插管天数进行预后差异分析。结果发生医院感染的49例新生儿中,肺部感染主要发生在出生体重1 500 g、住院天数7 d的患儿,血液系统感染主要以体重≤1 500 g及住院时间≤7 d的患儿;插管天数与感染部位无统计学意义(P=0.126)。结论采用机械通气患儿医院感染部位主要为肺部及血液系统。住院早期体重越低,血液系统感染几率越高,与插管天数无相关;体重相对较高患儿随着住院时间的增加,肺部感染越高;机械通气第一周内发生医院感染的机率较高,应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1997年12月,淄博市妇幼保健院被国家卫生部越级评审为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成为全国第五家、全省第一家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2002年9月,淄博市妇幼保健院分别通过了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和ISO14001:1996环境管理体系的国际认证,成为全国卫生行业第一家通过质量和环境双认证的医院。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主要病因及正确处理PPROM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绍兴市妇幼保健院2006年10月~2007年9月内182例PPROM患者的诊治情况。结果:感染(占28%)及头盆不称(占19.2%)等是PPROM的主要病因,其孕周越小,新生儿的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就越高。结论:在PPROM的临床处理过程中,要充分估计期待治疗或立即终止妊娠的利弊,积极治疗,尽可能减少母婴并发症,提高新生儿存活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描述我国三级甲等医院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现状,为医院质量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国家护理质量数据平台上报的2014年-2017年490家三级甲等医院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原始数据,描述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跌倒伤害率及跌倒伤害等级比率情况。结果2017年490家三级甲等医院共发生跌倒18 024例次,其中跌倒未发生伤害的占比为32.04%,跌倒伤害严重度1级的占比为39.65%,2级占比15.65%,3级占比12.45%,死亡占比0.22%。2017年490家医院跌倒发生率中位数为0.054‰,上下四分位数为0.03‰~0.087‰;跌倒伤害率中位数为73.68%,上下四分位数为55.56%~92%。2014年-2017年跌倒发生率逐年上升,跌倒伤害率逐渐下降。结论我国三级甲等医院跌倒上报积极性有所提升,可为医院层面跌倒指标管理提供参考,但仍急需科室层面相关数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新生儿窒息死亡综合干预的效果 ,探讨新生儿窒息群体防治工作的切入点。方法 :实施广西综合性妇幼卫生保健项目的 7个贫困山区县采取强化政府行为 ,增加资金和设备投入 ,规范妇幼卫生管理和保健服务 ,加强县乡级新生儿窒息复苏术和孕产期保健适宜技术培训 ,实行医疗扶贫救助等措施。结果 :新生儿窒息死亡率由1995年的 6 .93‰降至 2 0 0 0年的 3.5 0‰ ,降幅 49.74%;救活了 17844人窒息新生儿 ;其发生率由 12 .6 1%降至 9.37%,降低了 2 6 .19%;孕期保健率提高了 35 .70个百分点 ,住院分娩率提高了 11.0 4个百分点 ,高危住院分娩率提高 6 .18个百分点 ;Topsis法评价结果 ,2 0 0 0年新生儿窒息、孕产妇保健质量最优 ( Ci=0 .840 8) ;单因素相关分析 ,孕期保健与新生儿窒息发生高度负相关 ( r=- 0 .946 ,P<0 .0 0 5 )。结论 :实行政府领导下的综合性干预措施 ,提高孕产期保健质量 ,是新生儿窒息群体保健一级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和分析产房护理安全管理在产妇分娩当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从医院于2020年1—12月收治的所有产妇当中选取其中自愿参与本次临床研究的600例产妇作为本次临床试验研究的观察分析对象,将这600例产妇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各300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的300例产妇实施常规基础护理管理,观察组的300例产妇...  相似文献   

14.
死亡类指标是反映医疗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指标,医院标准化死亡比指标已被很多国家作为重要的质量工具以衡量医院的医疗质量。本文通过文献综述,系统梳理和对比了苏格兰、英格兰、美国马萨诸塞州、澳大利亚、荷兰和加拿大6个国家/地区的医院标准化死亡比指标构建经验及其应用情况,并对我国建设该指标的可行性、建设方法以及指标应用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我国三级公立医院神经重症住院患者医疗质量现状。方法采用病案首页主要诊断和其他诊断的疾病编码,提取医院质量监测系统中2013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诊断为神经系统疾病的神经重症患者信息。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对相关指标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全国506家三级公立医院共计220 027例神经重症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性患者居多,占住院总人次的58.61%,年龄中位数(四分位数)为58(27,72)岁。患者住院死亡率和平均住院天数呈逐年下降趋势,出院人数逐年增加,机械通气时间逐年缩短,31天重返ICU率在小范围内波动。神经重症患者付费方式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次之。结论我国神经重症医疗质量逐年上升,救治水平在逐步提高,未来仍需继续关注结构、过程、结局指标,以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中国医疗质量指标体系(CQIS)”中部分负性事件评价指标,对北京市5家大型综合医院的医疗质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医院E在压疮发生率、与手术、操作相关感染发生率和择期手术病人”肺部感染”发生率3个指标均明显高于其他医院,且医疗质量问题比较多;其他4家医院也存在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负性事件评价指标可以帮助医院发现医疗质量存在的问题,并找到相应的质控点,进而采取针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临床科室质量改进策略实施效果,持续提高医疗质量.方法 将某三甲医院临床科室按照是否进行手术分为两大类,依据各医疗质量指标2013年与2012年的比值,评价临床科室医疗质量改进效果.结果 非手术科室死亡率明显下降,手术科室非计划再手术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下降,其它指标也有一定程度改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提示临床科室应采取措施针对性改进.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和分析上海市三级甲等医院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执行情况。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度上海市五家三级甲等医院住院手术患者的病历10 000份,对病历内的手术安全核查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在所调查的10 000份住院患者病历中,共存有手术安全核查表9 997份。每家医院的手术安全核查表都有涂改的现象,总体的涂改率为1.69%。五家医院手术安全核查表均存在填写不完整的问题,平均完整率为97.54%。结论上海市三级甲等医院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执行基本情况令人满意,但仍有改进和提高的空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全国三级公立医院肿瘤住院患者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现状。方法利用医院质量监测系统收集2017年1月-2019年12月三级公立医院肿瘤住院患者病案首页信息,对住院人次、平均住院日、次均费用、住院死亡率等指标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2017年-2019年纳入分析的三级公立医院数量分别为1 768家、1 788家、1 799家,合计病案首页31 560 302份。3年来三级公立医院肿瘤住院患者住院人次呈增长趋势,平均住院日、次均费用以及住院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手术治疗、化学治疗、放射治疗是肿瘤住院患者常见治疗方式,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胃癌、肝癌是常见癌种,不同治疗方式、不同癌种的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水平有差异。结论病案首页信息为我国开展肿瘤质控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是引领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向纵深推进的重要抓手,是推进医院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医院认识到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积极尝试建立基于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的医院内部绩效考核体系.为适应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挖掘医院内部潜力,根据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给出的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