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提高对胃食管反流病(GERD)及胃食管喉气管综合征(GELTS)所致喉痉挛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2例因GERD所致喉痉挛行气管切开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例均有多年咳嗽、喘息等呼吸道症状,长期误诊为支气管哮喘.随病程发展,出现严重喉痉挛、窒息而行气管切开,例1带管长达7个月始终误诊为声带麻痹,并3次行声带手术;例2得以及时诊断,经气管切开缓解呼吸窘迫,20天后顺利拔管.2例均经食管24小时pH检测和食管动力检测确诊GERD并GELTS,经Stretta射频治疗,症状消失.结论:临床医生必须高度重视仅有呼吸道表现或以其为主要表现的GERD,使患者早日得到正确诊治.  相似文献   

2.
张新民 《临床医学》2011,31(3):104-105
目的分析我院2005年以来误诊的18例胃食管反流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提高对非典型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认识,减少误诊,使患者得到及时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以来临床中误诊的18例胃食管反流病,对误诊原因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本组18例患者,误诊为支气管哮喘8例,咽喉炎4例,慢性支气管炎6例。结论降低对非典型GERD误诊,关键是提高对GERD认识,临床上有些所谓的"哮喘"、"咳嗽"、"咽炎"可能是由于胃食管反流引起的,凡是经五官、呼吸科正规治疗无效患者应考虑GERD,并作相应胃镜及食管pH检测以确诊。  相似文献   

3.
胃食管反流病 (GERD)临床常见 ,对胃镜阴性的 GERD用较新的雷贝拉唑 4周后烧心消失率亦只有 5 9% [1 ] ,因此临床上易否定本病 ,本研究调查 GERD的误诊原因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2 0 0 1- 0 8~ 2 0 0 3- 0 2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门诊以烧心、胸痛就诊 ,或伴有反酸、反胃拟诊为胃食管反流病 ,进一步选择胃镜、2 4 h食管 p H检测或食管动力检测。 GERD确诊标准 :食管有充血、糜烂者诊断反流性食管炎 ;2 4 h p H检测如 p H<4的时间占总时间的百分比 >4 %或 De Meester Score>14 .72 ;食管动力检测下食管括约肌 L ES<10 mm …  相似文献   

4.
胃食管喉气管反流及其综合征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胃食管反流病(gastre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即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反酸、胃灼热、反食、嗳气等症状,它可导致食管组织损害.咽喉反流(laryngopharygeal reflux, LPR)为胃内容物反流至咽喉部,引起慢性咽喉炎、声音嘶哑、咽异物感、频繁清嗓、慢性咳嗽、吞咽困难等临床表现.胃食管喉气管反流(gastroesophago-larygotracheal reflux, GELTR)则是发自贲门部,以咽喉部为反应中心,以气道表现尤其是哮喘、喉气道激惹为突出点,涉及呼吸、消化两大系统及耳鼻口腔的反流性疾病,即以胃食管交接处为启动器、以咽为反应器、以口鼻为效应器,以喉气道为喘息发生器的一种临床症候群--胃食管喉气管综合征(gastroesophago-larygotracheal syndrome, GELTS),可表现为严重"哮喘"、喉部发紧、咳嗽、咳痰和声音嘶哑、听力障碍等症状体征.此类患者多长期误诊,一旦得到正确诊断,即能得到希望以至新生.本文以罕见的食管、气管和双下支气管系统同时被钡剂充盈的图像等为依据,从LPR探讨胃食管喉气管反流及其综合征的发病机制、诊断与治疗问题,并提出了在生理情况下呈闭合状态和经咽反流的鸟嘴机制,以及由溢出或淤出(spilling)、涌出或呕出(spurting)和喷射或气雾(spraying)组成的"3S"现象.  相似文献   

5.
胃食管喉气管综合征误诊为哮喘一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任清华  王丙信  汪忠镐 《临床误诊误治》2010,23(7):640-641,F0002
目的探讨胃食管喉气管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总结诊治体会。方法回顾分析1例胃食管喉气管综合征误诊为哮喘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间断上腹不适、咳喘12年余,加重1年,病程中长期误诊为支气管哮喘,多年未愈,入我院后行胃镜检查确诊为胃食管喉气管综合征,遂在胃镜下行食管胃交界处Stretta微量射频抗反流治疗,前述症状均有所好转。结论特别要重视以呼吸道症状为主的GELTS,进一步行胃镜等检查,以明确"哮喘"的真实病因。  相似文献   

6.
王璞  李彦杰 《临床医学》2000,20(12):44-45
胃内容物(包括十二指肠液)反流入食管产生临床症状或粘膜破损等并发症时,称为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ex disease,GERD)。随着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和饮食结构的改善,其发病率已有所上升。目前,GERD治疗方法较多,但均有优缺点。我们对应用洛赛克(Losec)治疗GERD进行了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胃食管反流病非典型症状临床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非典型症状表现复杂多样,极易与呼吸系统(哮喘、慢性咳嗽、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耳鼻喉科(慢性咽喉炎、慢性鼻窦炎、中耳炎、阵发性喉痉挛)等症状相混淆而导致误诊,老年人GERD症状容易被忽视,危重病人胃食管反流不易识别因误吸会导致严重的肺部感染甚至窒息,通过对GERD非典型症状研究进展的综述,旨在针对临床特征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与高血压病的相关性以及腹腔镜胃底折叠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相关性高血压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2年6月我院18例行腹腔镜Nissen 胃底折叠术的 GERD 合并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 GERD 病程(9.4±6.0)年,高血压病病程(5.2±6.0)年;13例以 GERD 症状首发,1~19年后合并高血压病,5例以高血压首发,0.8~10年后出现 GERD 症状。均手术成功,未发生气胸、食管破裂等术后严重并发症。本组术后12个月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术前下降(t =4.095, P =0.001;t =3.014,P =0.001),高血压病疗效:9例临床治愈,3例有效,6例无效。术后 Sc(疗效评价总积分)由术前18.50(14.25)分降至0(2.00)分(z =3.726,P =0.001),每例 Sc 均<12分,临床均治愈。结论 GERD 与部分高血压病密切相关,腹腔镜胃底折叠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相关性高血压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由胃食管反流引起的呼吸道表现,即胃食管气道反流(gastroesophago-airway reflux,GEAR)的临床特点,分析误诊情况,总结微创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收集第二炮兵总医院胃食管反流病中心2006年10月至2009年11月诊治的1014例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对以呼吸道症状为主要表现的766例诊治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呼吸道症状依次为喘息、憋气、咳嗽、咽异物感、咳痰、喉部发紧等。741例(96.7%)在外院误诊为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咽炎等。其中误诊为呼吸道疾病患者3个年龄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41~60岁最多。均在本中心经胃镜检查和食管24小时pH监测、试验性药物治疗,确诊为GERD。改良的Stretta射频治疗392例,372例获随访24~44个月,总有效率94.9%。行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术262例,214例随访4~20个月,总有效率91.1%。112例接受质子泵抑制剂等药物治疗。结论临床应全面认识GERD,尤其注意口鼻、咽喉和气道、肺部的临床表现,其病因可以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食管反流,我们将其统称为GEAR,而由其引起的这组临床表现则建议称为胃食管气道综合征。误诊的纠正本身就可使病情改善,经过合理的治疗有望得到更好疗效,为患者带来新生。  相似文献   

10.
胃食管反流病(gastre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即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反酸、胃灼热、反食、嗳气等症状,它可导致食管组织损害。咽喉反流(laryngopharygeal reflux,LPR)为胃内容物反流至咽喉部,引起慢性咽喉炎、声音嘶哑、咽异物感、频繁清嗓、慢性咳嗽、吞咽困难等临床表现。胃食管喉气管反流(gastroesophago-larygotracheal reflux,GELTR)则是发自贲门部,以咽喉部为反应中心,以气道表现尤其是哮喘、喉气道激惹为突出点,涉及呼吸、消化两大系统及耳鼻口腔的反流性疾病,即以胃食管交接处为启动器、以咽为反应器、以口鼻为效应器,以喉气道为喘息发生器的一种临床症候群———胃食管喉气管综合征(gastroesophago-larygotracheal syndrome,GELTS),可表现为严重"哮喘"、喉部发紧、咳嗽、咳痰和声音嘶哑、听力障碍等症状体征。此类患者多长期误诊,一旦得到正确诊断,即能得到希望以至新生。本文以罕见的食管、气管和双下支气管系统同时被钡剂充盈的图像等为依据,从LPR探讨胃食管喉气管反流及其综合征的发病机制、诊断与治疗问题,并提出了在生理情况下呈闭合状态和经咽反流的鸟嘴机制,以及由溢出或淤出(spilling)、涌出或呕出(spurting)和喷射或气雾(spraying)组成的"3S"现象。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lux disease,GERD)误诊为呼吸道疾病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提高GERD诊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合川区人民医院2006-01-2011-02收治的GERD误诊为呼吸道病30例,其中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16例,哮喘8例,慢性咽炎3例,肺炎3例.结果 经胃镜检查诊断为Ⅰ级GERD 7例,Ⅱ级GERD 18例,Ⅲ级GERD 5例.所有病例均经雷尼替丁、兰索拉唑和多潘立酮或铝碳酸镁咀嚼片治疗后,反流症状消失.结论 医务人员加强对GERD的临床和基础知识的学习,提高对GERD误诊原因的认识,是避免和减少误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胃食管反流病(GERD)在老年人群中常见。与成年人相比,老年人缺乏典型胃食管反流的临床表现,易导致误诊或漏诊。老年人的GERD临床症状轻或不典型,但反流性食管炎的程度重。其病理生理机制与增龄相关的食管及胃肠动力障碍和胃食管交界处(EGJ)结构异常密切相关。老年患者与成年患者在诊断和治疗GERD方面的原则一致,但考虑到年龄的特殊性,治疗方面可能需要更高的强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和误诊原因,以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33例误诊病例资料。结果本组主要症状为食管外症状:咳嗽15例,胸痛8例,咽部不适6例,仅4例以典型食管内反流症状为主诉。先后在外院及本院误诊为支气管炎11例(33.33%),慢性咽喉炎7例(21.21%),冠心病心绞痛6例(18.18%),焦虑症4例(12.12%),支气管哮喘2例(6.06%),食管癌、围绝经期综合征及复发性口腔溃疡各1例(3.03%)。29例经纤维胃镜检查确诊,4例经质子泵抑制剂(PPI)诊断性治疗确诊。确诊后均经足疗程PPI治疗痊愈。结论 GERD症状复杂多样且无特异性,易误诊;临床医师应熟悉GERD食管外表现,提高本病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针刺治疗寒热错杂型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寒热错杂型GER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西药治疗)与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GERD-HRQL评分均降低,LESP、UESP、LESL均增大,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治疗寒热错杂型GERD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胃食管动力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胃食管反流病(GERD)系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1]。GERD的发病机制主要是食管抗反流屏障功能失调,包括下食管括约肌(LES)一过性松弛增加或压力下降、反流物的质和量、食管内反流物清除障碍、食管局部黏膜防御能力下降、胃排空延迟等多个方面[2-5]。由于老年人的胃内结构、胃食管防御能力、胃肠运动功能等情况与年轻人有差异,老年人胃食管反流病也与年轻人有所不同。本文回顾了近年来的相关研究,分别就胃衰老与胃内结构的改变、胃酸分泌、胃黏膜屏障、胃肠运动功能等关系进行综述,阐述了胃衰老与胃食管反流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以胸痛为首发症状的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iux disease,GERD)的临床特点并分析其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以胸痛为首发症状的GERD 36例误诊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6例均以胸痛(胸骨后、心前区)为首发症状,长期就诊我院门诊内科均被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33例经电子胃镜检查确诊GERD,联合使用胃动力药、质子泵抑制剂及胃黏膜保护剂等治疗2~8周后症状消失,心电图检查恢复正常;3例电子胃镜检查正常但有胃灼热、嗳气,给予质子泵抑制剂试验性治疗2周后症状消失,确诊为GERD。随访3~6个月36例均未复发。结论提高对GERD的认识,对以胸痛为首发症状伴心电图非特异性ST-T改变者,鉴别诊断时应考虑到食管源性胸痛,及时行电子胃镜检查、食管pH测试或试验性治疗,以早期确诊。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儿童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致消化性食管狭窄(peptic esophage-al stricture, PES)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例儿童食管裂孔疝、GERD 致 PES 的诊治经过。结果患儿7岁,表现为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4年,伴发作性憋气3个月。胃镜和上消化道造影诊断:GERD,反流性食管炎(LA-D 级),PES,食管裂孔疝。行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并腹腔镜下胃底折叠术及内镜下食管扩张术治疗,随访1.5年所有症状明显缓解。结论 PES 是 GERD 引起的严重并发症,通常合并有严重的病理性酸反流、食管炎、胆汁反流、食管裂孔疝和明显的食管动力障碍。抗反流手术加食管扩张治疗可有效控制 GERD,改善 PES 引起的吞咽困难。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临床表现和内镜下Stretta射频治疗效果。方法:对2006年4月~2007年2月施行内镜下射频治疗的200例GERD临床资料及随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0例中49例以反酸、烧心、咽部异物感等消化道症状为主;36例仅表现为咳嗽、咯痰、喘息、憋气等呼吸道症状;98例以消化道表现为主合并呼吸道症状;15例以呼吸道症状为主,偶有消化道症状;2例表现为胸骨后疼痛,诊为冠心病。治疗后即刻复查胃镜见190例贲门口包绕内镜紧密,10例贲门口较前缩紧;4例术中食管、贲门黏膜少量出血,无其他并发症。治疗2天内198例症状消失或明显缓解。随访1~11个月,5例自觉无明显改善,3例于术后1~7个月后复发(1例接受了重复治疗,“哮喘”再度消失),12例失访;180例(90.0%)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以呼吸道症状为主者尤其明显。结论:GERD导致的呼吸道和咽喉部表现既常见凶险,又罕为大众所知,为此作者提出了以胃食管交接处为启动器、以咽为反应器、以口鼻为效应器、以喉气管为喘息发生器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表现,称为胃食管喉气管综合征(gastroesphago-larygotracheal syndrome,GELTS)或两管一腔综合征这一新概念。内镜下Stretta治疗GERD操作较为简捷、安全,具有颇好前景,更适于有严重呼吸道症状和GELTS的病例。复发时尚可重复治疗或改用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9.
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一类由胃食管动力障碍引起。通过酸反流导致的疾病,亚洲的发病率较西方为低,但近几年有增加的趋势,有人认为与饮食结构的改变和对胃内幽门螺杆菌(H.pylori,HP)的根除有关。亚洲的GERD特征是症状轻微、内镜下正常的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性病(NERD)同洛杉矶A级或B级食管炎,罕见有Barrett’s食管或食管狭窄。关于GERD,以下几个临床问题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合并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临床特征及防治策略。方法观察急性脑卒中发病4周内合并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率、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结果287例脑卒中患者中71例合并GERD,GERD发生率24.7%,其中反流性食管炎9.9%;脑卒中患者中管饲饮食、意识障碍者GERD发生率显著增高;确诊GERD患者均给予标准剂量PPI治疗4周,显效45例(63.4%),有效20例(28.2%),无效6例(8.5%)。结论脑卒中合并胃食管反流病发生率较高,及时诊断并给与治疗可获得良好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