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评价腹腔镜Nissen手术的优越性。方法应用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和胃底折叠术治疗食管裂孔疝患者31例。结果本组患者全部获得手术成功,仅1例发生纵隔气肿。术后随访6个月-7年,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无一例疝复发。结论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和胃底折叠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当今治疗食管裂孔疝手术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儿童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致消化性食管狭窄(peptic esophage-al stricture, PES)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例儿童食管裂孔疝、GERD 致 PES 的诊治经过。结果患儿7岁,表现为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4年,伴发作性憋气3个月。胃镜和上消化道造影诊断:GERD,反流性食管炎(LA-D 级),PES,食管裂孔疝。行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并腹腔镜下胃底折叠术及内镜下食管扩张术治疗,随访1.5年所有症状明显缓解。结论 PES 是 GERD 引起的严重并发症,通常合并有严重的病理性酸反流、食管炎、胆汁反流、食管裂孔疝和明显的食管动力障碍。抗反流手术加食管扩张治疗可有效控制 GERD,改善 PES 引起的吞咽困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胃底折叠术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对我院27例食管裂孔疝患者施行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同时行胃底折叠术,其中18例行Nissen胃底折叠术,9例行Toupet胃底折叠术。结果27例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全部获得成功,临床症状消失或减轻,术后无并发症。结论应用腹腔镜治疗食管裂孔疗效确切,具有较大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并比较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联合不同抗反流术式治疗食管裂孔疝(HH)合并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行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联合抗反流术治疗的HH合并GERD患者67例的病例资料。根据抗反流术式的方法分为3组,其中29例采用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术(Nissen组),18例行腹腔镜Toupet胃底折叠术(Toupet组),20例行腹腔镜Dor胃底折叠术(Dor组)。比较3组手术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术后随访1年,观察手术前后胃镜、高分辨率食管测压及24 h食管pH监测结果,发放GERD-Q症状评分评估患者GERD症状,使用GERD相关生命质量量表(GERD-HROL),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失效率及复发率。结果 3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第1年胃镜检查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oupet组术后1年食管下括约肌(LES)静息呼吸平均值低于Nissen组和Dor组,反流时间、反流次数、无效吞咽高于Nissen组和Do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Nissen组和Dor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1年LES静息压最小值、24 h pH阻抗监测、DeMeester评分、GERD-Q症状评分和GERD-HROL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无效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联合3种胃底折叠术治疗HH合并GERD均可起到抗反流的效果,但Nissen和Dor手术在改善LES静息呼吸压力值、反流和无效吞咽方面的效果优于Toupet手术。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胃底折叠和食道裂孔疝修补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腹腔镜胃底折叠和食道裂孔疝修补术治疗胃食管返流性疾病在国外已有近10年的历史,其疗效确切,且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等优点,但在国内此类疾病的外科治疗开展得还很少。我院2002年11月-2003年4月应用电视腹腔镜行胃底折叠术和食道裂孔疝修补术治疗胃食管返流性疾病4例。现将手术护理配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赵磊 《临床医学》2022,(1):40-42
目的 分析腹腔镜下Nissen胃底折叠术联合食管裂孔疝修补术治疗食管裂孔疝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21年1月开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8例食管裂孔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2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腹手术,试验组采用腔镜下Nissen胃底折叠术联合食管裂孔疝修补术,比较两组围术期...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与高血压病的相关性以及腹腔镜胃底折叠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相关性高血压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2年6月我院18例行腹腔镜Nissen 胃底折叠术的 GERD 合并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 GERD 病程(9.4±6.0)年,高血压病病程(5.2±6.0)年;13例以 GERD 症状首发,1~19年后合并高血压病,5例以高血压首发,0.8~10年后出现 GERD 症状。均手术成功,未发生气胸、食管破裂等术后严重并发症。本组术后12个月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术前下降(t =4.095, P =0.001;t =3.014,P =0.001),高血压病疗效:9例临床治愈,3例有效,6例无效。术后 Sc(疗效评价总积分)由术前18.50(14.25)分降至0(2.00)分(z =3.726,P =0.001),每例 Sc 均<12分,临床均治愈。结论 GERD 与部分高血压病密切相关,腹腔镜胃底折叠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相关性高血压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和胃底折叠术治疗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以来45例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和胃底折叠术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2例,女13例,平均年龄51.9岁(25~78岁);胃底折叠方法 包括Niseen术式33例、Rossetti术式10例、Toupet术式2例(含1例复发的食管裂孔疝再手术).结果 手术用时45~120min,术中失血10~100mL,无中转开腹和手术死亡病例.1例术中撕裂胸膜致气胸,1例术后出现轻度胃排空障碍,4例术后有轻度吞咽梗阻感.术后平均住院4.7 d,随访3~75个月仅1例患者胃镜提示食管炎复发.结论 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和胃底折叠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疾病是安全有效的,应根据患者的食管动力状态和解剖选择完全折叠或部分折叠术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和胃底折叠术手术配合及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例食管裂孔疝患者腹腔镜下手术的护理资料。结果:本组患者术中均未转开放手术;术后早期有6例患者出现吞咽困难,经合理饮食指导后,症状逐渐消失;1例出现轻度气胸,随后自行吸收;1例术后腹腔引流管引出少许鲜红液体,经对症治疗后痊愈。14例患者随诊6~21个月,无复发,无吞咽困难,其中3例嗳气、反酸症状未完全消失,给予口服药物控制及饮食指导。结论:对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和胃底折叠术患者术前充分准备,术中熟练配合是手术顺利进行,减少并发症保证。对术后患者应密切监测并发症的发生并及时治疗,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特别是术后饮食调整,对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胃食管反流病病人腹腔镜胃底折叠术后6个月生活质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胃食管反流病外科诊疗中心住院的137例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健康状况问卷(SF-36)、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综合医院焦虑抑郁情绪量表(HADS)、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进行调查。结果:胃食管反流病病人腹腔镜胃底折叠术后6个月并发症发生率为32.12%,病人SF-36生理健康得分为(66.92±9.26)分,心理健康得分为(55.47±8.78)分。焦虑、睡眠质量是胃食管反流病病人腹腔镜胃底折叠术后6个月生理健康的影响因素(P<0.05);焦虑、抑郁、家庭内支持、睡眠质量是胃食管反流病病人腹腔镜胃底折叠术后6个月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胃食管反流病病人腹腔镜胃底折叠术后6个月生活质量较术前提升,但尚未恢复至正常水平。护理人员应关注家庭内支持水平较低,存在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的病人,尽早实施干预。  相似文献   

11.
目前,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术已成为最常用的胃食管返流性疾病(gastroesophagealrenux disease,GERD)治疗的有效术式。自1956年Nissen首先报告这种手术方法以来,胃底折叠技术有了很多改进,其中最重要的是用微创技术来完成这种手术,是Dallemagne 1991年首先描述了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术。在美国,该术式每年大约施行5~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腹腔镜胃底折叠术联合食管裂孔疝(HH)修补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合并HH在基层医院应用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月共56例行腹腔镜胃底折叠术联合HH修补术治疗的GERD合并HH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剖腹,手术时间56~180 min,平均(68.4±3.6)min,术中出血量30~200 ml,平均(40.3±5.6)ml,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所有患者术后密切随访6~24个月;术后半年GERD-Q量表评分和De Meester评分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 0.05),食管下括约肌(LES)静息压较术前明显升高(P 0.05);术后1或2年随访48例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6例症状明显减轻、2例无效,上消化道X线钡餐检查无HH复发及消化道梗阻。结论在基层医院,腹腔镜胃底折叠术联合HH修补术治疗GERD合并HH是安全有效的,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正胃食管反流病的主要特征为反酸、胃灼痛等,常见并发症有食道狭窄、食管溃疡、上消化道出血、食道癌、Barrett食管等[1-2]。与传统药物相比,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术的长期抗反流的效果更加显著,而且腹腔镜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疼痛轻、美容效果好、住院时间短等优点[3-5]。本研究探讨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大弯折叠减重手术配合护理经验,提高手术配合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腹腔镜胃大弯折叠减重手术护理配合情况。结果 9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康复良好,未发现并发症和后遗症。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巡回护士和器械护士熟练的术中配合,是腹腔镜胃大弯折叠减重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糖尿病病人完全腹腔镜下Nissen胃底折叠术治疗食管裂孔疝围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对48例糖尿病病人运用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术治疗食管裂孔疝,同时加强围术期护理。[结果]48例病人中1例因腹腔出血中转开腹,术后出现吞咽困难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肺部感染1例,经积极治疗与护理全部痊愈出院。[结论]对糖尿病病人完全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术的病人,术前全面评估、充分准备,术后密切观察和精心护理,是手术治疗取得良好疗效和术后快速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中、重胃食管反流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常常因反酸、胸骨后疼痛及背部烧灼、下咽疼痛、焦虑影响睡眠,影响生活质量。随着腔镜技术的发展,我院开展腹腔镜下行胃底折叠术,具有创伤小、患者痛苦少、术后康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逐渐被人们所接受。我院于2003~2005年6月对72例患者施行腹腔镜胃底折叠术,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3种腹腔镜胃底折叠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及贲门失弛缓症行Heller肌切开后抗反流术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1995年12月~2005年3月对55例胃食管反流病人和6例贲门失弛缓症病人共施行腹腔镜抗反流手术61例.其中男23例、女38例,平均55岁.单纯反流性食管炎11例;滑动型食管裂孔疝伴反流性食管炎38例,旁疝型食管裂孔疝伴反流性食管炎1例,混合型食管裂孔疝伴反流性食管炎5例,贲门失弛缓症6例.术前常规行胃镜与上消化道钡餐检查者61例,加行食管测酸、测压检查者50例.腹腔镜单纯胃底折叠术11例(Nissen式1例、Toupet式10例).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胃底折叠术44例((Nissen式12例、Toupet式32例).Heller肌切开+Dor胃底折叠术6例.其中在腹腔镜下还联合实施了胆囊切除术4例,腹腔粘连松解4例,腹股沟隐性疝高位缝扎1例,食管下段血管瘤、胆囊及阑尾切除1例,胆囊及左肾切除1例,Heller-Dor术+肝血管瘤和胆囊切除1例.结果全组病人平均手术120 min(60~360min),术中平均出血15 mL(10~100mL),术后日平均引流20 mL(10~100mL),平均住院7 d(5~12 d).其中前10例使用电刀者平均用时210 min(180~360min),中转开腹1例;后51例使用超声刀者平均用时100min(60~180 min).术中脾被膜划破出血2例,13例Nissen式胃底折叠术后有1例出现吞咽困难,1个月后缓解.53例随访病人中51例不再需要服药.其中6例Heller肌切开Dor胃底折叠术病人术后第2天即可顺畅进食,且无反流.结论与传统的经胸或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抗反流手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和贲门失弛缓症行Heller肌切开后病人具有心肺干扰小、麻醉难度低、创伤小、痛苦轻、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康复快和疗效好等突出优点.经过不断改进手术设计和加强训练可使手术时间迅速缩短一半以上(由180~360 min降至60~180 min).手术疗效方面Toupet式胃底折叠术优于Nissen式胃底折叠术,Heller肌切开后加行Dor胃底折叠术可有效地起到抗反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食管裂孔疝、反流性食管炎合并胆囊结石的腹腔镜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同时治疗食管裂孔疝、反流性食管炎合并胆囊结石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2006年5月共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合并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胃底折叠术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5孔法。均先行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再行胃底折叠术,其中9例行Nissen胃底折叠术。5例行Toupet胃底折叠术。最后行LC。结果14例都一次性地顺利完成了手术,术后症状明显改善,无出血、腹腔感染、胆漏等并发症。随访1—29个月,无食管狭窄、切口疝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食管裂孔疝、反流性食管炎合并胆囊结石的患者如无手术禁忌证,一期行腹腔镜手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宋丽娜  季锋  吴刚  韩新巍 《全科护理》2016,(32):3409-3410
对12例胃食管反流引起哮喘症状病人进行护理,认为充分的术前准备、24 h食管联合阻抗监测、心理干预以及呼吸道准备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基础,术中正确配合以及术后体位指导、饮食指导、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以及药物应用是加强手术疗效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内镜下贲门缝合术失败的原因,并总结食管裂孔疝合并GERD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例内镜下贲门缝合术失败的GERD患者治疗经过。结果 2例长期伴有严重的GERD症状,于外院行内镜下贲门缝合术,术后症状复发。入我院后再次GERD评估,明确仍有病理性反流,且胃镜检查示存在食管裂孔疝,遂行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加胃底折叠术,术后症状均缓解。术后随访,患者反流症状均明显缓解,无吞咽困难等并发症,完全停用抗反流药物。结论对于伴有严重GERD症状、长期内科治疗效果不佳且合并有食管裂孔疝者,推荐选择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加胃底折叠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