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眼动脉溶栓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治疗方法与疗效,严格掌握其治疗的最佳时间窗。方法经股动脉插管,采用Seldinger技术对14例患者超选择眼动脉,局部灌注尿激酶25万~50万U进行溶栓治疗。结果 14例中有5例患者视力明显提高,其中视力最高达1.2,6例有不同程度的改善,3例患者视力无变化,1例患者并发脑出血而下肢瘫痪。结论超选择性眼动脉溶栓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临床疗效与发病的时间密切相关,与尿激酶的用量不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复方樟柳碱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疗效.方法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者32例32眼,发病后不同时间诊治,采取综合抢救治疗措施并观察其疗效,同时做好相关护理,探讨复方樟柳碱联合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诊治时间与抢救治疗效果的关系.结果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者经急救治疗后视力能否恢复与早期诊治有密切关系,治疗上应争分夺秒.结论 复方樟柳碱联合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视网膜动脉阻塞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治疗的28例视网膜动脉阻塞患者的治疗经过,确诊后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口服醋甲唑胺片,局部按压眼球,颞浅动脉旁注射复方樟柳碱注射液,静脉注射血栓通注射液、葛根素等中成药制剂,配合胞二磷胆碱、甲钴胺等营养神经药物,适当吸氧.结果 我院自2005年至2012年共收治视网膜动脉阻塞的患者28例(眼),年龄50岁-72岁,男17例,女11例,中央动脉阻塞10例,分支动脉阻塞18例,经过1疗程的治疗后入院时视力为无光感者17人,治疗1疗程后仍无光感者8人,入院视力>光感者13人,治疗1疗程后视力无改变者2人,其余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 视网膜动脉阻塞对视力损害大,患者越早确诊越早治疗,预后越好;超过黄金治疗时机的患者也不应放弃治疗,积极采用多种方法联合治疗能帮助患者恢复一定视力.  相似文献   

4.
《陕西医学杂志》2016,(2):253-254
<正>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CRAO)发生后可以引起急性视网膜缺血,导致视功能严重受损~([1-2])。不及时治疗,将导致永久性视力丧失。目前最佳治疗方法为超选择性眼动脉溶栓治疗~([3])。我科2014年3~12月对11例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者行超选择性眼动脉溶栓治疗,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11例患者11只眼,其中男6例,女5例;年龄35~80岁,平均年龄56.5岁。均为单眼发病,右眼7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速效救心丸急救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疗效。方法25例(25眼)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者,给予口服速效救心丸急救,辅以常规吸氧,按摩眼球及扩张血管等治疗。治疗过程中观察视力、眼底、视野。结果视力增加〉5行或恢复至原来视力15例,视力〉0.1或有一定提高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结论速效救心丸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有较好疗效,可试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急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7年以来,98例临床确诊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患者(104只眼)的临床资料,应用临床常用的7种治疗方法,观察患者视力恢复情况。结果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经过短期治疗后,视力可部分恢复,与就诊时间和就诊时的疾病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7.
尼莫地平治疗视网膜动脉阻塞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尼莫地平在视网膜动脉阻塞的疗效。方法 对16例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和视网膜分支动脉阻塞患者应用尼莫地平治疗,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视力、视野、眼底以评价疗效。结果 显效6眼(37.50%),有效9眼(56.25%),无效1眼(6.25%);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视力、视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 尼莫地平具有抗视网膜血管收缩和抗缺血作用,从而提高视网膜动脉阻塞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是眼科临床急症之一,由于其发病迅速, 预测性差,可造成视网膜急性缺血缺氧,导致视力严重下降,甚至致盲.药物治疗作用甚微,抢救成功的报道很少.我院采用经血管内超选择眼动脉溶栓治疗1例患者取得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川芎嗪联合高压氧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疗效.方法 40例44眼患者随机分成单纯川芎嗪药物治疗组和川芎嗪药物联合高压氧治疗组.结果实验组20例23眼,有效18例19眼(82.60%),无效2例4眼(17.40%).对照组20例21 眼,有效7例8眼(38.10%),无效13例13眼(61.90%),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川芎嗪联合高压氧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疗效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0.
孙凌宏 《中原医刊》2005,32(2):21-21
目的 观察血塞通联合高压氧治疗视网膜动脉阻塞的效果。方法 对30例视网膜动脉阻塞病人应用血塞通联合高压氧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中心视力的变化。结果 中央动脉阻塞20例中,视力恢复到0.05以上者8例,占40%,分支动脉阻塞10例,视力恢复到0.5以上,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结论 血塞通联合高压氧治疗视网膜动脉阻塞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前房穿刺在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中的疗效。[方法]随机将40例(40只眼)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者分为治疗组18例(18只眼)和对照组22例(22只眼)。对照组采用硝酸甘油、阿托品、复方丹参针,同时输氧等常规治疗;治疗组除应用对照组相同的药物外,及早行前房穿刺。两组均以视力、视野、眼底改变为疗效评判指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尽早前房穿刺配合药物、吸氧等综合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晋荣 《西部医学》2010,22(8):1495-1496,1498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急性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36例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者,采用眼科常规药物治疗及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对照组33例患者仅行眼科常规药物治疗,将两组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两组治疗后视力均明显改善,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全视网膜及中央视网膜平均光敏感度均明显提高。结论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法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其疗效明显优于眼科常规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尿激酶溶栓介入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性的原则将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本市某医院进行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治疗的18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的实验观察对象,在平均性原则基础上将全部患者划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均为9例。对照组常规疗法包括吸氧治疗、扩张血管和降眼压,实验组则进一步实施尿激酶溶栓介入治疗,对两组患者在两种不同疗法下的临床疗效等进性系统化的对比与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经尿激酶溶栓介入治疗后,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8.9%,明显高于对照组常规治疗下的66.7%,实验结果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尿激酶溶栓介入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总体疗效突出,患者视力改善良好,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者的急救措施与护理对策。方法对本科自2013年8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42例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者实施及时、有效的急救与护理,并对所采取的方法进行总结。结果通过早期诊断、积极治疗及正确及时有效的急救护理,视力均不同程度提高,疗效满意。结论早诊断、早治疗是挽救患者视力的重要保证,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是视力恢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复方樟柳碱联合高压氧治疗视网膜动脉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视网膜动脉阻塞患者103例(103只眼)分为治疗组53例(53只眼)和对照组50例(50只眼).对照组给予血栓通 、硝酸甘油 、肌苷 、三磷酸腺苷等一般治疗,并行高压氧舱治疗.治疗组除应用对照组治疗方法外,另给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眼球后注射 、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以视力 、视野改变为疗效判断指标.结果 3、7、14 d后在提高视力 、改善视野方面,治疗组有效率较对照组提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樟柳碱联合高压氧对治疗视网膜动脉阻塞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睫状视网膜动脉阻塞(cilioretinal artery occlusion)患者的主要类型和特点。方法收集睫状视网膜动脉阻塞患者10例10只眼,利用眼底检查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对其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10例患者表现为单独睫状视网膜动脉阻塞(Ⅰ型)4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合并睫状视网膜动脉阻塞(Ⅱ型)4例,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合并睫状视网膜动脉阻塞(Ⅲ型)2例;FFA示睫状视网膜动脉荧光素充盈迟缓,其完全充盈时间延长;视力预后Ⅰ型较好,Ⅱ型相对较差,Ⅲ型最差。结论睫状视网膜动脉阻塞的视力预后因其临床表现的多种类型而各异,FFA能用于确定其类型以及评估视力预后。  相似文献   

17.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为一眼科急症,需进行紧急抢救以挽救患者的视功能,而要使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血管血流恢复正常,视网膜视神经细胞功能不丧失,有效的药物溶栓至关重要。笔者应用瑞通立(rPA)溶栓,成功抢救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者,现将治疗方案报告如下,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8.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22例临床观察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抢救时机,及时做好各项护理工作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2例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并对治疗时机和疗效进行观察.结果:急性期患者能得到及时诊治,主动配合治疗,效果好,视力均有提高.结论:视网膜动脉阻塞进行及时治疗,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是视功能恢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大剂量尿激酶冲击溶栓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付少山 《中原医刊》2005,32(24):3-4
目的 评价大剂量尿激酶冲击溶栓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19例病人在发病6h内经静脉给予溶于100ml 5%~10%葡萄糖液的150万U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2h后进行眼底荧光造影,观察溶栓及视力恢复情况。结果 19例中,10例视力恢复至0,5以上,4例0.2~0.5,3例0.05~0.1,2例病人治疗前无光感,治疗后无改善、经荧光造影证实10例血管完全再通,再通率52.6%,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大剂量尿激酶冲击溶栓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完全有效,其治疗效果大大好于传统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常导致视力丧失,我科遇1例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有网膜睫状动脉,合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经抗青光眼药物和手术治疗后,视力恢复至0.4,特报告如下。患者,男,69岁。因误滴1%阿托平致右眼发作性胀痛,伴头痛、恶心、呕吐、视力骤减二天,于1986年2月25日入院。患者高血压史六年。五年前经本院门诊诊断为右眼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