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桂平市脑炎和/或脑膜炎的发病率、流行特征和病原谱特点,为制定有效的预防控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桂平市辖区医疗机构2007年4月至2008年3月发现的符合筛选标准的脑炎和/或脑膜炎病例进行临床诊断、病原学检测、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并探索建立脑炎和/或脑膜炎疫情应急处置体系。结果2007年4月至2008年3月,辖区内报告符合筛选标准的脑炎和/或脑膜炎疑似病例233例,临床诊断病例156例,发病率为10.65/10万,病原学确诊91例,其中细菌性32例,病毒性47例,真菌性11例,寄生虫性1例。发病高峰出现在6月份,占发病总数的35.26%;发病年龄以15岁以下儿童居多,占发病总数的79.49%。结论桂平市为脑炎和/或脑膜炎病例高发地区,建立相应的疫情应急体系可有效地降低脑炎和/或脑膜炎疫情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脑膜炎奈瑟菌所致的急性脑炎和脑膜炎病例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方法对2007年5月—2017年5月河北省脑炎脑膜炎监测点报告的脑炎脑膜炎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血清和脑脊液,选择性的进行细菌培养或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结果 2007年5月—2017年5月报告的4 313例脑炎脑膜炎病例中,通过各种检测方法有23例的血清和/或脑脊液标本检测流脑菌株阳性,男女性别比为1.30:1,均为15岁以下儿童,平均年龄6岁,发病以冬春季为主。56.5%以上的病例伴有5种及以上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平均每个病例住院11天。结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主要侵犯低龄儿童,而且会引发较为严重的临床表现。需加强流脑疫苗接种为主的综合措施防制,有效控制流脑的流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急性脑炎/脑膜炎的流行特征与病原谱,为全国范围内开展类似研究提供重要的现场依据。[方法]随机选取石家庄市5个县为项目县,选择其中的6所医院为监测试点医院,开展疑似脑炎/脑膜炎病例报告、登记工作、个案调查、实验室检测工作。[结果]2007年5月~2010年3月累计报告急性脑炎/脑膜炎患者631例,年发病率为9.87/10万,年病死率为0.22%。病例的男女性别比为1.51:1,平均年龄11.71岁,81.62%的病例小于15岁,城乡分布比为1:1.74,各月都有病例发生,但3~11月相对较多。38.99%病例接种过乙脑、流脑、Hib疫苗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78.92%的病例在标本采集前使用了抗生素。82.52%的实验室确诊监测病例为病毒性脑炎/脑膜炎,病原谱的前5位依次为肠道病毒、乙脑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检出实验室确诊的细菌性脑炎/脑膜炎病例的主要病原为肺炎链球菌、Hib、奈瑟氏球菌,其中Hib导致的脑膜炎首次在河北省检出。新型隐球菌是真菌性脑炎/脑膜炎的主要致病菌。[结论初步了解了急性脑炎/脑膜炎的流行特征与病原谱。对于进一步研究急性脑炎/脑膜炎及其他症状群的流行病学监测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为全国的疾病症状监测及相应疾病的预防控制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梅州市急性脑炎脑膜炎症候群病原谱构成和人群年龄构成特征,为脑炎脑膜炎症候群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梅州市监测点2012年报告的脑炎脑膜炎等相关病例采集急性期血清、咽拭子和脑脊液样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PCR、细菌培养等方法检测乙脑病毒、肠道病毒(EV、柯萨奇病毒)、单纯疱疹病毒、腮腺炎病毒、巨细胞病毒、腺病毒,脑膜炎奈瑟菌、b型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猪链球菌、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新型隐球菌、恙虫病立克次体。结果共采集53例病例83份样本,其中血清29份、咽拭子38份、脑脊液16份,检出阳性29份,其中单纯疱疹病毒阳性7份、腮腺炎病毒阳性2份、腺病毒阳性1份、巨细胞病毒阳性2份、肠道病毒(EV、柯萨奇病毒)阳性9份、脑膜炎奈瑟菌阳性3份、新型隐球菌阳性1份、恙虫病立克次体阳性4份。53例脑炎脑膜炎病例中实验室确诊29例,其中确诊病毒性脑炎21例,占72.42%;确诊细菌性脑膜炎4例,占13.79%;确诊恙虫病脑炎4例,占13.79%。在29例脑炎脑膜炎确诊病例中,以〈15岁儿童为主,占62.07%(18/29)。结论肠道病毒(EV和柯萨奇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是引起梅州市病毒性脑炎的主要病原,脑膜炎奈瑟菌是引起脑膜炎的主要病原。今后应加强肠道病毒性脑炎、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病例的监测和防控。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濮阳市细菌性脑炎脑膜炎症候群监测结果,了解疾病流行特征及病原谱构成。方法对3所哨点医院报告的细菌性脑炎脑膜炎症候群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集脑脊液、血液和临床分离菌株,对脑脊液和血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470例监测病例中,127例检出病原菌,病例病原确诊率为27.02%;人群分布以3岁以下散居儿童为主,男女性别比为1.81:1,春季和秋季为发病高峰,抗生素的应用对病原菌检出率有明显影响(χ2=7.6,P<0.01);分离鉴定病原27种,主要病原构成比分别为:肺炎链球菌32.28%、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11.81%、无乳链球菌7.09%、脑膜炎奈瑟氏菌4.72%、流感嗜血杆菌4.72%。结论2010-2018年濮阳市细菌性脑炎脑膜炎症候群病原构成以肺炎链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无乳链球菌、脑膜炎奈瑟氏菌为主。自2015年首次分离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以来,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无乳链球菌和脑膜炎奈瑟氏菌伴随肺炎链球菌成为近年来引起该市细菌性脑炎脑膜炎的优势流行菌株。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高原地区脑炎脑膜炎症候群病例病原种类及其流行特征.方法 收集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和青海红十字医院就诊的≤14岁脑炎脑膜炎症候群病例基本信息及临床信息,对所有脑脊液标本进行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奈瑟球菌等8种细菌的培养鉴定以及乙脑病毒等4种病毒的核酸检测.结果 共有254例脑炎脑膜炎病例脑脊液标本进行了实验室检测,共检出阳性菌株21株,细菌检出率为8.27%;以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核杆菌检出率最高,各占整个阳性标本的23.81%;其次为大肠杆菌和隐球菌,各占阳性标本的19.05%;另检出肺炎链球菌和脑膜炎奈瑟球菌,分别占阳性标本的9.52%和4.76%;病毒核酸检测阳性19份,病毒检出率为7.48%,主要为肠道病毒,共15份,占整个阳性标本的78.95%,检出腮腺炎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核酸阳性各2份,各占阳性标本的10.53%.结论 高原地区脑炎脑膜炎症候群仍以细菌感染略占优势,而肠道病毒引起的脑炎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急性细菌性脑炎/脑膜脑炎的流行特征与病原谱,为全国范围内开展类似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监测到的细菌性脑炎/脑膜炎开展个案调查并采集血清和或脑脊液标本,开展实验室检测工作。结果 2007-05/2010-12报告的出院诊断为细菌性脑炎/脑膜脑炎患者266例,男女性别比为1.56∶1,平均年龄8.7岁,73.7%的病例集中在10岁以下儿童,各月都有病例发生,无明显发病季节高峰。19.9%病例接种过乙脑、流脑、Hib疫苗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92.4%的病例在标本采集前使用了抗生素。实验室确诊的细菌性脑炎/脑膜脑炎病例的主要病原为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新型隐球菌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论初步了解266例细菌性脑炎/脑膜脑炎的流行特征与病原谱,为进一步研究细菌性脑炎/脑膜脑炎及其他症候群的流行病学监测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肺炎链球菌所致脑炎/脑膜炎病例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方法对河北脑炎、脑膜炎监测点2007-2011年报告的病例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急性期血清和脑脊液,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肺炎球菌。结果 2007年5月-2012年5月报告的1 812例脑炎/脑膜炎病例中检测到肺炎链球菌27株,男女性别比为1.7:1,平均年龄9岁,75.2%的病例集中在15岁以下儿童,一年四季都有病例发生,但冬、春、夏季相对较多。96.3%的病例在标本采集前使用了抗生素。平均每个病例伴有5种以上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平均每个病例住院24 d。结论由肺炎链球菌引起的脑炎/脑膜炎主要侵犯低龄儿童,而且会引发较为严重的临床表现,建议将肺炎链球菌相关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以减少肺炎链球菌相关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掌握乙型脑炎(乙脑)、流行性脑膜炎(流脑)以及其他脑炎、脑膜炎相关疾病的发病情况,为制定免疫策略和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确定6家监测哨点医院和13家非监测哨点医院,对其报告的脑炎和脑膜炎等相关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并对调查和实验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09年监测哨点医院报告990例脑炎与脑膜炎相关病例,主要分布在夏秋季,15岁以下儿童占58.36%;其中临床诊断病毒性脑炎和脑膜炎所占比例最大,为39.30%、其次是其他诊断为36.67%。实验室确诊28例乙脑病例,9例流脑病例,流脑病例以C群为主(1例A群,2例B群,6例C群)。并经实验室诊断4例肺炎球菌和1例Hib引起的脑膜炎。临床入院诊断误诊率较高,乙脑临床正确诊断率仅32.14%,流脑仅33.33%。结论应加强乙脑疫苗和流脑疫苗的预防接种,推广使用A+C流脑疫苗。逐步开展肺炎疫苗和Hib疫苗接种。临床应提高实验室诊断脑炎和脑膜炎的能力,减少临床误诊,提高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掌握桂平市脑炎、脑膜炎发病率、流行特征,为制定有效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辖区医疗机构发现符合筛选标准的脑炎、脑膜炎病例,进行临床诊断、病原学检测、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并探索建立脑炎、脑膜炎疫情应急处置体系.结果 2007年4月-2008年8月,辖区内报告符合筛选标准的脑炎、脑膜炎疑似病例321例,临床诊断病例224例,临床诊断罹患率为15.29/10万,病原学确诊为119例,罹患率为8.12/10万,其中细菌性44例,病毒性59例,真菌性15例,寄生虫性1例.山区乡镇发病人数较多;脑炎、脑膜炎发病高峰在6月份,占发病总数的35.26%;发病年龄以15岁以下儿童居多,达81.25%.结论 建立疫情应急体系,开展疫苗接种,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可大大降低脑炎、脑膜炎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济南市急性脑炎、脑膜炎的病原学特征和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选择6所监测哨点医院,以临床诊断为急性脑炎、脑膜炎的病例为监测对象,收集有关病例信息,并采集血清和脑脊液标本,分别采用细菌培养、ELISA和RT-PCR(或PCR)等方法进行病原学检测。[结果]2006年9月至2009年12月,共报告1 207例;地区分布较分散;7~9月发病最多,不同月份发病情况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发病多于女性,性别比为1.6∶1。以儿童为主,0~4岁和5~9岁发病率高;大中小学生、散居儿童、农民、托幼儿童为高发职业;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发热、呕吐、精神萎靡、恶心;乙脑阳性率为11.82%,其他病毒性脑炎/脑膜炎病例分离到的病原体最多的是肠道病毒、流腮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经实验室确诊的病例中,误诊率高达30.95%。[结论]济南急性脑炎、脑膜炎分布广泛,多为病毒引起,临床上存在一定的漏诊,应加强适龄儿童的疫苗注射及疾病监测。  相似文献   

12.
卢汝透 《浙江预防医学》2007,19(6):21-21,29
病毒性脑膜炎是肠道病毒最常引起的一种中枢系统疾病。有报道近3/4的无菌性脑膜炎是由埃可病毒引起,其余大多由柯萨奇病毒引起。我市近几年病毒性脑膜炎病例呈逐年增多的趋势,但病人一直呈散发状态。为了进一步控制本病流行降低发病率,现将2001—2005年乐清市病毒性脑膜炎流行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无菌性脑炎与肠道病毒感染关系监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无菌性脑炎发病与肠道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对1994年苍山县和1996年栖霞市发生的两起无菌性暴发病例和1996年7月-1997年3月济南市两所医院无菌性脑炎住院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的调查,并采集部分病例粪便或脑脊液标本进行肠道病毒分离或/和PCR检测。结果:无菌性脑炎的高发季节为春夏季或夏秋季,主要发病年龄为 婴幼儿和小学生;临床以发热和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而少见腹泻与皮疹等前驱症状,多数病例的病程较短(10-19天)且预后较好,个别病例发生死亡。两起无菌性脑炎暴发病例的粪便标本病毒分离分别以CoxB3和CoxB5病毒为优势毒株,初步判定为CoxB病毒引致的病毒性脑炎;对住院的无菌性脑炎病例脑脊液标本进行PCR检测,其中8例CoxB病毒为阳性,且3例分离到CoxB3病毒,故这8例病例确诊为CoxB2病毒引致的病毒性脑炎。结论:CoxB病毒是导致我省局部地区病毒性脑炎流行的主要病原,今后应加强肠道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脑炎的监测和防治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4.
肺炎支原体(MP)脑炎和脑膜炎是MP肺炎最常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国外报道约占全部MP感染的0.1%,约占MP感染住院病例的7.0%,国内报道发生率为2.6%~8.3%。MP肺炎每3~5年为一次流行周期。近年来MP感染有上升趋势,且重症病例增多并可累及多个系统,以中枢神经系统(CNS)损害更明显。表现为脑炎、脑膜炎。我院2004年1月~2005年1月共收治MP感染患儿171例,其中MP脑炎、脑膜炎12例,占MP感染的7.0%,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赵金华 《现代预防医学》2015,(16):2908-2910
摘要:目的 了解高原地区青海省脑炎脑膜炎症候群病例病原种类及其流行特征,探讨脑炎脑膜炎症候群的病原谱构成情况。方法 2009年9月-2011年12月,在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和青海红十字医院两家哨点医院采集脑炎/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全血、鼻/咽拭子、粪便等标本,用Real-time PCR方法对乙脑病毒、肠道病毒等4种病毒核酸检测和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奈瑟球菌等8种细菌培养鉴定。结果 收集329例病例,295份脑脊液均做了细菌和病毒学检测,细菌检出22株阳性菌株,阳性率7.46%,分布在50~岁组和2~岁组;病毒检出阳性18份,阳性率6.10%,分布在5岁以下儿童。检出的细菌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核杆菌、隐球菌和大肠杆菌、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病毒主要为肠道病毒,其次为腮腺炎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结论 提示青海地区脑炎/脑膜炎症候群病原谱以细菌为主,肠道病毒也不可忽视,5岁以下儿童及无疫苗预防的脑炎脑膜炎是防控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以学龄前儿童发病率最高.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及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少数病例可进展为重症病例,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及循环障碍等,重症患儿致死率高[1-3].为了解手足口病流行特征,掌握其流行规律,制订有效的防控对策,现对苏州市相城区某镇2011-2013年315例手足口病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济南市急性脑炎、脑膜炎流行病学特点,病例免疫史及病原构成,为促进疾病监测和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6所监测哨点医院,以临床诊断为急性脑炎、脑膜炎的病例为监测对象,收集病例信息,采集血清和脑脊液标本,分别采用细菌培养、ELISA和RT - PCR(或PCR)等方法进行病原学检测。结果 2007 - 2014年共报告1 552例; 7 - 9月发病最多,男女性别比为1.56∶1。病例主要集中在14岁以下儿童,以散居儿童、学生和幼托儿童为主。乙脑128例,流脑15例。病毒性脑炎脑膜炎病例中,居前三位的病原体分别是:肠道病毒、单疱病毒和流腮病毒。细菌性脑炎脑膜炎病例中,检测出脑膜炎奈瑟菌14例(其中B型3例,C型10例,W135型1例),肺炎球菌13例,流感嗜血杆菌未检出。结论 济南急性脑炎、脑膜炎发病主要为14岁以下儿童,应加强适龄儿童的疫苗注射及疾病监测。  相似文献   

18.
张学化  宋凯军  徐胜平 《现代预防医学》2014,(9):1704-1706,1709
目的分析历年来济南市急性脑炎、脑膜炎病例病原谱构成,为急性脑炎、脑膜炎病例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六家哨点医院报告病例进行调查采样,通过实验室检测,得出急性脑炎、脑膜炎病例病原谱构成,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实验室确诊病例中,病毒性感染占95.03%(745/784),细菌感染占4.97%(39/784),病毒感染中主要是乙脑、人类肠道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细菌性感染中为肺炎链球菌和流行性脑膜炎球菌。时间分布上主要集中在7-9月份,人群分布上10岁以下和老年人为主,男女比为1.71︰1,职业分布主要集中在托幼儿童、散居儿童、学生和农民。结论无疫苗预防的病原引起的急性脑炎、脑膜炎所占的比例较高,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濮阳市病原确诊的细菌性脑炎脑膜炎症候群病例的监测结果,了解濮阳市细菌性脑炎脑膜炎症候群病原菌流行特征。方法对3所哨点医院报告的病原确诊的细菌性脑炎脑膜炎症候群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集脑脊液、血液和临床分离菌株,对脑脊液和血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收集2010年~2018年濮阳市病原确诊的细菌性脑炎脑膜炎症候群病例127例,采集脑脊液和血液236份,检出病原菌157株。应用抗生素影响血和脑脊液中病原菌的检出(P0.05)。濮阳市细菌性脑炎脑膜炎症候群病原谱依次为肺炎链球菌(32.28%)、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11.81%)、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8.66%)、无乳链球菌(7.09%)、脑膜炎奈瑟氏菌(4.72%)、流感嗜血杆菌(4.72%)和微球菌(4.72%)。1岁以下的新生儿和婴儿是细菌性脑炎脑膜炎的主要发病人群(68.50%),并且病原菌构成复杂多样。新生儿细菌性脑炎脑膜炎病原谱依次是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25.71%)、无乳链球菌(20.00%)和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11.43%)。1岁以内婴儿病原菌主要是肺炎链球菌(44.23%)和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9.62%)。1岁~3岁幼儿以肺炎链球菌(36.84%)、脑膜炎奈瑟氏菌(15.79%)和流感嗜血杆菌(15.79%)为主,3岁~20岁各年龄组均以肺炎链球菌(55.56%)和脑膜炎奈瑟氏菌(33.33%)为主,20岁以上的成年人和老年组则以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41.67%)和肺炎链球菌(33.33%)为主。肺炎链球菌是各个季节的主要病原,季节性不明显。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主要发生在春夏秋季,无乳链球菌发生于春秋冬季,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主要发生在春夏冬季。脑膜炎奈瑟氏菌在冬春季节流行,流感嗜血杆菌好发于春秋季。结论濮阳市细菌性脑炎脑膜炎症候群病原菌分布存在季节、地区、人群年龄差异。近几年,病原谱演变成以肺炎链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无乳链球菌、脑膜炎奈瑟氏菌和流感嗜血杆菌为濮阳市细菌性脑炎脑膜炎症候群的优势流行菌株。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建湖县儿童病毒性脑炎流行的病因、流行规律及特征,为建湖县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与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9年在建湖县人民医院儿科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脑炎的146例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146例患者10岁以下的占82.88%;男性占69.18%,女性占30.82%;5—7月为发病高峰。临床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病,发热患者占75.3%,热程平均3 d;头痛占89.7%,80%的患者头痛不超过3 d;呕吐占68.5%,多为非喷射状;嗜睡占43.2%。脑电图以轻中度异常为主,17.0%血常规正常,脑脊液检查74.7%颅内压力增高,18.1%蛋白含量增高,19.3%细胞数增加。结论该县2009年8个月内发生146例病毒性脑炎、脑膜炎病例,应引起重视,加强监测工作是预防和控制病毒性脑炎流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