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观察外用西药基础上予枇杷清肺饮加减联合红蓝光及中药面膜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采用枇杷清肺饮加减内服,联合红蓝光及中药面膜,对照组38例采用维胺脂胶囊内服,两组均外用硫磺炉甘石洗剂、环丙沙星软膏。治疗2周后比较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总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外用西药基础上予枇杷清肺饮加减联合红蓝光及中药面膜治疗寻常型痤疮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微创埋线联合中药内服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方法 78例寻常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给予微创埋线联合中药内服治疗,对照组38例中药内服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有效率为55.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5,P〈0.01)。结论微创埋线联合中药内服是治疗寻常痤疮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张贵堂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1):331-332
目的 观察痤疮汤联合中药面膜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10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8例采用痤疮汤联合中药面膜治疗,对照组40例仅口服痤疮汤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9.7%和65.0%,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痤疮汤联合中药面膜治疗痤疮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药面膜联合红光治疗轻、中度痤疮的疗效。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将90例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8例给予中药面膜联合红光治疗;对照组42例仅给予红光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为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面膜联合红光治疗寻常型痤疮疗效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运用中药内服辨证治疗寻常痤疮进行疗效观察。方法:临床观察采用随机、平行、对照试验的方法,其中治疗组和对照组各选取60例患者进行治疗比较,治疗组以内服中药为主,对照组以内服西药为主。结果:运用中药内服组治愈43例,显效10例,进步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治愈35例,显效7例,进步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3.3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药内服对寻常痤疮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清热祛湿解毒中药内服,结合超声波导入中药面膜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0例寻常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组113例,采用清热祛湿解毒中药(茵陈蒿汤合枇杷清肺饮加减)煎汁内服结合超声波导入中药面膜(主要成分:冰片、银花、黄芩、丹参、连翘等)治疗,连续治疗观察4周。对照组97例,口服甲硝唑0.2g,每天3次;维生素B6 20mg,每天3次;另用红霉素软膏外涂,连续治疗观察4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6%,显效率为5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1.3%,显效率为28.9%,经统计学分析两组疗效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采用清热祛湿解毒中药内服结合超声波导入中药面膜治疗寻常痤疮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维胺酯胶囊联合面膜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方法联合治疗组36例采用维胺酯胶囊联合中药面膜治疗,疗程4周,并与对照组30例中药面膜治疗对比。结果联合治疗组有效率80.6%,对照组有效率40.0%。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维胺酯胶囊联合中药面膜治疗寻常痤疮可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中药面膜联合0.1%阿达帕林凝胶治疗轻、中度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寻常痤疮7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中药面膜联合0.1%阿达帕林凝胶治疗;对照组36例,单独使用0.1%阿达帕林凝胶治疗。两组均在治疗6周后观察疗效并评价安全性。结果试验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在第6周时分别为82.5%和52.7%,具有明显的差异。在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药面膜联合0.1%阿达帕林凝胶治疗轻、中度寻常痤疮较单用阿达帕林疗效显著,见效快,病程短,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五味消毒饮联合迪维霜治疗寻常型痤疮疗效.方法:将120例寻常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和对照组(B、C).A组60例内服五味消毒饮,同时局部外用0.025%迪维霜,2次/天;B组30例仅内服五味消毒饮;C组30例仅局部外用0.025%迪维霜,2次/天.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总有效率91.7%,纯用中药的对照组(B)总有效率70.0%,纯用西药的对照组(C)总有效率73.3%.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8.13,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寻常型痤疮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应用中药或西药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红蓝光联合自拟中药内服治疗中重度痤疮的疗效。方法将100例中重度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口服自拟中药(2次·d-1),同时照射红蓝光,2次/周。对照组50例只照射红蓝光,2次/周。治疗1月后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2%)高于对照组(54%)(χ2=12.00,P<0.05)。结论红蓝光联合自拟中药内服治疗中重度痤疮效果好,副作用少,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自拟方与辨证论治抑郁症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解郁汤与中医辨证论治对抑郁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62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31例。对照组应用西药结合中医辨证论治;治疗组应用西药加服自拟中药解郁汤治疗。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总有效率、HAMD评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拟中药解郁汤与中医辨证论治对抑郁症的临床治疗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药眩晕Ⅳ号联合西药治疗内耳动脉硬化所致眩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内耳动脉硬化所致眩晕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予前列地尔10μ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每日1次,静脉滴注;尼莫地平20 mg,每日两次口服。治疗组2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眩晕Ⅳ号,每日两次口服。14 d后评定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对照组总有效率7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眩晕Ⅳ号联合西药治疗内耳动脉硬化所致眩晕症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药高位保留灌肠治疗早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60例早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药高位保留灌肠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积分、各项实验室指标变化(Scr、BUN、SUA)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且治疗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高位保留灌肠具有起效快、操作简便、无创伤等优点,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15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12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156例。对照组患者月经期第1天静脉滴注甲硝唑联合抗生素治疗,连续7d,每日1-2次,1个经期为1疗程,连续3个疗程;治疗组患者月经期治疗同对照组,非经期采用中药保留灌肠与腹部微波照射同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41%,治疗组为1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且经济、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中医药治疗肠道易激综合征9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医药治疗肠道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96例病例均按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肝郁脾虚型治以痛泻要方加味;寒热夹杂证药用乌梅丸加减;肠道津亏证用一贯煎加减;脾胃虚弱证应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未使用一切西药。结果治疗后临床治愈39例(40.6%),显效30例(31.3%),好转23例(23.9%),无效4例(4.2%),总有效率为95.8%。结论中医药治疗肠道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显著,可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6.
针刺配合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针剌配合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0例,治疗组55例。对照组应用强的松、地巴唑、阿昔洛韦等西药加针刺治疗;治疗组采用针刺、中药疗法。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73%,对照组为73.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配合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加味红藤败酱汤并中药灌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的原则将100例门诊及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治疗组51例,用加味红藤败酱汤内服并中药灌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7,d为1个疗程;对照组49例,用头孢曲松钠、替硝唑静脉输液治疗,7 d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后,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中药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西药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5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50例痊愈患者随访6个月未见复发。结论加味红藤败酱汤并中药灌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疗效显著,无明显毒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中药内服配合中药面膜治疗肠胃湿热型面部痤疮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肠胃湿热型面部痤疮的中医治疗方法。方法将98例肠胃湿热型面部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9例、对照组49例。治疗组予中药汤剂内服,同时外用中药面膜;对照组予中药汤剂内服。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内服配合中药面膜治疗肠胃湿热型面部痤疮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不稳定型心绞痛12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扩冠状动脉、吸氧等治疗。治疗组60例,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益气化瘀汤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周。于治疗前后观察心绞痛发作情况、心电图改善情况以及血脂改变。结果治疗组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总有效率(90.0%)高于对照组(66.7%),心电图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85.0%)高于对照组(65.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TC、TG、LDL-C显著降低,HDL-C显著升高,与本组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益气化瘀汤具有益气行气、活血化瘀的作用,联合西药常规治疗能明显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用量,改善心肌缺血范围和程度,改善血脂等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中药方剂对小样本实验性豚鼠近视眼的影响。方法:将15只豚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Ⅰ组)3只、单纯近视诱导组(Ⅱ组)5只、中药喂养近视诱导组(Ⅲ组)7只。Ⅱ、Ⅲ组缝合豚鼠单眼诱导形觉剥夺性近视眼模型;A超测量眼球各项指标、免疫组织化学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印迹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在视网膜中的含量。结果:三组间双眼前房深度(AC),晶体厚度(L),玻璃体腔深度(V)及眼轴长度(AL)值比较,右眼(近视诱导眼)V及AL值有显著性差异;三组豚鼠右眼V及AL值两两比较发现,各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药干预可减轻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的进展,其途径可能是直接或间接诱导视网膜色素上皮-脉络膜层MMP-2表达减少,从而抑制或减少了巩膜细胞外基质降解,中医阴阳辨证理论对近视眼的研究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