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妊娠晚期母鼠脱水对胎鼠及成年子代大鼠体内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功能的影响及其"印迹"效应。方法妊娠母鼠分成对照组及脱水组,脱水组于妊娠晚期脱水3d,分别称量两组胎鼠心脏、肾脏、胎盘及胎体的干、湿质量,并测量胎鼠体长及尾长等形态学指标;放射免疫法检测两组胎鼠、成年子代血液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浓度;实时PCR方法检测胎鼠、成年子代鼠肝脏中血管紧张素原(ATG)mRNA水平及成年子代大鼠心血管系统对AngⅡ的应答。结果妊娠晚期母鼠脱水3d后,胎鼠心脏、肾脏及胎体的干、湿质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且心脏与胎体、肾脏与胎体的干质量比也明显减少(P〈0.05);胎鼠体长及尾长明显减少(P〈0.05),但胎盘干、湿质量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脱水组胎鼠血液中AngⅡ的浓度明显增加,胎鼠及成年子代肝脏中ATGmRNA水平明显升高,其雄性成年子代大鼠对AngⅡ反应明显增强,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明显(均P〈0.05)。结论妊娠晚期脱水可影响胎鼠的心、肾及胎鼠的生长发育,并可引起其成年子代RAS系统的改变,可能与胎源性疾病的"印迹"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妊娠晚期母鼠脱水对成年子代大鼠脑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及其对水盐代谢调控的影响。方法妊娠母鼠随机分成对照组(Con)及脱水组(WD),脱水组于妊娠晚期脱水3d,检测其成年子代鼠(5个月)血氧分压(P02)、二氧化碳分压(PCO2)、pH值、血钠离子(Na+)和钾离子(K+)浓度及血浆渗透压(Osm)水平;检测其前脑血管紧张素受体(AT1R、AT2R)蛋白表达的水平,并记录成年子代鼠脑室给予血管紧张素Ⅱ(AngH)后2h内氯化钠(1.8%NaCI)和水的摄取量。结果妊娠晚期母鼠脱水3d后,其成年子代鼠血PO2、PCO2、pH值、血Na+和K+浓度及Osm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子代雌、雄大鼠前脑组织中AT.R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均P〈0.01),AT:R蛋白水平在子代雌鼠明显升高(P〈0.05),雄鼠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雄鼠前脑的AT1/AT2蛋白表达比率明显升高(P〈0.05),雌鼠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子代雌、雄大鼠脑室给予AngH后2h内摄盐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代雄鼠摄水量显著增多(P〈0.01)。结论妊娠晚期母鼠脱水可引起其成年子代水盐代谢的改变,该变化可能与前脑血管紧张素受体表达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孕期给予高盐饮食后,胎鼠心肌细胞周期是否有改变及其与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关系。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高盐组,在孕3至21d分别给予正常盐饮食和高盐饮食,孕21d时检测母鼠和胎鼠的血钠浓度、血浆渗透压、血浆AngⅡ浓度以及胎鼠心脏组织中的AngⅡ含量,称量孕21d胎鼠的心脏质量后,分离出心肌细胞,培养后检测细胞周期。结果与正常组相比,高盐组母鼠和胎鼠的血钠、血浆渗透压无明显改变(均P〉0.05),母鼠和胎鼠血浆AngII浓度明显降低,而胎鼠心脏局部AngⅡ明显增加(均P〈0.05)。胎鼠心肌细胞G1期比例明显降低而s期比例明显增加,AngⅡ明显降低心肌细胞G1期比例并明显增加S期比例(均P〈0.05),AngⅡ受体1型(AT。R)阻断剂可以阻断AngⅡ引起的细胞周期改变,而Ang11受体2型(AT2R)阻断剂对由AngⅡ引起的细胞周期改变无影响。结论孕期高盐饮食可能激活了胎鼠心脏局部AngⅡ,进而改变心肌细胞周期和影响胎鼠心脏发育,且AT1R介导了AngII对心肌细胞周期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妊娠期母鼠缺氧对子代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及其调控的水盐代谢的“印迹”效应。方法妊娠母鼠随机分成缺氧组和对照组,缺氧组于妊娠第4-21d放人缺氧舱(10.5%O2),对照组同期放人缺氧舱(21%O2)。在妊娠21d(GD21)测量对照组和缺氧组胎鼠的脑质量、体质量及其血液电解质、血气、渗透压指标;检测两组成年子代(5个月)大鼠的血液电解质、血气及渗透压水平,记录皮下注射高渗盐水后两组成年子代大鼠的摄盐摄水量;Westernblot检测两组成年子代前脑内血管紧张素受体(ATR)AT,R和AT:R蛋白表达的水平。结果妊娠期母鼠缺氧后,其胎鼠脑质量、体质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但成年子代鼠的脑质量、体质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缺氧组GD21胎鼠氧分压(PO2)、氧饱和度(S0:%)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成年子代缺氧组与对照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鼠及成年子代血液电解质指标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缺氧组皮下注射高渗盐后的摄盐量明显增加(P〉0.05),摄淡水量与对照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缺氧组子代脑组织中AT2R的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而AT,R蛋白表达与对照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T,R/A%R蛋白表达的比值明显升高(P〈0.05)。结论孕期暴露于缺氧刺激可影响子代成年大鼠在皮下注射高渗盐水应激后的摄盐水平,且该变化可能与子代中枢血管紧张素受体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醛固酮(aldosterone,ALDO)和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on Ⅱ,AngⅡ)的影响。方法:将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卡托普利组和天麻钩藤饮组,每组12只。模型复制后第5周开始给药,连续治疗8周。然后观察各组大鼠左室质量(left ventricular mass,LVM)、左室质量指数(lef tventrieular mass index,LVI)和心肌组织胶原(colloid,Coll)浓度,同时检测各组大鼠血浆和心肌组织中AngⅡ和ALDO水平。结果:12周后模型组大鼠的LVM、LVI和Coll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P〈0.01);卡托普利组和天麻钩藤饮组大鼠的上述指标均有显著降低(P〈0.01),而两药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复制12周后,模型组大鼠血浆和心肌ALD0和AngⅡ水平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1);卡托普利显著降低血浆和心肌AngⅡ水平(P〈0.05),而对血浆和心肌ALD0水平则无显著性影响(P〉0.05);天麻钩藤饮则同时降低了血浆和心肌ALD0和AngⅡ水平(P〈0.05,P〈0.01)。结论:天麻钩藤饮能够缓解和逆转左室肥厚和心肌纤维化,其作用可能与降低血浆和心肌局部ALDO、AngⅡ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和厄贝沙坦联用对心衰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SD大鼠45只,采用缩窄大鼠腹主动脉造成压力负荷性心力衰竭的大鼠模型。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贝那普利组(10mg/kg·d)、厄贝沙坦组(50mg/kg·d)及联合用药组(Ben5mg/kg·d+Irb25mg/kg·d),连续给药8周。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血浆AngⅡ和ET的含量。结果:模型组NO和SOD显著降低(P〈0.01).MDA、ET和AngⅡ显著升高(P〈0.01),治疗后各组NO和SOD显著升高(P〈0.01),MDA和ET显著降低(P〈0.01),其中联合用药组MDA低于贝那普利组(P〈0.05),SOD高于厄贝沙坦组(P〈0.05);治疗后,贝那普利组AngⅡ水平明显降低(P〈0.01),而厄贝沙坦组明显升高(P〈0.01),联合用药组明显低于模型组和单用组(P〈0.01)。结论:联合应用贝那普利和厄贝沙坦对改善心衰大鼠血管内皮功能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的小分子活性肽apelin对正常和低氧大鼠离体肠系膜小动脉环的舒张作用及其与一氧化氮(NO)途径的关系。方法:36只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组与低氧组,采用离体小血管环灌流法,观察apelin对去甲肾上腺素(NE)预收缩的大鼠离体肠系膜动脉环的舒张效应;L-Nω-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阻断后,观察apelin对NE预收缩的两组大鼠离体肠系膜动脉环的舒张效应。结果:①apelin对正常组和低氧组肠系膜小动脉均有舒张效应(P〈0.05)。②apelin对低氧组的舒张效应大于正常组(P〈0.05)。③L-NAME阻断后,apelin的舒张效应明显减弱,但正常组和低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elin对正常和低氧大鼠离体肠系膜小动脉均有舒张作用;apelin舒张肠系膜小动脉环的作用部分是通过一氧化氮途径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环孢素A(CsA)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以探讨钙调神经磷酸酶(CaN)依赖的信号通路在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以体外培养的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为模型,实验分为三组:(1)AngⅡ组,(2)CsA AngⅡ组,(3)对照组。检测细胞增殖活度(MTT法),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免疫组化定量技术),细胞数目(直接计数法)的变化。结果:AngⅡ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活度(吸光度表示),PCNA表达水平(光密度值表示)和细胞数目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CsA+AngⅡ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活度,PCNA表达水平和细胞数目较AngⅡ组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1或P<0.05)。结论:环孢素A可显著阻滞血管紧张素Ⅱ刺激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这种作用可能通过抑制CaN活性,阻断CaN介导的信号传导通路所致。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孕期母体给予尼古丁对胎羊血氧代谢、血浆渗透压、心律及成年子代大鼠心律等的影响。方法孕期给予实验孕羊、孕鼠尼古丁刺激,检测宫内胎羊的心律变化、血氧代谢指标及成年子代大鼠的心律变化。结果孕期接触尼古丁后,宫内胎羊和成年子代大鼠心律失常的发生次数明显增加,胎羊PO2降低、PCO2增高,与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明显(均P〈0.05)。结论孕期母体给予尼古丁刺激可增加胎羊及成年子代大鼠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孕期母鼠体内给予尼古丁对子代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调控的水盐代谢的影响。方法妊娠期母鼠皮下注射尼古丁,检测其胎鼠和成年子代鼠(4个月)体质量、血钠离子(Na^+)和钾离子(K^+)浓度及血浆渗透压(Osm)水平;记录成年子代鼠在脱水24h后氯化钠(1.8%NaCl)和水的摄取量,并检测其脑内血管紧张素受体AT1R、AT2R蛋白的表达。结果孕期母鼠体内经尼古丁刺激,胎鼠的体质量明显降低但其成年子代鼠的体质量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05);胎鼠及成年子代鼠循环血液中Na^+、K^+浓度及Osm也无明显变化。孕期尼古丁暴露的成年子代鼠脱水24h后,饮盐水量(2h内和24h内)明显增加,且其子代鼠脑组织AT1R和AT2R蛋白的表达量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均P〈0.05)。结论孕期尼古丁可影响成年子代在脱水应激下的摄盐水平,且该变化可能与子代中枢血管紧张素受体表达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儿茶素对5/6肾切除大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ACE)、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及肾脏组织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被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儿茶素组。模型组和儿茶素组大鼠切除5/6肾脏制作模型,假手术组不做肾切除。儿茶素治疗8周与12周后,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D34标记的肾局部微血管数并计算密度;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浆与肾皮质中ACE活性;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与肾皮质中AngⅡ浓度;苏木精和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n,HE)染色及过碘酸-希夫(periodic acid—Schiff,PAS)染色后,半定量积分法评价肾小球硬化指数(glomerular sclerosis index,GSI)与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tubule interstitial score,TIS)。结果:儿茶素组GSI与TIS在第8、12周末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P〈0.01);模型组和儿茶素组肾小球及小管周围MVD在第8周与第12周末较假手术组均明显降低(P〈0.01);儿茶素组血浆、肾皮质中ACE活性与AngⅡ浓度在实验第8与第12周末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MVD与GSI、TIS、ACE、AngⅡ呈负相关(P〈0.01),ACE、AngⅡ与GSI、TIS呈正相关(P〈0.01)。结论:儿茶素可有效阻止5/6肾切除大鼠肾脏微血管密度的减少,抑制肾小球硬化与肾间质纤维化的进展,这可能与儿茶素抑制ACE的活性,减少AngⅡ的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牛磺酸对肾性高血压大鼠左室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75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假手术组和给药组。其中模型组:采用二肾一夹(2KIC)法建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模型;给药组:高血压模型成功后,于术后4周末开始灌饲牛磺酸50mg/(kg·d)8周。采用末端脱氧核昔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进行心肌细胞捌亡原位检测;放射免疫法检测心肌AngⅡ含量;分光光度计法检测心肌细胞DNA含量。结果:进入结果分析的模型组、似手术组及用药组分别为17、30和8只。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术后第4、12周末心肌细胞凋亡均明显增多(P〈0.01);心肌细胞DNA含量和AngⅡ含量亦明显增多(P〈0.01)。与4周末模型组相比,12周末模型组血压心肌细胞凋亡增多(P〈0.05),心肌DNA含量明显增多(P〈0.01),AngⅡ含量增多(P〈0.01)。与12周末模型组相比,给药组心肌细胞凋产减少(P〈0.01),心肌DNA和AngⅡ含量明显减少(P〈0.01)。结论:肾性高廊压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增多,牛磺酸治疗可抑制心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利用血管紧张素(AT)Ⅱ(AngⅡ)受体阻滞剂研究血管紧张素Ⅱ的1型和2型受体在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胶原合成中的作用。方法实验采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以及SD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分别分为空白对照组,血管紧张素Ⅱ作用组,血管紧张素Ⅱ+AT1受体阻滞剂组,血管紧张素Ⅱ+AT2受体阻滞剂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量上清中细胞分泌Ⅰ型胶原的含量,细胞ELISA法测量细胞中贮存的Ⅰ型胶原的含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法测量Ⅰ型胶原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阻断AT1受体后,两种大鼠VSMC分泌以及胞内胶原量较AngⅡ照组明显下降(P〈0.01);阻断AT2受体后,SHR大鼠VSMC分泌以及胞内胶原量均较Angli对照组下降(P〈0.01,后者P〈0.05),而在SD大鼠中,则无明显下降。结论在胶原合成方面,源自SHR的VSMC对于AngⅡ反应性高于源自SD大鼠的VSMC。AT1受体参与AngⅡ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胶原合成的过程;AT2受体参与AngⅡ诱导SHR的血管平滑肌细胞胶原合成的过程,但是在SD大鼠的VSMC巾没有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观察孕期母鼠体内给予尼古丁对其子代肾脏血管紧张素Ⅱ——Ⅰ型受体(AT1R)、Ⅱ型受体(AT2R)的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为研究胎儿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发育及相关胎源性疾病提供理论根据。方法 SD孕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尼古丁组,分别给予相应处理,于出生14d、5个月处死新生鼠及子代鼠,称量体质量和肾脏质量,计算肾脏指数,测定肾组织AT1R和AT2R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尼古丁组新生鼠体质量、肾脏质量及成年子代鼠的肾脏质量及肾脏的AT2R 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均明显减少(均P〈0.05),AT1R基因、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但AT1R/AT2R mRNA比值明显升高(P〈0.05),而成年子代鼠的体质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孕产期母鼠体内给予尼古丁可致胎鼠出生低体质量,但对成年后体质量没有影响,表现出明显的出生"追赶现象";孕产期母鼠体内给予尼古丁可影响子代肾脏正常生长及AT2R的表达,从而影响子代肾脏RAS发育及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5.
电针曲池穴对高血压模型大鼠血压及血管紧张素Ⅱ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电针曲池穴对高血压模型大鼠血压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含量的影响,以对其降压机理作初步探讨。方法建立高血压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另设正常组。经过8周治疗后,测量血压,并测定血浆及主动脉AngⅡ含量。结果模型组血压明显高于正常组,治疗后电针组血压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模型组血浆及主动脉AngⅡ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治疗后电针组血浆及主动脉AngⅡ含量尚未恢复到正常组水平,但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电针曲池穴可抑制两肾一夹高血压大鼠血压的升高,其降压机制可能与其综合抑制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香烟诱导的肺动脉高压形成过程中血管紧张素II(Angiotensin Ⅱ,AngⅡ)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growth[actorbeta,TGF—β1)的相互影响和作用。方法建立香烟诱导的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将48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对照+氯沙坦组、香烟暴露组、香烟暴露+氯沙坦组。采用HE染色法观察肺动脉的病理变化;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肺组织中AngⅡ蛋白水平;用Western blot法检测TGF-β1蛋白表达;给予氯沙坦干预后,检测AngⅡ通过TGF-β1对香烟诱导的大鼠肺动脉高压的作用。结果6个月后,香烟暴露组大鼠肺小动脉出现重构改变;香烟暴露组大鼠肺组织匀浆中AngⅡ蛋白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O.05),香烟暴露组大鼠肺组织TGF-β1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香烟暴露+氯沙坦组较香烟暴露组肺组织AngⅡ蛋白含量和TGF-β1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O.05);肺小动脉重构得到改善。结论慢性香烟暴露导致肺小动脉重构,还可引起肺组织AngⅡ蛋白含量、TGF-β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而参与肺小动脉壁增厚及重构;氯沙坦可通过拮抗肺组织AngⅡ蛋白水平而抑制TGF-β1蛋白表达,进一步改善香烟诱导的肺动脉重构病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胰激肽释放酶单用或与缬沙坦联合应用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左心室重构的作用及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方法 选用雄性15周龄的SHR24只、WKY大鼠8只,分为4组:①SHR阳性对照组(SHR);②胰激肽释放酶组(SHR-TPK组);③缬沙坦+胰激肽释放酶组(SHR—Val+TRK(组);④WKY阴性对照组(WKY)。实验期8周。放免法测定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化学法检测血浆一氧化氮(NO)水平,常规测量各组收缩压(SBP)、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心肌胶原体积比例(CVF)和心肌血管周围胶原与管腔面积的比例(PVCA)。结果 SHR组的SBP,LVMI,CVF,PVCA,AngⅡ水平明显增高而血清NO含量明显下降,与WKY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TPK组;Val+TPK组)SBP,LVMI,CVF及PVCA均显著下降(P〈0.01),血清NO水平明显升高(P〈0.01),Val+TPK组血浆AngⅡ水平显著上升(P〈0、01),而心肌AngⅡ水平明显下降(P〈0.01),TPK组心肌局部和血浆AngⅡ变化不明显。结论 缬沙坦和胰激肽释放酶均能有效的改善高血压左室重构,两者合用效果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拟从细胞水平观察阻断糜酶途径后对人血管平滑肌细胞生成血管紧张素(AngⅡ)及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通过植块培养法获得人脐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并分组为:①DMEM组(空白培养液对照组);②AngⅠ组;③AngⅠ+卡托普利组;④AngⅠ+糜酶抑素组;⑤AngⅠ+缬沙坦组。分别阻断血素紧张素转换酶、糜酶和AngⅠ受体,进行细胞计数、细胞增殖指数及培养液中AngⅡ含量的测定。结果 药物干预组较AngⅠ组细胞数量减少(P〈0.01);糜酶抑素组与缬沙坦组能明显抑制细胞增殖(P〈0.01);糜酶抑素组的AngⅡ含量明显降低(P〈0.01),缬沙坦组则明显升高(P〈0.01)。结论 糜酶途径在血管平滑肌细胞AngⅡ生成及细胞增殖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清内脂素(Visfatin)水平的变化及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关系。方法:测定66例1DR患者、30例无DR糖尿病患者血清Visfatin、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并观察应用奎那普利治疗后DR患者血清Visfatin、血浆AngⅡ水平的变化。结果:血清Visfatin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BDR)组较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组明显升高(P〈0.01)。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组较BDR组明显升高(P〈0.01)。血浆AngⅡ水平BDR组较NDR组明显升高(P〈O.01),PDR组较BDR组明显升高(P〈0.0)。DR患者血清Visfatin与血浆AngⅡ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698,P〈0.01)。应用奎那普利治疗后患者血清Visfatin、血浆AngII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1)。结论:血清Visfatin水平升高在DR痛查中发挥重耍作用。瞥素血管翳张素系统影响患者血清Visfatin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药物肤流对高脂血症大鼠肠系膜微循环血流状态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高脂血症组和服流组,每组8只。对照组大鼠给予基础饲料喂养;高脂血症大鼠给予高脂肪饲料喂养,时间为16周;胍流组大鼠给予高脂饲料喂养的同时,灌胃给予肤流,共16周。在第16周末观察大鼠肠系膜微循环状态,测定肠系膜微静脉内白细胞粘附率、平均血流速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脂大鼠肠系膜微静脉血管内白细胞粘附率明显升高(P〈0.01),微静脉血流平均速度明显降低(P〈0.05);而胍流组大鼠白细胞粘附率相对于高脂组明显降低(P〈0.05),血流速度明显升高(P〈0.05)。结论:脓流能够有效地减少高脂血症大鼠肠系膜微静脉血管内白细胞粘附数量,提高微静脉内血流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