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观察凋亡抑制蛋白 Liv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在骨肉瘤组织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 RT-PCR 和免疫组织化学 SP 法检测 Livin、VEGF mRNA 和蛋白在58例骨肉瘤和35例骨软骨瘤组织的表达。结果 Livin、VEGF mRNA 在骨肉瘤组织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骨软骨瘤组织,Livin、VEGF 蛋白在骨肉瘤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和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骨软骨瘤组织,且二者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病理分型、Enneking 分期无关( P>0.05),而与肿瘤软组织浸润、远处转移有关( P <0.05)。Livin、VEGF 表达呈显著正相关( r =0.822,P =0.001)。Livin、VEGF 表达阳性的骨肉瘤患者与表达阴性者相比生存率明显降低,平均生存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骨肉瘤组织 Livin、VEGF 的高表达与肿瘤浸润、转移密切相关,提示预后不良,二者可作为骨肉瘤的潜在治疗靶点及判断预后的分子指标。  相似文献   

2.
唐昭军  肖纳新 《安徽医药》2009,13(9):1054-1056
目的探讨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2)、caveolin-1和mt—P53(mutanttype,p53)蛋白在骨肉瘤、骨软骨瘤中的表达情况,分析这三种蛋白质在骨肉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骨肉瘤的早期诊断及基因治疗等提供理论依据及试验基础。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骨肉瘤组织、30例骨软骨瘤组织中MMP-2、caveolin-1和mt-P53(mutanttype,p5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P53在骨肉瘤中的阳性率为56.67%(17/30),而对照组骨软骨瘤的阳性率为0,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MMP一2在骨肉瘤中的阳性率为63.34%(19/30),而对照组骨软骨瘤的阳性率为0,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caveolin-1蛋白在骨肉瘤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0%(18/30),而在骨软骨瘤中为16.67%(5/30),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MP-2和PTEN与骨肉瘤的发生、发展以及侵袭、转移有关,联合检测MMP-2和PTEN的表达将对骨肉瘤的早期诊断、判断预后以及预后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p27蛋白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8例骨肉瘤,20例骨软骨瘤做对照,对其在骨肉瘤不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预后分组中的表达进行对比分析和相关研究。结果骨肉瘤组织中的PCNA强阳性表达( )率(70.6%)与骨软骨瘤组织(5.0%)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骨肉瘤组织中p27蛋白高表达( )率(36.8%)与骨软骨瘤(75.0%)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骨肉瘤低生存组PCNA的强阳性率(100.0%)与高生存组(51.9%)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骨肉瘤低生存组p27蛋白高表达率(8.3%)与高生存组(63.0%)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PCNA强阳性表达率与骨肉瘤组织的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无相关性(P>0.05);p27表达与瘤组织分化程度呈正相关(P<0.01),与临床分期呈负相关(P<0.01)。骨肉瘤组织中,PCNA与p27蛋白表达均呈明显负相关(P<0.01)。结论PCNA高表达及p27蛋白减少或缺失是骨肉瘤的发生、发展及不良预后的重要指标,对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廉红星  赵敏  刘瑞吉 《河北医药》2012,34(21):3248-3250
目的探讨在骨肉瘤组织中Skp2、p27蛋白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5例骨肉瘤、14例骨软骨瘤中Skp2和p27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在骨肉瘤不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中的表达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 Skp2蛋白在骨肉瘤中阳性表达率为74.3%(26/35),而在骨软骨瘤中阳性表达率为11.4%(4/1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03,P=0.003);p27蛋白在骨肉瘤中阳性表达率为40.0%(14/35);而在骨软骨瘤中阳性表达率为78.6%(11/1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54,P=0.015)。Skp2蛋白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与Enneking分期、肺转移密切相关(P<0.05),p27蛋白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与Enneking分期密切相关(P<0.05),且临床期别越高,Skp2的表达阳性率越高,而p27表达阳性率越低,且Skp2蛋白与p27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 Skp2和p27蛋白表达的情况与骨肉瘤的发生和转移有密切关系,检测P27和SKP2的表达对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骨肉瘤组织中Smac和survivin基因表达状态,及其对骨肉瘤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ABC法)检测46例骨肉瘤、10例骨软骨瘤组织中Smac和survivin蛋白表达,比较二者表达与骨肉瘤主要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Smac和survivin基因在骨软骨瘤组织表达分别为3例、2例,骨肉瘤中分别为29例(63%)和31例(67%);Smac表达率与骨肉瘤组织学分级、WHO分型无关,与转移有关(P<0.05),Survivin表达率与骨肉瘤组织学分级无关,与WHO分型及转移有关(P<0.05);骨肉瘤中Smac和survivin基因表达呈正相关(r=0.506,P<0.01)。结论Smac和survivin基因高表达于骨肉瘤组织中,与骨肉瘤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二者可能共同参与骨肉瘤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EGRF在人骨肉瘤,骨软骨瘤中表达的生物学意义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选取30例人骨肉瘤标本,骨软骨瘤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S—P法,探讨EGRF在人骨肉瘤,骨软骨瘤中的阳性表达及其与肿瘤分组、分级的关系。结果①骨软骨瘤组无阳性表达(0/10),骨肉瘤组阳性表达率为50.0%(15/30)。骨软骨瘤、骨肉瘤染色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骨肉瘤Ⅰ级组阳性表达率为14.3%(1/7),Ⅱ、Ⅲ级组阳性表达率为60.9%(14/23)。Ⅱ、Ⅲ级组与Ⅰ级组染色阳性率相比,虽有升高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骨肉瘤各型间染色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骨肉瘤的发生与EGRF异常表达有关;EGRF不可作为骨肉瘤的恶性分级、增殖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Fascin基因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及统计分析。方法:收集武汉市四大三级甲医院的骨肉瘤20例及良性骨软骨瘤5例,将实验分为骨肉瘤组(n=20)和良性骨软骨瘤组(n=5),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组织中Fascin基因的表达水平,采用HPIAS-1000图文报告管理系统对Fascin基因的表达进行定量分析,并用SPSS11.5软件对各组免疫组织化学反应阳性颗粒平均光密度、阳性面积率做单因素方差分析和SNK(q)检验。结果:Fascin基因在骨肉瘤组织中呈高表达,Fascin基因在良性骨软骨瘤组织中呈低表达,Fascin基因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与良性骨软骨瘤组织的表达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Fascin基因在肿瘤发生、生长、转移等过程中有促进作用,提示Fascin基因可能与骨肉瘤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抑癌基因PTEN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TEN在38例骨肉瘤组织及20例骨软骨瘤中的表达。结果骨肉瘤组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63.2%(24/38),显著低于骨软骨瘤组的85.0%(17/20)(P<0.01);骨肉瘤高中分化组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71.4%(15/21).显著高于低分化组的52.9%(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组织大小、部位无关(P>0.05)。结论抑癌基因PTEN在骨肉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对其蛋白的检测可作为判定骨肉瘤发生及预后的一项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9.
杨建柱  孙丽霞  丁洋  刘俊茹  王冬  高峰 《河北医药》2010,32(13):1679-1681
目的探讨β—catenin蛋白在新辅助化疗前、后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与骨肉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4例新辅助化疗前、后骨肉瘤组织,骨样骨瘤11例,骨母细胞瘤7例及反应性新生骨8例组织中β-catenin蛋白的表达,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相关分析。结果β—catenin蛋白在大部分骨样骨瘤、骨母细胞瘤及反应性新生骨病例中胞膜正常表达,而在骨肉瘤病例中胞浆(核)异常表达。新辅助化疗前骨肉瘤组织中β-catenin蛋白的异常表达率明显高于骨样骨瘤、骨母细胞瘤及反应性新生骨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新辅助化疗前β—catenin蛋白异常表达率在骨肉瘤肺转移组明显高于无肺转移组(P〈0.05)。新辅助化疗后骨肉瘤β—catenin蛋白异常表达较化疗前降低或消失(P〈0.01),其表达与肿瘤坏死率不存在相关性。结论β—catenin蛋白可能成为良、恶性成骨肿瘤鉴别诊断有益的辅助指标。新辅助化疗前β—catenin蛋白高异常表达率与骨肉瘤患者肺转移关系密切。新辅助化疗可降低骨肉瘤组织中β-catenin蛋白的异常表达,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新辅助化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DPC4蛋白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及统计分析。方法 :收集武汉市四大三级甲医院的骨肉瘤20例及良性骨软骨瘤5例,将实验分为骨肉瘤组(n=20)和良性骨软骨瘤组(n=5),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中DPC4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HPIAS-1000图文报告管理系统对DPC4蛋白的表达进行定量分析。结果:DPC4蛋白在骨肉瘤组织中呈低表达,DPC4蛋白在良性骨软骨瘤组织中呈高表达,DPC4蛋白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与良性骨软骨瘤组织的表达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DPC4蛋白的表达与骨肉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李俊宁 《江西医药》2011,46(1):11-12
目的探讨SPARC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与转移相关性。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了SPARC在60例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转移的关系。结果 SPARC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率为70.0%(42/60),其中SPARC在骨肉瘤转移组阳性率为92.9%(13/14),在未转移组阳性率为63.0%(29/46)。经χ^2检验,SPARC蛋白在不同性别的阳性表达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有无发生远处转移中呈显著相关(P〈0.05),并且SPARC蛋白的阳性表达水平越高,远处转移发生的可能性越大。结论 SPARC在骨肉瘤组织中的高水平表达可以预示发生转移的可能性,为临床诊断提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蛋白生存素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2例骨肉瘤、15例骨软骨瘤及15例正常骨质标本的生存素蛋白表达,运用TUNEL方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生存素蛋白在骨肉瘤中的表达显著高于骨软骨瘤和正常骨质(P〈0.05),在肿瘤的侵袭转移方面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AI(凋亡指数)在骨肉瘤中有无淋巴结转移、病理分型和组织学分级方面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比无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降低(P=0.048);纤维型和其他类型组较软骨母细胞型组明显降低(P=0.031);骨肉瘤Ⅱ级和Ⅲ级组比Ⅰ级组明显降低(P〈0.05)。骨肉瘤中生存素蛋白表达和AI之间无明显相关。结论生存素通过抑制细胞凋亡,在骨肉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测定生存素蛋白表达可作为预测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张媛媛  宋育林 《安徽医药》2013,17(10):1707-1709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NOB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0例胃癌组织和对应的经病理检查无明显异常的胃切缘组织(作为对照组)中NOB1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70例胃癌组织中NOBl的阳性表达率为65.7%(46/70)高于切缘胃黏膜中NOB1的阳性表达率(47.1%,33/70)(P〈0.05)。不同分化程度和临床分期的胃癌组织中NOB1蛋白阳性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有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者分别高于无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者(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NOB1蛋白表达上调,并与胃癌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Snail蛋白在骨肉瘤中的表达,探讨其在骨肉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骨肉瘤组织42例、骨软骨瘤10例中Snail蛋白的表达.结果 ①Snail蛋白在骨肉瘤中表达高于骨软骨瘤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Snail蛋白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与软组织浸润、Ennekin...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OX-2)蛋白在骨肉瘤中的表达与肺部转移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S-P法)对骨肉瘤患者术后标本进行染色,光镜下观察结果。根据术后1年CT断层扫描肺部是否发生转移分为实验组、对照组,研究COX-2在人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与骨肉瘤肺部转移的关系。应用统计软件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COX-2蛋白表达情况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患者骨肉瘤组织中,COX-2表达阳性率为8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X-2在骨肉瘤中的过高表达与骨肉瘤的肺部转移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p16蛋白在舌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3例舌癌、20例舌良性疾病标本、14例正常舌组织中p16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p16蛋白在舌癌组织中的阳性率(23.3%)显著低于舌良性疾病和癌前病变标本及正常舌组织的阳性率(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26例患者中,p16蛋白阳性率(7.7%)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的17例患者中p16蛋白阳性率(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分化舌癌p16蛋白阳性率(0)低于高/中分化舌癌(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16蛋白在舌癌的癌变及浸润、转移中起重要作用,p16蛋白的表达情况可望为舌癌临床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提供重要的生物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Survivin在43例乳腺癌组织12例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乳腺癌组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62.8%(27/43)显著高于正常组0%(0/12)(P〈0.05);淋巴结转移组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75%,21/28)显著高于无淋巴转移组(46.2%,6/15)(P〈0.05);根据临床病理分期,Ⅰ+Ⅱ期组与Ⅲ+Ⅳ期组之间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50.0%νs7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临床分期增加、淋巴结的转移,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逐渐升高(P〈0.05)。结论 Survivin的异常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在乳腺癌中的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临床病理分期密切相关,可能是影响乳腺癌预后的重要分子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结肠癌组织中存活素(surviv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5例结肠癌组织和15例癌旁组织中survivin及VEGF-C的表达水平。结果结肠癌组织中survivin、VEGF-C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0%、65.7%显著高于癌旁非癌组织的13.3%(P〈0.05)。survivin、VEGF-C蛋白的表达与结肠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0.05或P〈0.01),与患者性别、年龄、结肠癌分化程度、远处转移无关(P〉0.05)。survivin、VEGF-C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结肠癌组织中survivin、VEGF-C表达均增高并且呈正相关。两者在结肠癌淋巴结转移中有协同效应,共同促进结肠癌的淋巴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