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9 毫秒
1.
董冰岩  李贞栋  王佩祥  罗婷  邹颖  涂文娟 《化工进展》2021,40(12):6721-6728
为了提高酚类废水的降解效果,本文以4-氯酚为处理对象建立了多针-板式高压脉冲气液两相放电等离子体催化体系。实验制备了系列催化剂并进行了表征分析,考察了各因素对4-氯酚降解的影响,并分析了降解过程总有机碳(TOC)、中间产物及其浓度变化。结果表明,催化剂焙烧温度及投加量对降解率有很大影响;4-氯酚浓度为150mg/L时,在电极间距10mm、脉冲电压26kV、脉冲频率70Hz、曝气量4L/min条件下,添加0.05g焙烧温度为500℃的Fe-TiO2催化剂与放电等离子体耦合降解效果最好。中间产物对苯酚、对苯醌、4-氯邻苯二酚在放电过程中浓度随着放电时间的延长先增大后减小,最后都趋于零。催化剂表征显示脉冲放电可以改变催化剂的晶形和结构,且掺杂Fe改性的Fe-TiO2催化性能较好,能进一步提升4-氯酚的降解率。  相似文献   

2.
采用多针-板高压脉冲气液两相放电反应系统处理难降解的4-氯酚废水,并运用控制变量方法确定多种工艺参数的最佳值。考察了中间产物浓度变化情况、溶液矿化率、总有机碳浓度(TOC),并对4-氯酚的降解过程进行分析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脉冲电压26 kV、脉冲频率70 Hz、电极间距1.0 cm、曝气量4 L/min的情况下,150 mg/L的4-氯酚废水溶液放电处理90 min后降解率为67.25%。在放电过程中溶液导电性较高对活性粒子的生成有抑制作用导致溶液矿化率较低。整个放电过程中,溶液TOC整体呈缓慢下降趋势,中间产物浓度先增大后减小,其中峰值浓度最高的是4-氯邻苯二酚,峰值浓度最低的是对苯酚。  相似文献   

3.
高压脉冲电晕放电等离子体降解水中苯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高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技术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苯酚进行了实验研究,观察了脉冲成形电容、脉冲峰值电压、脉冲频率、放电电极直径、放电距离等因素对苯酚降解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脉冲成形电容有一最佳值;降解率随脉冲峰值电压、脉冲频率增大而升高,随放电电极直径和放电距离的减小而增大。当放电处理320min后,废水的TOC下降62.1%。  相似文献   

4.
高压脉冲液相放电降解水中邻氯苯酚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高压脉冲液相放电降解水中邻氯苯酚的特性脉冲峰压的升高、电极距离的缩短、脉冲频率的加大均使邻氯苯酚的降解速率增加.在脉冲峰压为30 kV、电极距离为2 cm、脉冲频率为150 Hz条件下,o-CP的降解率约为98.7%.较高输入电压下,溶液初始离子含量的增加,会使放电形式由火花放电→流柱放电→电晕放电转变.在火花放电和流柱放电条件下,邻氯苯酚降解率无明显变化,但在电晕放电时,降解率有所降低.邻氯苯酚受羟基的攻击,生成2-氯-对苯二酚,并进一步被氧化生成2-氯-1,4-对苯醌,2-氯-1,4-对苯醌开环后,进一步被氧化,自由基最终生成丙酸、草酸、乙酸以及甲酸等低分子有机酸.  相似文献   

5.
设计了一种气液串联放电反应器,利用液相和气相同时放电产生的化学活性粒子处理有机废水,对影响有机废水降解效果的各种因素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降解率随电板直径、电极间距的增大而降低,随针数量的增多而增大;增加气流量有助于提高降解率,气流量存在一个经济值,其大小为64mL/min;增大脉冲峰值电压、提高重复频率可提高提高降解率.  相似文献   

6.
采用针-板式高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反应器处理苯酚有机废水。考察了脉冲电压峰值、电极间距、氧气鼓入量、溶液初始pH值等因素对苯酚去除率的影响。在脉冲电压峰值为35 kV,电极间距为20 mm,氧气鼓入量为150 mL/min,溶液初始pH值为10.5的试验条件下,苯酚废水放电处理60 min的去除率可达90.8%。TOC的质量浓度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当放电处理300 min时,TOC的质量浓度下降了76.8%。研究表明,高压脉冲等离子体技术处理有机废水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采用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微曝气技术协同处理苯酚废水,考察放电电压、放电时间、溶液初始浓度及曝气量对苯酚处理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苯酚降解率随放电时间增加、苯酚初始浓度减小而提高;曝气量为150 m L/min时,苯酚降解率为51.8%。采用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微曝气协同工艺处理苯酚废水,与单独使用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工艺相比,苯酚降解率提高了15%~20.4%。  相似文献   

8.
采用针-板式高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反应器处理苯酚有机废水。考察了脉冲电压峰值、电极间距、氧气鼓入量、溶液初始pH值等因素对苯酚去除率的影响,脉冲电压峰值的增加,电极间距的减小,氧气鼓入量的增加,废水初始pH值的增加都有利于苯酚去除率的提高。在脉冲电压峰值为35kV,电极间距为20mm,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双介质阻挡放电降解苯酚废水过程中不同因素对苯酚降解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并初步探讨其反应机理。采用自制双介质阻挡放电反应器,以模拟苯酚废水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苯酚废水浓度、输入电压、废水曝气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苯酚降解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输入电压为5 k V,曝气气水比为40∶1,反应时间60 min,降解质量浓度为200 mg/L的模拟苯酚废水,苯酚最大去除率达到95.3%;其中苯酚废水浓度、输入电压、曝气气水比对试验结果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0.
为了降解苯酚废水中有毒有害污染物质,本研究利用复极性三维电极-电芬顿耦合法处理苯酚废水。研究通过控制p H值、进水苯酚浓度、极板间距、曝气量等影响因素对苯酚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研究得出,当p H为3、进水苯酚浓度为300 mg/L、极板间距为6 cm、曝气量为0.8 L/min时,复极性三维电极-电芬顿耦合反应器处理苯酚废水的效果最好,对苯酚的去除率可达到92.34%。  相似文献   

11.
高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降解苯酚废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考察了多种因素对高压脉冲放电低温等离子体降解水中苯酚效果的影响。降低放电电极直径、放电距离、废水的电导率和提高废水的pH值以及向废水中通气体和加入硫酸亚铁等均可提高废水中苯酚的降解速率 ,而加入碳酸钠则会降低苯酚的降解速率。初始质量浓度为 10 0mg/L的苯酚废水经放电处理 180min后降解率达 5 0 9%。  相似文献   

12.
陈建欣  朱胜男  陈婷 《广东化工》2011,38(5):171-172,187
用经吸附处理的活性炭粒子构成的三维电极反应器对模拟苯酚废水进行降解处理,探究不同因素对苯酚降解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槽电压U=10 V,主电极间距d=6 cm,初始pH=6.5,支持电解质浓度CNa2SO4=3 g/L,电解初始浓度C苯酚为300 mg/L的模拟苯酚废水,30 min后降解率为84.21%。若应用在873 K下焙烧负载SnO2的优化活性炭粒子电极,催化降解效率可进一步提高10%。  相似文献   

13.
采用热分解方法制备了铈掺杂钛基电极,并以铈掺杂钛基电极为阳极,纯钛板为阴极组成电解池,以苯酚为目标有机污染物进行降解,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苯酚的含量。讨论了Ce的掺杂量、电解池中电极间距、电解电压、电解质溶液的pH、电解质浓度、目标物的浓度以及电解时间对苯酚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电解池降解苯酚废水的最佳条件:SnCl4·5Hz0、SbCl3、Ce(NO3),物质的量比为100:10:1、电极间距为4.0cm、电解电压为9V、pH为6.55、电解质NaSO。浓度为10g/L、苯酚浓度为100mg/L、电解时间为6h。在最佳试验条件下苯酚去除率达到100%,完全符合排污标准GB8978--1996,该电极持续使用10d,对苯酚的去除率仍然可以达到85%,降解苯酚的机理趋于直接燃烧。  相似文献   

14.
低温等离子体处理苯酚废水的实验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永利 《广州化工》2009,37(8):188-189,206
根据油田、石化行业废水特点,选用苯酚作为模拟污染物,配制苯酚水溶液作为模拟废水,选用溶气式反应器,根据降解率分析,完成对空气流量、放电电压、放电极性、放电频率、电极间距等操作参数的调整优化,评价低温等离子体氧化技术用于降解废水中有机物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采用石墨毡作为三维电极中的粒子电极,处理模拟苯酚废水,研究对比了不同阳极材料、粒子电极填充方式、初始pH值、槽电压、电极极性交替对苯酚降解效果的影响。电化学测试和电解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于304不锈钢和Ti/IrO_2-RuO_2电极,石墨毡在较高的电极电位下仍能对苯酚保持较高电催化活性。采用粒子串的填充方式能降低反应器内短路电流、提高电流效率,反应器的时空产率从2.27 g/(m3·h)提升至6.47 g/(m~3·h)。周期交替电极极性对苯酚最终去除率影响较低,通过SEM扫描发现苯酚聚合物及其他污染物在纤维表面的沉积得到抑制。在苯酚初始质量浓度为100 mg/L、p H值为8~10、槽电压为8 V、电极极性交替周期为5 min、粒子电极采用串填方式、HRT为120 min的条件下,苯酚去除率大于90.3%。  相似文献   

16.
为探寻硝基芳香族有机污染物的高效降解技术,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钛基锡系阳极,且掺杂Sb、La等元素对该电极材料进行了改性,并把该系列电极用于电化学处理模拟对硝基苯酚废水。通过SEM和XRD对电极形貌进行表征,分析了元素掺杂改善电极性能的机理,考察了电解条件对电化学降解对硝基苯酚效果的影响,探究了电场因素对电化学体系降解废水的影响机制。通过紫外吸收光谱分析推断了对硝基苯酚在电化学作用下可能的降解历程。研究结果表明:同时掺杂La和Sb的电极降解对硝基苯酚效果最好;在电解电压12 V、极板间距25 mm、pH值为7、电解质浓度0.5 mol/L的条件下电解120 min,对硝基苯酚的降解率可达92.8%,可见应用掺杂La、Sb的Ti/SnO2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法降解对硝基苯酚优势相当明显。  相似文献   

17.
采用针-板式高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反应器处理工业废水.考察了脉冲电压峰值、电极间距、氧气通入量等因素对废水CODCr去除率的影响.在脉冲电压峰值为35 kV,电极间距为15 mm,氧气鼓人量为150 mL/min的实验条件下,废水被放电处理150 min,CODCr的去除率可达81.2%.研究表明,高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技术处理工业废水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