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主要介绍了数字广播技术DRM的系统总体设计,以及音频信源编码、复用、信道编码和调制,同时简要介绍了DRM数字广播的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DRM标准规范,介绍了DRM系统发射端编码复用、信道编码、OFDM生成等三个模块软件设计方案,描述了其实现原理和方法,并给出函数调用关系和说明以及软件实现方案。最后说明了DRM发射前端的软件控制平台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3.
耿钦  竺小松  管超 《电视技术》2011,35(16):30-32,45
世界数字广播( DRM)系统的信道编码是基于多级编码方案的,可以更好地为数据传输提供不等保护.H.264标准下的视频压缩编码数据流的分类技术满足了DRM传输要求,利用DRM定义的数据传输模式,提出了符合DRM标准要求的视频数据帧格式.同时也研究了视频在短波波段的传输.  相似文献   

4.
胡昊  王红星  孙晓明  徐建武  刘敏 《中国激光》2012,39(4):405006-122
针对无线光通信脉冲位置调制(PPM)与信道编码的结合应用,提出了一种多级编码调制方案,利用多级编码的多级标签结构,将PPM符号所对应的分组比特分拆到不同子码通道的码字中,同时结合PPM的信号集分割和极大似然检测解调方法,推导了方案的多阶段解调译码算法。在弱湍流大气条件下的仿真分析表明,PPM多级编码调制相对单级编码调制在误码率10-6下获得0.85 dB以上的增益,且可实现对不同重要程度信息段的不等差错保护。在分量码码型给定的条件下,按纠错能力逐级配置分量码并采用所推导的多阶段解调译码,可为系统提供更好差错性能,优于直接的并行译码方法。  相似文献   

5.
在高速下行分组接入(HSDPA)中,采用自适应调制编码(AMC)技术能提高下行信道传输数据的能力。仿真信道编码采用Turbo码,将自适应调制编码技术应用于VBLAST系统以进一步提高系统性能和容量。因此系统能选择调制编码方式和信道编码方式,又能对抗衰落引起的突发错误。对该系统进行仿真表明:自适应调制编码的VBLAST系统能有效地提高数据传输效率和传输质量。  相似文献   

6.
在高速下行分组接入(HSDPA)中,采用自适应调制编码(AMC)技术能提高下行信道传输数据的能力.文章信道编码采用Turbo码,将自适应调制编码技术应用于VBLAST系统以进一步提高系统性能和容量.因此系统能选择调制编码方式和信道编码方式,又能对抗衰落引起的突发错误.对该系统进行仿真分析表明:自适应调制编码的VBLAS...  相似文献   

7.
魏浩  郑宝玉  陈志成  池新生 《信号处理》2012,28(8):1112-1119
本文针对双向中继信道中不对称速率传输的情况进行了研究。在实际双向中继信道的通信传输中,由于信道质量,发射功率,业务需求等条件的不对称,双向信道的传输速率往往也是不对称的。本文提出了一种称为子集编码的方案,将调制、物理层网络编码、信道编码联合起来设计,使得较差信道的信道编码码字为较好信道的子集,这样中继节点可以利用信道编码的线性性质对接收到的叠加信号直接进行译码,从而使译码复杂度降低50%;同时,较好信道使用高阶调制,较差信道使用低阶调制,利用较好信道提高了系统的传输速率。仿真结果表明,与对称速率传输相比,本文提出的方案在提高系统有效性的同时,又保证了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研究Rayleigh衰落信道下,软判决译码对三种不同映射方案多级编码系统性能的影响.基于信道容量规则,构造卷积码为分量码的8ASK多级编码系统,在多阶段译码中提出利用信道状态信息的软判决支路度量计算公式,并探讨系统的误码传播特性,研究结果可为衰落信道编码调制方案的最佳设计度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无线光通信中数字脉冲调制与信道编码的联合编码调制问题,在给出调制时域结构的基础上,采用理论推导和数值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基于二进制线性分组码的开关键控、数字脉冲位置调制和数字脉冲间隔调制系统的差错性能,得出了信道编码纠错能力与调制阶数的结合关系。结果表明,采用开关键控调制的系统,其汉明距离与欧式距离等价,故不存在调制与信道编码参量匹配问题;脉冲位置调制系统在纠错个数大于调制阶数时,可取得较明显的编码调制增益,当纠错个数能被调制阶数整除时,编码和调制达到匹配;由于数字脉冲间隔调制的符号时隙不固定,存在错误传播现象,不宜与差错编码联合使用。所得结果可为无线光通信链路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数字通信系统中,将信道编码和调制技术结合在一起可以得到许多编码调制方案。有些编码调制方案可以达到相同的频谱效率,但传输可靠性并不相同。提出了一种基于互信息分析的编码调制方案选择方法,通过计算星座受限条件下的信道容量,根据给定的信道条件,选择合适的编码调制方案。  相似文献   

11.
2009年8月ETSI颁布的DRM(Digital Radio Mondiale)标准将调频段DRM数字广播囊括其中,介绍该标准中调频段DRM数字广播的优势与信道部分的技术特性。调频段DRM数字广播通过信道编码技术、信道复用、OFDM调制等技术,实现调频段广播信号的传输,与DAB相比可快速而平滑地实现FM波段广播由模拟向数字的过渡。  相似文献   

12.
Digital Radio Mondiale (DRM) digital sound broadcasting in the AM band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paper describes the new world-wide broadcasting system Digital Radio Mondiale/spl trade/ (DRM/spl trade/) for the long, medium and short wave bands. It is originated by the goal of the consortium members to develop a flexible and efficient audio and data broadcasting standard. Better sound quality, more reliable recep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additional service information make DRM a promising successor to analogue AM. Achieving good audio quality becomes a challenging task due to the limited bandwidth of 9 or 10 kHz, especially in often strongly impaired channels. Many other requirements, which were the basis for the system development, are illustrated. The article gives an overview of the system architecture, including the components for multiplexing, modulation, channel coding and source coding. Important receiver aspects, such as synchronization and channel estimation, are also described.  相似文献   

13.
DRM(Digital Radio Mondial)规定了一种应用于30MHz以下地面广播的数字声音广播系统,能够高质量地传输声音、数据及静止图片等。DRM系统采用正交频分复用和多电平调制技术,为保证接收信号质量,在接收机中需要进行信道均衡。根据DRM系统发射信号的特点,设计了一种信道估计算法,兼顾了复杂程度和均衡精度,并且对载波频偏不敏感。  相似文献   

14.
In Digital Radio Mondiale (DRM) system, achieving good audio quality becomes a challenge due to its limited band-width of 9 or 10kHz and the very bad lading channels. Therefore, DRM needs highly efficient channel coding schemes. This paper, proposes the schemes which use the Low-Density Parity-Check (LDPC) coded Bit-Interleaved Coded Modulation (BICM) scheme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DRM systems.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system is more efficient than the Rate Compatible Punctured Convolutional (RCPC) coded DRM system on various broadcast channels, and may be recommended as a coding technology for Digital Amplitude Modulation Broadcasting (DAMB) systems of China.  相似文献   

15.
DRM系统的关键技术--信源编码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指出模拟AM广播数字化的意义和DRM系统的产生,着重讨论了数字AM广播对信源编码的特殊要求,介绍了为适应特殊要求在DRM系统中使用的信源编码方法及频带恢复(SBR)原理。  相似文献   

16.
通过体视显微镜、半薄切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拟南芥DNA从头甲基化酶DRM1,DRM2的双突变体drm1/drm2在愈伤诱导培养基上所诱导的愈伤组织,结果发现:与野生型相比,其种子和根、叶、叶柄等外植体,均具有在同等条件下愈伤组织增多,分裂旺盛的表型。编码拟南芥DNA从头甲基化酶DRM1,DRM2的基因DRM1,DRM2的表达水平也与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等外源激素浓度相关,由此推测外源激素浓度影响DRM1,DRM2的表达。暗示了DRM1,DRM2可能参与了拟南芥愈伤组织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7.
依据ETSI颁布的DRM系统标准,对DRM系统所采用的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方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详细阐述了AAC、CELP和HVXC三种信源编码的工作原理和实现方法,详细阐述了卷积编码器的工作原理。另外,简要介绍了频带恢复技术在DRM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章宇  马彬 《无线电工程》2006,36(11):25-27
卷积编码和Viterbi译码是一种有效的前向纠错方法,广泛应用在移动通信和卫星通信中。给出了在DRM系统中由Punctured(4,1,6)卷积码作为母码产生的Punctured卷积码的编码及其Viterbi译码的软件实现方法和截尾译码的方法,从而为各种不同码率的卷积码的编、译码给出了一种可行的实现方法,并且为DRM系统中的编码设计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数字商品,如书籍、音乐和图片等媒体内容电子版的销售。但数字商品可以在无任何品质损伤的情况下被轻易拷贝和再分发的特性又使互联网成为非法使用、传播有版权媒体内容的温床。因此,数字版权管理(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DRM)产业引起了人们高度的关注。文章介绍了DRM的基本原理,分析了现在流行的DRM的工作情况,针对DRM的缺点,提出了一种IPTV系统改进的DRM模型,论述了它的工作流程,并分析了它对比其他DRM模型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