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了解我院抗茵药物的应用情况,分析评价其合理性,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我院2009-2011年抗菌药物的种类、用量、金额和用药频度等进行分析,评价其合理性.结果 我院抗菌药物用量基本合理,其中以头孢菌素用量最大,青霉素类用量稳定,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用量明显上升.结论 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符合社区医院特点,但仍需不断积累经验,促进我院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2.
我院2008~2010年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统计分析我院2008~2010年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及发展趋势,分析评价其使用合理性,为抗菌药物的供应、管理和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WHO药物统计合作中心设定的限定日剂量(DDD)方法对我院2008~2010年抗菌药物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占全年药品销售总金额的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头孢菌素类使用金额和使用频度比较高;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喹诺酮类、硝基咪唑类销售金额排序各年度均列抗菌药物的前4位,抗菌药物口服制剂基本合理,注射剂有滥用现象。结论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不合理性和盲目性,部分品种的应用缺乏合理性,还需进一步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7—2010年HIS系统中各类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利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及并对抗菌药物销售金额、构成比、DDDs值进行排序。结果我院使用的抗菌药物品种广泛,共涉及7类81种,β-内酰胺类占主导地位,其次为氟喹诺酮类和氨基糖苷类。结论我院的抗菌药物用药结构基本合理,抗菌药物用药品种趋向集中,但个别品种的应用缺乏合理性,建议临床医师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基层医疗机构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7年~2010年度的13所一级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使用信息,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用药数量、批发金额、用药品种、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7年~2010年,基层医疗机构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用药金额小幅增长,但其年度用药金额占总抗菌药物使用金额比例却在降低,4年依次为9.31%、9.23%、7.55%、8.53%。临床使用剂型按使用金额计,以注射用药为主。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品种使用金额比例高达85.14%~89.68%,诺氟沙星胶囊和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使用频度最高。结论:该地区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使用比例在减少,国家基本药物品种使用比例高。但注射用药比例过高,应加强监管,以提高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5.
王丹阳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5):3428-3430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患者注射用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采用应用频度分析法和金额排序法,对2006年1月至6月我院住院患者的注射用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6年1月至2006月注射用抗菌用药金额共计4629 487元,从用药频度(DDDs)数据和用药金额看,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和喹诺酮类是临床上使用最多的品种,占全部注射用抗菌药物的86.63%。结论:我院临床抗菌药物应用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郭云 《中国医药导刊》2012,14(8):1415-1416
目的:观察我院2011年上半年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应用WHO规定的限定日剂量(DDD)方法对我院2011年1~6月的药物金额排序、用药频度(DDDs)、日用药金额(DDC)和药物利用指数(DUI)进行分析,并对药物金额前20名进行排序、分析。结果:2011年上半年我院抗菌药物使用频率最高是头孢菌素类,其次为青霉素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等。应用金额前20位抗菌药物的DUI<1,每个月总用药金额和总DDDs基本稳定。结论:我院上半年应用最多的抗生素是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临床应用基本合理、科学。  相似文献   

7.
赵晶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3):3197-3198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对2012年4月我院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用DDDs法计算出抗菌药物总的使用强度,并抽取部分病历对其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2年4月抗菌药金额占药品出库总金额的11.80%,从用药数量和用药金额看,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和喹诺酮类是临床上使用最多的品种,三类药物的金额占抗菌药物总金额的50%以上,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为45.46%,抽查病历中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占8.06%。结论;我院临床抗菌药物应用基本合理,但仍需进一步控制使用强度。  相似文献   

8.
庄载受 《吉林医学》2010,31(27):4733-4733
目的:分析急诊抗菌药物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医院急诊科2009年抗菌药物出库数据。结果:2009年医院急诊科总用药金额为1296.3万元,其中抗菌药物用药金额为305.9万元,占23.6%。在1200张应用抗菌药物处方中,抗菌药物注射900例,口服250例,外用50例。单用一种抗菌药物有675张,联合两种有500张,三联25张;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处方为760份,占63.3%;基本合理应用抗菌药物360份,占28.8%;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80份,占6.7%。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使用率居高。结论:本科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基本合理,但需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的选择和使用。  相似文献   

9.
张轶 《中国医刊》2007,42(10):42-44
目的统计2006年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分析整形专科抗菌药物的使用特点。方法采用WHO药物统计合作中心设定的限定日剂量方法计算抗菌药物的用药频率(DDDs)。结果头孢类、喹诺酮类、林可和克林类抗菌药物使用频率和年销售金额均靠前。结论抗感染药物的应用基本合理,但抗感染药物使用率较高,建议临床医师在具体运用中必须严格用药指征,根据病原菌种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0.
2005-2006年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抗菌药物利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各类抗细菌感染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及科学制定采购计划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我院“金仕达卫宁”THIS4.0医院药品微机管理系统的原始数据资料,采用限定日剂量法、销售金额排序法和用药频度DDDS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2006年抗菌药物品种数量比2005年下降了13.16%,销售金额只略有上升;口服加替沙星DDDS和销售金额连续两年都位居榜首;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频度较高。结论医院两年来抗菌药物品种减少、占总体用药比例较为合理,建议继续加强对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监测。强化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意识,严格遵循《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做到合理、安全、有效、经济。  相似文献   

11.
明星  阳昊  周游  邬静艳 《医学与社会》2008,21(11):32-34
通过对湖北省农村医疗机构住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调查,发现在我省农村仍存在抗菌药物使用率过高、单处方抗菌药物种类过多、细菌药敏试验开展不足等不合理用药问题,并针对这些不合理问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240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兴富  周禹希  饶友义 《四川医学》2010,31(11):1703-1706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评价本院近两年来抗菌药物的应用状况和用药的合理性,为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2009年住院患者的病历随机抽取240份,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卫生部相关文件规定进行合理使用分析。结果抗菌药物总应用率71.7%,预防性用药占55.2%,以经验用药为主,抗菌药物应用频率最高的品种是头孢噻肟和头孢唑林,抗菌药物费用占总药费的比例是手术组35.2%和非手术组50.2%;主要存在问题使用指征过宽,围手术期预防用药不规范,病原学送检率低。结论应继续加大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宣传与监管。  相似文献   

13.
相秀英  董杰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3):130-133
目的调查比较《2011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出台前、后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5种Ⅰ类切口手术(甲状腺切除术、乳腺手术、腹外疝手术、内固定物取出术、白内障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评价临床药师干预前、后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为规范医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整群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1年4月734例手术患者出院病历为干预前组,2011年6月-2012年4月1198例手术患者出院病历为干预后组,对抗菌药物应用的种类、给药时机、用药时限、住院天数及费用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药学干预后围术期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缩短[(11.30±1.25)d比(9.79±1.12)d,P〈0.05];平均住院总费用、平均药品总费用、平均抗菌药物费用均明显减少(均P〈0.05),平均药品费用占平均住院总费用的比例由31.26%降至26.00%,平均抗菌药物费用占平均总药费的比例由40.06%降至22.36%;抗菌药物平均使用天数也明显缩短[(4.6±1.2)d比(1.9±0.3)d,P〈0.05)],使用率由100%(734/734)下降至61.51%(737/1198);抗菌药物种类由7类16种下降至6类12种。结论临床药师合理有效的干预措施有利于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但与《2011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中的相关要求仍有差距,须进一步加强整治干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分析《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执行前后住院患者用药情况,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对2012年1月—8月我院住院患者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年1月—8月我院使用的抗菌药物为10大类33个品种,7月—8月各项指标均较1月—6月有所改善。用量最大的为头孢菌素类药物,占所有抗菌药物的69.1%。1月—6月总的合理使用符合率为75.7%,7月—8月总的合理使用符合率为85%。结论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后,各项指标虽有所控制,但与目标值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提示基层医疗机构技术力量体系的构建有待完善,全民宣传教育力度还需加强。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北京市“医药分开”改革背景下临床医师对患者用药意愿的影响.方法 以北京市试行“医药分开”的部分医院为研究现场,于2013年6月随机抽取800名临床医师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改革后临床医师对患者用药意愿的影响.结果 被调查的临床医师中,95.9%在日常诊疗过程中遇到患者用药意愿与“医药分开”政策相悖的情况,89.3%会主动向患者宣传“医药分开”政策,86.4%认为其宣传对患者用药意愿的影响有效.结论 临床医师向患者宣传“医药分开”政策和合理用药有较高的主动性,并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范高路  刘玲 《中国医药导报》2011,8(28):137-138,141
目的:了解2008~2010年河南省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与管理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8~2010年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资料,对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8~2010年我院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占药品销售总金额的比例呈下降趋势,销售金额居前3位的药品为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和喹诺酮类药物;注射用头孢呋辛的销售金额和DDDs排序3年间均位于前列。结论: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选择起点过高,少数品种过量使用及分级管理不够严格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应用监测-培训-计划(MTP)合理用药干预模式进行干预对照研究,调研我院外科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的状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分别选取我院2011年1~6月I类切口手术出院病历100份作为对照组和2012年1~6月Ⅰ类切口手术出院病历100份作为干预组.对两组患者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选择、给药时机、住院药费、平均抗菌药物费用等的合理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采用MTP模式实施干预后,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使用率由100%降至58%,联合用药比例由49%降至5%,品种选择合理率由30%升至90%,用药疗程合理率由15%升至89%;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下降,平均抗菌药费用降低.结论 采用MTP模式干预的方法能显著提高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率,降低药物费用,对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促进急诊简直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用描述性方法分析急诊科病人的特点及不合理用药的现象,剖析其产生的原因及可能出现的严重后果,试图找出解决的办法。结果: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现象十分普遍。结论:必须规范抗菌药物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左煌  李红霞  黄颖莉  刘欣  颜虹 《吉林医学》2013,(31):6649-6651
目的:规范医院临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方法:某三级甲等医院根据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4号)指导原则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分析确定医院应用抗菌药物存在的主要问题,参照国内外有关文献,制订"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施细则"、"医院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管理规定","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等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文件。依据以上文件与规定,采取一系列干预措施。数据采集为医院东软HIS5.0系统,从中选取的300例作为干预组进行抗菌药物是否合理应用调查。利用病历检查和从医院信息系统提取数据的方法,对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介入手术预防用药指标和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干预前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存在的主要问题,如抗菌药物品种选择不当,给药时机不当和用药疗程过长等,在干预后均有显著改善。结论:在医院内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后取得明显成效。对促进临床一线安全、有效、经济,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推广借鉴。  相似文献   

20.
杜静 《继续医学教育》2014,(10):104-107
目的帮助医护人员了解抗菌药的不良反应,找出不合理使用的原因与对策,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合理。方法复习文献资料,找出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的原因并进行分析,找出临床对策。结果不合理使用抗菌药引起的不良反应可以预防和控制,应重视患者用药过程中的临床监护。结论抗菌药不合理使用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应引起医护人员、患者及社会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