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3 毫秒
1.
《化工装备技术》2021,42(1):31-33
在检修过程中发现,某燃煤电厂亚临界锅炉水冷壁管壁厚减薄情况较严重。对减薄严重的水冷壁管进行了表面覆层成分分析、机械性能试验、强度计算和金相组织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可知,该水冷壁管减薄严重的主要原因是锅炉以高硫煤为燃料,水冷壁管在高温条件下发生硫腐蚀,加速水冷壁管腐蚀导致其减薄。  相似文献   

2.
小氮肥厂合成系统的有效能损失量,通常排在造气系统和锅炉之后,为全厂第三位。为了更好地在小氮肥厂中节能降耗,对整个合成系统进行全面的有效能分析是很有必要的。通过对系统中有效能的分析,可进一步地弄清各个设备的有效能效率,以便对能量在该设备中有效利用的程度、能量损失的程度及其原因作出定量的评价,从而找到提高设备效率的途径和改造设备的方案。合成系统属于高压系统,高压气体混合物有效能的计算比较复杂,通常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
杨慧  ;李述日 《广东化工》2014,(15):114-115
有效能分析法是建立在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上的能量的"数"与"质"统一的分析方法。有效能分析法克服能量衡算法和熵分析法存在的缺陷,揭露外部有效能损失和内部不可逆因素(传热、燃烧、传质和流动等)引成的有效能损失,确定排出的物流有效能和能流有效能的可用性,以及由此造成的有效能损失,对过程和装置的热力完善程度和节能潜力进行正确分析和评价。有效能分析法的应用范围很广,从制氢工艺、发电厂、锅炉、生物质能生产、热交换器、发动机以及蒸馏过程的节能分析到环境和生态系统的评价,说明有效能分析法在节约能源、促进可持续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上一讲讨论了作为体系加环境的状态函数的有效能,它是物质的能量在理论上具有的最大作功能力。因此,热力学状态与基准状态不同的物质都具有一定的有效能。在可逆过程中,有效能守恒;但实际生产中,经常是不可逆过程,要产生有效能损失(又称损耗功)。为了查明有效能损失的原因,达到节能目的,本讲将根据热力学的基本原理,阐述有效能损失的基本概念及其计算。一、有效能损失  相似文献   

5.
化工节能从热力学角度可归纳为两条途径:一是减少外部损失:一是减少内部损失。后者是由于过程内部的不可逆性引起的能量降级所致。有效能分析是探讨化工生产过程能量利用合理性并摸清过程内部不可逆损失的有力工具。有效能分物理和化学两类,化工过程不仅有温度、压力、相态的变化,而且有浓度和组成的变化,故根据实际情况分别计算这两种有效能,可对化工过程的节能方向和潜力提供预测和估算,对开展化工节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讨论化学有效能的计算并推荐日本龟山秀雄和吉田邦夫的”元素标准有效能周期表”作为基础数据,使有效能的计算运用于整个化工各个单元操作的热力学分析。为此,本文通过若干实例说明一个设备、一个流程和一个装置的有效能分析步骤,并从分析结果指明节能的潜力和方向,为流程和设备的改进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应用了有效能概念 ,把用能过程分成 3个环节 (即能量转化和传输环节、工艺利用环节与能量回收环节 ) ,对南京炼油厂三套常压蒸馏装置的初馏塔、常压炉、常压塔、冷换设备和机泵设备的能量利用进行了计算、分析和探讨。能量及有效能计算的结果 ,用能流图和有效能流图表示 ,确定有效能损失的主要部位 ,并提出进一步节能的方向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化工设计通讯》2017,(4):209-210
在燃煤电厂中,锅炉是能耗最大的设备,也是排放污染物最多的设备。所以为了确保其节能减排成效的提升,最终更好地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以循环流化床锅炉为例,从强化节能减排在燃煤电厂循环流化床锅炉中的必要性入手,对燃煤电厂循环流化床锅炉能耗较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其节能减排技术措施进行了分析,以更好地促进其节能减排成效的提升与优化。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Micro-FLOWSTAAP软件对某天然气制氨过程进行了模拟及热力学分析计算。模拟计算结果与设计数据相吻合。热力学分析计算找到了有效能损失的部位、大小和原因,为进一步降低合成氨过程能耗指出了方向;计算表明合成气和蒸汽动力部分有效能损失占全厂有效能损失的绝大部分,分别为45.6%和41.7%。整个过程的有效能效率为52.5%。  相似文献   

9.
黄伟 《洁净煤技术》2007,13(4):54-57,69
通过对某电厂燃煤锅炉的本体结构、制粉系统、油页岩掺烧经济性等各方面的技术分析和经济比较,认为燃煤锅炉掺烧油页岩的燃烧方式是可行的,可以有效舒缓日益增长的燃料价格对电厂竞价上网的压力,指出掺烧后应注意的问题和改进措施。这种燃煤锅炉掺烧油页岩的方法对同类型的锅炉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宝鸡热电厂330 MW亚临界机组锅炉盐酸化学清洗的清洗范围、清洗工艺、控制参数和清洗效果等,分析和讨论了盐酸清洗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1.
翟玉龙  张礼波 《大氮肥》2009,32(6):396-398
分析脱盐水泵与循环水泵存在问题和经常跳车的原因,通过对实际运行工况与设计工况进行分析与计算,认为切割水泵叶轮,减小叶轮直径,可以节能降耗,稳定生产,实施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印度公司设计的配套燃煤电厂逐渐成为非洲水泥厂业主的优先选择。在电厂建设工作中,锅炉安装是燃煤电厂安装施工最核心的工作,也是保障电厂安装质量的关键。本文以印度Thermax30WM燃煤锅炉为研究对象,介绍了此小型锅炉各组成部分的特点以及安装要求,并以P91材质的管道焊接为例,简述了管道安装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德士古全废锅流程气化技术在煤化工联产发电中的工艺流程,并将其与激冷流程进行了比较,两者主要不同之处在余热回收利用方面。详细分析了全废锅流程在余热回收利用方面的应用和其操作工艺条件,发现该流程不仅可回收大量余热进行发电,以满足煤化工生产厂本身的用电需求;同时与单纯火力发电相比,可减少大量污染物的排放,符合国家促进低碳经济转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电镀化工废液蒸发浓缩回用系统。该系统采用专利技术的聚丙烯减压蒸发器,以高温水源热泵和太阳能集热系统作为加热能源,实现能源和物料的全循环回收。比较了该系统与燃油、燃煤锅炉以及电加热系统的能耗,分析了某电镀厂采用该系统处理氰化镀铜、氰化镀银、氰化镀金及镀镍废液一个月所取得的效益。实践证明,该系统运行成本低、无污染,产生的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5.
中国燃煤工业锅炉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余洁 《洁净煤技术》2012,(3):89-91,113
介绍了中国工业锅炉现状,锅炉平均容量逐年增加,燃煤锅炉的容量和台数占工业锅炉总容量、总台数的65%左右。对近年来锅炉产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合国家节能减排工作的实施,对在用燃煤工业锅炉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锅炉总体技术水平落后,单机容量小;除尘与脱硫技术水平低,燃煤锅炉污染物排放高;自动控制水平低;锅炉用煤质量不稳定,不能满足锅炉设计要求;锅炉节能工作监督和管理体系不完善。提出在城市中心区采用燃油、燃气锅炉或电加热锅炉,推广新型高效煤粉锅炉,对燃煤工业锅炉节能减排改造给以投融资扶持等措施,以提高燃煤工业锅炉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  相似文献   

16.
Since the combustion system of coal-fired boiler in thermal power plant is characterized as time varying, strongly coupled, and nonlinear, it is hard to achieve a satisfactory performance by the conventional proportional integral derivative (PID) control scheme. Fo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in steam pressure in coal-fired power plant boiler, the sliding mode control system with Smith predictive structure is proposed to look for performance and robustness improvement. First, internal model control (IMC) and Smith predictor (SP) is used to deal with the time delay, and sliding mode controller (SMCr) is designed to overcome the model mismatch.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controller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ones.  相似文献   

17.
火力发电作为我国发电的主力,消耗大量的煤碳。近年来,煤碳资源面临较为严重的供求矛盾,火电厂连续亏损,节能降耗因此成为各火力发电厂减少亏损的一个重要手段。而现有的火力发电机组普遍存在锅炉排烟温度偏高的问题,有效的利用锅炉的排烟余热,可提高火力发电厂的整体效益,达到经济运行、节能降耗之目的。在空气预热器后设计安装用于尾部烟气余热利用的换热器,可有效利用锅炉排烟余热,是目前提高火电厂整体效益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锅炉飞灰含碳量检测技术的发展和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锅炉飞灰含碳量是反映火力发电厂燃煤锅炉燃烧效率的一项重要指标,精确和实时地监测飞灰含碳量有利于提高锅炉燃烧控制水平,降低发电成本,提高机组运行的经济性,同时也有利于提高煤灰的品位,促进煤灰的商品化。综述了飞灰含碳量检测技术的发展和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建议,对飞灰含碳量检测技术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龚兵  诸林  谭龙华 《化工时刊》2004,18(10):59-60
设计工况下开工锅炉不能停运,开工过程中燃料消耗和放空损失大是造成川西北甲醇装置天然气和锅炉水消耗上升的主要原因。通过调整蒸气系统操作参数,更换换热设备和甲醇合成触媒,改造转化炉燃料气流程,缩短合成触媒倒入合成新鲜气时间的整改措施,解决了运行和开工过程中天然气和锅炉水消耗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超临界二氧化碳(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sCO2)布雷顿循环作为动力循环的主要优势是效率高、结构简单、系统紧凑、热源适应性广,有望在下一代核反应堆、燃煤电站、余热回收及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地热能等)领域得到大规模应用。作为新型动力循环工质的sCO2具有温和的临界点条件(31.1℃/7.38 MPa),同时在临界点附近物性变化剧烈。鉴于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及严峻气候挑战,sCO2动力循环与富氧燃烧、流化床锅炉、煤气化等技术结合为实现煤炭的清洁高效低碳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笔者分析了sCO2工质的性质,介绍了间接加热式和直接加热式两类sCO2布雷顿循环的基本原理,总结了sCO2动力循环应用于燃煤电站的研究进展。sCO2循环燃煤电站的发展可分为以下2条路径:①间接加热式sCO2循环取代蒸汽朗肯循环应用于燃煤电站,可与煤粉锅炉、循环流化床锅炉、富氧燃烧等技术相结合;②发展更加高效且固有碳捕捉能力的直接加热式sCO2循环燃煤电站技术,与带有碳捕捉(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CCS)的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电站竞争。分析了sCO2动力循环与燃煤电站结合的多种技术方案,讨论不同方案的优势、技术挑战与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重点阐述了sCO2作为工质在常规管径圆管、细管道圆管、微细管道圆管及印刷电路板式换热器(printed circuit heat exchanger,PCHE)中的传热试验研究和传热特性,总结了sCO2工质在圆管内和PCHE内流动传热经验关联式并进行分析比较,同时介绍了sCO2工质流动传热的数值模拟研究。最后,从基础理论、系统设计、设备研发层面指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和对未来研究的展望。CO2减排在未来几十年将是燃煤发电的主要研究方向,具有更大效率优势和固有碳捕捉能力的直接加热式sCO2循环燃煤发电技术将引起更多关注。在我国将sCO2布雷顿循环应用于燃煤电站更具现实意义,目前我国关于sCO2循环发电技术的研究与国外仍存在相当差距,应依托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和IGCC电站的技术积累,快速推动燃煤sCO2循环发电技术的研发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