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辨治脾胃病时,尤重视"胃阳"理论。认为胃为阳腑,胃阳充足,则纳食传导功能正常。若胃阳虚衰,其辨证论治经验为:阳虚冷闭,宜温阳散寒降浊;阳微饮阻,需辛热通阳开浊;脾胃两虚,则理中焦温脾阳;肝风犯胃,采用苦降酸泻和阳;胃阳日薄,以通补胃阳为要;阳微气阻,则可调气活血止痛。  相似文献   

2.
中焦湿热证治三、湿困中焦【证候】身热不扬,脘痞腹胀,恶心欲吐,口不渴或渴不欲饮或渴喜热饮,大便溏泄,小便混浊,苔白腻,脉濡缓。【病机】本证为湿浊中阻、脾胃升降功能失常所致。中焦脾胃之湿浊,可因湿热直中,也可由膜原传归。湿中蕴热,故身热不扬。湿困于脾,气机失展,则见脘痞腹胀。脾胃升降失职,浊气上逆而见呕心欲吐。湿阻于内,故口不渴。若湿阻清阳,津液失布,则口渴,但多渴不欲饮或喜热饮。湿邪下趋则大便溏泄,小便混浊。苔白腻,脉濡缓均为湿邪偏重之象。  相似文献   

3.
中医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多因脾胃虚弱,加之饮食损伤、外邪犯胃、情志不畅、劳倦过度等导致中焦气机不利,脾胃失和.病属本虚标实,本虚以脾胃虚弱、气虚、阴虚为主,标实以寒、热、滞、湿、浊毒、痰、瘀、痈多见.中医药辨证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可扶正祛邪,提高免疫力,保护胃黏膜,阻止病情发展.名老中医分别从"阴"伏邪"毒"气机"瘀"痈"等辨证论治,为中医辨治萎缩性胃炎拓展了思路.  相似文献   

4.
刘献琳教授治慢性肝病以调补为主,慎用攻破;治胃病重视气机升降及虚实寒热;治心血管病,注重痰瘀,宣通心阳;治脑血管病,重视泻浊通腑,益气活血,宣通经络及平肝潜镇;治肾病急则清解,缓则滋补;治面神经麻痹,祛风为主,兼以化痰通络;治耳源性眩晕,健脾燥湿化痰熄风;治外感高烧,首辨病位与兼邪,次审邪正之消长;强调辩证,不拘成法。  相似文献   

5.
总结王文凤主任医师辨治慢性肾脏病的经验.王文凤主任医师认为慢性肾脏病的病性为本虚标实,病位在脾肾,基本病机为气虚血瘀,以脾肾亏虚为其本,湿浊毒瘀内阻为其标,"气虚血瘀"贯穿慢性肾脏病始终;提出"攻补兼施,分期辨治,内外同治"的辨治思路.发病初期脾肾气虚为甚,治疗应以扶正为主,辅以祛邪,可选肾康宁I方加减治疗.病变中期正气亏损渐甚,邪浊内壅渐重,治疗应以扶正祛邪兼施为治疗原则,采用肾衰降浊方加减治疗.发病末期脾肾愈亏,而湿浊、毒邪、瘀血阻塞更为突出,治疗应以祛湿降浊、活血化瘀排毒为主,可选用肾衰降浊方加减治疗.临床治疗慢性肾脏病过程中,需注重固护脾肾,脾肾同治,重视"活血泻浊".  相似文献   

6.
历代医家在论治冠心病时,多以痰、瘀、阳虚等为辨治的病理基础,但临床罕见单一病邪,多为多种病理产物夹杂,应用浊邪理论能够更好地解决多病因致本病的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结合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特点,从浊论治本病,主要有寒浊、脂浊、痰浊、瘀浊等致病因素。现对其辨证体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臁疮是临床上常见的下肢溃疡,以病程长,易反复发作,经久不愈为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徐旭英教授在辨治臁疮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指出"虚"是臁疮的根本病因,"湿""瘀"为标,发病过程中湿瘀虚此消彼长,共同存在。将臁疮分为急性期、慢性缓解期、慢性迁延期,总结出"分期辨治法",配合中医特色外用药,内外兼治。文章对此归纳总结,以资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8.
调理脾胃辨治中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靳丽珍 《中外医疗》2008,27(26):83-83
本文提出脾胃机能的失调,气化失常,气机升降逆乱是导致中风发生的关键.脾胃之气机升降失调,使湿浊内盛,酿液生痰,阻滞经络,阻碍血行,蒙蔽清窍而发中风.认为本病病机乃脾虚为本,痰瘀为标.治疗提出培植脾土,畅利中焦,使脾胃健,气机畅,而病自愈.  相似文献   

9.
李其忠临证多从脏腑气机升降入手辨治胃脘痛,肝旺中虚者,制强扶弱,和其升降;湿浊内阻者,宣上畅中,调其升降;食积血瘀者,消积化瘀,复其升降;阳虚失运者,温煦脾肾,助其升降。升降复常则气无凝滞,血无羁留,痰浊无以附着,毒邪无从所聚,胃脘之疾自然而愈。  相似文献   

10.
秦亮甫教授认为痛风多由湿浊瘀阻,流滞关节经络,气血不畅所致,非一般风邪所为;治疗当以益肾健脾、清热利湿为主,兼以活血祛痰,同时根据该病的临床表现提倡分期辨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浅析张杰教授运用"肝脾建中"思想辨治疾病的经验。[方法]通过跟随张杰教授门诊,选取张师运用"肝脾建中"思想辨治的肝积、呕吐、痫病、痿证之验案4则,并结合历代名家的相关论述,从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用药特点等方面对验案进行分析,进一步研讨"肝脾建中"思想。[结果]张师认为,肝脾在生理上同居中焦,关系密切,为后天之源泉,人身之枢机,病理上则每易相兼为病,独创"肝脾建中"思想指导临床。"肝脾建中"思想是将肝脾作为一个矛盾的整体纳入杂病的辨治过程,其指导下的治法即是肝脾同治、调和气血、健运中焦,以协调上下,通达内外,临证用于辨治肝郁脾虚、痰毒瘀阻之肝积,肝气犯胃、胃阴不足之呕吐,肝脾两虚、风痰上扰之痫病,阳气不足、络脉瘀阻之痿证等,疗效显著。[结论]张师临证运用"肝脾建中"思想辨治疾病,旨在突显肝脾二脏的相关性及"肝脾建中"的重要性,经验特色鲜明,值得学习和推广。  相似文献   

12.
特发性膜性肾病病理机制复杂,现代医学尚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俞东容教授认为本病病因病机多归于风、湿、虚、痰、瘀,治疗上注重分型辨治,以“祛风除湿治病因,补气养血固肾气,攻坚破积治痰瘀”为治疗原则,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良效。  相似文献   

13.
王亿平教授认为中医药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特色,可以消减尿蛋白,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进程。其辨治慢性肾小球肾炎以脾肾亏虚为本,湿浊、瘀毒相合为标,治疗上注重健脾益肾、祛瘀化湿之法,所研制七味参地颗粒治疗慢性肾炎,副作用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庞国明教授临证40余载,经验颇丰,在纯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上,究理悟道、凝练思想,提出"肥壅是2型糖尿病萌发的基本土壤,痰浊中阻是其始动因素,湿浊困阻中焦,土壅木郁,脾失健运,肝失疏泄,水谷精微壅滞血中,是血糖升高的重要环节,病久多痰瘀互见",立"燥湿健脾、和中降浊、升清调糖"为治疗大法,遣"和中降浊调糖饮",配合专病专药糖尿康片、黄连降糖片,验诸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从“虚、浊、热、瘀”辨证痛风浅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中医学术界对痛风发病的认识尚未一致。学习先贤理论、治验及阅读大量文献,结合临证实践的体会,认为"虚、浊、热、瘀"是痛风发生发展的病机关键。本病的病因病机为脾肾亏虚,加之平素嗜食膏粱厚味,或饮酒、劳欲过度,日久湿浊内停而发病。脾失健运则升清降浊无权,肾失气化则分清泌浊失司,人体水液不能正常运化,导致湿浊热毒内生,阻于骨骼、经络、关节,致血行不畅,血滞为瘀,浊瘀互结而成。本病以脾肾亏虚为本,湿浊、瘀热痹阻经脉、骨节为标,本虚标实。  相似文献   

16.
内阳外阴本体结构是指在下在内之阳与在上在外之阴为正常的阴阳结构关系。阳虚盗汗或为阳虚日久、卫外不固、腠理疏松、汗液外泄所致;或为阴盛于下、格阳于外、阳不得潜所致。然"阳化气,阴成形",阳虚易致痰瘀浊邪阻滞中焦,上下不通,病情缠绵。故阳虚盗汗应分期而治,早期以疏通上、中二焦为主,使邪有所出,可选桂枝汤类方;中后期法宜扶阳,使在内之阳气充足,则卫气充盛,且能祛除阴邪,在外之阳亦可回归本位,实现阴阳自和,则疾病自然向愈,可选四逆汤类方。  相似文献   

17.
马绍恒 《中原医刊》2009,(11):77-77
祖国医学认为,舌为脾胃之外候,舌苔乃胃气所生,病苔由胃气夹邪上蒸而成。舌苔厚腻多主湿浊,湿浊阻于中焦,脾运障碍,湿凝气阻,升降失调,出现胸闷脘痞、纳呆、身重肢倦、舌苔白厚腻或黄腻、脉象濡缓或滑等一派湿阻中焦证候。舌诊在湿证辨证中具有重要意义。清胃化湿合剂作为我院院内制剂,应用以来,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位在三焦和肺络,疫疠(湿)由口鼻入,上焦先受,瘀浊内生,困阻肺络,疫邪传变迅速,可及中焦脾胃、下焦肝肾,蕴结三焦。因此结合焦络理论"通三焦、补肾水、开玄络"的核心思想,认为三焦不通、肺络痹阻为新冠肺炎主要病机,治则治法大抵以通利三焦、解毒通络为主,以祛湿为要。若邪犯上焦,则宣肺解毒;次入中焦,则化湿透邪;末传下焦,则淡渗利水,兼以通络以除秽浊瘀毒。清肺排毒汤针对寒、热、湿、毒、虚等邪气,多法齐下,既辛温又辛凉,既甘淡又芳香,重在疏不在堵,旨在给邪气以出路。这与焦络理论回归阴阳本质,强调气机升降出入,以通为用,以通为补,以通为顺的思想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19.
冯纯慧教授辨治高脂血症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纯慧教授以脾胃为核心,从虚实着手辨治高脂血症,临证将其分为痰浊食积型、痰瘀郁热型、脾气亏虚痰瘀内阻型、脾胃阴虚痰瘀内阻型,治疗上灵活遣方用药,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20.
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与瘀血证关系密切,多从气、热、痰几个方面治疗。因气致瘀者,治疗旨在求"和",即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因热致瘀者,当首辨虚实;阴亏血少、中焦阳虚发热致瘀者治以补泻兼施;五志化火致瘀,热瘀胶结,难解难清者以清热凉血法伍以活血散瘀法,邪祛而瘀散;痰瘀交阻者,以荡痰汤及抵当汤化裁治疗,祛邪扶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