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方法.方法采用快速测定方法一酶抑制法.结果通过对五种添加农药的蔬菜测定,其回收率为85%~105%,与气相色谱法的测定结果基本一致.结论酶抑制法可以用于蔬菜中农药残留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2.
农药的应用对于保证农作物产量、减少农业损失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不恰当使用农药导致的农药残留超标会严重威胁环境和人体健康,因此文章简要介绍了食品中残留农药检测前处理与检测方法,再结合大米与蔬菜中残留农药检测方法与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百香果果实不仅可以为人体提供充足的微量元素,而且可以合成多种香精及食品。而在百香果果实食用或制作加工过程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过高,不仅影响了百香果食用口感,而且对食用者身体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因此,为了确定百香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本文以百香果中10种有机磷农药残留量检测为研究对象,利用气相色谱法,对百香果中10种有机磷农药残留量进行了检测。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业快速发展,农药使用量也大量使用,残留的农药对地下水的污染也相应增加,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安全。本文就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法检测地下水残留农药的结果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食品中存在农药残留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导致人体出现急性中毒、特殊中毒以及慢性中毒等现象。为有效维护食品安全,需要在食品流入市场前采取科学的方法检测农药残留。文章主要通过分析食品农药残留的危害,讨论食品农药残留检测的重要性,分析目前食品农药残留检测中常用的技术,提出相关技术应用要点。  相似文献   

6.
白广东 《化工管理》2013,(14):173-174,176
建立了同时测定动物油脂中三种抗氧化剂叔丁基羟基茴香醚(BHA)、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和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的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和气质联用的检测方法。样品经甲醇提取后,分别采用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气质联用法分析,3种组分分离完全,在0.01-0.20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加标回收率为90%-105%,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n=6)(RSD)<4.0%,该三种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可用于动物油脂中抗氧化剂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一种加速溶剂提取-固相萃取净化-气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测定土壤中17种有机磷农药的分析方法,采用丙酮-正己烷(1∶1,体积比)为提取液对样品进行加速溶剂萃取,萃取液经弗罗里硅土固相萃取柱净化,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相对响应因子的相对偏差为8.0%~18.4%,检出限为0.01~0.05 mg/kg;回收率范围为55%~140%,相对标准偏差为3%~18%,均满足测定相关要求。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准确性好,适用于实验室内多种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8.
通过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和离子色谱法对水中亚硝酸盐氮含量测定和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在精密度、准确度、加标回收率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测定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均可满足水中亚硝酸盐氮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为了进一步提高实验室测定水中乙醛、丙烯醛、丙烯腈、吡啶含量的效率和准确度,对顶空-气相色谱法与吹扫捕集-气质联用法测定水中乙醛、丙烯醛、丙烯腈、吡啶的检出限、精密度、回收率等进行了比较。顶空-气相色谱法的精密度范围在1.4%~3.8%之间,回收率范围在93.2%~101.0%之间。吹扫捕集-气质联用法的精密度范围在1.7%~3.2%之间,回收率范围在92.3%~99.8%之间。2种方法的线性良好,吹扫捕集-气质联用法具有较低的检出限。结果表明,这2种方法均能准确地定量水中乙醛、丙烯醛、丙烯腈、吡啶的含量;吹扫捕集-气质联用法的灵敏性更高,适用于低浓度样品的监测;顶空-气相色谱法适用于高浓度或较脏样品的监测。  相似文献   

10.
中药中农药残留分析技术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文献调研,对中药中农药残留分析技术作了较全面叙述,主要包括3部分:1)中药中农药残留的提取与净化;2)目前我国常用的农药残留检测技术;3)近期发展的农药残留样品前处理新技术(如固相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基体固相分散萃取等)以及检测新技术(如超临界流体色谱、免疫分析和生物传感器等)。  相似文献   

11.
以天水中梁和秦安的套袋和未套袋红富士苹果为试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气相色谱法(GC)对果实中的有机氯、有机磷、拟除虫菊酯和杀菌剂农药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套袋使苹果果面光洁、鲜艳、轮纹病较轻,商品品质明显高于未套袋果,同时套袋明显减少了红富士苹果果实中的农药残留量。实践证明,目前,在红富士等果蔬栽培中采用套袋技术降低果实中的农药残留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异菌脲在梨和土壤中气相色谱分析方法。梨、土壤样品用乙腈提取,Florisil固相萃取小柱净化,淋出液浓缩后用正己烷定容,气相色谱仪电子捕获器检测。试验结果表明,异菌脲的含量与峰面积之间呈线性关系,异菌脲的最小检出量为0.005ng。对于梨样本,异菌脲最低检测量为0.01mg/kg,添加平均回收率为94%~107%,变异系数为3.2%~6.5%;对于土壤样本,异菌脲最低检测量为0.01mg/kg,添加平均回收率为98%~110%,变异系数为4.0%~10.5%。结果表明该残留分析方法的灵敏度、准确度、精密度等均符合农药残留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为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左旋对羟基苯甘氨酸邓钾盐中溶剂残留的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检测,FID检测器,柱温为40℃,进样口温度为140℃。对检测方法的检出限、定量限、线性、精密度、稳定性进行考察。该方法适合于左旋对羟基苯甘氨酸邓钾盐中溶剂残留的测定。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各种食品安全问题的频繁发生,使得人们越来越关注食品安全,同时对于食品检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在引起食品安全问题的各种因素中,农药残留的影响最大。所以,农药残留已经成为食品检测中最重要的一项检测指标,加强各类食品中农药残留量的检测,可以为提升食品安全质量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5.
随着农业生产规模的增大,在农业上使用的农药种类越来越多,在各种农药类型中,有机磷农药应用的范围最广,毒性也最大。如果人类误食含有有机磷农药残留的食物会引起严重的食物中毒。农药残留严重威胁着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以及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对于农药检测必须加以重视。文章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农药检测技术的应用,并详细分析新技术应用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
农产品中农药残留化学降解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药的大量使用,对环境和农产品造成的污染不可忽视,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问题是食品安全领域的研究热点。在诸多降解农药残留的方法中,化学降解方法受到研究者更多的关注。综述了几种化学降解农产品农药残留的典型方法,包括臭氧降解、过氧化氢降解和光催化降解的最新研究进展。对于油菜素内酯降解法和电生功能水降解法这2种新型降解农产品农药残留的方法也进行了重点介绍。  相似文献   

17.
文章归纳总结了我国常见农药的种类,共筛选出15类105种农药,并根据地下水污染指数(GUS)法对各种农药在地下环境的淋溶迁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105种农药中,具有高淋溶迁移性的农药有39种,占所有农药的37.14%,淋溶迁移性较一般的占比17.14%。研究发现农药的GUS与有机碳吸附系数呈现负相关关系,而与其在土壤中的半衰期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8.
SBR是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的简称,它是一种按照间歇曝气的方式来运行的污水处理技术,又称为序批式活性污泥法。超声氧化技术是利用超声波降解水体中的化学污染物的方法,尤其是在处理毒性强、降解难的有机污染物方面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拟就对采用超声氧化-SBR技术在虫菊酯类农药化工废水的处理方面做具体的论述。  相似文献   

19.
建立氢化蓖麻油(HS40)中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检测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色谱柱为INNOWAX毛细管柱,载气为氮气,采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外标法计算残留溶剂的含量。在实验的浓度范围内所测结果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1,4-二氧六环相关系数为0.999 3,回收率为95.4%,RSD值为2.1%,检测限为1.95μg/mL;乙酸相关系数为0.999 3,回收率为87.2%,RSD值为2.5%,检测限为50.0μg/mL;乙二醇相关系数为0.999 6,回收率为96.3%,RSD值为2.2%,检测限为6.1μg/mL;二甘醇相关系数为0.996 1,回收率为97.0%,RSD值为1.8%,检测限为6.1μg/mL。本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灵敏度高,可用于氢化蓖麻油中残留溶剂的测定。  相似文献   

20.
近些年中国大力发展农业经济,农产品产业发展规模逐渐扩大,全面促进了中国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而新时代人们的经济条件都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对于农产品质量和食用安全有了更多的关注,农产品的农药残留对农产品食用安全有严重的不良影响,人们若是食用含有农药残留的农产品,会严重危害身体健康。化学检测技术在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当中应用,能够有效提升检测准确性,具有应用优势价值。基于此,文章先对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重要性进行分析,然后对化学检测技术在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当中的具体应用和未来发展应用的建议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