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鉴于失败的DNS查询(failed DNS query)能提供恶意网络活动的证据,以DNS查询失败的数据为切入口,提出一种轻量级的基于Counting Bloom Filter的DNS异常检测方法。该方法使用带语义特征的可逆哈希函数对被查询的域名及发起查询的IP进行快速的聚类和还原。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能以较少的空间占用和较快的计算速度有效识别出DNS流量中的异常,适用于僵尸网络、分布式拒绝服务(DDoS)攻击等异常检测的前期筛选和后期验证。  相似文献   

2.
基于多维熵值分类的骨干网流量异常检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速骨干网上异常检测要求高检测效率和低误报率问题,提出了一个基于多维流量数据熵值分类方法.在多个不同维度上采用熵度量流量数据的分布特征,提出了多维高效熵值计算算法有效减低熵值计算的时间和空间复杂度;在每个时间窗口上把不同维度熵值序列排列成检测向量,采用一类支持向量机对检测向量进行分类;对支持向量机分类判断过程中可能出现误报的情况,提出多窗口关联检测算法,通过在多个连续时间窗口上对异常向量进行多窗口关联检测,最终判断异常是否发生.通过在真实网络流量数据集上的两个对比实验,验证了本文算法在检测效率方面随着网络流量和攻击流量的增加时间和空间开销增长较为平缓,在检测精度方面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基于DNS日志分析的网络异常监测系统,通过对校园网DNS日志进行分析,能够得出用户进行域名访问的规律,提取用户行为特征,掌握网络运行状况,并通过定义DNS访问次数偏移度,即时发现并定位网络异常。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家高性能计算环境各个节点产生日志数量的不断增加,采用传统的人工方式进行异常日志分析已不能满足日常的分析需求.提出一种异常日志流量模式的定义方法:同一节点相同时间片内日志类型的有序排列代表了一种日志流量模式,并以该方法为出发点,实现了一个异常日志流量模式检测方法,用来自动挖掘异常日志流量模式.该方法从系统日志入手,根据日志内容的文本相似度进行自动分类.然后将相同时间片内日志各个类型出现的次数作为输入特征,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异常检测方法对该输入进行异常检测,得到大量异常的日志类型序列.之后,使用基于最长公共子序列的距离度量对这些序列进行层次聚类,并将聚类结果进行自适应K项集算法,以得出不同异常日志流量模式的序列代表.将国家高性能计算环境半年产生的日志根据不同时间段(早、晚、夜)使用上述方法进行分析,得出了不同时间段的异常日志流量模式和相互关系.该方法也可以推广到其他分布式系统的系统日志中.  相似文献   

5.
网络流量异常状态检测是发现潜在安全威胁的重要手段,但是现有异常流量检测方法普遍存在环境适应性不强、协同能力较弱等问题。结合SDN网络的拓扑结构与流量特征,提出基于联邦学习的异常流量协同检测技术。利用SDN网络中的检测节点,构建基于联邦学习的多检测节点协同检测架构。通过信息熵计算提取流量特征,从相对熵的角度分析检测节点的流量关联度,并根据该关联度设计模型训练过程中的参数聚合权重优化算法,提高检测模型的适应能力。应用参数聚合权重优化算法进行多检测节点异常流量检测模型的协同训练,提升检测模型对异常流量的识别准确率。仿真结果表明,与本地独立训练和传统联邦学习算法相比,基于参数聚合权重优化算法的识别准确率分别提升了31.69%和7.92%,具有更好的异常流量检测效果及更强的环境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6.
尹春勇  张杨春 《计算机应用》2023,(11):3510-3516
日志能记录系统运行时的具体状态,而自动化的日志异常检测对网络安全至关重要。针对日志语句随时间演变导致异常检测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无监督日志异常检测模型LogCL。首先,通过日志解析技术将半结构化的日志数据转换为结构化的日志模板;其次,使用会话和固定窗口将日志事件划分为日志序列;再次,提取日志序列的数量特征,使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日志模板进行语义特征提取,并利用词频-词语逆频率(TF-IWF)算法生成加权的句嵌入向量;最后,将特征向量输入一个并列的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和双向长短期记忆(Bi-LSTM)网络的模型中进行检测。在两个公开的真实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较基准模型LogAnomaly在异常检测的F1-score上分别提高了3.6和2.3个百分点。因此LogCL能够对日志数据进行有效的异常检测。  相似文献   

7.
设计了DNS解析统计向量和检测特征向量,提出了一种基于命名及解析行为特征的异常域名检测方法,通过应用真实DNS解析数据的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实验表明,该方法较现有方法能够发现更多的异常域名,且具有较低的误报率。该方法是对现有方法检测能力的补充和提高,为僵尸网络等安全事件的检测与控制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和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8.
流量异常检测能够有效识别网络流量数据中的攻击行为,是一种重要的网络安全防护手段。近年来,深度学习在流量异常检测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现有的深度学习模型进行流量异常检测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数据受噪声影响导致检测鲁棒性差、准确率低;二是数据特征维度高以及模型参数多导致训练和检测速度慢。为了在降低流量数据噪声影响的基础上提高检测速度和准确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去噪自编码器(Denoising Auto Encoder,DAE)和门控循环单元(Gated Recurrent Unit,GRU)组合的流量异常检测方法。首先设计了基于DAE的流量特征提取算法,采用小批量梯度下降算法对DAE进行训练,通过最小化含噪声数据的重构向量与原始输入向量间的差异,有效提取具有较强鲁棒性的流量特征,降低特征维度。然后设计了基于GRU的异常检测算法,利用提取的低维流量特征数据训练GRU,从而构建异常流量分类器,实现对攻击流量的准确检测。最后在NSL-KDD、UNSW-NB15、CICIDS2017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的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方法相比,本文所提方法的检测准确率最大提升了18.71%。同时,本文方法可以实现较高的精确率、召回率和检测效率,同时具有较低的误报率。在面对数据受到噪声破坏时,具有较强的检测鲁棒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网络异常流量检测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网络流量特征属性信息熵的异常流量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计算描述网络流量特征变化的源端口号、目的端口号、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这4种特征属性信息熵,并进行归一化处理,降低异常样本数据对分类性能的影响;然后利用自适应遗传算法对支持向量机分类器的惩罚参数和核函数参数进行优化,提高分类器泛化能力,同时改进遗传算法的交叉算子和变异算子,减少支持向量机分类器的训练时间;最后通过训练好的支持向量机分类器识别4种流量特征属性信息熵的变化以实现网络异常流量检测。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提取的4种流量特征属性信息熵能够有效表征异常流量变化,在多种异常流量类型条件下,具有较高的异常流量识别率和较低的误判率,且检测方法的鲁棒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
一种基于异常检测的DNS流量负载审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勇 《微计算机应用》2004,25(2):145-149,153
本文结合防火墙系统以及流量监测系统,长期持续地对DNS系统流量进行追踪,通过对整体DNS流量的摘要汇集记录、有效DNS查询的比率、UDP与TCP数据包数目的变化等基本DNS审计方法和技术研究,提出应对DNS攻击的一般流量审计方法和防护系统架构。  相似文献   

11.
网络异常的检测与诊断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提高网络的可用性和可靠性,当网络出现异常时,首先,必须尽快地发现异常(即异常检测),发出警报,这样可以提前采取措施以避免或减轻对服务的影响,其次,必须从大量的警报信息中作出正确的诊断,提取出真正的、非冗余的信息,以便找出问题的根源(即警报关联),从而解决问题,改善服务质量.本文就网络异常检测和警报关联两个方面进行总结和分析,回顾了该领域的主要研究工作,最后提出了一种新的异常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一种网络异常实时检测方法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邹柏贤 《计算机学报》2003,26(8):940-947
传统的网络管理工具通常根据预先设定的阈值来报警,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适应性不好.因此出现了网络异常检测技术,有时异常检测技术不但能发现网络故障,而且具有预警的效果[1];该文介绍了一种新的实时网络流量异常检测方法,转换网络流量观测值序列并假定序列的局部是平稳的,然后建立AR模型,定义一个统计量来检测异常.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具有GLR测试方法所没有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种可以测试不同算法的异常检测测试平台.为适合大规模分布式网络,将网络分成不同网段,每个网段放置一个探测器IC,把不同IC提供的网络数据汇总至异常检测部件,在此进行异常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可能的入侵行为进行实时报警,其中的异常检测算法可以替换.最后,针对一种基于统计的异常检测算法进行了实验,并给出异常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14.
柏海滨  李俊 《微机发展》2008,18(4):137-139
对入侵检测和支持向量机的知识进行了基本的介绍,概述了支持向量机实现入侵检测的基本思想,提出了一个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入侵检测模型,并对其中各个模块进行功能介绍,然后将支持向量机引入到入侵检测系统中。利用KDD99入侵检测数据进行了仿真实验,分析了该模型的工作过程。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避免了高维特征空间的复杂计算,较好地解决了小样本、非线性、高维数、局部极小点等实际问题,能够较好地检测出入侵行为。  相似文献   

15.
基于基因规划的主机异常入侵检测模型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苏璞睿  李德全  冯登国 《软件学报》2003,14(6):1120-1126
异常检测技术假设所有的入侵行为都会偏离正常行为模式.尝试寻找一种新的异常入侵检测模型改善准确性和效率.模型利用应用程序的系统调用序列,通过基因规划建立了正常行为模式.模型的一个例程管理一个进程.当它发现进程的实际系统调用序列模式偏离正常的行为模式时,会将进程设标记为入侵,并采取应急措施.还给出了基因规划的适应度计算方法以及两个生成下一代的基本算子.通过与现有一些模型的比较,该模型具有更好的准确性和更高的效率.  相似文献   

16.
基于系统调用分类的异常检测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明  陈纯  应晶 《软件学报》2004,15(3):391-403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规则的异常检测模型.把系统调用按照功能和危险程度进行了分类,该模型只是针对每类中关键调用(即危险级别为1的系统调用).在学习过程中,动态地处理每个关键调用,而不是对静态的数据进行数据挖掘或统计,从而可以实现增量学习.同时通过预定义,精炼规则,有效地减少了规则数据库中的规则数目,缩减了检测过程中规则的匹配时间.实验结果清楚地表明,检测模型可以有效侦测出R2L,R2R和L2R型攻击,而且检测出的异常行为将被限制在相应的请求内而不是整个系统调用迹.检测模型适合于针对特权进程(特别是基于请求--反应型的特权进程)的异常入侵检测.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与网络业务的快速发展,网络规模逐渐扩大,网络运用开始逐步朝多元化、多样化以及复杂化的方向发展.现今,网络流量监测已经逐渐发展为计算机网络运用当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内容与环节.文章将对网络异常流量加以说明,并对网络异常流量检测技术研究与实现进行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8.
Correlations between locally averaged host observations, at different times and places, hint at information about the associations between the hosts in a network. These smoothed, pseudo-continuous time-series imply relationships with entities in the wider environment. For anomaly detection, mining this information might provide a valuable source of observational experience for determining comparative anomalies or rejecting false anomalies. The difficulties with distributed analysis lie in collating the distributed data and in comparing observables on different hosts, in different frames of reference. In the present work, we examine two methods (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 and Eigenvector Centrality) that shed light on the usefulness of comparing data destined for different locations in a network.  相似文献   

19.
基于进程行为的异常检测研究综述 *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进程行为的异常检测技术具有较好的检测效果 ,有望成为异常检测实用化的突破口。从看待正常的角度以及建模方法两方面对该领域研究进展进行总结 ,对主要方法的误差特性和检测复杂性进行分析 ,对后续研究工作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无线移动网络中的各种安全隐患和可能的入侵手段,重点分析了在无线移动环境下的入侵检测技术及实现思想,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个无线移动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的基本概念框架,并对其中的各个模块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