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治疗Ig A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Ig A肾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双嘧达莫治疗,150 mg/次,1次/d;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治疗,200 mg/次,1次/d;1个月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SBP、DBP、Scr、BUN、24 h尿蛋白定量变化情况。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试验组临床缓解率为7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SBP、DBP、Scr、BUN、24 h尿蛋白定量分别为(126.73±4.08)、(85.24±3.76)mm Hg(1 mm Hg=0.133 k Pa)、(84.36±8.98)、(6.01±1.03)mmol/L、(1.13±0.37)g/24 h,均明显低于治疗前的(146.48±6.03)、(98.53±4.26)mm Hg、(119.22±13.41)、(8.69±1.15)mmol/L、(2.75±0.48)g/24 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试验组SBP、DBP、Scr、BUN以及24 h尿蛋白定量与对照组[(142.11±5.76)、(95.02±4.21)mm Hg、(110.10±13.71)、(8.20±1.33)mmol/L、(2.38±0.53)g/24 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厄贝沙坦可以有效缓解Ig A肾病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且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厄贝沙坦与前列地尔联用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旨在为临床更好地治疗糖尿病肾病提供合理的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河南省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4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给予厄贝沙坦与前列地尔联合应用为观察组,4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仅给予厄贝沙坦为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24 h尿微量白蛋白量(U-malb)、血肌酐(Cr)、尿素氮(BUN)、舒张压(DBP)、收缩压(SB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β_2-微球蛋白(β2-MG)、不良反应情况及患者的治疗满意度。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DBP、SBP、BUN、Cr、hs-CRP、β2-MG、U-malb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2组患者BUN、Cr、DBP、SBP、hs-CRP、β_2-MG、U-malb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BUN、Cr、DBP、SBP、hs-CRP、β_2-MG、U-malb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厄贝沙坦与前列地尔二者联合治疗能够显著地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功能,改善糖尿病肾病预后,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及厄贝沙坦联合应用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及24 h尿蛋白的影响.方法 58例患者随机分为厄贝沙坦组28例、联合用药组30例,分别给予厄贝沙坦150 mg每日1次,厄贝沙坦150mg每日1次联合前列地尔10靏每日1次,疗程均为14d,观察用药前后24h尿蛋白、血肌酐和血尿素氮的变化.结果 联合用药组与厄贝沙坦组比较,联合用药组可明显减少24 h尿蛋白(P<0.05),降低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P<0.05).结论 前列地尔和厄贝沙坦联合应用治疗糖尿病肾病,较厄贝沙坦单独应用能更快地减少尿蛋白,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4.
厄贝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厄贝沙坦组(A组)、马来酸氨氯地平组(B组),每组23例。比较各组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平均动脉压的变化。结果两组比较,厄贝沙坦组患者24h尿蛋白明显降低(P<0.05)。结论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能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蛋白尿,显著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厄贝沙坦组(A组)、马来酸氨氯地平组(B组),每组23例。比较各组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平均动脉压的变化。结果两组比较,厄贝沙坦组患者24h尿蛋白明显降低(P<0.05)。结论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能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蛋白尿,显著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6.
魏苏 《现代保健》2011,(10):37-38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及厄贝沙坦联合应用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及24 h尿蛋白影响.方法 54例患者随机分为厄贝沙坦组24例和联合用药组30例,分别给予厄贝沙坦75 mg,1次/d,厄贝沙坦75 mg,1次/d联合前列地尔10 μg,1次/d,疗程均为14 d,观察用药前后24 h尿蛋白、血肌酐和血尿素氮的变化.结果 联合用药组与厄贝沙坦组比较,联合用药组可明显减少24 h尿蛋白(P<0.05),降低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P<0.05).结论 前列地尔和厄贝沙坦联合应用治疗糖尿病肾病,较厄贝沙坦单独应用能更快地减少尿蛋白,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7.
靳学雷  李媛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1):5782-5783
目的 研究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 选取112例高血压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56例.A组予厄贝沙坦150 mg,1次/d,若降压效果不理想则加量至300 mg/d,B组常规治疗,治疗24个周,监测治疗前及治疗中血压及肾功能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血肌酐、血尿素氮、24h尿蛋白定量,治疗后相对治疗前均有下降(P<0.01),且治疗后A组较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1).结论 厄贝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降压效果显著且对肾功能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联合百令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微量自蛋白尿的影响.方法 8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分成厄贝沙坦组(38例)和联合用药组(42例).两组患者在控制血糖、血压及其他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厄贝沙坦或厄贝沙坦联合百令胶囊治疗,疗程为12周.分别检测入选前,治疗6周和12周后的血肌酐、尿素氮、内生肌酐清除率、24 h尿蛋白总量和尿白蛋白清除率.结果 治疗12周后,两组血肌酐、尿素氮、内生肌酐清除率均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24 h尿蛋白总量和尿白蛋白清除率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12周后,24 h尿蛋白总量和尿白蛋白清除率治疗前后差值相比较,联合用药组与厄贝沙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厄贝沙坦联合百令胶囊可进一步减轻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并延缓肾衰竭进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通心络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影响。方法将血压正常的52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成厄贝沙坦组(26例)和联合用药组(26例)。均服用厄贝沙坦150mg/d,疗程16周,联合用药组加用通心络胶囊4粒,每日3次。结果治疗8周后,联合用药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24h尿总蛋白及尿白蛋白排泄率也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厄贝沙坦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6周后厄贝沙坦组24h尿总蛋白及尿白蛋白排泄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但联合用药组疗效好于厄贝沙坦组(P<0.05)。结论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厄贝沙坦与通心络胶囊联用,能快速、有效降低24h尿总蛋白及尿白蛋白排泄率,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单用及联用在早期糖尿病肾病(DN)不同阶段的疗效.方法 66例早期DN患者按其不同阶段分为两组,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20~70μg/min(30~100mg/24h)为A组,UAER 71~200μg/min(101~300 mg/24 h)为B组,分别予贝那普利(洛汀新)、厄贝沙坦或两药联合治疗12周,比较治疗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UAER、糖化血红蛋白(HbA_1C)、肾小球滤过率(GFR)等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UAER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两药联合治疗明显低于单用洛汀新、厄贝沙坦(P<0.01).A组治疗后达标时间(14.2±3.3)d,明显短于B组的(48.8±21.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UAER(18.1±6.0)mg/24 h,低于B组的(20.6 ±5.8)mg/24h,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DN患者我们要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改善肾功能,延缓DN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坎地沙坦酯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及对靶器官保护作用的研究.方法 2011年2月至2013年7月122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蛋白尿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1例)和对照组(6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坎地沙坦酯片8 mg/d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2.5 mg/d.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血压水平、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质量指数(LVMI)和肾功能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 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9%(53/61),对照组为72.1%(44/6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IVST、LVEDD、LVPWT、LVMI、颈动脉IMT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IVST、LVEDD、LVPWT、LVMI、颈动脉IMT明显低于对照组[(8.5±1.3)mm比(9.2±1.2) mm、(39.6±4.8) mm比(44.3±3.9) mm、(8.4±1.4) mm比(9.1±1.3)mm、(89.4±9.3) g/m2比(97.3±8.9) g/m2、(8.3±0.3) mm比(8.7±0.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尿素氮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24 h尿白蛋白总量、尿微量白蛋白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SCr、Ccr、24 h尿白蛋白总量、尿微量白蛋白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94.6±25.5)μmol/L比(118.5±38.4) μmol/L、(102±24) ml/min比(96±18) ml/min、(1.05±0.51) mg/24 h比(1.27±0.22)mg/24 h、(155±36) mg/L比(185±41)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坎地沙坦酯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降压效果优于单药治疗,联合用药在逆转左室肥厚、改善颈动脉IMT、保护肾功能、降低尿蛋白方面效果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旨在探讨厄贝沙坦或氨氯地平是否能独立于其降低体循环血压的作用而减慢2型糖尿病患者的肾病进展。方法:连续入选2009年1月-2011年5月在吴川市人民医院就诊的525例2型糖尿病所致肾病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接受厄贝沙坦(300mg/d)、氨氯地平(10mg/d)或安慰剂治疗组。所有各组目标血压均为≤130/85mmHg。比较各组达到主要复合终点的时间及到达次要心血管复合终点的时间。结果:随访时间为平均1.6年。厄贝沙坦治疗与主要复合终点危险下降相关,厄贝沙坦组的危险比安慰剂组低20%(P=0.02),比氨氯地平组低20%(P=0.006)。对于血清肌酐浓度倍增危险,厄贝沙坦组比安慰剂组低33%(P=0.003),比氨氯地平组低37%(P〈0.001)。厄贝沙坦治疗使发生终末期肾病的相对危险比其他两组都低20%(两组比较均P=0.07)。这些差异不能用治疗获得的血压差异来解释。厄贝沙坦组血清肌酐浓度增加的速度比安慰剂组慢24%(P=0.008),比氨氯地平组慢21%(P=0.02)。所有原因死亡及心血管复合终点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厄贝沙坦在保护2型糖尿病引起的肾病方面有效,这种保护作用与其引起的血压下降无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瑞格列奈及其联合厄贝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1例2型糖尿病肾病氮质血症期患者随机分为瑞格列奈组和瑞格列奈+厄贝沙坦组,瑞格列奈组20例,瑞格列奈+厄贝沙坦组21例。观察各组内及两组间治疗前后FBG、2hBG、HbAlc、UAER、BUN、Scr变化。结果经过治疗,两组FBG、2hBG、HbAlc均明显下降.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FBG、2hBG组间比较无差异性(P〉0.05)。瑞格列奈联合厄贝沙坦较瑞格列奈单独作用HbAlc下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组间UAER、BUN、Scr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低血糖发生率均低。结论瑞格列奈降糖疗效肯定;厄贝沙坦联用瑞格列奈更有效地降低血糖,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安全性和依从性良好。  相似文献   

14.
陈琦  蒋琼 《现代医院》2014,(12):33-34
目的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采用厄贝沙坦和氨氯地平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降糖治疗及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给予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及空腹胰岛素等指标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各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在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糖代谢情况,降压效果显著,且用药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 (EH) 患者动态血压监测指标和左室肥厚 (LVH) 的关系,为临床决策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心内科患者 90 例,行超声心动图和 24 h 动态血压监测 (ABPM),根据左室重量指数 (LVMI) 分为 EH 伴 LVH 组 (n=37)、EH不伴 LVH 组 (n=23) 和对照组 (n=30),比较组间差异,分析动态血压各参数和 LVMI 的相关性.结果:(1) 收缩压、夜间舒张压、收缩压负荷和LVMI,EH 伴 LVH 组 〉EH 不伴 LVH 组 〉 对照组 ;(2)LVMI 与收缩压、舒张压、脉压、血压变异性和夜间血压负荷呈正相关,与夜间血压下降率呈负相关.结论:左室肥厚与动态血压水平、脉压、血压变异性和夜间血压负荷呈正相关,与夜间血压下降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辅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对患者肾功能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mobility group box-1,HMGB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165)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马鞍山十七冶医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于每餐前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0.5~1.0 U/(kg·d),3次/d,并根据患者情况调整剂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予以厄贝沙坦150 mg,1次/d,口服。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glucose,FPG)、餐后2 h血糖(2 hours plasmaglucose,2h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压、肾功能[血包括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尿素氮(BUN)、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胱抑素C(cystain C,Cys C)]及IGF-1、HMGB1、VEGF165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93.02%vs.7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FPG、2hPG、HbA1C、收缩压、舒张压、Scr、BUN、Hcy及Cys 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清IGF-1、HMGB1、VEGF165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血糖和血压水平,改善肾功能及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百奥蚓激酶和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百奥蚓激酶胶囊口服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治疗4周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尿素氮(BUN)、肌酐(SCr)和24 h尿蛋白定量检测结果,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BUN水平为(7.92±5.37)mmol/L,SCr水平为(87.46±37.29)μmol/L,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为(191.39±69.27)mg,全血粘度低切水平为(5.28±1.96)cp,纤维蛋白原水平为(3.02±0.27)g/L。对照组BUN水平为(8.53±4.38)mmol/L,SCr水平为(89.19±35.31)μmol/L,24 h 尿蛋白定量水平为(181.36±64.16)mg,全血粘度低切水平为(5.36±1.73)cp,纤维蛋白原水平为(3.06±0.35)g/L。两组患者治疗后的24 h尿蛋白定量、全血黏度低切、纤维蛋白原检查结果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BUN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BUN、SCr、24 h尿蛋白定量、全血黏度低切、纤维限蛋白原检查结果的对比,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百奥蚓激酶可有效减少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蛋白尿,提高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其服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舒洛地特对老年男性慢性肾病患者蛋白尿的影响。方法将122例伴有蛋白尿的老年男性非透析慢性肾脏病患者根据24h尿蛋白定量分为轻度蛋白尿(A组54例,0.3g≤24h尿蛋白定量〈1.5g),中度蛋白尿(B组40例,1.5g≤24h尿蛋白定量〈3.5g),大量蛋白尿(C组28例,24h尿蛋白定量≥3.5g)。3组患者在慢性肾脏病常规治疗基础上,均给予舒洛地特600LSU治疗,1/d,疗程20d。比较3组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血清肌酐、尿素氮、尿酸和凝血功能等指标变化。结果24h尿蛋白定量A组、B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无显著变化(P〉0.05)。血清肌酐、尿素氮和尿酸3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和纤维蛋白原3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洛地特可降低非大量蛋白尿的老年男性患者的慢性肾脏病尿蛋白水平及凝血功能,对肾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