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文章建立了薄层色潜-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辣椒制品中苏丹红Ⅰ号的分析方法.方法的线性回归方程为:A=0.00583+0.15105p,在0.50~10.0 μg/mL之间,苏丹红Ⅰ号的浓度与吸光度之间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2,检出限为0.05μg/mL.测定结果表明,该法灵敏度商,准确度好,而且操作简便,适用于日常食品中苏丹红Ⅰ号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为快速、简便检测食品中苏丹红Ⅰ,本文探讨了测定食品中苏丹红的单扫示波极谱法,在丙酮介质中,苏丹红Ⅰ号在电位Ep=-0.760V产生灵敏的极谱催化波。在0.2~5.0μg.(10mL)-1范围内与波高呈良好的直线关系。最低检出限为0.05μg.(10mL)-1。该方法操作简捷、灵敏、快速,适用于辣椒制品、火锅汤料及番茄酱等食品中苏丹红Ⅰ的测定[1]。  相似文献   

3.
李春香  黄坚  马慧雪  张祥 《广州化工》2011,39(19):75-79
建立了薄层层析-高效液相色谱联合技术测定食品中违禁添加物苏丹红Ⅰ、Ⅱ的新方法。采用硅胶板将苏丹红与杂质分离,在设定的色谱条件下测得浓度在0.1~20.0μg/mL范围内,峰面积(Y)与浓度(X)呈良好线性关系,苏丹红Ⅰ、的回归方程为Y1=-18785+138962X,Y2=-2623+131432X,相关系数R1=0.9997,R2=0.9998。将该法应用于辣椒粉、辣椒油、番茄酱等中的苏丹红Ⅰ、Ⅱ的检测。其检出限分别为0.024μg/g0、.027μg/g。  相似文献   

4.
陈俊波 《安徽化工》2007,33(1):60-61
介绍了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食品中苏丹红的方法.样品中的苏丹红一号用乙腈提取后,采用C18柱,以乙腈-水为流动相,在紫外检测器的波长为478nm的条件下进行分离和测定.检测限达到0.01μg/mL以下,r=0.9999;另外还对用梯度洗脱和变波长同时检测苏丹红Ⅰ,Ⅱ,Ⅲ,Ⅳ的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唇膏中苏丹红染料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唇膏中苏丹红染料(苏丹红Ⅰ~Ⅳ号)。试样中的苏丹红染料用氯仿:乙醇(1:1)提取出来后,经固相萃取净化,再用乙腈溶解定容,用HPLC进行测定。以乙腈-乙酸水溶液(95+5)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以Agilent TC C18柱(4.6mm×250mm,5μm)作为分析柱,进行分析测定。该方法检出限为10μg/kg,回收率为85%-105%。研究表明该方法准确而快速。  相似文献   

6.
应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磷酸钙盐中铅、镁的含量。铅含量的线性范围为0.5~5.0μg/mL(r=0.99949),平均回收率为99.0(RSD=0.5%);镁含量的线性范围为0.05~0.5μg/mL(r=0.99549),平均回收率为99.1(RSD=0.6%)。  相似文献   

7.
固相萃取-气质联用测定辣椒油中苏丹红Ⅰ和苏丹红Ⅱ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固相萃取-气质联用测定辣椒油中苏丹红Ⅰ和苏丹红Ⅱ的分析方法。用Strata-X小柱进行辣椒油样品的前处理,用气质联用法对苏丹红Ⅰ和苏丹红Ⅱ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对苏丹红Ⅰ和苏丹红Ⅱ方法的检出限分别为0.5μg/L和0.7μg/L,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3.8%和95.9%,RSD分别为2.7-6.9%和1.1-4.4%。  相似文献   

8.
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测定地下水中铝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跃友 《安徽化工》2010,36(2):66-67,70
采用以铬天青S、溴化十四烷基吡啶为试剂的分光光度法进行地下水中铝的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在pH=4.7的HAe--NaAc缓冲溶液中,铝含量在0-5μg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三元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位于645nm。方法的摩尔吸光系数为:ε=6.63×10%·mol^-1·cm^-1。线性回归方程为:A=0.103e(μg/25mL),相关系数0.9887,加标回收率94%~102%,方法的检出限0.021μg/mL。  相似文献   

9.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味精中的硫含量。用硝酸和高氯酸消解样品,在182.034 nm波长下,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在一定条件下进行测定,S在0~1000μg/100mL成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I=45.630C(μg/m L)+3.631,其相关系数为0.9999。方法检出限为0.019μg/m L,相对标准偏差小于0.92%,加标回收率在96%~108%之间。用于味精中硫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张先掌 《浙江化工》2011,42(8):27-28,32
利用在聚乙烯醇存在下,镉一碘化钾一罗丹明B形成稳定的紫红色络合物,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采用单因素优化法对实验进行了优化,在最佳检测条件下,镉浓度在0.1~3μg/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线性回归方程为:A=0.0019+0.0154C(μg/25mL),相关系数r=0.9982。利用该法对模拟土壤环境中镉的含量进行测定,分析镉在土壤中的迁移规律。  相似文献   

11.
在酸性介质中,锌试剂和血红蛋白通过静电引力作用生成离子缔合物,从而导致体系的共振散射信号增强,据此建立了一种简单、灵敏、快速测定血红蛋白含量的共振散射光谱新方法。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血红蛋白质量浓度在0.04~1.20μg/m L范围内与体系共振散射强度的增加值(ΔI)呈良好的线性关系(λ=605 nm),线性回归方程为ΔI=113.43ρ-0.517 0(μg/m L),相关系数r=0.998 3,方法检出限为0.02μg/m L。将该方法应用于尿样中血红蛋白含量的检测,回收率为93.40%~106.66%,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快速测定桂油生物催化反应中肉桂醇、苯甲醛、苯乙酮、肉桂酸和肉桂醛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方法。色谱条件:采用Kromasil-100A C18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甲醇-水-冰醋酸(体积比36:6:58:0.02)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05 nm,柱温为室温。结果表明,肉桂醇在1.03~82.16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苯甲醛在1.10~87.92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苯乙酮在1.06~84.48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8);肉桂酸在1.30~104.16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8);肉桂醛在1.21~96.48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2)。肉桂醇、苯甲醛、苯乙酮、肉桂酸和肉桂醛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8%,100.7%,100.6%,96.4%和100.7%,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3.4%,3.3%,2.0%,1.8%和5.5%。  相似文献   

13.
张素斌  梁巧荣  赵慧春 《应用化工》2005,34(12):776-778
用一阶导数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氟罗沙星片剂、胶囊和粉针剂中氟罗沙星的含量。氟罗沙星的线性范围为0.4~20.0μg/mL,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8,检出限为0.04μg/mL,对12μg/mL的氟罗沙星溶液测定10次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4%,回收率为98%~105%。该法简便、快速、准确,测定三种样品的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4.
建立RP-HPLC法测定生物转化液中苯乙酮和肉桂酸的含量。色谱条件:采用Kromasil-100AC18柱(250 mm×4.6 mm,5μm);以甲醇-水-冰醋酸(体积比为75∶25∶0.05)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46 nm;柱温为室温。结果表明,苯乙酮在1.60~320.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2);肉桂酸在2.00~400.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6)。苯乙酮和肉桂酸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42%和101.75%,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1.3%和1.7%。  相似文献   

15.
在0.2mol/L硫酸介质中,痕量钌对溴酸钾氧化结晶紫的褪色反应有良好的催化作用,作者由此建立了测定痕量钌的催化动力学光度法.该方法的线性范围在0~10μg/mL之间,工作曲线的线性方程为△A=1.465CRu–2.17×10-3(相关系数r=0.9991),检出限达到2.93×10-10g/mL.将该方法应用于矿石样品中痕量钌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磺胺二甲嘧啶的有关物质。方法:用Alltima C18(5μm,250 mm×4.6 mm)色谱柱;流动相为13.6 g/L磷酸二氢钾缓冲液(用20 g/L氢氧化钾溶液调节pH至4.50)—甲醇的体积比为55∶4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75 nm;进样体积:20μL。结果:磺胺二甲嘧啶在80~12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磺胺线性范围为0.15~1μg/mL(r=1.0000),磺胺脒线性范围为0.15~1μg/mL(r=1.0000)。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好,可用于磺胺二甲嘧啶含量及有关物质检测。  相似文献   

17.
李鑫 《广东化工》2014,(5):158-161,169
建立酶法反应中还原型/氧化型谷胱甘肽含量的液相分析方法。采用ZOABAX SB-C18进行分离,流动相为磷酸二氢钾辛烷磺酸钠溶液∶乙腈(920∶80,V/V),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10 nm,进样量20μL;采用外标法定量。还原型/氧化型谷胱甘肽在10~2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4(n=4)、0.9999(n=4),在S/N=3时最低检测限分别为0.037μg/mL、0.019μg/mL;在S/N=10时最低定量限分别为1.90μg/mL、1.12μg/mL;样品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8.7%~100.6%、98.5%~101.4%;色谱系统稳定性RSD,GSH、GSSH分别为0.44%、1.16%。样品分析显示出本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高,稳定性好,适合酶催化反应中还原型/氧化型谷胱甘肽的测定。  相似文献   

18.
真空顶空气相色谱法的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一种新的顶空采样方法--真空顶空法.通过实验,比较了其与加热顶空气相色谱法的优缺点,发现将两种顶空方法联用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将这种联用方法应用于食用油中甲醇和6号溶剂油残留量的测定,得到甲醇和6号溶剂油残留的质量浓度与其峰面积线性范围分别为10.0~180 μg/mL、12.0~161 μg/mL,回归方程分别为y=0.031 8x-0.078 3、y=0.056 1x-0.012 5,相关系数为0.999 1;检出限3.3、5.6 μg/mL,RSD为1.90%和3.32%,回收率为 92.0%~106%.  相似文献   

19.
紫外光谱法测定四环素和金霉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近中性条件下,Sm3+能与四环素(TC)和金霉素(CTC)反应形成浅黄色配合物,其吸光度的变化随TC、CTC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利用这一反应建立了简单、快速检测TC和CTC的方法,并详细讨论了测定的各种条件。检测TC和CTC时,线性范围分别为0.2~11.4μg/mL和0.4~12.2μg/mL,检出限分别为0.03μg/mL和0.045μg/mL。此法用于四环素药物片剂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