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彬 《工企医刊》2010,23(1):21-22
目的:探讨胶体金快速检测幽门螺杆菌抗体在诊断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中的价值。方法:用胶体金幽门螺杆菌检测卡,检测76例患者血清标本抗-HP,同时进行快速尿素酶试验(RUT)、病理组织学检查及血清幽门螺杆菌IgG抗体检测(酶标法)。结果:胶体金法与组织学法(银染法)相比阳性符合率为93.8%,优于快速尿素酶法及血清学法。结论:胶体金法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有较高的准确率与特异性,方法简单,手指血即可,取材方便,优于现有任何方法,适合各个实验室作为常规项目开展。  相似文献   

2.
为了寻求准确、快速、方便及价廉的HP检测方法 ,笔者对 96例胃镜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DU)患者进行了快速尿素酶 (RUT)及第三代血清学HP抗体检测 ,并进行对比观察 ,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选择 2 0 0 0年 5~ 12月经胃镜检查确诊为DU患者 96例 ,其中男性 6 9例 ,女性 2 7例 ,年龄2 1~ 83岁 ,平均年龄 4 7 4岁。检查前 4周无口服抗生素史 ,无HP根除治疗史。1·2 检测方法  96例患者同时进行血清HP抗体检测及快速尿素酶试验 (RUT)。血清HP抗体检测采用美国罗易斯公司生产HP快速检测试剂盒。采…  相似文献   

3.
幽门螺杆菌 (HP)感染是胃十二指肠溃疡和胃癌的相关因素 ,其确切传播途径尚不明。有研究表明可能为口 口及粪 口途径。HP感染多在儿童期发生 ,成人感染相对较少。然而医务人员HP感染率升高。内镜师的HP感染率可能亦有升高 ,但报道结果不一致。这些研究均采用血清学方法检测HP。然而 ,血清学并不是HP活动性感染的精确指标。最近一项研究采用13 C 尿素呼吸试验检测HP ,并未发现消化内镜师感染率升高 ,研究表明护理人员较健康志愿者更易感染HP。重症护理人员因其处理鼻胃管 ,经常接触患者胃液而致感染HP危险性进一步升高。…  相似文献   

4.
精确的检查方法是诊断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 terpylori,Hp)感染和证实疗效的关键。目前常用的Hp诊断方法可分为尿素酶依赖性试验、免疫学试验、Hp菌形态学观察以及细菌DNA检测 4大类。从方式上 ,则可分为侵入性和非侵入性两大类。每一种诊断方法各有优缺点 ,适于不同的临床情况。1 尿素酶依赖性试验Hp能够在胃内酸性环境下生存是由于该菌能产生尿素酶。尿素酶水解尿素而产生氨和二氧化碳 ,氨可引起pH值增加 ,由此而发展了多种检测方法。1 1 快速尿素酶试验 (RUT) 胃黏膜活检组织快速尿素酶试验是目前…  相似文献   

5.
三种方法筛查HIV抗体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宏萍 《上海预防医学》2012,24(3):155-155,159
<正>艾滋病(AIDS)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所致,已成为当今社会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之一。迄今为止,血清学HIV抗体检测依然是HIV感染诊断的主要依据。目前,HIV抗体的检测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明胶颗粒凝集试验(PA)、斑点免疫胶体硒(或胶体金)快速试验、免疫印迹试验(WB)、间接免疫荧光法(IFA)等,我国各医疗机构在筛查检测中常  相似文献   

6.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利用蛋白芯片技术检测患者血清中幽门螺杆菌(Hp)毒素相关蛋白(CagA)、尿素酶(UreC)及热休克蛋白(Hsp60)抗体,并与胃黏膜标本快速尿素酶试验(RUT)和改良的Giemsa染色技术进行客观分析评价。方法对42例因上消化道不适就诊的儿童患者留取血清,深低温冻存同时作蛋白芯片检测和胃黏膜标本快速尿素酶试验(RUT)和改良的Giemsa染色检测。结果经χ2检验,蛋白芯片检测CagA,UreC,Hsp60抗体与胃黏膜活检组织快速尿素酶试验和Giemsa染色联合检测的结果对比P>0.05;儿童CagA 型菌感染仅占21.4%。结论蛋白芯片技术与胃黏膜活检标本联合检测相比,检测结果差异无显著性;蛋白芯片技术能对Hp菌株感染分型及现症感染鉴定,具有快速,准确,检测指标多等优点,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检测技术,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幽门螺杆菌(Hp)粪便抗原(HpSA)快速检测卡在Hp感染诊疗前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HpSA快速免疫检测卡检测217例(A组)患者的粪便标本,以快速尿素酶试验、病理组织学染色、13C尿素酶呼气试验(13C-UBT)联合检测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价HpSA试验的准确性,并从中选择符合“金标准”Hp阳性的患者78例(B组),治疗后复查HpSA检测及13C-UBT,并以13C-UBT结果为标准检测HpSA试验的准确度。结果A、B两组HpSA检测敏感度分别为92.9%、90.0%;特异度为94.4%、94.8%;阳性预测值为95.9%、85.7%;阴性预测值为90.4%、96.5%;准确率为93.5%、93.5%。结论HpSA快速检测卡试验对抗Hp感染诊疗前后均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第三代血清HP抗体检测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量资料证实 ,HP感染与慢性活动性胃炎 ,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胃淋巴瘤等疾患相关。世界卫生组织 1999年已把HP列为第一类致癌因子[1] 。因此 ,对HP的检测就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目前检测HP的方法有胃镜取样 ,抽血取样和呼气取样三条途径共 7种方法。为寻求准确 ,快速方便的检测方法 ,我们对76例经胃镜确诊的消化性溃疡 (PU)患者进行快速尿素酶 (RuT)法及HP抗体检测对比分析。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该组 76例病人均经胃镜及病理诊断 ,属初诊病人 ,检查前 4周内未服抗菌药及其它治疗药物。男 4 7例 ,女 2 9例 ,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快速尿素酶试验(RUT)和病理组织学3种检测H.pylori感染方法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的比较,探讨13C-UBT对儿童H.pylori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某院74例具有上消化道症状的患儿进行胃镜检查取胃窦粘膜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和RUT,并在胃镜结束1小时立即行13C-UBT。结果:13C-UBT,快速尿素酶试验(RUT)和病理组织学的敏感性分别为91.30%、80.00%、81.25%;特异性分别为94.12%、91.53%、89.66%;准确性分别为93.24%、87.84%、87.84%。结论:3种方法中以13C-UBT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最高,且为非侵入性,患儿和家长的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探讨14C尿素呼气试验在诊断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4C呼气试验与快速尿素酶幽门螺旋杆菌测试的134例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4C尿素呼气试验阳性率、敏感性、特异性、正确性与尿素酶试验阳性率、敏感性、特异性、正确性检测方法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4C尿素呼气试验与快速尿素酶幽门螺旋杆菌测试检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无显著性差异;14C尿素呼气试验具有操作简单、可靠、安全等优点,且患者容易接受,是一种较理想、有前途的无创性幽门螺旋杆菌检测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能产生细胞毒素相关蛋白(CagA)与细胞空泡毒素(VacA)的幽门螺杆菌(HP)与消化性溃疡的关系。方法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分析经尿素酶及组织学Giemsa染色证实HP阳性的血清标本共112份,其中慢性胃炎65份,消化性溃疡47份。观察两种疾病中CagA与VacA阳性的HP检测结果。结果慢性胃炎组、消化性溃疡组的CagA与VacA阳性的HP感染率分别为33.85%和59.57%,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具有CagA与VacA的HP菌株与消化性溃疡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SARS的实验室诊断技术分为常规的临床检验、病原学诊断和血清学诊断。临床检验是SARS诊断的辅助手段,血清学诊断和病原学诊断为临床提供早期或确诊SARS的依据。血清学诊断是检测SARS感染后病人血清中抗SARS冠状病毒抗体反应的情况,病原学诊断是检测SARS病人体内感染病毒的情况。目前应用于检测SARS抗体的血清学方法主要有间接免疫荧光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中和试验、胶体金技术和斑点酶免疫技术等;用于检测SARS的病原学方法主要有组织培养技术分离SARS冠状病毒、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SARS冠状病毒核酸、电镜和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病人组织或细胞培养物中的病毒等。  相似文献   

13.
病原体感染机体后,病原体及其代谢产物刺激机体免疫系统所产生的相应抗体,可利用各种免疫学方法如凝集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胶体金免疫技术等进行检测.本文仅就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伤寒副伤寒、幽门螺杆菌、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血清学检测及临床意义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探讨14C尿素呼气试验在诊断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4C呼气试验与快速尿素酶幽门螺旋杆菌测试的134例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4C尿素呼气试验阳性率、敏感性、特异性、正确性与尿素酶试验阳性率、敏感性、特异性、正确性检测方法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4C尿素呼气试验与快速尿素酶幽门螺旋杆菌测试检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无显著性差异;14C尿素呼气试验具有操作简单、可靠、安全等优点,且患者容易接受,是一种较理想、有前途的无创性幽门螺旋杆菌检测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幽门螺杆菌(Helicohcter pylori,Hp)是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菌,是胃癌的一类致癌因子,且与胃MALT淋巴瘤密切相关.Hp能分泌尿素酶[1],临床上根据Hp分泌尿素酶这一特性,用快速尿素酶试验(RUT)及尿素呼气试验(UBT)来诊断Hp感染[2].影响RUT结果的因素极为复杂,我们发现上消化道出血患者RUT的结果常与细菌学检测结果不一致,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5种检测幽门螺杆菌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幽门螺杆菌(HP)是慢性活动性胃炎重要的病因之一。现就检测HP最常见的5种方法加以比较,检出率从低到高依次为培养(CPC)、快速尿素酶试验(RUT)、镜检(MD)、ELISA、免疫酶染色法(IEST)。与镜检和/或培养比较,快速尿素酶试验、ELISA、IEST的灵敏度分别为84.4%、86.5%、94.9%,特异度为89.4%、50%、64.5%。提示快速尿素酶试验、ELISA、IEST三者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可靠的特异度。  相似文献   

17.
单克隆抗体在血清幽门螺杆菌可溶性抗原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一种血清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可溶性抗原检测方法,并评价其在Hp感染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利用抗Hp单克隆抗体,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清中可溶性Hp抗原。并对其特异性和敏感性进行分析,同时与临床常用的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快速尿素酶试验、涂片镜检、14C尿素呼气试验和细菌培养5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并对药物根除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血清可溶性Hp抗原检测方法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6.5%和96.0%,此方法明显优于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快速尿素酶试验、涂片镜检和细菌培养,与14C尿素呼气试验无显著差别,药物治疗前后血清Hp可溶性抗原含量有显著差异。结论血清可溶性Hp抗原检测方法是一种简便、高敏感性和特异性检测Hp感染的方法,可用于Hp感染药物根除效果的评价。  相似文献   

18.
幽门螺杆菌是慢性活动性胃炎、溃疡病复发的主要原因,甚至与胃癌的发生有密切相关。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自然人口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41.4%~83.3%。目前检测幽门螺杆菌的方法有:胃粘膜快速尿素酶试验、粘膜组织染色及培养、血清抗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呼气试验等。胃粘膜快速尿素酶试验和粘膜组织染色及培养均需胃镜检查并吸取胃粘膜标本,费时、费钱,故不适宜于群体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普查;而血清抗幽门螺杆菌抗体检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及评价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胶体金法与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4种方法联合检测梅毒血清学试验的效果。方法对本院2011年-2013年进行梅毒项目检测的70 265例住院患者的血清进行初筛,确诊的1 682例不同期梅毒患者的血清以TRUST、ELISA、胶体金法与TPPA联合筛查检测,4种试验中2种及以上试验阳性,判别为联合筛查试验阳性;以TPPA检测作为对照,计算4种方法检测各期梅毒的阳性率,对联合筛查试验和对照试验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TRUST各期梅毒的阳性率均低于其他3种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胶体金法潜伏期阳性率低于TP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期梅毒联合筛查阳性率与TPPA法对照组比较,经χ2检验结果显示2种试验结果一致。结论 TRUST、ELISA、胶体金法与TPPA联合筛查各期梅毒可以取长补短,结合病史与临床症状,可以进一步监测病情和疗效预测。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临床应用和价值。方法:采用RPR、TPPA、胶体金法和ELISA同时对4241例监测对象的标本进行检测,以TPPA作为参考标准,分别统计RPR、胶体金法和ELISA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RPR、胶体金法、ELISA诊断梅毒的敏感性分别为66.80%、97.27%、98.18%,特异性分别为99.72%、99.43%、99.55%;胶体金法、ELISA与TPPA检测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PR与TPPA法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P-ELISA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法,可用于临床筛查和梅毒感染的确证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