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该文以<温病条辨>中湿热类温病所出83首方剂为研究资料,通过对其多频用药进行分析,提出该类温病以"祛湿、清热、补气、理气"为主要治法,进一步归纳湿热类温病之综合病理变化为"湿""热""虚""郁".并指出"湿""热"可外感,可内生;"虚"以气虚为主,亦可见阴虚;"郁"以气郁为主,尚可见血瘀.四者之中,"湿"与"热"为始动因素,是导致"虚""郁"形成的主要原因,从而构成温病湿热病证的综合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2.
李梦缘  刘汶 《北京中医药》2021,40(6):607-609
承气汤类方在温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热结为承气汤证的基本病因,阴伤、气壅为其重要病机,可从"热""阴""气"的角度认识承气汤在温病中的治疗作用与应用注意.从热结角度,承气汤可用于阳明热结及兼证、热入血室证等;从阴伤角度,承气汤可用于阳明腑实兼有阴伤者、下后阴伤而邪实未净者、热结阴伤见神昏谵语者;从气壅角度,承气汤可用于肺肠、胃肠之气机壅滞,以及阳气郁遏之厥证.因而应用承气汤的过程中当细辨"热"与"结"、重视津液阴血损伤、注意应用时机及正气之荣枯.从"热""阴""气",即病因病机角度可更加系统地认识承气汤在温病治疗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3.
从卫气营血4个方面探讨"宣透郁热"法在温病辨证治疗中的运用:"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仍需宣畅气机。温病的本质是郁热,卫气营血的各个病理阶段皆然,需疏散郁结以达到气机的调畅,用药上重视风药的应用。郁热需治以宣达,风药不独解表,更因其辛温行散之力宣阳疏透、调畅气机,给邪以出路,能发郁热。清热养阴是温病的治疗大法,但针对温病"阳热怫郁"的特点,宣透郁热、透邪外出的应用亦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4.
刘林 《光明中医》2004,19(1):31-32
湿邪致病在温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历代温病学家对温病中湿邪的因证脉治多有发挥。温病大家叶天士在其《温热论》、《临证指南医案》中 ,对温病中湿邪的发生、致病特点、诊断、治疗有较全面而精辟的论述 ,至今仍有效地指导着临床。本文就其对湿邪的治疗原则作一探讨。1 湿热相杂 ,当主祛湿温病中湿邪致病 ,往往湿热相杂 ,阴阳合邪 ,如油裹面 ,治疗互相制肘 ,颇具矛盾。叶氏分析了湿热相合的性质特点是“湿乃重浊之邪 ,热为熏蒸之气” ,二者的关系是“热处湿中” ,“热从湿下蒸逼” ,“在阳旺之躯 ,胃湿恒多 ;在阴盛之体 ,脾湿亦…  相似文献   

5.
"在卫汗之可也"出自叶天士《温热论》,本文从"在卫汗之可也"出发,结合秦伯未老先生对温病卫分证诊治的相关论述,分别对"在卫""汗之""可也"进行梳理及探析,旨在阐明秦伯未在温病卫分证中汗法的应用,为现代中医临床温病学相关病证的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温病以祛邪为治疗的关键,在祛邪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使邪能外透。热象偏重是温病主要特点,清热祛邪是其大法,辛味药物似应少用,然温病方中却以辛味药物与其它药物巧妙配伍,针对温病之热常有"郁"的特点,使其祛邪开郁、透邪外达之功具事半功倍效果。  相似文献   

7.
营分阶段是温病病势进退的关键阶段,《温热论》(以下简称《论》)中非常重视营分证的辨证施治。笔者就此谈谈学习体会:1.清营凉血是营分证的治疗大法营行脉中,乃血之浅层。热邪入营,营热炽盛必然熏灼营阴,耗伤血中津液。正如《论》中所说:“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故此表现出邪入阴分之身热夜甚;营热扰心之“心神不安,夜甚无寐”,热窜血络之斑点隐隐;热蒸营阴之口干反不欲饮以及营热熬煎、血液浓缩之“舌色必绛”,脉象细数等证。可见营热盛、营血伤是营分证的主要病机,治疗时以清除营热为要,叶氏以清营凉  相似文献   

8.
清代·叶天士在《温热论》中,对温病的治疗基本上以护阴养液为主(除湿热类温病未化热之前)。内容丰富,方法全面,临床上有较高的实用价值。1.清热保津法温邪深入气分,邪热最为炽  相似文献   

9.
亚急性甲状腺炎(简称"亚甲炎")是临床常见的以发热伴局部疼痛为主症的甲状腺疾病,其病因病机、发病形式及临床表现均符合中医温病特点,笔者参照叶天士治疗温病的"卫气营血"理论来辨治亚甲炎.临证中根据"卫气营血"辨证要点,将亚甲炎病程分为"肺卫风热""气分实热""邪伏营阴""瘀热内阻"四个阶段进行辨治,分别予以疏风清热解毒、清肺泄热、清热通腑、清营透热、凉血散血等治法,佐以软坚散结、疏利肝胆等,使邪去正复,热退肿消.  相似文献   

10.
银翘散加减在儿科的临床运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翘散出自《温病条辨·上焦篇》,为治疗‘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甘,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之剂”为温病名家吴瑭所创立,本方属于“辛凉平剂”,用治“风温、温热、温疫、冬温,初起……但热不恶寒而渴者”。因认为其有辛凉疏风清热之功,后人以之治疗温病初起,热郁肺胃  相似文献   

11.
卫气营血辨证揭示了温病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治疗原则。但长期以来诸多医师将卫、气、营、血理解为病位的固定更易,且忽视温病发展过程中的正邪相争,对疾病后期的正气虚衰缺乏足够重视。岭南名医岑鹤龄结合现代温病临床实践,参考温病发展过程中的正邪相争及疾病后期正气虚衰的普遍现象,提出"犯卫""在气""入血""伤阴""亡阳"的现代温病辨证纲领,其中入血伤阴是热病证候的分水岭。针对其在卫者创立青柴灵口服液,为扭转和预防伤阴、亡阳危候,创立岑氏凉血救阴方。故结合现代研究进展,认为岑鹤龄温病思想较为符合当前温病的发展规律,其理法兼备,是对卫气营血辨证理论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完善,有益于指导现代温病诊治,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渗湿于热下”源自叶天士《温热论》。在外感温病邪气初犯肺卫的阶段,多数医家普遍以“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为治疗准则。“透”法以透解邪热为主,“渗”法多指渗利湿热,但“渗”之寓意不止于治疗外感湿热病邪,更可以“渗法”之名应用于内伤杂病的治疗中,拓展临床症治范围。本文新考“渗”湿本义,从温病领域阐述“渗”法的病势特点,“趋势向下”“针对湿”“透”“渗”有先后等方面,是对中医临床思维的再启发。并以《临证指南医案》为基,总结叶天士淡渗用药特点以体现“渗湿于热下”新思考下的临床验案实例。结论为“渗湿于热下”纲领性理论是依据湿邪性质得出的,应举“甘淡”之味,以通利为宗,浑圆气机,欲得邪解病痊之果。希冀有助于医者提高温病理论认识并扩展临床应用度。  相似文献   

13.
<正> 1.确立温病治法的依据及用药原则是什么? 温病既不同于外感风寒,又有别于内伤杂病,故其治法自然与之不同。一般讲,确立温病治法的依据有四:①病因。温病以温邪为主因,以发热为主要特征,《素问·至真要大论》云:“热者寒之”,本着审因论治的基本精神,所以,“清热”  相似文献   

14.
寒热并用治法起源于《黄帝内经》,方剂寒热并用配伍首见于《伤寒杂病论》,金元四大家及明清时期的温病学派对此又有许多充实和创新. 1 春秋时期 寒热并用法起源于《索问·至真要大论》,《内经》云:"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治热以寒、治寒以热",然而病情的复杂性,又常使单用寒热不能完全满足寒热错杂之病的需要,《索问·至真要大论》曰:"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甘),以甘缓之,以辛散之";"阳明之夏,治以辛温,佐以苦甘,以苦泄之,以苦下之."这是依据天地之气淫胜的不同、六气胜复的区别,提出了具体的治疗方法.又曰:"所谓寒热温凉,反从其病也."  相似文献   

15.
“在卫汗之可也”,语出叶天士《温热论》,为治疗湿病初起邪在肺卫之纲要,然而温邪为阳邪,热变最速,虽邪在肺卫,已有身热自汗、口微渴、舌边尖红轻度伤阴之象,何以又“汗之”呢?可见“在卫汗之可也”并非应用汗法.温病与伤寒,虽初起邪皆在“肺卫”,同属外感为病,传变趋向均由表入里,但温病之因为热邪,病位在肺而先肺后卫;伤寒之因为寒邪,病位在卫而先卫及肺.伤寒属风寒束表,表闭阳气受损,故必以辛温走窜之品(如麻、桂)以运阳气,强其作汗,邪随汗解.而温病属温邪郁于肺卫.以郁热为主,病虽轻  相似文献   

16.
论寒温一体     
伤寒、温病学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学术派别中的两个流派,其学术思想是千古之龟鉴、后学遵循之圭臬。为伤寒、温病导流引源,伤寒出源于《内经》,温病亦布委于《内经》,其发展经历两个阶段,即寒温未分化阶段与寒温分治阶段。《内经》关于伤寒、湿病的论述,散见于《素问》的“热论”、“刺热论”、“评热病论”、“六微旨大论”、“阴  相似文献   

17.
陆翔 《中医杂志》2011,52(4):278-280
纵观所谓"经方派"与"时方派"之争,虽各具学术思想价值,但均未跳出门户之见的窠臼,而尝试将伤寒与温病进行比较融合的代表性人物即是时逸人先生。认为时逸人的贡献主要表现在:1重新确立伤寒与温病的区别标准;2立"伏热之有无"为伤寒与温病性质之区别点;3主张《伤寒论》的方法不能尽治一切传染病;4论伤寒、温病传播途径之异同。  相似文献   

18.
伤寒传变以六经为主,兼论卫气营血,入里则以寒化为主,营血亦然;温病传变以卫气营血为主,兼论六经,入里则以热化为主,六经亦然。寒热错杂而气机不畅,是导致伤寒入里成蓄血证的原因,温病传变入里,气血两燔则导致动血证。二者的区别在于初始所感寒温邪气,对人体阴阳二气的影响,寒则伤阳,热则助阳,最终导致伤寒、温病治疗的分歧,伤寒重在"扶阳气",而温病则"顾阴液"。  相似文献   

19.
苦寒药之用于温病,属正治之法.《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提到"热者寒之",即指此而言.然而温热久羁,必然伤阴,以苦寒药撤热当注意苦寒化燥也能伤阴,故治疗时要掌握分寸,不可滥用.《温病条辨》对苦寒药的运用可谓匠心独运,值得学习探讨.  相似文献   

20.
叶天士论治湿温病于气分阶段,据体质之异、脏腑之别、邪气之偏而立"脾湿""胃湿"2型。鉴别2型之差异,以彼类己,相互参验,明辨"脾湿"之病因病机及病理特点,概括常见症状,识病明证,确立"脾湿"治法及方药,为临床治疗湿温病之脾湿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