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6 毫秒
1.
目的观察延伸护理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我院接收的12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为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60例。所有患者住院期间均接受分级吞咽功能训练,出院后,对照组定期进行复查,实验组给予延伸护理,由护士定期做复诊指导和电话随访,比较护理前后两组患者吞咽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经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吞咽功能都有所改善,实验组患者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伸护理可以明显改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64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各有32例患者,对照组实施神经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是96.88%,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是78.13%,观察组吞咽功能改善情况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吞咽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护理配合冰刺激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包括系统的吞咽肌训练、摄食训练、中医护理及生活护理和心理疏导,并联合冰刺激。比较干预2周后两组患者吞咽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吞咽功能评分为(17.81±1.3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3.49±1.52)(P<0.05)。结论早期综合康复护理配合冰刺激能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障碍程度。  相似文献   

4.
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早期康复训练及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摄食-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对46例脑卒中患者采用吞咽障碍疗效评价为观察标准,进行系统康复护理训练治疗(发声训练、吞咽训练、舌咽运动训练等),观察患者摄食-吞咽功能改善情况。结果:经系统康复护理训练,患者摄食-吞咽功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康复护理训练对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摄食-吞咽功能有重要意义,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7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吞咽功能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86%,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优良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康复护理对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能起到很好的改善作用,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90例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以吞咽饮食训练为中心的康复护理训练.分别在患者入院第一餐前和治疗4周后采用才藤氏吞咽障碍7级评价法进行吞咽功能测评.结果 观察组吞咽功能康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进行有针对性、系统性的吞咽功能训练,可以使患者尽早建立良好的吞咽反射,改善患者吞咽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预防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两组均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护理,治疗组另给予吞咽功能训练及进食功能训练等综合康复护理。入选时及入选后21d时比较两组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生情况及吞咽康复效果。结果治疗组吞咽康复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从而有效预防吸入性肺炎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综合性吞咽训练对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两组均给予冰刺激及针刺治疗.治疗组加用口唇运动功能训练、口腔感知觉训练、吞咽功能训练等综合康复方法.结果 经过1个月的康复训练,对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吞咽障碍评分,采用1999年日本学者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价标准,治疗组吞咽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性吞咽训练对改善脑卒中吞咽障碍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进食中安全护理的干预措施.方法 对93例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进食护理,观察组采用安全进食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直接吞咽训练、间接吞咽训练.14天后观察两组患者吞咽功能恢复情况,采用才藤氏吞咽障碍7级评价法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通过对患者进食进行安全护理干预,观察组有89.13%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均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而对照组只有68.08%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改善.结论 对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进食进行安全护理干预,有利于更好提高患者吞咽功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进食中安全护理的干预措施.方法 对93例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进食护理,观察组采用安全进食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直接吞咽训练、间接吞咽训练.14天后观察两组患者吞咽功能恢复情况,采用才藤氏吞咽障碍7级评价法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通过对患者进食进行安全护理干预,观察组有89.13%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均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而对照组只有68.08%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改善.结论 对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进食进行安全护理干预,有利于更好提高患者吞咽功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和探讨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80例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后的吞咽评分、意识评分、语言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有效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吞咽评分(8.26±1.32)分、意识评分(9.12±2.04)分、语言评分(8.03±1.22)分,均高于对照组的(6.07±1.61)、(6.73±1.95)、(6.79±1.3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0.0%(4/40)低于对照组的27.5%(1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有效率为90.0%(36/40),高于对照组的70.0%(2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具有更好的护理效果,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吞咽、意识以及语言评分,同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刘素姣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448-450
目的探讨吞咽基础训练和摄食训练联合艾灸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 96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采用吞咽功能评定、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价标准以及临床疗效评定为观察标准,对照组实施常规吞咽基础训练和摄食训练护理,实验组在吞咽基础训练和摄食训练的基础上联合艾灸。结果实验组康复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吞咽基础训练和摄食训练等护理的同时给患者实施艾灸,为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提供一条科学有效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126例脑卒中后并发吞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均给予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进食调节及吞咽功能训练等指导。4周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进行吞咽功能评定及疗效判定。结果干预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为60.3%、93.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8.1%、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的早期诊断及康复治疗,提高脑卒中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0年2月收治的46例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早期评估及康复训练。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吞咽能力:观察组显效4例(17.4%),有效15例(65.2%),总有效率82.6%;对照组显效1例(4.3%),有效7例(30.4%),总有效率为34.7%,两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康复综合训练治疗方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临床效果确切,明显改善患者吞咽困难程度,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对笔者所在科室16例脑卒中后伴吞咽障碍的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治疗,采用饮水试验及吞咽能力分级进行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评估。结果吞咽功能训练配合针灸、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及正确的饮食指导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结论综合康复疗法对吞咽障碍患者疗效显著,可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2月~2010年2月收治入院的20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100例,干预组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神经内科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方法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功能的影响。结果两组治疗前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在各阶段吞咽功能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均于治疗2个月后进行吞咽功能评价:干预组有效率为91%(91/100),对照组有效率为37%(37/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进行有效吞咽功能的康复治疗和针对性的饮食指导,不仅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而且可提高患者的日常能力和生活质量,对脑卒中患者的最终预后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改善程度的影响。方法纳入脑卒中致吞咽困难患者80例,采用随机、单盲的方式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均给予常规神经内科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包括心理训练、基础训练、摄食训练、穴位按摩等在内的综合康复护理。结果干预组总有效率(57.5%)显著高于对照组(37.5%)(P〈0.05)。结论脑卒中致吞咽困难患者应及早予以综合康复护理,以促进患者吞咽功能恢复,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心理康复结合语言训练对脑卒中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心理康复结合语言训练.在干预前、干预4周结束时分别采用中文版卒中后失语患者抑郁问卷(医院版)(SADQ-H)以及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表(CRRCAE)》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SADQ-H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听理解、复述、说、出声读、阅读5项正答率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语言功能改善率优于对照组[(19.22±4.85)vs.(24.01±5.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康复结合语言训练对脑卒中失语症患者语言康复及心理障碍具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