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香港宁养院的服务理念、工作目标、护士使命及其卓著成绩进行了描述,以吸收有利于大陆宁养服务发展的优点,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宁养服务.  相似文献   

2.
敬告作者: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香港宁养院的服务理念、工作目标、护士使命及其卓著成绩进行了描述,以吸收有利于大陆宁养服务发展的优点,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宁养服务。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宁养医疗服务对晚期癌症患者及其亲属的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对50例晚期癌症患者及其50名亲属实施宁养医疗服务,并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90,SCL-90)评定宁养医疗服务前后患者及其亲属的心理状况。结果在接受宁养医疗服务后,晚期癌症患者及其亲属SCL-90总分低于服务前,患者主要表现在躯体化、抑郁、敌对性、恐怖4个因子(均P0.05);患者亲属主要表现在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性等4个因子(均P0.05)。结论宁养医疗服务可改善晚期癌症患者及其亲属的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4.
介绍国际宁养疗护的起源、我国宁养疗护的起源、现状及展望。其中现状介绍包括宁养疗护的内容、形式、宁养理念教育、从事宁养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性别差异对宁养服务患者的药物止痛疗效的影响。方法:3,153例宁养患者,总共6,886人次接受药物止痛治疗,根据性别分为男性组1,824例和女性组1,329例,回顾性分析他们的临床资料,判断不同性别患者的止痛效果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入院时QOL评分和疼痛NRS评分无明显差异。宁养服务前,更多的女性患者已选择药物止痛,但两组患者对强阿片类药物的选择无明显差异。宁养服务中,两组患者的平均调药时间、每次调药不同性别人次比例、每次调药时主要止痛药物中强阿片类药物所占比例、每次调药时强阿片类药物的使用量、每次调药止痛有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无差异。结论 :性别因素不足以影响宁养患者止痛药物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介绍国际宁养疗护的起源、我国宁养疗护的起源、现状及展望。其中现状介绍包括宁养疗护的内容、形式、宁养理念教育、从事宁养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家居服务护理模式对晚期癌症患者的重要性. 方法采取家居宁养服务模式,由宁养院医师、护士对1836例晚期癌症患者上门进行"家居服务,晚癌止痛,心理辅导"的服务.结果 1836例患者得到免费止痛和心理辅导,解除身心痛苦,重拾尊严.结论免费宁养服务计划秉承着"造福社会、造福病人"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全人服务的宗旨",充分地体现了对晚期癌症患者的关爱精神.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医学生宁养义工从事临终照护的体验,为制定针对性干预计划提供参考.方法:采有目的抽样的方法抽取广东某高校9名医学生宁养义工,运用质性研究的现象学研究方法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用Colaizzi7步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提炼出6个主题:医学生宁养义工的压力源;心理体验;宁养服务对医学生素养的影响;积极应对;宁养服务的不足;对国家加强临终关怀支持的需求.结论:医学生宁养义工在为癌症晚期病人提供临终照护时存在着较大的精神压力和复杂的心理体验,同时我国宁养服务还存在较多不足,因此有关部门要关注学生宁养义工的压力来源,帮助学生采取积极的方式应对压力,也建议国家加大对临终事业的支持.  相似文献   

9.
癌症患者家居服务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家居服务护理模式对晚期癌症患者的重要性。方法采取家居宁养服务模式,由宁养院医师、护士对1836例晚期癌症患者上门进行“家居服务,晚癌止痛,心理辅导”的服务。结果1836例患者得到免费止痛和心理辅导,解除身心痛苦,重拾尊严。结论免费宁养服务计划秉承着“造福社会、造福病人”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全人服务的宗旨”,充分地体现了对晚期癌症患者的关爱精神。  相似文献   

10.
满足模式在宁养服务中对癌症患者心理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1998—11~2005年对宁养服务的癌症患心理康复进行疏导,收到满意效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基于宁养服务理念的美术疗育法在终末期喉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8月1日~2020年8月31日130例终末期喉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实施基于宁养服务理念的美术疗育法,比较两组患者主观幸福感评分、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希望水平。结果:研究组健康担忧、精力、生活的满足和兴趣、忧郁与愉快心情、情感与行为控制、松弛与紧张及主观幸福感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功能领域、其他领域、总体健康状况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症状领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积极态度、行为水平、亲密关系及希望水平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终末期喉癌患者中应用宁养服务理念的美术疗育法,可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提高其希望水平,保持患者对生活积极行为和态度,提高患者对自身的美感支持,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宁养院临终关怀工作特点及护士素质要求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宁养医疗 (临终关怀 ) (HospicePalliativeCare)于 2 0世纪 6 0~ 70年代由英国人桑德斯博士 (Dr .CicelySaunders)、美国 (Dr .ElizabethKubler -Ross)(精神科医师 )所倡导和推动。第一所圣克里斯多弗临终关怀院 (SaitChristopher’sHospice)于 196 7年在伦敦创立[1] 。以后宁养医疗发展到欧美各国 ,80年代传到日本 ,90年代传到台湾、香港。对医疗、社会、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国大陆宁养医疗起步较晚 ,1998年由香港著名企业家李嘉诚先生捐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宁养模式下居家临终癌症患者家庭照顾者积极体验。方法 2018年5-8月,目的抽样法选取接受广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宁养院居家宁养服务的临终癌症患者的家庭照顾者17名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将访谈资料转录后按照Colaizzi 7步法进行分析。结果宁养模式下居家临终癌症患者家庭照顾者的积极体验可归纳为4个主题,即:照顾中寻找角色意义,促进长期照顾;照顾经历中个人获益;照顾促进与他人关系的积极改变;以照顾者视角关注并思考相关社会现状。结论医护人员应重视评估居家临终关怀下癌症患者家庭照顾者的积极体验,发掘潜在积极特质,支持和协助其适应照顾角色,以促进个人成长与发展,使照顾者以更健康的身心状态承担照顾任务,提高照顾质量。  相似文献   

14.
家居宁养护理服务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癌症为目前世界上难以治愈的疾病。怎样使晚期癌症病人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重获人的尊严 ,成为医院护理服务的新课题。 1 998年在香港知名人士李嘉诚先生倡导、资助下成立了我国首家为晚期贫困癌症病人提供宁养服务的机构———宁养院。以家居式服务为主要特色的护理服务 ,为提高晚期癌症病人的生活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现介绍如下。1 宁养院的设置接待室 :围绕家居服务的特色 ,室内布置优雅、洁净、温馨 ,配有高级沙发、电视、VCD、专科医疗书籍、科普资料。病人在候诊、休息时 ,可像在家一样 ,按自己的爱好享用。观察室 :设 5…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宁养护理改善癌症患者家属对病情告知的态度.方法 自设问卷对2010年1~6月接受我院宁养护理的患者家属268例进行病情告知态度调查,并实施宁养护理.结果 癌症患者家属同意完全告知病情诊断及预后,护理前52例(19.4%),护理后145例(54.1%);同意告知病情诊断但不告知预后,护理前68例(25.4%),护理后97例(36.2%);完全不同意告知病情诊断及预后,护理前148例(55.2%),护理后26例(9.7%).结论 癌症患者家属中大部分对病情告知采取回避态度,实施完全或部分隐瞒病情,使患者无法参与治疗措施的决策和配合,特别是止痛药应用,直接影响了疼痛控制的效果和宁养护理品质的提高,给予宁养护理改善癌症患者家属对病情告知的态度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全面了解晚期癌痛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状况,采取有力干预措施,提高宁养服务的质量。方法选择2007年9月~2008年6月接受我院宁养服务的晚期癌痛患者50例,首诊评估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情况,了解其需要,采取相应干预措施,观察干预前后患者生活质量变化。结果本组50例通过心理干预,患者及家属情绪、行为及感知觉均有明显改善,其余各项生活质量亦有所提高。结论全面评估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状况,可有的放矢地实施心理干预措施,达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社会支持对提高晚期癌症患者生命质量的效果.方法 将接受宁养服务的98例晚期癌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9例,实验组接受为期6个月的综合社会支持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分别在接受干预1,3,6个月对2组进行生命质量各指标的评价.结果 2组患者除了生命质量中的性生活、婚姻维度得分比较不显著外,其余各维度3个时间点测量值间均差异显著.结论 综合社会支持可以提高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基于同感心的心理支持方法,评价其对晚期癌症患者的应用效果,并与常规心理支持方法相比较。方法:选择2001/3-2002/5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宁养院接受服务的家居晚期癌症患者325例为对照组,并选择2003/12-2004/6在宁养院接受服务的家居晚期癌症患者329例为观察组,两组在接受癌痛控制、症状处理(宁养服务)的同时分别接受基于同感心的心理支持和常规的心理支持治疗。基于同感心的心理支持方法为按同感心的原理,设身处地患者的情境,感同身受患者的情绪和需求,医务人员及患者家属以平等、尊重、接纳的态度,站在患者的立场对待患者,使患者能表达自己的感受,渲泻情绪等。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患者的焦虑、抑郁、孤独、愤怒、绝望、自杀倾向进行评估。①汉密顿焦虑量表:评估患者的焦虑状况,包括14个项目,分界值为14分,总分>14分肯定有焦虑存在;②汉密顿抑郁量表:包括24项,主要评估患者的抑郁状况、绝望及自杀倾向,采用04的5级评分,总分>20分,肯定有抑郁存在;③自拟调查表:调查患者的一般资料、孤独感、愤怒情绪、对宁养服务的满意度(仅在心理支持治疗1个月后调查),均采用0-4级评分,均以2分以上为肯定(阳性)。主要观察不同心理支持治疗对两组患者情绪障碍的治疗有效率[有效率=(治疗前该情绪的阳性人数—治疗后阳性人数/治疗前该情绪的阳性人数)×100%],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u检验。结果:对照组、观察组分别有13例、9例患者因死亡而心理支持治疗不足1个月而被剔除,因此两组分别有312例、320例纳入结果分析。观察组焦虑、孤独、抑郁、愤怒的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χ2=4.117~5.788,P<0.05)。观察组患者对宁养服务感到满意的有304例,占95.0%,对照组感到满意的有281例,占90.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5.591,P=0.018)。结论:基于同感心的心理支持治疗可明显改善晚期癌症患者的抑郁、焦虑、孤独及愤怒情绪,其疗效明显好于常规心理支持治疗,可广泛应用于宁养服务中。  相似文献   

19.
探讨舒适护理在癌症晚期病人宁养疗护中的应用,强调应注重护理理念的转变,使病人生理舒适、心理纾缓,从而提高癌症晚期病人的生存质量,使癌症晚期病人安详、舒适、有尊严的生存或离世,同时抚慰家属,做好家属的哀伤辅导,使家属顺利度过哀伤期。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帮助晚期癌症患者实现愿望,观察其对晚期癌症患者情绪、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接受宁养服务的126例家居晚期癌症患者提供“实现愿望,圆满生命”的特色服务,即根据其实际情况,力所能及地协助其实现愿望,如过生日、市内观光、散步、家人团聚会等。采用自行拟定的患者情绪变化问卷及生活质量评估表,评估患者实现愿望前后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实现愿望后患者的情绪有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生活质量较之前有显著的提高(P〈0.05)。结论“实现愿望,圆满生命”的特色服务,能改善患者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减少他们心中的遗憾,使其心灵得到平安。因此,应成为“全人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