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 总结狗咬伤患者术后残余创面应用VSD负压引流术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狗咬伤患者创面在抗感染、改善微循环,美宝湿润烧伤膏再生技术换药等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护理方法和效果。结果 患者创面愈合,无并发症发生。 维持有效和恒定适度的负压吸引是护理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2.
王希英 《西南军医》2013,(2):131-134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将23例糖尿病足患者按住院时间随机分为观察组13例和对照组10例,两组均给予入院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对照组使用外科换药和护理。结果观察两组创面显效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能大大缩短糖尿病足创面的治愈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局部氧疗对创面愈合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新西兰大白兔为研究对象,建立皮肤切除伤口动物模型,并随机分为4组,分别对创面施加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负压值-60mmHg)、局部氧疗(氧流量1L/min)、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局部氧疗(负压值-60mmHg,氧流量1L/min)3种治疗,而对照组采用常规包扎治疗。观察创面愈合情况28d,记录各组伤口愈合数目和愈合天数并计算平均愈合时间。结果结合治疗组(即负压封闭+局部氧疗组)中10个创面全部愈合,平均愈合天数为(18.6±2.4)d,分别与负压封闭治疗组、局部氧疗组、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与局部氧疗相结合能促进创面愈合,是一种新的治疗创面的方式。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盆周围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给予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徐州仁慈医院收治的36例骨盆周围创面患者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待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后直接缝合或行植皮、皮瓣转移封闭创面,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36例患者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良好时间为(14.2±3.6)d,行游离皮片移植修复者14例、远处皮瓣转移修复者6例、局部皮瓣转移修复者16例,术后治疗(29.5±2.5)d后皮瓣成活良好,创面完全愈合。结论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可有效促进骨盆周围创面的再生修复,为后期的创面封闭奠定良好的基础,疗效显著,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局部持续微氧灌注对慢性难愈合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东莞市大朗医院收治的50例慢性难愈合创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联合组25例与对照组25例,联合组患者行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局部持续微氧灌注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行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换药次数、临床疗效、住院时间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治疗2周后,联合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Z=-3.140,P=0.002),换药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t=3.748,P=0.001),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t=10.690,P<0.001),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Z=-4.902,P<0.001)。结论 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局部持续微氧灌注治疗慢性难愈合创面,有助于加快创面愈合,提高治疗效果,增加患者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6.
杨洁 《航空航天医药》2011,22(7):878-879
目的:探讨重大损毁伤术后应用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VSD)的疗效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对本科2009-12~2010-12间53例重大毁损伤患者在彻底清洁创面后进行VSD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7~14 d。结果:拆除负压引流装置后,创面均有大量新鲜肉芽组织生长。行游离植皮或皮瓣移植术后伤口愈合良好未发生并发症。结论:应用VSD封闭负压吸引治疗重大毁损伤转变了传统治疗方法,减轻了病人痛苦,促进了肉芽组织快速生长,提高治愈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
封闭式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是应用含有引流管的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盐泡沫敷料.敷盖或填充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再用生物半透膜封闭形成一个封闭空间,而后接通负压源,通过可控负压来促进创面愈合(防止外界细菌入侵,改善创面血运)的一个全新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考察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深二度烧伤创面的效果。方法对51例深二度烧伤患者给予分组治疗,VSD组28例,清创后应用VSD技术;常规治疗组23例,两组患者创面新鲜后移植刃厚皮片或者中厚皮片封闭创面。结果 VSD组应用5~10 d后,肉芽新鲜者去除VSD材料装置,手术移植刃厚皮片或者中厚皮片。反之,继续VSD治疗至肉芽新鲜,手术植皮。与常规换药组比较创面愈合时间缩短,疼痛减轻,费用降低。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小面积二度烧伤创面愈合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治疗大面积皮肤撕脱伤创面中的应用和护理.方法:对23例大面积皮肤撕脱伤患者,经过彻底清创后使用VSD技术治疗.伴创面缺损者待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后植皮治疗.进行临床观察和护理.结果:本组病例经过VSD治疗后,创面均一期愈合或二期植皮后愈合.无局部并发症发生.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处理大面积皮肤撕脱伤创面(或伴软组织缺损者),效果满意.有效的专科护理是取得良好疗效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局部氧疗治疗骨科慢性难愈合创面的效果。 方法 选取 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铁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80例骨科慢性难愈合创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90例)与对照组(90例), 观察组患者采用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局部氧疗治疗, 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血浆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水平、创面细菌阳性率、创面温度、创面pH值、压疮愈合计分量表(PUSH)评分以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 治疗7、14 d时,观察组患者EPO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5.689、4.807,P均<0.05)。治疗14 d时, 观察组患者创面细菌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10.062,P=0.002),创面温度明显高于对照组(t = 6.040,P<0.001),创面pH值、PUSH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4.079、3.783,P均<0.001)。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t = 5.038,P <0.05)。结论 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局部氧疗治疗骨科慢性难愈合创面,可明显提高血浆EPO水平,增强创面抑菌效果,改善创面pH值、温度等微环境,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手外伤肌腱外露的疗效.方法 本组病例清创后肌腱外露,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并使用一次性负压引流扩创材料覆盖创面,每次持续负压引流7d,使用1~3次,待肉芽组织覆盖肌腱后,取大腿中厚皮片,取皮处用创疡贴覆盖,将自体皮戳洞后缝合于创面上,皮片覆盖VSD材料负压引流,术后10d打开,创面愈合后行预防瘢痕治疗3~6个月.结果 创面经1~3次负压封闭引流后肉芽组织完全覆盖外露肌腱,21例皮片全部成活,术后6个月随访,外形较美观,手部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负压封闭引流是手外伤肌腱外露的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负压伤口疗法(NPWT)是将吸引装置与特殊的伤口敷料连接后,使伤口保持在负压状态,通过增加创面血流量,促进肉芽组织及修复因子的生成,清除创面渗出物,减少组织细菌含量,减轻创面水肿等来促进创面更快更好地愈合,提高伤口的治愈率与患者的舒适度,达到治疗的目的.NPWT包含负压封闭引流(VSD)和负压辅助闭合伤口(VAC)两个...  相似文献   

13.
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在各类创面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最初设计应用于开放性骨折创面,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随着时代的发展,VSD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并取得了良好的医疗和社会效益.本文综合相关文献,对VSD技术在不同类型创面中的应用进行初步总结,以期进一步拓宽VSD技术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4.
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是腹部外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尽管有系统的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措施,但是,患者本身具有的易感因素或者某些手术操作依然会导致很高的切口感染率。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最初是应用于各种急慢性伤口,并被证实可以促进伤口的愈合。近几年,VSD逐渐应用于外科手术后的一期缝合切口以及预防高感染风险患者术后出现的切口并发症。本文介绍了腹部手术部位感染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以及VSD技术运用于腹部外科手术后一期缝合切口的进展,并展望了VSD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在小儿损伤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08年10月—2011年6月,采用VSD技术治疗小儿严重损伤共35例,待创面肉芽生成良好,外露的肌腱、骨膜表面有新鲜的肉芽组织覆盖后,给予植皮或者皮瓣转位治疗。结果所有患儿分别经1~3次VSD治疗后,创面均植皮或皮瓣转位成功,创面闭合,外观良好。结论 VSD技术治疗小儿严重损伤,可以促进创面肉芽组织快速生长,缩短病程,减少痛苦,与成人应用VSD相比,临床和社会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应用Ampplatzer偏心型封堵器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VSD),探讨护理及预防并发症发生的方法。方法:对18例接受介入治疗的VSD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针对各自的并发症实施相应护理对策。结果:18例息者介入治疗技术成功率100%,术后1例发生血肿及腓肠静脉血栓,1例传导阻滞,经治疗均痊愈。结论:膜部VSD封堵术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介入治疗方法,为VSD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可取代部分病例的外科治疗。通过准确的术前决策,充分的术前准备。娴熟的操作技术以及积极的术后监护处理。可以提高VSD封堵术的技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应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处理早期贯通性枪伤的疗效。方法:8只市售健康成年猪用国产95式步枪造成双侧软组织贯通伤,随机配对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伤后3 h,实验组进行VSD处理,对照组常规处理伤口。于伤后2、24、48和72 h做磁共振成像(MRI)检查,伤后3、12、24、48、72 h取伤道内组织做细菌学检查,伤后72 h处死,对伤道横截面进行肉眼观察和病理学检查。结果:MRI上"双低信号区"经病理学观察证明为凝固性坏死组织。VSD处理显著抑制细菌增殖,常规方法不能阻止感染,72 h后仍可见伤道周围组织明显水肿。结论:VSD处理早期枪伤可起到抗感染、解压和促进愈合作用,并使坏死组织和未失活组织之间的界限易于辨认。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应用湿性医疗技术(MEBT/MEBO)治疗神经外科患者挫擦伤创面的护理方法。方法将130例颅脑外伤合并皮肤挫擦伤患者分为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65例),治疗组创面采用MEBT/MEBO治疗,并进行早期护理、心理护理、局部护理、全身护理、延伸服务五个关键环节的护理,保证挫擦伤创面有效的药物滋润;对照组采用传统疗法进行换药,并进行专科护理、基础护理、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在创面愈合时间、愈后瘢痕形成情况、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神经外科MEBT/MEBO护理模式有利于挫擦伤创面的修复,患者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aum staling drainage,VSD)治疗下肢大面积皮肤缺损合并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4例下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患者,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网状植皮术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平均使用VSD 8.5天,13例皮片全部存活,创面愈合,其中5例接受两次VSD治疗;1例皮片存活95%,经换药后,创面愈合,患肢运动功能及外观恢复良好;创面封闭时间最短者13天,最长者24天.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网状植皮术处理下肢大面积皮肤缺损合并感染的创面,能更好地进行创面引流,控制感染加重,促进创面良好贴附,有利于移植皮片存活.  相似文献   

20.
负压封闭引流促进创伤修复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对其作用机制研究较少,本文将对VSD促进创面愈合的分子机制、物理学机制、临床应用等作一综述,为VSD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