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黑色素瘤的CT和MRI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黑色素细胞肿瘤患者的CT、MRI影像特点及临床病理资料。10例中,4例行CT平扫,1例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8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颅内9例,椎管内1例;5例CT平扫表现为高密度,1例CT增强扫描明显强化;8例MRI均表现为T1WI呈高信号,T2WI呈低信号,其中6例明显均匀强化,1例轻度强化,1例环形强化。结论黑色素瘤具有典型的影像学表现,尤其是MRI信号特点具有特征性,对大多数病例可做出准确的影像学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深在性囊性胃炎(GCP)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GCP的术前影像学资料.6例病例中,4例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1例行CT平扫及MRI增强检查,1例行CT平扫及PET/CT检查.结果 4例病灶位于胃窦部,1例位于胃底,1例位于胃小弯.5例表现为胃壁增厚或肿块,其中4例病灶内见单发小囊,...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骨外骨软骨瘤(extraskeletal chondroma,ESC)的影像学诊断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ESC临床手术及影像学检查资料,结合文献分析。结果 6例ESC中2例仅行CR检查,2例行CT平扫检查,1例行CT平扫加增强检查,1例行CT及MRI检查。6例ESC共7个肿块,其中踇趾旁1例2个肿块,手环指、肘后、肱骨背侧、肩胛骨旁、腰背部各1例。ESC影像表现为软组织内单发与骨膜、滑膜不相连的质硬软组织肿块5例,多发1例;边界清楚5例6个肿块,肿块内见钙化灶或骨皮质样高密度影肿块5例6个肿块,另1例为单发无钙化肿块;MRI扫描肿瘤内部主要表现为不规则片团状长T_1长T_2信号,肿块周边可见长T_1短T_2纤维包膜成分。结论 ESC为少见的软组织良性软骨性肿瘤,具有较特征的影像学特点,术前影像学检查诊断价值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腺泡状软组织肉瘤(ASPS)的影像学表现特征,旨在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ASPS患者11例(男6例,女5例,年龄21 ~62岁,平均32.1岁),所有患者均行MRI平扫,其中4例行MR增强扫描,1例行MR增强扫描与MRA,2例行MRS扫描,2例行CTA检查.结果 ASPS在影像学上主要表现为T1WI等信号或稍高信号、T2WI混杂高信号(11/11)的软组织肿块,边界清楚,呈球形或类球形(9/11),肿瘤内外可见多发扭曲的血管流空信号(8/11)与线状低信号分隔(9/11).增强扫描肿瘤实质部分呈明显强化(5/5).MRA示肿瘤有丰富的供血动脉(匹配于平扫序列中的流空信号区)以及多发紊乱的引流静脉.2例1 H-MRS均表现为3.2 ppm处出现明显的胆碱峰.ASPS容易发生在年轻患者;肿瘤没有特定的好发部位,但更趋向于躯干的中下段(7/11),部分患者就诊时已经发生远处转移(肺4例,脑1例,淋巴结2例).结论 ASPS虽为罕见肿瘤,但其影像学表现及临床征象具有一定特征性,熟悉这些特点,有利于ASPS的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腹膜后良性神经鞘瘤的 CT 和 MRI 表现,总结其影像学特征.资料与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7例腹膜后良性神经鞘瘤患者中,21例行多层螺旋 CT 检查,9例行 MRI 检查.观察 CT、MRI 平扫和增强时肿瘤的特征性改变.结果27例腹膜后良性神经鞘瘤边缘规则光整,直径多在5~10cm之间,CT 平扫肿瘤呈实性或囊实性.CT 增强后动脉期轻至中度强化10例,主要呈云絮状、索条状强化;动脉期9例可见纤细血管显影.门脉期及延迟扫描轻度渐进性强化13例.MRI 平扫呈不均匀长 T1长 T2影,DWI 呈高信号,4例可见靶征改变,增强后门脉期及延迟呈渐进性强化.无一例发生淋巴结转移.结论腹膜后良性神经鞘瘤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异性,CT 结合 MRI 检查及多期增强扫描对其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6.
胃间质瘤(gastric stromal tumor,GST)是一种独立起源于原始间叶组织的非定向分化的肿瘤,属于消化道间叶性肿瘤[1~3],术前CT定性诊断困难,随着免疫组织化学、电镜及分子生物学技术不断发展和应用,人们对其研究不断深入,本文对1997年1月~2006年4月在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GST的临床及CT征象作一分析,以期提高该肿瘤的认识。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12例,男性7例,女性5例,年龄38~72岁,平均54岁。所有病例均有CT和胃镜检查资料,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腹疼痛或饱胀不适伴乏力、纳差、消瘦、黑便、贫血、恶心返酸、嗳气、体检腹部包块10例,2例由查体钡餐发现。实验室检查:粪潜血(+)7例、血红蛋白、红细胞、红细胞压积均有不同程度降低,12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1.2检查方法所有病例术前均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然后再行胃镜检查,超声检查。  相似文献   

7.
何文杰  雷益  焦娟  张瀚文 《放射学实践》2019,34(12):1299-1303
【摘要】目的:探讨颅内孤立性纤维瘤/血管外皮瘤(SFT/HPC)的影像学特征及病理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3例颅内SFT/HPC患者的CT、MRI表现及临床、病理资料。所有患者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8例行MRS检查,6例行DTI检查;10例行CT平扫,其中2例行CT增强扫描。结果:男女患者例数比为12:11,中位年龄44岁。病灶位于幕上17例,幕下5例,幕上延伸至幕下1例;边缘呈不规则、分叶状18例,类圆形5例。10例行CT平扫,病灶均呈稍高密度,密度不均7例,邻近颅骨骨质受压吸收或破坏5例。2例行CT增强扫描,病灶均表现为不均匀明显强化。MR T1WI上病灶呈不均匀等、低混杂信号17例,均匀低信号6例;T2WI上呈高、低混杂信号20例,均匀稍高信号3例,4例囊变。14例存在不同程度的瘤周水肿,9例肿瘤内可见迂曲的流空血管影。增强扫描21例呈不均匀明显强化,2例呈均匀强化,可见“脑膜尾征”8例。23例中Ⅰ~Ⅲ级SFT/HPC分别为8、6和9例。主要病理表现为病灶内可见束状、编织状分布的梭形细胞,胶原纤维丰富;Ⅱ~Ⅲ级病灶内可见更多的肿瘤细胞和较少的胶原组织,部分伴有肥大细胞和“鹿角”样血管。免疫组化检查显示23例病灶内CD34、CD99、Bcl-2和STAT6均为阳性表达。结论:颅内SFT/HPC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尤其是磁共振成像对本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低颅压综合征的MRI表现(附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低颅压综合征的MRI表现.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低颅压综合征的影像学表现,其中1例行头颅CT平扫、头颅和脊柱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头颅MRV扫描,3例行头颅MRI平扫及增强扫描,1例行脊柱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1例头颅CT扫描未见异常.4例头颅MRI扫描均显示硬脑膜弥漫性增厚并明显强化,1例出现脑下垂.1例头颅MRV显示上矢状窦、直窦、横窦扩张.2例脊柱MRI扫描显示硬脊膜广泛增厚并明显强化.结论 硬脑(脊)膜弥漫性增厚强化是低颅压综合征的特征性影像学表现,MRI增强扫描是诊断低颅压综合征的敏感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儿童肌纤维瘤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此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月-2020年5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肌纤维瘤患儿的病例资料。12例行CT平扫,其中9例行CT增强扫描,5例行MRI平扫,其中4例行MRI增强扫描。观察分析肌纤维瘤的部位、数目、大小、形态、边界、有无骨侵犯、密度/信号和强化方式等征象。结果:16例共检出32个病灶,其中2例为多发病灶(分别有6和12个)。发病部位:头颈部6例,四肢5例,躯干2例,骨内2例(其中1例为多发),1例累及四肢、躯干等多部位;孤立性肿块14例,多中心性病变2例;9例呈类圆形,7例呈不规则形;5例边界清晰,11例边界模糊;2例骨质受侵犯。8例CT平扫呈低或稍低密度,1例呈稍高密度,3例呈混杂密度;CT增强扫描显示5例呈轻度不均匀强化,4例呈明显不均匀强化。MRI平扫T1WI上3例呈等~低信号,2例呈等~稍高信号;T2WI上4例呈高~低混杂信号,1例呈稍高信号;4例MRI增强呈明显不均匀强化。随访中有2例复发。结论:儿童肌纤维瘤是一种罕见的软组织肿瘤,其CT及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相似文献   

10.
作者回顾性分析了发生于头颈部横纹肌肉瘤的CT和MRI表现,发现部分病例在增强扫描上出现特征性征象:葡萄串征。9例中,男5例,女4例,年龄6~53岁(5例<15岁)。病理组织学分为胚胎型(5例),腺泡型(3例)和多形型(1例)。9例均行CT扫描,其中7例行增强扫描。MRI检查8例,分别行横断面及冠状位T_1WI、T_2WI及增强T_1WI。2例CT平扫显示肿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