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2 毫秒
1.
目的:探讨采用以鼻腔底后端为基蒂的黏骨膜瓣旋转修补鼻中隔穿孔的疗效。方法:用类似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的方法分离鼻中隔穿孔周边的黏软骨膜及骨膜,并向下连接左鼻腔底后端为基蒂的黏骨膜瓣,将黏骨膜瓣向后上旋转,覆盖并缝合于穿孔周边的黏软骨膜及骨膜袋内。结果:11例鼻中隔穿孔修补患者均一期愈合,修补成功。结论:采用自体带蒂鼻腔底黏骨膜瓣修补鼻中隔穿孔,取材方便;无排斥反应;带蒂黏骨膜瓣血供良好,成活率高;鼻腔底部黏骨膜面积宽而长,修补较大穿孔时,可根据穿孔的大小和形状,提供足够的移植材料。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带蒂黏膜瓣用于修补鼻中隔穿孔和脑脊液鼻漏的疗效。方法2005年8月~2008年2月北京同仁医院鼻科共11例鼻中隔穿孔和8例脑脊液鼻漏患者。鼻中隔穿孔位于鼻中隔前部,穿孔大小0.8 cm~2.0 cm,在鼻内镜下采用邻近穿孔后上方的鼻中隔带蒂黏骨膜瓣(黏软骨膜瓣)向前下反转覆盖于鼻中隔穿孔黏膜缺损处,对侧采用穿孔前下方带蒂黏骨膜瓣(黏软骨膜瓣)和鼻底黏膜瓣或下鼻甲带蒂黏膜瓣覆盖修补穿孔。8例脑脊液鼻漏患者,2例漏出部位在嗅裂,5例漏出部位在筛顶,1例漏出部位位于嗅裂延续至后筛顶,面积大小为0.1 cm×0.8 cm~0.3 cm×0.8 cm。采用邻近的鼻中隔带蒂黏骨膜瓣反转覆盖于缺损处,必要时黏膜瓣中间夹层钩突或中鼻甲骨片,外覆邻近的鼻中隔带蒂黏膜瓣修补漏出部位。结果11例鼻中隔穿孔和8例脑脊液鼻漏均一次修补成功,随访3个月~3年,未见复发。鼻中隔黏膜转瓣后供区黏膜缺损区在2周后基本上皮化。结论鼻中隔带蒂黏骨膜瓣(黏软骨膜瓣)自身有血供,成活率高,获取容易,取材区域广泛,转蒂距离充足,是修补鼻中隔穿孔和嗅裂和筛顶脑脊液鼻漏的良好材料。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行带蒂鼻中隔黏骨膜瓣转位联合游离下鼻甲黏膜瓣修补鼻中隔穿孔的疗效及分析手术经验。方法 2006年2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鼻中隔穿孔患者12例,在鼻内镜下鼻中隔穿孔一侧行带蒂鼻中隔黏骨膜转位贴补联合另一侧游离下鼻甲黏膜组织瓣贴补术,术后随访观察鼻中隔穿孔修补创面愈合情况及修补效果。结果 12例鼻中隔穿孔均一期修补成功,随访3个月以上未见再穿孔。结论鼻内窥镜下行带蒂鼻中隔黏骨膜瓣转位联合游离下鼻甲黏膜瓣修补鼻中隔是一种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粘骨膜肌瓣修补鼻中隔穿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 8~ 2 0 0 0年 ,我科收治 9例鼻中隔穿孔患者 ,用上唇颊部带上唇肌蒂的粘骨膜瓣 ,经鼻前庭底部隧道修补鼻中隔穿孔 ,全部一次修补成功 ,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9例患者中 ,男 8例 ,女 1例 ;年龄 2 0~ 5 2岁。穿孔原因 :鼻中隔矫正术所致 4例 ,麻疹后并发穿孔 1例 ,外伤性穿孔 1例 ,化学物质腐蚀性穿孔 1例 ,原因不明 2例。穿孔面积 :0 .5cm× 0 .9cm 6例 ,1 .0cm× 1 .3cm 3例。穿孔位于前下方 6例 ,位置偏后 3例。 5例边缘较厚 ,可分离双侧中隔粘软骨膜 ,4例鼻中隔矫正术者 ,在手术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只有 1侧粘软骨膜存在 ,…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鼻中隔穿孔修补术的方法。方法3例鼻中隔穿孔病人采用鼻内镜联合显微镜下,应用带蒂鼻腔黏骨膜瓣翻转联合鼻中隔减张皮瓣修补术,并用保湿物鼻腔填塞方式。结果随访1~2年,3例鼻中隔穿孔手术修补成功。结论鼻内镜联合显微镜下,应用带蒂鼻黏骨膜瓣翻转联合鼻中隔减张皮瓣修补术是修补鼻中隔穿孔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耳屏软骨联合带蒂鼻腔黏骨膜瓣修补鼻中隔大穿孔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选取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18例鼻中隔大穿孔(直径≥15 mm)患者,鼻内镜下采用耳屏软骨联合带蒂鼻腔黏骨膜瓣行鼻中隔穿孔修补术,间断缝合,明胶海绵贴敷固定,术后观察修补物的存活情况。结果 18例患者术后全部随诊6个月至1年,17例完全修补成功,术后半年复查移植物全部成活;1例在术后半年复查时残留有小穿孔(直径为2 mm),门诊在局麻鼻内镜下重新创建新鲜创面后对位缝合,换药2个月后完全愈合。结论 鼻内镜下采用耳屏软骨联合带蒂鼻腔黏骨膜瓣修补鼻中隔大穿孔,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临床上鼻中隔较大穿孔修补比较困难。1 995年1月~ 1 998年 3月 ,我们利用上颌骨前壁带蒂骨膜瓣修补鼻中隔前部中等穿孔 5例 ,穿孔全部闭合。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5例患者中 ,男 4例 ,女 1例 ;年龄 2 8~ 54岁。2例有不良的挖鼻习惯 ,3例为鼻中隔矫正术后继发性鼻中隔穿孔。均有鼻腔干燥、结痂及反复鼻出血病史。鼻腔检查 :无炎症、肉芽及肿物 ,无全身性慢性疾病。鼻中隔穿孔呈圆形或椭圆形 ,直径 1 .0~1 .5cm。穿孔全部在鼻中隔软骨前部或鼻中隔软骨与梨鼻软骨交界处。术前准备 :术前 1周用生理盐水 50 0 ml加庆大霉素 8万 u冲洗鼻腔 ,…  相似文献   

8.
1989年以来,我们采用带蒂鼻粘骨膜瓣修补鼻中隔穿孔,经治10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10例,男8例,女2例;年龄20~48岁。因鼻腔反复出血5个月至21年就诊。检查:鼻中隔黎氏区有0.5cm×0.5cm至1cm×1cm穿孔。10例均为鼻中隔前部穿孔未行中隔矫正...  相似文献   

9.
乳突筋膜及骨膜-骨组织瓣修补鼻中隔穿孔1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乳突筋膜及骨膜-骨组织瓣修补萎缩性鼻炎鼻中隔穿孔的方法及疗效。方法11例萎缩性鼻炎的鼻中隔穿孔病人,采用乳突部筋膜及骨膜-骨组织瓣修补穿孔,鼻腔黏骨膜下脂肪组织填塞缩小鼻腔。结果随访24~48个月,11例穿孔均修补成功,鼻黏膜干燥好转。结论鼻中隔穿孔合并有萎缩性鼻炎时,应从其他部位取材,乳突部筋膜和骨膜-骨组织获取方便,成活率高,是一种理想的修补材料。  相似文献   

10.
带蒂鼻前庭骨膜瓣显微手术修补鼻中隔穿孔董人禾,高智蔚临床上修补鼻中隔穿孔的方法很多,但效果不尽理想。1978年至1993年,我们采用带蒂鼻前庭骨膜瓣显微手术修补鼻中隔穿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兹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鼻中隔穿孔患者21...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医用超薄钛膜作支架植入联合鼻腔底带蒂黏膜瓣修补中等以上鼻中隔穿孔的效果。方法:自一侧鼻腔底部作一黏骨膜瓣以鼻中隔穿孔下缘为蒂经穿孔处翻向对侧,于黏骨膜下嵌入式植入一块约大于穿孔的超薄钛膜支架封闭穿孔,并缝合固定。结果:11例患者鼻中隔穿孔均1次修补成功,鼻中隔基本平直,鼻腔通气良好,随访6~12个月,无排异反应及鼻中隔穿孔。结论:钛膜极薄,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可作为支架植入修补较大的鼻中隔穿孔。  相似文献   

12.
鼻中隔穿孔修补方法较多,但较大穿孔修补仍颇为困难,常有失败。作者1980~1996年间采用粘骨膜瓣双瓣翻转、交叉缝合法修扑鼻中隔较大穿孔16例,全部成功,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6例中,男11例,女5例,年龄19~62岁。中隔矫正术后遗零5例外伤4例,腐蚀伤3例,麻疹及其它感染后遗症3例,不明原因1例。穿孔最大径均在1cm以上。1.2手术方法术前准备:术前测量穿孔大小,包括上、下径和前后径;穿孔上、下方残留中隔的长度;穿孔相对应之鼻底的宽度(中隔至下鼻道可取粘骨膜之长度)。麻醉:1%地卡因副肾素棉片表麻鼻腔粘膜3…  相似文献   

13.
胶片固定在鼻中隔穿孔修补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鼻中隔穿孔修补术难度大、操作困难 ,术后移植物固定和鼻腔填塞方式是影响手术成功率的关键步骤之一。本文对 2 6例鼻中隔穿孔修补术后运用胶片固定技术 ,探讨其在预防和治疗鼻中隔穿孔中的应用价值。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2 6例鼻中隔穿孔患者 ,其中在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中导致粘膜对穿者 2 3例 (包括无粘膜缺损的鼻中隔撕裂患者 1 3例和有鼻中隔粘膜缺损的鼻中隔穿孔者 1 0例 ) ,男 1 4例 ,女 9例 ;平均年龄 35.6岁 ;陈旧性鼻中隔穿孔者 3例 (均有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史 )均为男性 ,年龄分别为 1 9、2 6、47岁。所有患者术前常规检…  相似文献   

14.
骨膜-骨组织瓣修补鼻中隔大穿孔(附15例报告)彭亚利,叶长发,高增斌鼻中隔穿孔修补因鼻内缝合困难等原因易遭失败。我科自1987年以来,采用髂骨外板的骨膜-骨组织瓣修补直径1.5cm以上鼻中隔大穿孔15例,获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  相似文献   

15.
鼻中隔穿孔在耳鼻咽喉科临床上并非少见,选择适宜的病例,进行手术修补,术后局部处理得当,多能成功。2000年1月~2007年10月,我科收治鼻中隔穿孔13例,采取鼻内镜下带蒂黏骨膜瓣转移修补鼻中隔穿孔,成功12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鼻内镜下鼻中隔穿孔修补术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下鼻中隔穿孔修补术影响手术成功率的相关因素。方法23例外伤或手术后鼻中隔穿孔患者采用经鼻内镜下穿孔修补术,术中分别采用筛骨垂直板或颞肌筋膜直接封闭穿孔、翻转黏膜瓣及赝复物夹衬并转移黏膜瓣封闭、下鼻甲带蒂黏膜瓣修补等方法进行修复,并采用硅胶板或塑料膜的保湿物垫衬保护为特点的填塞方式。结果直接封闭7例,翻转封闭5例,转移封闭10例,鼻甲封闭1例。随访4周至7个月,23例鼻中隔穿孔手术修补成功19例(82、6%),4例未成功的病例分别为术后3周黏膜瓣脱落1例、术前存在2个穿孔仅将大穿孔修补成功1例、术后筋膜干燥导致再穿孔1例及转移黏膜瓣太小,穿孔未完全修补成功1例。结论鼻内镜手术是目前修补鼻中隔穿孔的最佳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修补鼻中隔穿孔的新术式。方法 鼻内窥镜下剥离鼻中隔穿孔后方之粘骨膜瓣,通过穿孔向对侧翻转,缝合固定于对侧穿孔前缘之创面,然后作鼻腔填塞。结果 15例鼻中隔穿孔用本术式修补成功。分别随访0.5-1年,均无复发。结论 本术式视野清晰,操作简便,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8.
自1989年以来,我们用大腿阔筋膜修补易中隔大穿孔(孔径>Icm)5例,均获成功。现将有关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5例中,男4例,女1例;年龄22~44岁。鼻中隔矫正术损伤3例,化学物刺激所致1例,原因不明1例。3例穿孔位于鼻中隔前部,2例位于前中部。双侧鼻腔用l%地卡因棉片表面麻醉,l/普鲁卡因2ml注射在中隔左侧皮肤粘膜交界处及鼻底粘骨膜之间。患者处半坐体位。鼻中隔左侧皮肤粘膜交界处偏外作“L”形切口。在直视下,仔细分开一侧粘软骨膜至穿孔前缘,再围绕穿孔上下后缘分离,使穿孔四周之粘软骨膜完全分开,穿孔后缘之粘软骨膜分…  相似文献   

19.
鼻中隔矫正术中一侧或双侧粘骨膜撕裂或双侧对称性撕裂时容易引起鼻中隔穿孔。目前对鼻中隔矫正术中双侧对称性粘骨膜撕裂的修补方法 ,有对撕裂的鼻中隔粘骨膜的各种减张缝合法 ,用颞筋膜或髂筋膜修补鼻中隔穿孔 ,或用鼻甲粘膜修补鼻中隔穿孔 ,以及用鼻中隔矫正术中切下来的鼻中隔软骨放置在两侧穿孔处的鼻中隔粘骨膜之间等。我们自 1999年 3月至2 0 0 1年 3月 ,为 8例鼻中隔矫正术中双侧粘骨膜对称性撕裂的患者 ,用鼻中隔矫正术中切下来的鼻中隔软骨与切除的下鼻甲粘膜彼此缝合后 ,放置在两侧撕裂处的鼻中隔粘骨膜之间 ,来修补双侧对称性粘…  相似文献   

20.
作者们综合各型鼻中隔穿孔手术方法和原则,发展了本文介绍的鼻中隔穿孔修补术。鼻中隔修补取得成功的基本原则是;(1)保证皮瓣供血良好;(2)手术野暴露清楚,易于操作;(3)缝线应固定于间皮组织内,利于皮瓣存活;(4)用厚骨膜瓣修补比薄的软骨膜瓣为坚固。鼻中隔大穿孔修补方法:手术在全麻下进行,鼻内和口内唇龈沟处加用10%可卡因4ml表面麻醉和1%利多卡因加1∶100,000肾上腺素局部浸润麻醉。沿唇龈沟作切口,直至骨膜。用骨膜刮离子由内侧向外分离骨膜至梨状窝达犬齿窝。用拉钩拉开上唇和鼻粘膜,暴露梨状窝。用一垂直刀由唇下径路进入,沿中隔后缘作切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