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1 毫秒
1.
探讨了协同产品商务制造系统的概念与特点,建立了基于目标(G)、性能(F)、模式(T)、视图(V)和过程(P)五元集合的协同产品商务制造系统总体模型,讨论了协同产品商务制造系统信息化模式,最后用实例说明了协同产品商务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在阐述协同产品商务概念、企业信息化发展趋势和制造系统类型的基础上 ,探讨协同产品商务制造系统的性能特征 ,建立基于目标 (G)、性能 (F)、模式 (T)、视图 (V)和过程 (P)五元集合的协同产品商务制造系统总体模型 ,进而建立过程 /性能 /视图 (PFV)、过程 /模式 /视图 (PTV)、过程 /模式 /目标 (PTG)和过程 /性能 /目标 (PFG)三维性能分析模型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协同商务链系统的运行工作效率和网络安全性,针对目前电子商务解决方案使用方面的不足,提出企业应将Mobile Agent技术引入协同商务链系统建模中。讨论了Mobile Agent的具体特性,分析了Mobile Agent在参与网络协同商务链交易全过程中面临的自身安全问题与网络安全问题。最后,以客户与供应商之间的交易流程为例,详细阐述了在公开密钥与数字认证技术安全体系下,基于Mobile Agent的安全协商交易流程。研究表明,采用在认证过程中要求Agent向供应商服务器出示许可证的方法,可以更好地提高协同商务链系统的网络交易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多组件Agent的协同设计系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提出了适合协同设计的、基于多层有限状态机的组件Agent理论模型。通过对产品模型建立过程中应具备的中性交换、重用、远程更改、知识工程及自管理等方面的需求分析,提出了包含三类基本数据(功能数据、结构数据和管理数据)和外围更改数据的面向协同设计的产品数据模型。提出了将组件Agent理论模型和产品模型相结合的产品组件Agent模型框架,详细论述了实现过程中的几个关键问题:环境模型的建立、策略集组织、基于分布式组件技术的软件重用、程序与数据的封装。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能有效地提高相关企业的产品协同设计能力。  相似文献   

5.
基于Web的协同产品设计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基于Web的产品协同设计系统的体系结构和实现方法,讨论了基于多Agent的分布式协同控制机制、异构信息源的语义描述以及可视化协同设计面板等关键技术,并实现了系统的原型。  相似文献   

6.
为满足分布异构环境对产品协同设计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多Agent的产品模块化协同设计策略.分析了协同设计需求与功能的映射关系,构建了基于多Agent的产品模块化协间设计自顶向下的四层过程模型;从模块内聚度、模块耦合度和模块可执行度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建立了基于多目标优化的模块分解数学模型,利用模块分解Agent实现最优模块划分,通过相似度算法获得求解模块的最匹配Agent;引入集成推理与决策机制构建了协同设计Agent行为模型,给出了基于黑板的Agent平行协商机制.最后,开发了基于浏览器/服务器的汽车协同设计原型系统,并以车身协同设计为例验证了该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模具异地设计与制造的特点以及多Agent系统的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多Agent的模具协同设计与制造系统框架,介绍了在该框架下的模具协同设计与制造工作流程,分析了模具协同设计与制造系统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协同产品商务环境下制造系统的关键技术、覆盖范围、系统性能和系统目标的变化及发展,着重探讨了协同产品商务制造系统的目标与协同性,表示了实现协同产品商务协同的合作体系结构和协同基础结构逻辑视图,分析了系统协同与耦合问题。  相似文献   

9.
基于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的注塑模协同设计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协同设计是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 (CSCW)在制造业中的重要应用。本文提出了基于 CSCW的注塑模协同设计系统 ,其采用的基于三级客户 /服务器原理的协同设计系统结构 ,可以有效支持异地异构分布式设计环境。同时对注塑模协同设计过程控制、协同设计产品多模型视图和基于多 Agent的协同组织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在研究模块化快速设计特点的基础上,提出用联邦式协同多Agent对复杂产品进行快速设计。在全局Agent联邦协调下各Agent联邦协同设计,实现从“用户—功能—功能元—元模块—模块—产品”的映射,完成快速设计的全过程。阐述了主要Agent联邦的功能、协作、通信和工作机制,构建了基于联邦式协同多Agent和工作组的快速设计框架。  相似文献   

11.
一种基于任务的协同管理Agent的模型与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多Agent处理环境(MAPE),为提高协同工作的效率,在文献[1,2]基础上给出了一个包含协同管理Agent的CSCW系统框架,同时给出了一个协同管理Agent的模型。由于协同管理Agent的模型仍是框架性质的,无法在计算机上实现,为此在文献[6,19]所提供的数学模型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任务的协同管理Agent群体决策与协同谈判的数学模型与算法。  相似文献   

12.
协同产品商务(CPC)是当前制造业信息化一种新兴而重要的解决方案,国内研究刚刚起步.在借鉴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基于一般的CPC系统功能和体系结构框架,从软件工程系统分析的角度,对CPC的组成和使能技术,尤其是后者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面向协同产品商务的企业信息集成平台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为支持虚拟企业间基于网络开展协同产品商务,分析了面向协同产品商务的企业信息集成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面向协同产品商务的企业信息集成平台的4层体系结构,给出了平台的功能模型,论述了平台的运行机制,研究了基于该平台的企业集成、面向协同产品商务的产品信息建模,以及基于可扩展标记语言的产品信息共享等关键技术。最后,利用J2EE技术进行了系统实现,并给出了一个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板带对中控制系统工作原理和其在不锈钢退火酸洗线(APL)中的应用,并分析了如何在不锈钢处理线适当位置设计不同类型的纠偏辊,达到理想的对中效果。  相似文献   

15.
The brittleness and insufficient strength of biomaterials such as calcium phosphate cement (CPC) limit their applications in physiologically non-load-bearing bone lesions. These limitations stimulated the research for developing degradable polymer-ceramic composite materials that can closely match the modulus of bones. In this study, poly (L-lactic acid)/calcium phosphate cement (PLLA/CPC) composite scaffolds were fabricated via a four-step process, namely, measurement, prototyping, compounding, and dissolving. The design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PLLA/CPC composite structures were theoretically and experimentally studied. The PLLA/CPC scaffold improved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CPC. The CPC??s 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strengthening percentage increase with higher PLLA volume. Such composites may have a clinical use for load-bearing bone fixation.  相似文献   

16.
Self-hardened calcium phosphate cement (CPC) sets to form hydroxyapatite and possesses excellent osteoconductivity. However, lack of macroporosity and low strength constrain its application in bone tissue engineering. Recent studies have incorporated various fibres into CPC to improve its mechanical strength. The present approach focused on the reinforcement of CPC with chitosan fibres and then the effects of the fibre structure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macrochannels 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PC-fibre composite were investigated. Chitosan fibres of diameter 200 microm were used to fabricate two types of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which were then coated with collagen and incorporated into CPC to fabricate CPC-fibre implants with a fibre volume content of 5 per cent.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the CPC-fibre implant was 33 MPa when the strain was 2.4 per cent, which is fourfold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PC control. Nine cylindrical implants including six CPC-fibre implants were implanted in the bone defects of nine dogs and were then post-operatively observed. After 20 weeks in vivo, new callus from the healthy tissue of the defect entirely integrated with the CPC-fibre implant and new bone was formed as the implant degraded. Scanning electronic microscopy images indicated that macrochannels were formed in the CPC-fibre implants with the degradation of fibres, but only micropores with a scale of less than 50 microm could be observed in the CPC control. Briefly, the incorporation of a suitable chitosan-fibre structure into a CPC implant not only could improve its mechanical properties but also facilitated the bone repair process in vivo.  相似文献   

17.
基于CPC理念的动态联盟中CAPP与PPS的集成,更突出主动协同及CAPP与PPS的集成对联盟企业产品全寿命优化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企业动态联盟中基于CPC的产品CAPP与PPS的集成特征,对其集成的关键技术如产品配置管理、全寿命优化协同设计、数据共享及冲突管理和协调等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提出了动态联盟企业中CAPP与PPS的集成框架,并通过实例初步验证了动态联盟下产品CAPP与PPS集成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协同产品商务及其结构体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阐述协同产品商务内涵、演变和发展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CPC的结构体系,包括CPC基本架构、总体框架、协同合作体系结构和协作基础结构的逻辑视图;进而探讨了CPC模式下的企业信息化。提出了CPC作为企业各种应用的eHub和提供访问数据通道的信息集成平台。  相似文献   

19.
凝结核粒子计数器(CPC)是针对亚微米及纳米量级气溶胶颗粒的检测仪器,其在环境监测、气象研究等领域有重要应用。国际上有少部分机构已经实现了CPC的规模化生产,而国内的相关研究却相对滞后。本文基于国内外学者对于CPC的研究成果,讨论了近40年CPC的发展历程。我们介绍了不同种针对CPC结构的优化方案,并围绕生长温度、颗粒浓度、工作液性质等参数对CPC检测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发现鞘流的加入可以显著降低CPC的切割粒径,工作液的性质直接决定了CPC的计数效率,合理控制冷凝器和饱和器的温差以及颗粒浓度也对CPC计数效率有改善作用。随后介绍了几种主流的CPC校准装置以及校准技术,并对比分析了其优劣性;最后讨论了不同类型CPC的测试性能以及主要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