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巨核细胞白血病(AMKL)是急性白血病中一种少见的类型。发病多为幼儿及青壮年,此病病情凶险,疗效不佳。近年来随着对巨核超微细胞化学及免疫细胞化学的深入研究,诊断技术不断改进与提高,对AMKL的认识逐渐加深,本病诊断率在提高。但是以往文献报道的AMKL大多数只是进行文字描述,或强调原幼巨核细胞缺乏特异的形态特征,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的原始细胞难以区别,只能利用电镜观察血小板过氧化物酶反应(PPO)和血小板特异的单克隆或多克隆抗体标记才能识别巨核细胞。本病例巨核细胞形态典型,我们将其…  相似文献   

2.
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acute megakaryocytic leukemia AMKL)是一种原发的巨核细胞系统异常增殖、病程经过凶险、迅速致死的疾病,FAB^[1]把这个类型的白血病归类到ANLL-M7,现在一直沿用这一名称。M7诊断难度较大,仅靠细胞形态或细胞化学检查不能做出诊断^[2]。我们运用形态学、细胞化学、  相似文献   

3.
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AMKL)是临床极少见的急性白血病,国外报道约占急性白血病的0.5%~1.2%,诊断需依靠检测血小板特异的抗体标记来确定,其预后很差。国内以往报道多为临床描述,没有对其分子生物学特征进行详细的研究.我院最近收治1例AMKL患者,除了进行临床观察外,还进行了相关的实验室检查,探讨了本病的分子生物学特征。  相似文献   

4.
虽然早在50多年前人们就已认识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AMKL),但一些分化差的 AMKL,依靠细胞形态学及普通细胞化学不能识别,经常被划为未分化型白血病。近来,应用识别巨核-血小板系列抗原的单克隆抗体,已可识别分化差的 AMKL。本文作者应用两种单克隆抗体研究了墨西哥协作组1年来诊断的21例细胞形态符合 FAB 分类法的M_1,L_2或 Mo 的病人。经检查,6例病人为 AMKL,  相似文献   

5.
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巨核细胞性白血病(AMKL)的细胞免疫学诊断和化疗疗效。方法:用流式细胞术单克隆抗体直接免疫标记检测白血病细胞表达相关抗原表达,短期培养法与直接法G显带检测染色体组型;TA或HA方案化疗。结果:5 AMKL均表现CD42和CD41的高表达,其中2种伴CD13和CD33高表达,TA方案化疗达完全缓解1例,结论:流式细胞单克隆抗体直接免疫标记白血病细胞表达相关的抗原表达可以确定AMKL的诊断,TA或HA方案辅以强有力支持治疗AMKL可以获得完全缓解。  相似文献   

6.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多为巨核细胞及血小板明显减少,我院发现一例白血病患者,巨核细胞及血小板明显增多,通过细胞组织化学、免疫学分型以及血小板过氧化物酶等试验证实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现报道如下。1病历简介患者,女,37岁,因头昏乏力一月余后日渐加重...  相似文献   

7.
儿童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AMKL)的骨髓移植(BMT)治疗,至今文献中仅见6例报道。作者报告了6例儿童 AMKL 及1例急性骨髓纤维化的临床、血液学、染色体核型及 BMT 治疗结果。本组病例均经形态学、细胞化学、免疫表型和/或血小板过氧化酶活性检查确定。FAB 分类为AML-M_7。6例接受异基因 BMT(allo-BMT),1例接受自身 BMT(ABMT)及 allo-BMT。年龄最小10个月,最大11岁。从诊断到移植时间为6~12个月。所  相似文献   

8.
十余年前我们观察到巨核细胞脱核和核浆连体分离现象,其后提出脱核的3种形态。进一步观察发现,巨核细胞极性状核是由高度重叠的胞核解聚、分离(或持续不断的异常分裂)演变而来,且多无血小板产生,但个别例外。我们报告2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伴巨核细胞散开和逸核的异常形态,其中1例异常巨核细胞有众多血小板生成。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5例巨核细胞血血病的原始巨核细胞及较成熟巨核系前体细胞作扫描电镜研究,其中4例为慢粒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性变,1例为急性骨髓纤维化表现为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超微结构形态:白血病细胞外形不规则,有表面小泡,核浆比例高,核圆或卵圆形,核仁明显,可见游离核糖体及不同长度粗面内质网。可见小的、有时为数众多的线粒体。部分细胞已出现血小板界膜或电子密集颗粒。可见数量不一、有血小板界膜发育良好的微巨核细胞。  相似文献   

10.
儿童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通过实例分析儿童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AMKL)的临床、病理和生物学特征。用骨髓细胞涂片观察细胞的形态;用流式细胞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肿瘤细胞的免疫表型。结果表明:本例以发热、出血、肝脾淋巴结肿大为主要临床症状,白细胞增多伴两系血细胞减少,骨髓干抽,骨髓原始巨核细胞异常增生超过30%,原始细胞的免疫分型为CD41+CD61+。骨髓活检显示,髓内增生的单个核大细胞为CD42b+。最后诊断为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结论儿童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较为少见,容易误诊,预后不好;免疫分型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有助于该病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11.
采用生物素标记探针核酸分子原位杂交(ISH)对5例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acutemegakaryoblastic leukemia,AMKL,FAB-M7)患者细胞的癌基因表达进行了观察。2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巨核细胞变患者的N-ras、c-sis、c-abl和c-myc mRNA高表达,其中1例同时高表达c-fms;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转化M7患者c-mvc、c-sis和c-fms mRNA高表达;另2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7(ANLL-M7)患者c-myc和c-fms mRNA高表达。本文对癌基因与AMKL恶性克隆扩增和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巨核细胞多倍体化障碍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FAB将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AMKL)定为M7型。作者研究了1982-1986年就诊的409例急性白血病中的28例AMKL的特点。方法:(1)细胞形态学和组织化学研究,包括非特异性脂酶,α萘酚醋酸脂酶(ANAE)及α萘酚丁酸脂酶(ANBE);(2)免疫学标志,包括抗糖蛋白单克隆抗体,抗-GPⅢa(C17)及抗-GPⅡb/Ⅲa(FMC24,J15)等。结果:(1)28例AMKL中,既往患骨髓增殖性疾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及继发性白血病者分别占10,3,14与1例;(2)患者血红蛋白平均为8.8±2g/dl,50%患者白细胞计数<7×10~9/L,血小板正常或增高;(3)既往患白血病的AMKL患者14例,平均存活期为7.6个月,其中3例采用急性粒细  相似文献   

13.
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简称巨白(AMKL),是一种特殊类型及原发的巨核细胞异常增殖性疾病,由于本病程进展迅速,因此早期的准确诊断对临床病人的治疗至关重要,现将我们近期2例巨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小巨核细胞免疫酶标染色在急性白血病诊断及分型中的意义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小巨核细胞免疫酶标染色在急性白血病诊断及分型中的意义王曦,程爽小巨核细胞是一种病态的巨核细胞,可存在于多种血液病的骨髓中。抗血小板膜糖蛋白单克隆抗体免疫酶标染色对巨核细胞有特异性。我们应用免疫酶标ABC染色观察70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及...  相似文献   

15.
王锦丽 《临床荟萃》1998,13(3):110-111
1931年Von Boros&korenyi首次报道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AMKL)。其后,由电于显微镜的血小板过氧化物酶(PPO)证实,该病原始细胞为巨核系。按急性白血病(AL)的FAB分类,定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M_7。该病发病率低,预后比其它类型AL差,常伴有骨髓纤维化(MF)。近年由于新技术的开展,对此病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急性白血病患者HLA半倍相合骨髓移植后供者源复发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半倍相合骨髓移植后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复发情况,对2例接受半倍相合骨髓移植后出现白血病复发的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了外周血、骨髓检查、骨髓细胞形态观察及HLA基因型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发现。2例原发病分别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普通细胞型)和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且2例白血病细胞均有染色体畸变或癌基因突变、活化,2例骨髓移植后完全供者源造血重建,但2例复发后白血病细胞均来源于供者源,血型和HLA分型均为供者型,复发后2例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细胞型)和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这一结果提示,供者源复发可能与移植后应用大剂量免疫抑制剂有关,化疗、放疗以及受者本身造血微环境异常也可能参与了二次白血病的发生过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供者源复发可能是研究人白血病发生的适宜模式。  相似文献   

17.
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 (AcuteMegakary ocyticLeukemia,AMKL)是临床极少见的急性白血病 ,临床和光镜下无特征性表现 ,诊断需依靠利用电镜观察血小板过氧化物酶反应(plateletperoxidasereaction,PPO)和血小板特异的单克隆或多克隆抗体标记来确立。其预后很差。我院近期收治 1例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男 ,57岁 ,因牙龈出血 6月 ,头昏、心累、乏力 1月入院。查体 :T37 2℃ ,中度贫血貌 ,双下肢及躯干在瘀斑、瘀点 ,双下肢膝关节以下凹陷性水肿 ,浅表淋巴结不肿大 ,胸骨无压痛 ,心肺 (- ) ,肝脾未扪及。血常规 :RBC 1 0 9× 1 0 1 2 …  相似文献   

18.
急性粒细胞巨核细胞白血病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两例急性粒细胞巨核细胞白血病。细胞形态检查显示两例外周血和骨髓涂片中原粒和巨核细胞均有较典型的形态。原巨核细胞大多呈花瓣状、云雾样和裙边状或条索状突起。一例原粒细胞中见Auer小体。细胞化学和免疫细胞化学证明这两种细胞混合存在。  相似文献   

19.
急性白血病骨髓巨核细胞数量及形态学动态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白血病骨髓巨核细胞数量及形态学动态观察李艳春(兰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兰州730000)关键词急性白血病巨核细胞骨髓急性白血病(AL)患者骨髓巨核细胞(MK)数量及形态在其初发及治疗过程中可见动态变化。我们观察了70例AL患者初发及治疗中的...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8年发展为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附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科(233004)纪淑仪,付承彬蚌埠医学院医学检验系高讳,许惠云,孟茵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发展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已有多例报告[1,2],而发展为急性巨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