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6 毫秒
1.
目的:观察大黄通便片对氯氮平所致的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将时间范围设定在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之间,选取本时间段我院收治的氯氮平所致的功能性便秘患者74例.将74例研究患者按照随机信封分组法分为两个独立小组.参考组功能性便秘患者使用多库酯钠片进行治疗,实践组功能性便秘患者使用大黄通便片进行治疗.分析两组功能性便秘患者治疗后的便秘相关评分、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在对氯氮平所致的功能性便秘患者进行治疗后,实践组功能性便秘患者的便秘相关评分优于参考组(P<0.05);实践组功能性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高于参考组(P<0.05);实践组功能性便秘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少于参比组(P<0.05).结论:在对氯氮平所致的功能性便秘患者进行治疗时,使用大黄通便片治疗能够优化便秘相关评分,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情况,值得在治疗氯氮平所致的功能性便秘时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倍他乐克联合通心络胶囊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2年7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按不同治疗方式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通心络)和实验组(常规治疗+通心络+倍他乐克),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心电图改善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心绞痛症状改善总有效率达到86.7%,与对照组(6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心电图改善有效率达到80.0%,明显高于对照组(63.3%)(P<0.05);治疗3个月后,实验组患者硝酸甘油的每天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倍他乐克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显著,症状改善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润肠通便合剂治疗便秘的疗效。方法采取对照研究的方法,治疗组166例用润肠通便合剂,对照组用倍特轻舒颗粒冲剂。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87.35%,与对照组(52.04%)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润肠通便合剂是治疗便秘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首荟通便胶囊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虚秘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天津市人民医院2017年10月—2020年1月120例老年功能性便秘(虚秘证)患者,根据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服用乳果糖口服液,15 mL/次,2次/d。治疗组患者口服首荟通便胶囊,1粒/次,3次/d。两组均治疗1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临床症状评分和远期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是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便秘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缓解,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Wexner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症状积分、Wexner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发现,对照组复发率是30.0%;治疗组复发率是11.67%,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首荟通便胶囊对老年功能性便秘虚秘证的治疗效果显著,远期效果更佳,应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首荟通便胶囊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虚秘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天津市人民医院2017年10月—2020年1月120例老年功能性便秘(虚秘证)患者,根据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服用乳果糖口服液,15 mL/次,2次/d。治疗组患者口服首荟通便胶囊,1粒/次,3次/d。两组均治疗1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临床症状评分和远期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是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便秘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缓解,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Wexner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症状积分、Wexner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发现,对照组复发率是30.0%;治疗组复发率是11.67%,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首荟通便胶囊对老年功能性便秘虚秘证的治疗效果显著,远期效果更佳,应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6.
张晓丽 《北方药学》2015,(7):168-168
目的:探讨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器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50例。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接受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器治疗,对照组予以5mg/次炔诺酮治疗。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00%,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00%,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0%,明显低于对照组(40.00%),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针对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而言,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器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突发性聋患者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探讨突发性聋患者进行睡眠、心理健康干预的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住院治疗的突发性聋患者220例,参照《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定指标/标准确定有无心理健康问题,根据结果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名;应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测被调查者的PSQI得分,比较两组睡眠质量情况.结果 观察组78%(86/110)发生睡眠障碍,明显高于对照组14% (15/1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注睡眠障碍与负性情绪对突发性聋患者带来的负面影响,为患者提供有效心理干预的依据,从而提高睡眠质量,促进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六味地黄丸及自拟润肠通便汤,观察35例肛门病术后防治便秘效果.方法:本组患者35例,12例无便秘史患者术前3天开始仅口服六味地黄丸,23例常有便秘患者加润肠通便汤,汤剂组成:火麻仁、郁李仁、桃仁、生地、瓜蒌、厚朴.术前无便秘患者用药至少1周,经常便秘患者,用药至少二周.结果:术前12例无便秘患者,术后未发生便秘;术前23例经常便秘患者,术后便秘2例,症状较术前减轻.结果:显效33例(94.29%),有效率(100%).结论:此方法滋阴润肠、行气通便,防治肛门病术后便秘,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探讨乳果糖在婴儿功能性便秘临床治疗上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婴儿功能性便秘患者194例,按照双盲法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97例,予以基础治疗,实验组97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乳果糖协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婴儿功能性便秘临床治疗上,乳果糖的应用可有效促进临床疗效的提升,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肠道水疗治疗维吾尔族功能性便秘的效果观察.方法 将150例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水疗.结果 治疗组疗效与对照组比较显效率有明显差异.结论 肠道水疗对维吾尔族功能性便秘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梗死的早期情绪干预方法,并分析其对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2例脑梗死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使用情绪干预方法,并与单纯使用药物治疗、心理护理、辅助功能锻炼指导等的对照组比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睡眠功能的变化,并采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情绪自评量表评价两组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存在睡眠障碍的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情绪干预,注重患者心理健康,改善患者肢体功能以及睡眠质量,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李祥  朱春凤  黄腊根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9):172-173,176
目的 探讨音乐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方法 将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单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干预组给予抗精神病药物联合音乐治疗.观察6个月.记录两组治疗前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的变化.结果 干预组治疗后PANSS总分、SDS标准分、SAS标准分和PANSS中社会退缩、情感交流障碍、敌对性、注意障碍、意志障碍和情感不稳等因子的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的PANSS总分、SDS标准分和SAS标准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音乐治疗能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和情绪.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心理干预联合生物反馈在功能性便秘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按照功能性便秘罗马Ⅲ诊断标准,在我院门诊或病房选择便秘患者60例,对每名患者进行5~10次的心理干预加生物反馈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功能性便秘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症状评估。结果 60例功能性便秘患者经心理干预加生物反馈治疗后,10.0%(6/60)治愈;40%(24/60)显效;31.6%(19/60)有效;18.3%(11/60)无效,有效率81.6%。生物反馈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前,功能性便秘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41±9)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49±8),与中国常模相比较,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治疗后,患者焦虑自评量表评分(32±7分)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33±7)显著改善(P<0.01)。结论心理干预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后,功能性便秘患者临床症状、焦虑和抑郁量表评分都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表明心理干预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对功能性便秘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的效果。方法将60例睡眠障碍的住院脑卒中患者按住院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脑血管病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阿普唑仑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中医治疗(包括口服解郁安神胶囊和中药足浴),治疗时间为2周,治疗前后,采用睡眠疗效评价标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的睡眠情况。结果治疗前,研究组的PSQI评分为(13.4±3.5)分,对照组为(13.9±4.1)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1,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PSQI评分为(5.1±1.7)分,对照组为(6.7±2.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4,P〈0.01);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x2=3.27,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的效果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夏一丹  郑振荣  胡平  谢兰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1):1634-1635,1637
目的 妇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对比情况分析.方法 采取回顾性对照研究,从病素室计算机随机调取2010年7月1日至10月31日Ⅰ类切口手术病历400份(设为对照组),2011年7月1日至10月31日Ⅰ类切口手术病历400份(设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体温、白细胞水平、切口延期愈合率、感染率、用药时间及联合用药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3d体温(36.845±5.245)°C,白细胞(8.745±5.314)×109/L,切口延期愈合率2.75%,感染率4.25%;对照组术后3d体温(36.446±4.264)℃,白细胞(8.486±4.852)×109/L,切口延期愈合率1.75%,感染率6.75%,两组各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抗生素使用率28.75%,用药时间大于或等于3 d 12.5%,单一品种抗菌药物占24%,二联用药占4.75%,无三联用药;对照组抗菌药使用率为100%,用药时间大于或等于3d占2.75%,使用单一品种抗菌药物占2.25%,二联用药96.75%,三联用药占1.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照组Ⅰ类妇科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存在一定盲目性,且并未减少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杨海霞  张玉芹  刘斌 《中国医药》2012,7(10):1228-1229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睡眠障碍的发生情况及与病变部位的关系,分析其发病机制,为临床诊断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154例,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定睡眠情况.所有患者发生急性脑梗死前均无睡眠障碍.结果 154例患者中86例出现睡眠障碍,发生率为55.8%,睡眠障碍主要类型为失眠(包括入睡困难、睡眠减少、片段睡眠、睡眠表浅)、过度睡眠、做噩梦、应用催眠药物促进睡眠等.不同部位脑梗死患者的睡眠障碍发生率依次为皮质下梗死者64.9%(37/57),皮质与皮质下混合硬死者57.6%(19/33),脑干梗死者57.1%(8/14),小脑梗死者42.9%(3/7),以皮质下梗死者睡眠障碍发生率最高.结论 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高,且与病变部位有关.  相似文献   

17.
李冬梅 《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5):180-181
目的 分析精神障碍患者服药不依从行为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7月~2013年1月收治的68例出现服药不依从行为的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服药不依从行为的相关因素及相应的护理对策进行总结.结果 本组研究对象中,精神症状所致服药不依从行为64例(占94.12%);自知力缺乏51例(占75.00%);疾病知识缺乏40例(占58.82%);药物不良反应38例(占55.88%);对治疗失去信心33例(占48.53%);其他原因11例(占16.18%);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完全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强对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保证药物的疗效及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治疗性沟通系统干预对直肠癌手术患者抑郁情绪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10例直肠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和一般性沟通,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治疗性沟通系统干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及生命质量的测评问卷比较两组患者的抑郁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抑郁率为23.64%,低于对照组的70.91%(P<0.01);观察组干预后的躯体功能评分为(73.02±15.07)分、角色功能为(61.29±17.94)分、情绪功能为(77.41±20.74)分、认知功能为(74.73±19.38)分、社会功能为(67.74±22.49)分、总生活质量为(69.57±16.91)分,均分别高于对照组的(65.89±19.85)、(49.71±14.35)、(65.23±18.39)、(64.75±20.19)、(56.03±21.47)、(55.49±15.75)分(P<0.05或P<0.01)。结论治疗性沟通系统可改善直肠癌手术患者的抑郁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毛叶萌 《中国药房》2014,(42):3952-3957
目的:调查我院住院儿童青少年精神疾病患者疾病分类及用药情况。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我院2011-2013年840例住院儿童青少年精神疾病患者用药医嘱,对患者年龄、性别、疾病诊断、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住院儿童青少年精神疾病患者发病率排前3位的分别是精神分裂症及分裂型障碍(55.1%)、心境障碍(9.9%)和起病于童年与少年期的行为与情绪障碍(5.1%);不能确诊的疾病分类的状态诊断约占病例数的20%。治疗精神疾病及相关药物医嘱数最多(约占68%),其中抗精神病药占到35.30%;其他药品占总用药医嘱数的约30.96%。用药例次最高的也是抗精神病药,为1 570例次;使用频次最高的是抗抑郁药(5),表明住院儿童青少年精神疾病患者使用抗抑郁药的平均次数高于其他药物。结论:目前用于治疗精神疾病的药品说明书,多数缺少儿童青少年适应证的使用信息。临床医师需评估疗效与风险后,谨慎使用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酒依赖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对200例酒依赖患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进行焦虑抑郁状态筛查,共筛查出合并焦虑抑郁状态者12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8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予安定替代治疗缓解症状,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心理干预治疗,观察8周,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定焦虑抑郁状态,对评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组心理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较心理干预前有显著下降,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酒依赖患者有严重的焦虑抑郁障碍,心理干预能有效减轻酒依赖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缓解患者对酒的渴求及心理依赖,避免复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