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临床上心室舒张功能障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为了研究急性缺氧在室舒张功能障碍时心肌细胞内肌浆网钙摄取功能,探讨左室舒张功能障碍发生的机理,该文用实验方法模拟临床上急性缺氧时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的情况(实验组)。测定实验组和对照组心肌细胞肌浆网摄钙量和肌浆网钙ATP酶活性。结果显示,实验组肌浆网摄钙量为57.65.4nmolCa2 /mgPr,对照组96.17.2nmolCa2 /mgPr,二者差别有显著性;实验组钙ATP酶活性为11.40.6μmol/pi/(mgPr.h)。对照组为22.71.4μmolPi/(mgPr·h)。结果表明.急性缺氧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时,心肌细胞肌浆网钙摄取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2.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内钙和TXB2含量与聚集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小板内游离钙和TXB2含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意义。方法 用Fura-2/AM荧光技术测定了4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及25例正常对照组血小板内钙含量,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其血小板内血栓素B2(TXB2)含量,用比浊法测定其血小板聚集。结果患者血小板内游离Ca2+和TXB2含量均分别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47.26±10.85 vs 119.30±10.94 nmol/L和3.38±0.78vs 4.88±0.97ng/109血小板,P均<0.01);在患者中,低(0.5μmol/L)和高(5μmol/L)浓度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0.44±0.19vs 0.26±0.14和0.73±0.13vs0.39±0.19,P均<0.01);在患者中血小板内游离Ca2+含量和TXB2含量均分别与5μmol/L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呈明显的正相关性(r分别为0.786和0.593,P均<0.01),而血小板内Ca2+与TXB2成明显的正相关性(r为0.652,P<0.01)。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在急性期血小板功能处于活跃状态,可能与其内 Ca2+含量增加、TXB  相似文献   

3.
李为民  陈文彬 《临床》1996,3(3):162-164
本文采用Ca^2+荧光指示剂Fura-2法及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观察了12例慢性阻塞性肺病肺动脉高压患者红细胞浆游离Ca^2+及总钙含量变化。结果显示COPD肺动脉高压患者红细胞浆游离Ca^2+浓度及总钙含量较正常对照组增高明显,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慢性缺氧过程中,细胞内游离Ca^2+的增高,在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总结了Ca^2+浓度对孔雀绿法直接测定红细胞溶血液中钙-依赖性三磷酸腺苷酶活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aCl2低于1.86mmol/L时酶活力与Ca^2+浓度遵循米-曼氏方程,Km等于0.。025mmol/L。当CaCl2浓度高于1.86mmol/L时,酶活力受到抑制,且随CaCl2浓度为14.75mmol/L时酶促反应速度为零。  相似文献   

5.
应用Ca2+细胞化学探针及X线电子探针显微分析测定心肌缺血再灌注鼠心肌的亚细胞Ca2+变化。正常细胞Ca2+主要位于肌浆网、细胞膜及细胞核内。缺氧30分钟,Ca2+分布变化不明显,再灌注30及60分钟,肌浆网及肌膜Ca2+明显减少,同时胞浆及线粒体出现大量Ca2+沉淀。再灌注期肌浆网和肌膜Ca2+减少与胞浆、线粒体Ca2+增加呈明显负相关(r分别是-0.964和-0.994),胞浆与线粒体Ca2+变化呈明显正相关(r=0.997)。证实心肌缺血再灌注细胞内Ca2+超载发生在亚细胞水平,即亚细胞Ca2+的重新分布  相似文献   

6.
应用Fura—2/AM和图像分析系统测定细胞内游离钙浓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测定培养大鼠心肌细胞游离钙浓度([Ca2+]i)。方法:采用钙荧光指示剂Fura-2/AM结合图像分析技术。结果:静息时,心肌细胞内[Ca2+]i为133.46±4.99nmol/L(x±s),高K+能引起细胞内[Ca+]i升高。结论:本测定系统能更准确地反映细胞内[Ca+]i变化,且能同步评估细胞形态学参数及观察细胞的形态学改变,灵敏度高,性能稳定,是研究Ca2+生物学功能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血清离子钙分析有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离子钙分析的有关问题,电极法测定Ca^2+线性良好,线性相关r=0.9984。测定30例血清标本,Ca^2+占TCa的44.9% ̄49.5%。平均48.17%。血清Ca^2+与pH呈高度负相关,r=-0.9961,经20例随机样品测定,血清pH每增加0.1pH单位,Ca^2+浓度减少4.8% ̄5.4%,平均为5.2%。离子钙分析临床意义优于总Ca,应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山莨菪碱治疗兔缺血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山莨菪碱(654-2)治疗缺血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机理。方法用新西兰大白兔制作缺血性急性肾功能衰竭模型。观察缺血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组(简称肾衰组)与山莨菪碱治疗组(简称654-2组)肾组织细胞内胞浆游离钙([Ca2+]i)和第二信使—三磷酸肌醇(IP3)的浓度变化及各组肾小管超微病理改变。结果肾衰组[Ca2+]i为4121±473nmol/L,IP3为7760±680pcm,较之对照组的[Ca2+]i(1061±155nmol/L)、IP3(2979±543pcm)含量明显增高(均为P<001)。654-2组[Ca2+]i为1709±377nmol/L,IP3为3401±215pcm,两者较肾衰组显著下降(均为P<0001)。肾衰组肾小管病理明显重于对照组,654-2组显著轻于肾衰组。结论654-2能改善缺血性急性肾功能衰竭时肾小管的损伤,能减轻肾组织细胞内钙超负荷,其作用机理与细胞内IP3含量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索毫米波对细胞质膜通透性及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波长7.1mm,功率密度为10mW/cm^2毫米波辐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15、30、60分钟并采用钙荧光指示剂Fura-2/Am定量测试法检测淋巴细胞内游离钙浓度和质膜Ca^2+-Mg^2+-ATP酶活性变化。结果 辐照后淋巴细胞内游离钙浓度明显低于正常(P〈0.05);同时细胞膜Ca^2+-Mg^2+-ATP酶活性变化。结果 辐照后淋巴细胞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缺血性急性肾功能衰竭时肾组织细胞内三磷酸肌醇(IP3)的含量变化。方法:用新西兰大白兔制作缺血性急性肾功能衰竭模型。观察缺血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组(简称肾衰组)肾组织细胞内胞浆游离钙([Ca2+]i)和第二信使———三磷酸肌醇的浓度变化。结果:肾衰组[Ca2+]i为4121±473nmol/L,IP3为7760±680pcm,较之对照组的[Ca2+]i(1061±155nmol/L),IP3(2979±543pcm)含量明显增高(均为P<001)。结论:缺血性急性肾功能衰竭时肾组织细胞内钙超负荷与细胞内IP3含量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小鼠脾淋巴细胞为实验材料,采用MTT微量自动比色法判断细胞分裂状况,观察PHA的促淋巴细胞分裂作用时Ca^2+的影响。结果发现,加Ca^2+的最大刺激组的光密度值比对照组提高了35.4%葡萄Ca^2+的最大刺激浓度为4%葡萄糖酸钙,ETA拮抗Ca^2+对有丝分裂原的激活作用。  相似文献   

12.
心肌缺血再灌产生大量的氧自由基,使心肌细胞膜脂质过氧化,蛋白质破坏,DNA链断裂,尤其是单线态氧(‘O2)直接损伤心肌细胞肌膜的Na^+-K^+-ATP酶,肌浆肉Ca^+^+-APT酶,严重影响肌浆网功能,使心脏出现明显的再灌性心律失常。组的有清作缺血再灌时产生的羟自由基(.OH)和‘O2,从而保护肌膜Na^+-K^+-ATP酶,肌浆肉Ca^+^+-ATP酶,其作用优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  相似文献   

13.
应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45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红细胞钙离子(Ca^2+)及钠离子(Na^+),血清Ca^2+、Na^+,并与28例正常人进行比较。结果发现:①EH组红细胞Ca^2+、N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②红细胞Ca^2+、Na^+之间呈正相关(P〈0.001);③红细胞Ca^2+、Na^+与平均动脉压(MAP)呈正相关(P〈0.05,P〈0.01)。提示EH患者存在  相似文献   

14.
应用单一酶法测定血清镁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对单一酶异柠脱氢酶法血血清Mg^2+的实验方法作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法线性范围为0-18mmol/L,批内和批间CV分别为2.04%和2.48%,平均回收率98.3%15mmol/L的Ca^2+,514μmol/L的胆红素,12.4mmol/L的甘油三酯,1.2g/L的血红蛋白不干扰测定。0.62mmol/Mn^2+使结果升高红20%,但生理浓度的Mn^2+对测定无干扰。试剂贮4℃可稳定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毫米波对细胞质膜通透性及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以波长7.1mm,功率密度为10mW/cm2毫米波辐照人外周血淋巴细胞15、30、60分钟,并采用钙荧光指示剂Fura-2/Am定量测试法检测淋巴细胞内游离钙浓度和质膜Ca2+Mg2+ATP酶活性变化。结果辐照后淋巴细胞内游离钙浓度明显低于正常(P<0.05);同时细胞膜Ca2+Mg2+ATP酶活性增加(P<0.05);而且辐照后细胞内游离钙浓度降低与质膜上Ca2+Mg2+ATP酶的激活呈负相关。结论一定频率窗和能量窗的毫米波辐照激活细胞膜Ca2+Mg2+ATP酶活性,使细胞膜对钙通透性发生变化,且影响到细胞内Ca2+贮存,造成细胞膜通透性和细胞功能的改变。  相似文献   

16.
缩血管肽—内皮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内皮素(ET)是由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的具有强烈收缩血管作用的生物活性肽。生理条件下,主要起着局部激素作用,维持心血管的基础张力,但在缺血缺氧等某些病理条件下,ET则是一种内源性致损伤因子,参与某些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近年研究提示,ET是通过促进细胞外钙内流和肌浆网释放Ca^2+而发挥其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浆内皮素-1(ET-1)血小板聚集及血小板内游离Ca^2+在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急性加重的意义及其相互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两组(42例慢性肺心病患者急性加重期和25例健康者)血浆ET-1含量,用比浊法测定两组血小板聚集率和用Fura-2/AM荧光技术测定血小板内游离Ca^2+含量,结果: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ET-1水平明显升高(P〈0.01),血小板聚集率增高(P〈0  相似文献   

18.
急性脑梗塞患者血小板内钙cAMP和TXB2含量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探讨急性脑梗塞急性期患者血小板内游离下,cAMP和TXB2含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意义,方法:用Fura-2/AM荧光技术测定了1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急性期血小板内钙含量,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其血小板内cAMP和血栓素B2(TXB2)含量。结果:患者血板小板游离Ca^2+和TXB2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0.01),而血小板内cAMP含量则明显低于正常对照(P〈0.01);血小板内游离Ca^2  相似文献   

19.
钙调素系统与缺氧缺血性脑病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航雁 《华西医学》1994,9(3):269-270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脑损伤存在有脑细胞内钙离子(Ca^2+)浓度的稳态失衡(Ca^2+超载), 以及钙调素(CaM)的活性异常改变。缺氧缺血性脑病伴有的CaM系统代谢失调在脑病后继发性脑损伤的作用日益引起重视,CaM系统代谢紊现是HIE后继发神经元损伤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液压冲击伤时体外培养的大鼠神经元细胞内游离钙(〖Ca^2+〗i)及游离氢(〖H^+〗)的变化,探讨D-2-氨基戊酸(D-AP-5)对伤后神经元细胞内〖(Ca^2+〗i及〖H^+〗i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Fluo-3/AM和BCECF/AM分别为细胞内钙离子和氢离子的荧光指示剂,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定液压冲击伤时体外培养的神经元细胞内〖Ca^2+〗i及〖H^+〗i0.01),〖H^+〗iP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