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0 毫秒
1.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BNP)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为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风险和预后评估提供依据。方法测定重症肺炎患者入院时血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记录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比较其在存活、死亡患者的差异;分析重症肺炎患者血BNP与APACHEⅡ、血hs-CRP、氧分压(PO_2)的相关性;分别绘制BNP、APACHEⅡ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本组重症肺炎患者68例,存活41例,死亡17例,死亡率39.71%;生存组患者血BNP、hs-CRP和APACHEⅡ较死亡组明显降低[BNP:216.00ng/L(26,936)比482.00ng/L(31,1156),P0.01);hs-CRP:(93.10±36.73)mg/L比(117.00±39.29)mg/L,P0.05;APACHEⅡ:(19.76±6.21)分比(25.15±7.36)分,P0.01];生存组血PO_2较死亡组明显升高[(75.10±13.56)mm Hg比(56.11±8.02)mm Hg,P0.01];重症肺炎患者血BNP水平与hs-CRP、APACHEⅡ呈正相关性(r=0.509,r=0.665),与PO_2呈负相关(r=-0.530);BNP预测死亡的AUC为0.745。结论 BNP可作为重症肺炎患者临床风险、预后的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7):18-23
目的探讨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对脓毒症的诊断及预后预测价值。方法选择出现休克的脓毒症患者52例为A组,未出现休克的脓毒症患者80例为B组,另选取同期一般感染患者78例为C组。对比三组不同时间血清NT-proBNP水平。将A组分为死亡组(n=11)和存活组(n=41),对比NT-proBNP水平、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血乳酸水平和乳酸清除率。分析NT-proBNP与APACHEⅡ评分、血乳酸水平、乳酸清除率的关系。结果入院时、入院12 h、24 h、48 h三组NT-proBNP均逐渐降低,三组差异显著,A组最高;各时间点死亡组NT-proBNP及APACHEⅡ分值均高于存活组;入院12 h、24 h、48 h死亡组血乳酸水平高于存活组,乳酸清除率低于存活组。分析后发现随时间轴延长,NT-proBNP与APACHEⅡ呈正相关(r=0.413,P=0.000);与血乳酸水平呈正相关(r=0.413,P=0.032);与乳酸清除率呈负相关(r=0.421,P=0.028)。结论NT-proBNP辅助脓毒症诊断,能评估病情和预后,建议与APACHEⅡ评分、血乳酸水平和乳酸清除率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3.
《陕西医学杂志》2016,(4):408-410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B型钠尿肽(BNP)联合检测对脓毒症患者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110例脓毒症患者分为存活组(n=67)和死亡组(n=43)。分别于入院时及入院24h取静脉血行PCT及BNP测定,并比较患者24h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II)。结果:2组入院时PCT、BNP及APACHE I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24h,存活组PCT、BNP及APACHE II评分均下降,死亡组均上升,与入院时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PCT、BNP及APACHE II评分均低于死亡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PCT(r=0.521,P=0.013)、BNP(r=0.452,P=0.029),均与APACHE II评分呈统计学相关。PCT及BNP联合检测对患者死亡预测的敏感性为89.4%,特异性为91.6%。结论:PCT及BNP联合可提高脓毒症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PCT及BNP持续上升可提示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4.
血乳酸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在重症肺炎预后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乳酸与APACHE Ⅱ评分对重症肺炎预后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80例重症肺炎病人血乳酸水平的动态监测,结合APACHEⅡ评分分析其与死亡率之间的关系.结果 重症肺炎病人的死亡危险性与血乳酸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分值呈正相关;死亡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分值、血乳酸浓度均明显高于存活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APACHEⅡ评分与血乳酸浓度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血乳酸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可作为判断重症肺炎病人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危重病患者血乳酸水平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及指导预后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1年1月~2012年4月间收治的59例资料完整的危重病患者,按临床预后分为死亡组(17例)和存活组(42例),比较血乳酸水平与APACHEⅡ评分不同分值之间的相关性。结果:APACHEⅡ评分11~20分组血乳酸水平明显高于≤10分组(P<0.05);APACHEⅡ评分21~30分组血乳酸水平明显高于11~20分组(P<0.05);死亡组血乳酸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血乳酸水平与APACHEⅡ评分显著相关(r=2.283,P=0.000)。结论:血乳酸水平随APACHEⅡ评分的增高相应增高,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可用于指导临床及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发伤患者入院24h内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II(APACHEII)、血乳酸水平的相关性及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检测多发伤患者62例血乳酸水平,行APACHEII评分,并按APACHEⅡ评分分为A组(11~20分)、B组(21~30分)、C组(〉30分),根据患者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分析血乳酸水平与APACHEII评分的关系。结果:B、C组血乳酸水平明显高于A组(P〈0.01),C组血乳酸水平明显高于B组(P〈0.05)。存活组血乳酸水平(2.8±1.3)mmol/L,死亡组血乳酸水平(6.0±2.1)m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2例患者APACHEII评分(19.0±3.7)分,存活组APACHEII评分(15.4±4.3)分,死亡组APACHEⅡ评分(27.6±3.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ACHEⅡ评分与血乳酸水平呈正相关(r=0.585,P〈0.01)。结论:多发伤患者血乳酸水平与APACHEⅡ评分有相关性,对判断病情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乳酸和乳酸清除率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估作用。方法:将65例脓毒症患者按存亡情况分为存活组(39例)和死亡组(26例),比较两组的血乳酸和乳酸清除率、APACHEⅡ评分、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发病率。结果:存活组入院0 h、6 h、24 h的血乳酸浓度明显低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6 h乳酸清除率和24 h乳酸清除率≥10%几率明显高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PACHEⅡ评分、MODS发病率明显低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6 h乳酸清除率和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r=-0.427,P<0.01),24 h动脉血乳酸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372,P<0.01)。结论:血乳酸和乳酸清除率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估作用显著,临床可根据乳酸水平及乳酸清除率的变化,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以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降钙素原(PCT)、脑钠肽(BNP)联合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Ⅱ(APACHEⅡ)评分对呼吸重症监护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290例呼吸重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28天内生存情况,将其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两组入院第1天、3天、5天APACHEⅡ评分、PCT和BNP表达水平,分析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及PCT、BNP联合APACHEⅡ评分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28天内290例患者死亡72例(24.83%),存活218例(75.17%)。存活组入院第1天、3天、5天APACHEⅡ评分、PCT和BNP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死亡组(P<0.05)。存活组与死亡组C反应蛋白(CRP)、PCT、BNP、APACHEⅡ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CT、BNP、APACHEⅡ评分为RICU呼吸重症患者死亡独立危险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PCT预后评估灵敏度为79.5%,特异度为77.3%;BNP灵敏度为70.2%,特异度为78.2%;APACHEⅡ评分灵敏度为84.2%,特异度为71.5%;三者联合预测灵敏度为92.6%,特异度为90.1%。结论PCT、BNP联合APACHEⅡ评分能更好地评估呼吸重症监护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陕西医学杂志》2015,(6):714-717
目的:探讨血浆BNP水平与老年重症肺炎(SP)患者APACHEⅡ评分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84例老年SP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入院24h内患者的血浆BNP、血气分析、血糖及C反应蛋白(CRP),记录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依据住院期间预后、BNP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分为死亡组(n=54)和存活组(n=20)、APACHEⅡ评分≥20分组及APACHEⅡ评分<20分组、BNP≥100pg/ml组和BNP<100pg/ml组;比较各组的差异。结果: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患者BNP、氧合指数、CRP、血糖、APACHEⅡ评分较高(P<0.05);APACHEⅡ评分≥20分组患者BNP、病死率高于APACHEⅡ评分<20分组(P<0.05);而BNP≥100pg/ml组患者APACHEⅡ评分、病死率亦高于BNP<100pg/ml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BNP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487,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浆BNP水平是SP患者住院死亡的高危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BNP预测SP患者住院死亡的曲线下面积(ROCAUC)为0.795(95%CI=0.536~0.927,P<0.05),最佳的诊断截点值为284.53pg/ml,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7.1%和82.0%。结论:血浆BNP水平与老年S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近期预后密切相关,可能是SP患者近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早期检测BNP水平对于评估老年SP患者病情及近期预后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
老年重度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起病急、变化快、死亡率较高,易引起组织缺氧,导致高乳酸血症.本研究通过测定老年重度心衰患者血乳酸、脑钠肽(BNP)水平,并记录其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以探讨患者血乳酸、BNP水平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室间隔缺损的准确性,以及为临床提供诊治依据的价值。方法运用经胸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室缺患者60例,并将超声及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超声定位与手术完全符合的占93.4%,与手术定位有差异的占6、6%,超声对室缺口测值与手术结果对照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彩超对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的诊断安全、无创,可为临床治疗提供较准确的依据,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视网膜脱离术后皮质激素应用的时间、方法、效果和适用性,方法:对47例行巩膜冷凝、外加压+环扎术术后第5天仍有较严重球结膜水肿的患者进行全身静脉滴注地塞米松10mg2天,5mg1天,停药后观察其球结膜水肿程度和消退时间,与与1990年以前末用皮质激素治疗的相关病例作对比性分析。结果:47例患者应用地塞米松后球结膜水肿均有不同程度的消退(P<0.01),平均消退时间比未用者缩短约4天,经随讠1年,全部病全均未发现视网膜脱离复发。结论:对于视网膜脱离术后第5天球结仍较严重水肿的患者进行短期全身应用皮质激素治疗,是,有效的,而且不影响视网膜的复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医院门诊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心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精神卫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门诊确诊的64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卫生状况评定,找出患者存在的心理卫生问题,根据患者存在的问题进行心理疏导治疗。心理干预采用以个体为对象,以心理疏导为主。对治疗前后的SCL-90各因子分进行比较。结果:医院门诊糖尿病患者存在较多的心理卫生问题,主要是躯体化障碍(65.6%)、强迫(34.4%)、人际敏感(18.8%)、抑郁(54.7%)、焦虑(78.1%)、敌对(29.7%)、偏执(40.6%)、恐惧(34.4%)、精神病性(48.4%)。给予心理疏导治疗后可明显地改善患者的心理卫生问题,治疗前后SCL-90各因子分比较,躯体化障碍、抑郁、焦虑、恐怖有显著好转(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存在焦虑、抑郁等心理卫生问题,恰当的心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情绪障碍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甲醇/甲基叔丁基醚混合物的膜法分离,大多采用渗透汽化方法,少有采用蒸汽渗透法。用聚酰亚胺中空纤维膜,对以蒸汽渗透和渗透汽化两种方式分离甲醇/甲基叔丁基醚混合物(甲醇质量分数为0.01-0.30)的效果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在甲醇质量分数低于0.05时,蒸汽渗透较渗透汽化法的分离性能优越。  相似文献   

15.
樊林燕  乐凯  张红运 《重庆医学》2011,40(20):2010-2011
目的 观察舒筋活络中药结合水疗法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药物、高压氧、功能训练等常规治疗;治疗组除给予常规治疗外,每日辅助水疗1次.结果 治疗组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改善及肌张力的缓解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舒筋活络中药结合水疗有利于加速痉挛型脑瘫患儿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防褥疮气垫配合翻身在骨科卧床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随机将本院收治的骨科卧床患者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不使用气垫床,观察组使用防褥疮气垫,比较两组骨科患者的翻身时效积分和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翻身时效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翻身间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皮肤潮湿感、皮肤灼热感、皮肤发红及压疮发生例数均为0,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科卧床患者应用防褥疮气垫床配合翻身、按摩有良好的疗效,对减少病人痛苦和经济负担、减轻护士劳动强度,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7.
赵秀伟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6):1928-1930
目的:探讨药物配合心理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住院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支持性心理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性心理治疗,时间为4周。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心理状况,采用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值(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以及血三酰甘油(TG)评价两组血糖控制结果。结果:干预前,两组SAS、SDS及FPG、2hPG、HbA1c、TG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SAS、SDS及FPG、2hPG、HbA1c、TG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药物配合心理治疗糖尿病效果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低血容量休克型异位妊娠的可行性。方法2005~2006年我院共收治低血容量休克型异位妊娠患者78例,其中腹腔镜手术组45例,开腹手术组33例,对两组患者的术前病史、术中情况和术后恢复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腹腔镜手术组和开腹手术组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全部治疗成功,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低血容量休克型异位妊娠安全可靠,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预后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000.6~2007.1月收治的53例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3例患者中根治性手术组1、3、5年生存率为70.1%、40.3%、20.1%;R1手术组1、3年生存率为38.1%和0%,开腹探查组1、3年生存率为25.1%和0%。单因素分析显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淋巴结转移、手术切除与预后相关(P<0.01);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根治性切除(P<0.01)、淋巴结转移(P<0.01)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根治性手术切除可使患者具有较高的术后生存率。  相似文献   

20.
为全面提高医院管理质量,规范数据采集点录入的准确性。依托"军卫一号"住院处住院患者登记信息、病案流通、病案编目、医务统计,病案条形码管理等现行的病案管理子系统,自主编制软件使条形码具备患者特有信息、病案管理信息参与患者在医院检查、诊断、治疗的各环节,指导病案在病案科、病案库中运行。实现每一页病案资料有人管理、自动标识,实现每月病案归档零错误率,实现多次住院患者病案自动归放一处,实现所有病案出库、入库条形码追踪,从住院处开始监控患者住院数据及医疗信息,费用信息等运行流程,追踪住院患者资料的运行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