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2 毫秒
1.
<正>我国规模最大的废旧油管再制造生产线不久前在新疆克拉玛依投产。此条生产线由新疆油田与吉林松原大多公司合作建设,年生产能力400万米。所谓废旧油管再制造就是应用高温合成技术,在废旧钢管内壁复合一层金属陶瓷,恢复油管的几何尺寸和机械性能,具有防腐蚀、耐磨损、防结垢延缓油管使用寿命等特点。尤其在高腐蚀条件下其寿命是普通钢管的5倍以上。  相似文献   

2.
2021年8月9日,刚刚成立5天的辽河油田资源利用有限公司再制造基地厂房内,大型设备高效运行,正在对废旧油管进行专业化油管再制造.这是中国石油第一家废旧油管再制造工厂,年油管再制造能力超2万吨,预计年创收1亿元. 近年来,辽河油田持续升级废旧资产处置模式,推行油田内报废资产分类、分批、计件精细化处理,建立市场招标竞价销售机制,开展修复加工和再制造模式,有效延长产业链条,提升废旧资产可再利用价值.几年来,一批批油田报废设备、报废油管(杆)等报废资产,经过科学处置后,再次焕发"第二春".  相似文献   

3.
目前国内废旧机床的数量庞大,再制造技术能到达对资源的充分利用、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的目的,机床的再制造技术会是未来技术发展的必经之路。本论文以GCMT2500大型复合数控机床为例,首先对其再制造实践过程进行了详细介绍,包括再制造方案,拆卸方案和清洗方案的设计;然后对介绍了再制造流程的具体实施;最后对再制造机床的精度进行检验,为废旧机床的再制造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正>再制造是一个完整的工业化制造流程,必须实现量产;而翻新,更侧重于对某一个部件进行个别处理,不需要实现工业化量产。再制造让许多废旧重型机械零部件再度"复活"。据悉,我国的再制造产业发展至今已经年有余。10"再制造"这项业务对中国市场是个新鲜事,尽管它在国外已经存在了数十年。在国内大众的印象里,"再制造"和大修、翻新似乎并无区别,只不过是换了一个高大  相似文献   

5.
再制造工程与自动化表面工程技术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进入新世纪后,我国的再制造工程发展迅速,以国务院文件、国家法规等形式对再制造的地位予以肯定.再制造是废旧产品高技术修复、改造的产业,是维修工程和表面工程的高级阶段.表面工程的基本特征是综合、交叉、复合、优化,研究对象是材料的"表面".纳米表面工程是纳米材料与传统表面工程技术的集成创新.为了适应再制造批量化生产特点的要求,开发了以自动化纳米电刷镀表面技术、智能化自修复表面技术为代表的5类自动化和智能化表面工程新技术,适应了表面工程的发展方向和再制造工程的实践需要.  相似文献   

6.
油田用旧油管修复技术现状及标准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油管的失效形式,即结蜡、结垢、偏磨、螺纹黏结、腐蚀,以及失效原因;归纳总结了旧油管修复技术的3个阶段,即分选+清洗+检测阶段、二次螺纹加工阶段和再制造技术阶段。建议在整合油田现有油管修复方法的基础上,制定相关行业标准,实现对旧油管的修复技术、生产过程、现场应用的标准化引导。  相似文献   

7.
制造业既创造了财富,也极大地消耗了资源能源,并造成环境污染.为使我国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再制造应运而生.再制造是废旧产品高技术修复、改造的产业化.再制造在国内外得到快速发展,在国外已形成了巨大产业.再制造的基础理论问题是废旧零件的剩余寿命评估;表面工程及纳米表面工程技术是再制造的关键支撑技术,主要包括纳米电刷镀技术、纳米热喷涂技术、纳米减摩自修复添加剂技术、微弧等离子熔覆技术等,它们在再制造工程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再制造产业,是指对废旧产品实施高技术修复和改造的产业.为充分利用海南自贸港政策优势,探索海南再制造产业突破点,积极培育再制造重点领域,经海南省政府同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近日印发了《海南省"十四五"再制造产业培育发展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到2025年全省再制造及配套产业争取规模达到20亿元以上.  相似文献   

9.
正胜利油田物华管业公司为招商引资企业,主要是针对各大油田采油厂因偏磨、腐蚀而报废的废旧油管,通过热轧再生产工艺技术,将不能修复的废旧油管复新再造。不仅解决废旧油管的再利用问题,有效地盘活废旧油管物资,还为采油厂节约大量的成本费用。  相似文献   

10.
<正>2014年度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揭晓,中国重汽集团《重型汽车发动机主要部件再制造研发与应用》项目荣获三等奖,为再制造行业惟一获奖的项目。该项目对废旧斯太尔柴油发动机零部件再制造技术研究与装备研发进行了深入研究,成功突破了大功率柴油发动机连杆、缸体、缸盖、水泵等废旧零部件的再制造无损预测和再制造加工成形等技术瓶颈,并建立了斯  相似文献   

11.
特种加工技术能完成许多传统加工技术无法完成的加工任务,近年来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再制造领域。再制造是指对废旧的零部件进行再加工,以达到弥补缺陷、再次使用的目的,该技术有利于降低制造成本、缩短制造周期、节约资源。本文首先对再制造的工艺流程进行简介,再分别介绍磁力研磨技术、焊接技术、热喷涂技术、激光熔覆技术等特种加工技术的特点及其在再制造领域的应用,最后对再制造技术的发展进行初步展望。   相似文献   

12.
正在刚刚结束的第九届"江苏九三论坛"上,再制造成为与会委员关注和热议的焦点。所谓再制造,是把废旧产品恢复到像原产品一样的技术性能和产品质量的生产工艺流程,是指将废旧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等进行专业修复的批量化生产过程。再制造产品达到与原有新品相同的质量和性能,是循环经济"再利用"的高级形态。再制造的特征,是产品质量性能不能低  相似文献   

13.
机床再制造与综合提升内涵及技术框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机床再制造是国家《循环经济促进法》及国务院多项文件中明确的重点领域。机床再制造属于典型的产品型再制造模式,是一种以废旧机床及零部件为坯料,以资源循环再利用为基础,通过对产品进行创新再设计、零部件再制造和整机系统集成,从而满足市场需求的机床制造新模式。阐述了机床再制造的定义、内涵及其与零部件再制造、机床维修改造等概念的区别和联系,并提出了机床再制造与综合提升的运作流程和技术框架;结合再制造实践,通过案例分析总结了机床再制造与综合提升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再制造技术体系及典型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再制造技术是实现废旧产品性能提升的有效途径,建立完善和系统的再制造技术体系则是提升再制造产业技术水平的必由之路。随着再制造产业的不断发展,逐步形成了以再制造快速成形与加工技术、再制造拆解与清洗技术和再制造无损检测与寿命评估技术为主的技术体系。结合再制造技术及工程实际应用,文中介绍了12种典型的再制造技术及其在装备维修与再制造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装备再制造工程的内涵与特征,提出了今后需要研发的再制造关键技术与系统装备,论述了再制造今后的产业化应用方向,阐述了推进我国再制造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与措施.结果表明绿色再制造工程是废旧产品高技术修复改造的产业化,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再制造工程今后可在我国汽车领域、工程机械领域、化工冶金领域、国防装备等领域推广应用并形成产业化.在新世纪发展再制造工程并推进其产业化发展是构建循环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6.
<正>由中国焊接学会堆焊及表面工程专业委员会主办、太原市冶金机械厂承办的"面向‘十三五’堆焊复合制造与再制造"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拟于2015年8月1-5日在山西省太原市召开。会议以技术成果交流、研讨,分享再制造生产、工艺、材料、设备等领域成果及经验,推动再制造产业的发展。征文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国内外堆焊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堆焊设备、材料与工艺研究;堆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装备再制造工程的内涵与特征,提出了今后需要研发的再制造关键技术与系统装备,论述了再制造今后的产业化应用方向,阐述了推进我国再制造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与措施。结果表明:绿色再制造工程是废旧产品高技术修复改造的产业化,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再制造工程今后可在我国汽车领域、工程机械领域、化工冶金领域、国防装备等领域推广应用并形成产业化。在新世纪发展再制造工程并推进其产业化发展是构建循环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8.
自蔓延离心技术是装备维修与再制造的关键技术之一,其具有设备简单、节能环保、成本低和效率高等特点。介绍了自蔓延离心技术的发展历程、自蔓延离心内衬陶瓷管制备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制备工艺中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9.
专利集锦     
正一种旧油管修复设备及其工艺申请公布号:CN106002079A申请公布日:2016.10.12申请号:2016104500570申请日:2016.06.21申请人:胜利油田物华管业有限公司发明人:刘洪波郝万里该发明公开了一种废旧油管的修复设备,包括修复平台,所述修复平台上沿水平方向依次设有油管除油除垢设备、校直机、油管热轧修复设备、油管矫直设备、油管箍头再制造设备、油管承压测试设备及油管自动打  相似文献   

20.
<正>2017年11月20日,首都科技服务业协会在"再制造产业发展论坛"上正式发布团体标准《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企业评价规范》(以下简称《评价规范》),引起了再制造企业的广泛关注。这是再制造产业,国内出台的首个针对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企业评价的团体标准。再制造以综合运用高技术为核心,以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环境为特色,是废旧产品高技术修复、改造的产业化,是循环经济的重要技术支撑。我国再制造因起步较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