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8 毫秒
1.
李将 《宁夏教育》2004,(12):43-43
采用“数学文件包”,融专业发展与终结性评价于一体。这种模式在传统评价的增加了教师自主评价和自发发展的发展性环节。在不进行终结性评价的年份,教师可以根据教师评价标准进行自主评价,并且依据发现的差距自主设定目标,安排自己的专业发展。在这种评价中,教师的进步程度和最终结果都是评价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鲁文晓 《成人教育》2013,(3):116-117
教师评价是师资队伍建设的核心问题。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评价体系研究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提升,提高教学与反思能力,增强科研水平与团队合作意识。通过建立分层教师评价制度,采取以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奖惩为辅助手段的评价策略,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有机结合,提升教师主体地位,优化教师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教师评价多为静态的终结性评价,一般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评价依据,这种以考定评、以结果代替过程的教师评价制度既是"应试教育"的产物,反过来又强化了教师教学中的"应试"行为。终结性教师评价关注的是学生的考试成绩,突出的是奖惩结果,容易形成教师职业的倦怠,也影响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激情,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一大瓶颈。因此,我们必须转变  相似文献   

4.
论教师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我国现行的教师评价制度主要强调教师在评价之前的工作表现。这种评价制度具有两种主要的功能。第一,表明教师是否履行了应有的工作职责;他们的工作表现是否符合校方的期望。第二,根据教师的工作表现,判断他们是否已经具备奖励或处罚的条件。以奖惩为目的的教师评价制度通过对教师表现的评价结果,做出解聘、降级、晋级、加薪、增加奖金等决定。由此看出,这种教师评价制度是一种终结性的评价制度,它的标准单一偏颇,着重强调对教师教学效能的考核与鉴定,而这种考核与鉴定又过分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与升学率。受“考试分数决定论”的…  相似文献   

5.
论教师发展性评价与奖惩性评价的关系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与传统奖惩性教师评价不同的新的评价体系。在我国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不能完全否定或回避奖惩性教师评价制度,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正确认识和处理发展性教师评价与奖惩性教师评价的关系。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评价的目的。奖惩是激励教师发展的一种手段。两种评价体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共存或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6.
发展性教师评价实施的阻力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师评价可分为奖惩性教师评价和发展性教师评价。奖惩性教师评价,是一种弊端日显的终结性评价。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一种关注教师发展的新型教师评价制度,它扬弃了奖惩性教师评价的弊端,是一种目前较为理想的教师评价。但是,发展性教师评价在我国并未得到普及,它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阻力,只有消除了这些阻力,发展性教师评价才能得以顺利地实施与推进。  相似文献   

7.
刘燕 《教书育人》2013,(5):34-36
教师评价工作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关系到教育事业的发展。近几年我园在积极探索基于园本、立足教师和学校发展的教师评价模式,我们称之为教师发展性评价模式。一、传统型教师评价模式的弊端长期以来,学校普遍采取的是传统的教师评价模式,这种评价也称奖惩性评价,这一评价制度注重对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考核与鉴定,发挥了评价对教师的管理功能。但传统教师  相似文献   

8.
区分性教师评价制度及其对我国教师评价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最早出现于美英两国的区分性教师评价制度,是适应教师专业特点和需求差异而建立的一种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的教师区分监督体系.针对目前我国教师评价过程中存在的评价目标功利化、评价动力单向化、评价指标狭隘化、评价程序模式化和评价结果神秘化五大问题,区分性教师评价制度正好为我国教师评价改革提供了模式借鉴,对教师评价主体选择、评价对象厘定、评价标准制定、评价方式设计、评价结果利用等方面的探索具有重要启迪.  相似文献   

9.
为什么进行教师教学质量评价?询问的是评价的目的问题。我国学者把教师评价的目的分为两种:一种是以考核教师的资格和能力,为教师的聘任、晋升、加薪、解聘等提供人事决策依据的奖惩性教师评价制度;一种是用以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促进教师职业发展,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前者一般使用的评价方法是终结性评价,后者一般使用的方法是形成性评价。  相似文献   

10.
教师专业发展往往与远程教育在线学习效果的提高是分不开的,单一通过传统培训不是有效促进教师发展的唯一渠道.本文在系统的分析绩效技术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教师在线发展模式,这种模式主要包括常规培训、用户社区、知识管理、电子绩效支持系统和形成性评价等,可以弥补教师专业发展单纯依靠传统教师培训存在的不足,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教师评价是促进教师素质提高和专业水平发展的重要举措。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一种最早兴起于英国、与奖惩性教师评价相对应的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的教师评价制度。本文对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中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有明显的局限性,表现在:评价主体单一,多为教学管理者、行政领导等;评价对象偏重于教师及其所“教”的内容,忽视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方法、效果等方面的评价;评价指标偏重于“教”的方面,过多关注教师的作用,而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这种评价制度下,学生得不到主动发展,教师也得不到更好的专业发展。显然,这种课堂教学的评价制度远远不适于当前的素质教育,不适应新的课程改革。为建立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和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构建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课堂教学评价制度,笔者作了如下探索:一、中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基…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我国实施的是一种以奖惩为目的,面向过去的奖惩性教师评价机制。这种终结性评价机制虽然有它产生和存在的历史背景,也起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有其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它对教师有激励作用但容易忽视教师的专业发展,阻碍了素质教育的顺利推行与教师专业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一种旨在促进教师发展,面向未来的发展性教师评价机制,但在实践中也存在很多不可忽视的问题,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4.
改变目前奖惩性评价的单一方式,建立发展性评价制度,“两条腿走路”,不仅有利于加强对教师的绩效管理,同时也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绩效”工资是根据员工的工作成绩和劳动效率来支付工资,基本特征是将教师的薪酬收入与个人业绩挂钩。这种奖惩性评价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对学校管理和教师个人薪酬体现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教学活动的复杂性要求教师在整个教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奖惩性教师评价制度不能有效应对高校教学的困境,迫切需要新的评价制度。而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能激发高校教师的教学热情,促进高校教师教学专业发展。同时,高校教师的自我特征和高校本身的特点,也为在高校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6.
英国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新体系:理念、标准及实施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课堂教学评价是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成长。进入21世纪。英国政府针对教育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教师评价制度。本文从教学评价的基本理念、课堂教学评价的标准和效果三个方面阐释了英国新的教师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希翼对我国教师专业发展和课堂教学评价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7.
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伴随着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深入思考基础上产生的,是一种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的形成性评价制度。在对教师专业发展与发展性教师评价的特点以及二者关联性问题的研究基础之上,分析发展性教师评价对教师专业发展起到的作用,能够为我国构建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的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新世纪呼唤发展性教师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当前的教师评价,一般是固定的“德、勤、能、绩”模式,其特点是面对过去,以奖罚为目的,最大的缺陷在于引导教师工作只局限于符合校方的期望,而无益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学技能的提高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它是自上而下的,是对前一阶段教师工作符合校方期望程度的评判,是发放教师奖金或由于教师满员而让部分教师分流的手段。这种模式在教育发展的特定时期功不可没,但新的形势下却难以为继,很难引起教师的响应与共鸣,无法得到普遍认可,因而难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一、教师评价模式教师评价可归纳为发展性、奖励性、放任性和鉴定性四种模式。1.发…  相似文献   

19.
教育质量的提升离不开良好的师资队伍。教师专业发展作为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日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和当代教育改革的中心主题之一。而教师专业发展评价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评价中应将奖惩性教师评价制度和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相结合,本文以课堂教学评价为例探讨了我国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的模式及实施流程,提出了有效实施评价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陈海螺 《考试周刊》2010,(28):120-121
一、自评背景 《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在注重终结性评价对学生进行综合语言应用能力考查的同时,也要注重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发展的作用。传统课堂教学大多采用“教师问一学生答一教师终结性评价”的模式.教师成了课堂评价的“主宰”。英语新课程教学关注的重点从教师传递知识转移到学生有效的学习活动上来。英语新课程教学的本质决定了学生应该是教学过程的主体,现代英语教学是一种开放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