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磷酸肌酸钠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对心室功能的影响及不良反应.方法 186例冠心病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常规治疗组、磷酸肌酸钠组.常规治疗组应用洋地黄、利尿剂、扩张血管药物常规治疗;磷酸肌酸钠组在常规治疗基础注射用磷酸肌酸钠1 g加入5%葡萄糖250 mL或生理盐水静脉输注,每日1次,12 d为1个疗程.结果 磷酸肌酸钠组心功能改善、左室射血分数增加、左室重量减轻优于对照组,血压有所下降,对心率无影响,不良反应少.结论 磷酸肌酸钠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疗效佳,对左室有逆转作用,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磷酸肌酸钠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效果,探讨磷酸肌酸钠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制等.方法 选取112例慢性心力衰竭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两组均给予标准化治疗措施,治疗组加用磷酸肌酸钠.观察两组治疗效果、超声心动图和6 min步行距离、嗜铬粒蛋白A(CgA)、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等.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5.71%,高于对照组(P<0.05);心功能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6 min步行距离优于对照组(P<0.05);CgA、BNP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可改善心功能,提高6 min步行距离,降低CgA、BNP水平,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磷酸肌酸治疗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磷酸肌酸钠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0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磷酸肌酸钠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3%优于对照组的61.7%(P<0.05).结论 磷酸肌酸为心肌细胞提供能量,稳定心肌细胞膜,改善心功能,是临床治疗心力衰竭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黄芪注射液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治疗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DCM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磷酸肌酸钠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磷酸肌酸钠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疗程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CP,里尔统)治疗心肌早期舒张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心肌舒张功能障碍患者138例,分为磷酸肌酸钠组(109例)常规治疗组(29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磷酸肌酸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CP2g+5%葡萄糖或0.9%的氯化钠100ml静脉滴注,轻度舒张功能减低者每天1次,中度舒张功能减退者每天2次,连续7~14d为1疗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峰值流速(E)、二尖瓣口舒张晚期峰值流速(A),二尖瓣环舒张早期速度峰值(Ea)、二尖瓣环舒张晚期速度峰值(Aa),计算E/A比值,Ea/Aa比值和E/Ea比值,对比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症状、体征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各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所有症状和体征均有明显的改善(P0.05~0.01),且磷酸肌酸钠组临床显效率(96.2%)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的57.1%(P0.01)。磷酸肌酸钠组E/A比值(81.65%∶10.34%)、Ea/Aa比值(83.49%∶13.79%)、E/Ea比值(92.86%∶12.00%)的显效率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的(P均0.01)。结论:磷酸肌酸钠对于改善心脏舒张功能和病情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6.
心功能不全是一种以左心室和(或)右心室扩大、心肌收缩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原因不明的疾病,发病以中老年多见,是心血管疾病中常见的临床综合征,为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或终末阶段,最终可导致心力衰竭,猝死率高.本文主要是在传统治疗心力衰竭方法的基础上,应用磷酸肌酸钠与传统治疗做临床观察对比研究,观察磷酸肌酸钠改善心功能不全患者心功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朱慧  陶慧峰  屈莉红  张宇一  王介非 《肝脏》2012,17(5):326-327
目的 观察外源性磷酸肌酸钠对轻微肝性脑病患者数字连接试验、简易智能量表及血氨的治疗效果.方法 61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磷酸肌酸钠,二者分别于第3天、第7天观察数字连接试验、简易智能量表及血氨.结果 治疗第3天治疗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第7天未见差异.结论 外源性磷酸肌酸钠治疗能改善轻微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试验指标,对于预防其发展为肝性脑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慢性心力衰竭为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期表现,其患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在老年患者中,慢性心力衰竭发病率及病死率更高.随着对心力衰竭发生、发展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心肌能量代谢障碍在心力衰竭发生时心肌细胞的生物化学改变中占有重要的地位[1].因此,磷酸肌酸钠能通过对能量合成、存储、释放及利用进行干预使心肌能量代谢优化,改善心脏舒缩功能[2].我们通过观察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左室功能及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的变化,评价磷酸肌酸钠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治疗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心肌炎患儿应用磷酸肌酸钠治疗的可行性。方法病例资料来源于我院2014年3月~2016年4月就诊的83例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磷酸肌酸钠组。常规组行常规治疗;磷酸肌酸钠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应用磷酸肌酸钠治疗。比较(1)心肌炎缓解率;(2)用药前和用药后患儿CK、CKMB、LDH、GPT的差异。结果 (1)磷酸肌酸钠组对比常规组心肌炎缓解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用药前两组CK、CK-MB、LDH、GPT相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磷酸肌酸钠组对比常规组CK、CK-MB、LDH、GPT改善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肌炎患儿应用磷酸肌酸钠治疗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儿心肌酶谱,促进其临床症状和心功能的改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俄洛吉 《山东医药》2011,51(36):57-58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钠辅助治疗妊娠合并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妊娠合并心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强心、利尿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磷酸肌酸钠。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左室收缩末内径、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射血分数等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磷酸肌酸钠可辅助治疗妊娠合并心衰,改善心功能,特别是左室收缩功能,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钠对老年多病因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及血浆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68例老年多病因心力衰竭患者被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予常规药物治疗;磷酸肌酸钠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钠静脉滴注1g/d,1次/d,疗程14d。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临床疗效,检测血浆BNP浓度的变化,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好转,但磷酸肌酸钠组的总有效率(94.1%比64.7%)及显效率(29.4%比14.7%)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均〈0.01);磷酸肌酸钠组血浆BNP浓度较常规治疗组显著降低[(262±168)pg/ml比(538±264)pg/ml,P〈0.01]。结论:磷酸肌酸钠能明显改善老年多病因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和降低血浆脑钠肽水平,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1年3月间我科收治冠心病心绞痛老年患者322例,根据采用不同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各16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磷酸肌酸钠.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0.68%,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9.50%,...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磷酸肌酸钠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小儿肺炎并发心力衰竭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肺炎并发心力衰竭患儿229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114例和试验组1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磷酸肌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9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肺功能异常率和心肌功能异常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良好预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小儿肺炎并发心力衰竭患儿,有助于促进其心肺功能改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脏舒张功能障碍的逆转。方法:入选我院舒张功能障碍的病人223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给予丹参滴注液16g,1次/d;磷酸肌酸钠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给予磷酸肌酸钠静脉滴注(轻度舒张功能障碍每日给药2.0g,中重度舒张功能障碍给药2.0g,2次/d),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观察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峰值流速(E)、二尖瓣口舒张晚期峰值流速(A)、二尖瓣环舒张早期速度峰值(Ea)、二尖瓣环舒张晚期速度峰值(Aa),计算E/A值,Ea/Aa值,E/Ea值。连续治疗14d,并根据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各指标改善情况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后,与常规治疗组比较,磷酸肌酸钠组患者的症状、体征显效率(53.8%比98.2%,62.5%比92.0%),综合疗效的显效率(11.43%比82.97%),E/A值[(0.82±0.15)比(1.20±0.24)]、Ea/Aa值[(0.88±0.23)比(1.56±0.31)]显著提高,E/Ea值[(9.89±3.15)比(5.84±2.12)]显著降低,P均〈0.01。结论:舒张功能障碍早期发现和干预是可以逆转的,磷酸肌酸钠有显著的治疗作用,是逆转舒张功能障碍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生脉与磷酸肌酸钠联合应用对心力衰竭大鼠的保护作用. 方法:采用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制备心力衰竭大鼠模型.将术后48h存活的大鼠分为伪手术组、模型组、生脉注射液组、磷酸肌酸钠组、生脉+磷酸肌酸钠组,给药6周.6周后进行血流动力学检查,测定血液中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岐化物(SOD)活性,并计算心脏重量指数(HW/BW)和左心室重量指数(LVW/BW). 结果:生脉+磷酸肌酸钠能显著降低心力衰竭大鼠的心率和左室舒张末压力,升高血压、左室收缩压等,显著降低血清中MDA含量,提高血清SOD活性.此外,能降低心脏的HW/BW和LVW/BW.以上指标与模型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生脉+磷酸肌酸联用对上述指标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单纯应用生脉注射液或磷酸肌酸钠(P<0.05). 结论:生脉与磷酸肌酸钠联合应用对心力衰竭大鼠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其效果明显优于单一用药,提示两药有良好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6.
高晶  周伟  吕国义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0):4407-4408
目的 通过简易智能状态检查法(MMSE)行神经心理学测试,观察磷酸肌酸钠对老年全麻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老年全麻腹部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即磷酸肌酸钠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在全麻插管后试验组静点磷酸肌酸钠2 g,对照组静点等容积生理盐水,两组麻醉诱导方法及维持用药相同.于麻醉前和术后3h、1d、2d时分别记录MMSE评分.结果 MMSE评分在两组术后3h、1d、2d时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均P<0.05),但实验组评分在术后3 h、1d、2d时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实验组术后3h、1d、2d时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生率较对照组均降低(均P<0.05).结论 老年全麻患者术中应用磷酸肌酸钠能提高术后认知功能,降低POCD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儿心肌损害治疗中磷酸肌酸钠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6月30例心肌损害患儿,依据入院顺序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5例,两组患者均根据病因采用对应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磷酸肌酸钠进行治疗,对照组予大剂量vitc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电图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同工酶(LDH-1)、羟丁酸脱氢酶(HBDB)、血肌钙蛋白I(cTnI)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心电图的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心肌损害治疗中磷酸肌酸钠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改善小儿心肌酶,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导致的心肌损害的疗效。方法将6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伴心肌损伤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阿奇霉素或红霉素治疗支原体感染,并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加用磷酸肌酸钠(CP)营养心肌治疗,对照组加用1,6二磷酸果糖(FDP)营养心肌治疗,疗程均为7 d。结果两组治疗后两组心肌酶谱均显著下降( P <0.05),且观察组显著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 CP及 FDP均可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心肌损害,CP较 FDP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王敬敏 《临床肺科杂志》2014,(11):2081-2083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用磷酸肌酸钠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1~2013年我院收治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8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1,6二磷酸果糖与磷酸肌酸钠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7 d后显效率与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以及心肌酶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症状,降低血清心肌酶水平,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钠治疗扩张型心肌病伴心功能不全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03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不全的患者随机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无禁忌证),强心剂,血管扩张剂等基础抗心衰治疗,试药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磷酸肌酸钠。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的心功能分级、左室收缩功能相关参数的变化,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好转,但是试药组心悸、呼吸困难、水肿等改善率,脑钠尿肽水平的下降、左室射血分数的增加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可以安全、有效地改善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功能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