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了解中山市高一年级学生的血脂水平,为青少年预防和控制血脂异常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整群随机抽取中山市4所学校的高一年级学生691名,进行空腹血脂水平检测,检测项目包括TC,TG,LDL—C,HDL—C。结果TC,LDL—C,HDL—C水平女生均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TC,LDL—C异常率女生均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年龄高中生TC,TG,LDL—C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LDL—C水平城区学生高于镇区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DL—C水平镇区学生高于城区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TC,TG,LDL—C,HDL—C异常率城区均高于镇区,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女生和城区学生的血脂水平和血脂异常率较高。应加强营养知识宣传教育,改正不良饮食习惯,降低成年后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西安市细柳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高危因素。方法选择在细柳中心卫生院进行健康检查的老年人3482例中血糖升高患者567例,根据OGTT结果进行分组,对各组血脂水平、同型半胱氨酸(Hcy)、颈动脉内膜一中层厚度(IMT)等进行测定。结果三组之间BMI及收缩压、舒张压、年龄及性别构成无统计学差异(P〉0.05)。IGT组患者TG较NGT组有显著增高(P〈0.05),但TC、HDL、LDL并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DM组患者TG、HDL、LDL较NGT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TC较NGT虽有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IGT组Hcy及IMT较NGT组有显著升高(P〈0.05),HbAlc未见显著变化(P〉0.05)。DM组患者Hcy、HbAlc及IMT较NGT、IGT组均有显著增高(P〈0.05)。IMT与TG、HDL、HbA1c显著相关(P〈0.05),与TC及LDL无显著相关性(P〉0.05)。IMT与Hey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Hey升高是导致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原因,其监测对判断糖尿病发生不同阶段颈动脉等大血管病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霍素华 《现代保健》2011,(27):171-172
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原因,为临床治疗糖尿病血脂异常提供依据。方法取35例糖尿病患者及35例血糖正常人群早晨空腹血(血清),测定总胆固醇、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5例糖尿病患者TG、TC、LDL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血脂含量明显升高,其中TC、TG、LDL升高明显,提示糖尿病患者在控制血糖的同时,应对高脂血症进行相应的降脂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脂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RA患者44例,行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和血脂四项检测。另选144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行血脂四项检测。结果RA患者HDL—C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LDL—C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TC和TG在两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A患者ESR、CRP与TC、HDL—C和LDL—C无相关性(P〉0.05)。结论RA患者体内血脂水平发生异常,炎症反应对脂代谢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高血压与高血脂及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为冠心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27例冠心病患者根据血压水平分为单纯冠心病组58例和合并高血压组69例,另选取健康体检者52例为对照组,测定血脂水平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单纯冠心病组和合并高血压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Hey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高血压组患者TC、TG、LDL—C和Hcy水平均明显高于单纯冠心病组,HDL—C水平明显低于单纯冠心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患者脉差压(PP)水平与TC、TG、LDL—C和Hey水平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8、0.56、0.47、0.73,P〈0.05),与HDL—C水平呈负相关(r=-0.45,P〈0.05),冠心病患者血清Hcy水平与血清TC、TG和LDL—C水平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2、0.67、0.68,P〈0.05),与HDL—C水平呈负相关(r=-0.52,P〈0.05)。结论高血脂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原发性高血压发生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两者协同作用可促进高血压性冠心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总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的比值在冠心病风险性判断中的价值。方法筛选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心血管内科住院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25例,将所有患者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健康组,对实验室血脂检测结果和血脂指标异常率进行分析。结果稳定型心绞痛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研究的TC、TG、HDL—C、LDL—C和TC/HDL—c分别于健康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型心绞痛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的血脂检测TC、TG、HDL—C、LDL—C和TC/HDL—C的异常率均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C/HDL—C比值可作为判断冠心病风险性的重要参考指标,且灵敏度高于单项血脂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降脂清冲剂对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方法降脂清冲剂配合辛伐他汀口服治疗50例血脂异常患者,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分别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安全性指标,应用多普勒超声仪检测并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颈动脉内中膜C—BS,与50例辛伐他汀口服组对照: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TC、TG、LDL—C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HDL—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颈动脉内中膜C—BS和颈动脉IM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在TC、TG和LDL—C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经治疗后HDL、颈动脉内中膜C—BS、颈动脉IMT较对照组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脂清冲剂配合辛伐他汀口服能降脂清冲剂治疗高脂血症疗效及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重、肥胖儿童血糖、血脂水平变化特点,为儿童肥胖的干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北京市3所中学、2所小学,根据2005—2006年中小学生体检身高、体重结果进行筛选,对自愿参加的1045名7~15岁学生进行身高、体重测量。采集空腹肘静脉血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空腹血糖(FPG)。结果FPG,TG,HDL—C,LDL—C在不同体型男、女儿童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HDL—C水平为肥胖组〈超重组〈正常组,FPG,TG,LDL—C水平均为肥胖组〉超重组〉正常组。男童TC异常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PG,TG,LDL—C偏高和HDL—C偏低的检出率均为肥胖组〉超重组〉正常组;女童FPG,TC,LDL—C异常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TG偏高和HDL—C偏低的检出率为肥胖组〉超重组〉正常组。结论超重和肥胖儿童较体重正常儿童存在明显的血糖和血脂异常。应加强超重和肥胖儿童血糖和血脂检测,并进行综合干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患者血脂代谢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正常孕妇及妊高征患者的血清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载脂蛋白AI(ApoAI)、载脂蛋白B(ApoB)、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脂蛋白(a)水平。结果妊高征组血清TG(P〈0.01)、ApoB(P〈0.01)、LDL—c(P〈0.05)及LP(a)(P〈0.05)较正常孕妇显著升高,ApoAI、HDL—C则显著降低(P〈0.05),TC在两组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轻、中、重妊高征患者之间,ApoAI(P〈0.05)及HDL—C(P〈0.01)依次降低,组间比较有显著性意义,LDL—C(P〈0.01)及LP(a)(P〈0.01)依次升高,组间有极显著性差异。TG、TC和ApoB组间比较,差别无显著性意义。结论血脂代谢异常可能在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血脂水平和血浆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40例AMI患者随机分为2组,常规用药组20例,常规用药加用辛伐他汀(即联用组)组20例,并附正常人组20例。并测定治疗前后的血脂(TC,TG,LDL—C,HDL—C)水平和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结果:AMI患者早期血浆患者CRP水平较健康组明显升高(P〈0.05);治疗4周后两组CRP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但治疗组下降更显著,治疗组与常规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联用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TC,TG,LDL—C明显降低,HDL—C明显升高。结论:常规用药加用辛伐他汀能显著降低AMI患者的血脂水平,改善AMI患者早期血浆中CRP水平。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不同营养状况中学生血脂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 了解不同营养状况青少年血脂水平及其异常情况,为早期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北京市966名初中三年级学生进行体检和血脂检测,分体重正常组、超重组和肥胖组进行血清学各指标比较。结果 随体质指数(BMI)增高,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及其异常检出率呈增高趋势,不同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C在超重组和肥胖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肥胖青少年血脂水平及其血脂异常率较高,应积极预防和治疗青少年高脂血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改变与脑梗死的关系,为脑梗死患者早期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40例为观察组,同期精尿病无脑梗死患者38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LDL-C(低密度脂蛋白)、HDL—C(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进行研究。结果两组间T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G、LDL—C、HDL—C、APOA、APO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改变与脑梗死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严小宏 《现代保健》2012,(19):144-145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水平情况。方法:利用生化方法检测38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及34例正常血糖老年患者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老年2型糖尿病组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Apo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ApoA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血脂代谢异常,积极控制血糖及血脂可以延缓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比较职业性噪声暴露人群与非职业性噪声暴露人群的血脂各项指标之间的差异,探索噪声对血脂的影响规律,为预防和减轻噪声作业对工人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检测血脂中总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指标的含量水平进行横断面研究,比较职业性噪声暴露人群与非职业性噪声暴露人群的血脂各指标差异。结果血脂异常检出率观察组为51.18%,对照组为43.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74,P〈0.05);噪声观察组工人血脂成分中TG、CHO、LDL-C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提高,HDL—c含量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工龄的增加,TG、CHO、LDL—C含量也增高,各工龄之间,TG、CHO、LDL.C、HD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工龄5-9年组和10年一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噪声接触可使工人血脂代谢紊乱,应加强对噪声暴露人员的宣传教育与防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脂肪肝患者血脂水平、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的变化情况。方法对68例B超发现脂肪肝组和100例正常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浆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血脂水平并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老年性脂肪肝患者血TG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HDL则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CRP、HCY、CHOL、LDL、APROA、APROB两组间无差异。结论TG升高和HDL降低可能与老年性脂肪肝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6.
张雪岩 《现代保健》2011,(14):44-45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脂的关系。方法选取40例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组),同时选取4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均于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分离血清,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hs—CR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含量,比较两组各生化指标的差别。结果观察组hs—CRP、TG、TC、LDL—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DL—C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CRP和血脂与2型糖尿病有密切的关系,糖尿病患者应定期检测血脂,有效地控制血脂水平,以对糖尿病及并发心血管等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纳入2011年6月-2013年6月就诊的新诊断T2DM患者,随机选择287例,同期于我院体检中心体检发现的新诊断T2DM患者316例;记录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等基本资料及血糖、血脂及慢性合并症等病历资料,根据年龄、BMI、性别及诊断原因分组,采用1.1检验统计学方法对比各组间的差异;结果患者发病平均年龄(48±13)岁,青年(年龄≤45岁)占39%,中年(46—59岁)占43%,老年(年龄≥60岁)占18%。诊断时BMI为(26.1±3.6)kg/m2,超重占42%,肥胖占27%;既往最高BMI为(28.3±3.7)kg/m2,其中,超重占39%,肥胖占51%。有症状组年龄、BMI、血糖、血脂及糖化血红蛋白(Crib)较高,与无症状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K(p〈0.05);男性组年龄、GHN较低,BMI、甘油三酯(TG)较高,与女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_if-常组TG、胆固醇(TC)、GHB、空腹血糖(FP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低于超重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高于超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TG、TC、GHB、餐后2小时血糖(2HPG)、LDL—C明显低于肥胖组,HDL—C、年龄明显低于肥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组TG、TC、LDL—C明显低于肥胖组,HDL—C明显高于肥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K(p〈0.05)。青年组2HPG、BMI、GHB高于中年组,LDL—c低于中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taPG、2HPG、BMI、TG、TC、GHB明显高于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年组FPG、TG、TC、HDL-C明显大于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组新诊断T2DM患者发病年龄低,诊断不及时,肥胖、尤以既往肥胖较为显著,合并血脂异常、慢性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血脂变化特点。方法267例疑诊或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根据病史、实验室检查及CAG分三组:冠脉正常组、急性心肌梗死组、非急性心肌梗死组。所有患者均于入院次日化验血脂。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早期(发病24-36h内)血脂水平已出现明显变化: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po)A均下降。与冠脉正常组相比。TC、TG、L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非急性心肌梗死组相比,TC、LDL—C、Apo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血脂TC、HDL—C、LDL—C、ApoA降低,不应以此时的水平作依据,而应早期积极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患者血脂特点及与肺组织炎症的关系。方法对42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进行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肺功能及体重指数(BMI)的测定,依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分组进行分析探讨。结果FEV1〈30%预计值组HDL—c明显高于FEV1〉30%预计值组(P〈0.05)。FEV1〈30%预计值组的女性亚组较FEV1〉30%预计值组的女性亚组HDL—c亦增高(P〈0.05),男性患者HDL—c两组变化不明显。TG、TC、LDL—c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患者血脂代谢与肺组织炎症反应及性别有关,可反映慢性阻塞性肺病总体病情的严重程度,长期吸人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舒利迭)可能对改善脂代谢有益。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糖尿病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特点。方法:对糖尿病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与非糖尿病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作对比分析,比教HbA1C、LDL、TG、HDL、TC、PLT、Fib、BMI、高血压及吸烟史的关系。结果:糖尿病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组与非糖尿病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组TC、BMI、PLT及吸烟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bA1C、LDL、TG、HDL、Fib及高血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LDL、TG、TC、HDL、Fib、BMI均超过正常值范围。结论: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存在多种危险因素,对患者进行生活方式干预、控制血糖、控制血压、调脂和抗血小板聚集等综合治疗是减缓脑卒中发生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