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及相关因素。方法:对2007年1月1日至2007年8月30日收治的符合ICD-10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有无攻击行为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既往暴力史、EPQ—N分、BPRS的敌对猜疑和激活性两个因子、命令性幻听等症状、MMPI的F、Pd分均对预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攻击行为有重要价值。结论:在临床工作中,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攻击行为应引起关注并积极防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业的危险因素及其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按入院顺序随机选择68例有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和同期入院的50例无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前瞻性的对照分析,探索对其护理对策.结果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BPRS和临床特征存在着显著差异,提示BPRS的幻觉、敌意猜疑因子分和临床特征中既往有攻击史、易激怒、不合作治疗依从性差及医务人员的强制手段是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危险因素.准确评估病人情况,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适时心理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方式是行之有效的护理干预对策.结论及时早期对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及健康教育,可以将攻击行为减少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3.
卡马西平对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的疗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卡马西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性行为的疗效。方法:对21例有攻击性行为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原有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合并用卡马西平进行为期6周的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6周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外显攻击行为量表修订版(MOAS)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后BPRS各因子分差异无显著性。但治疗后MOAS评分显著降低。结论:卡马西平辅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攻击性行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郭昕  龚毅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6):687-687,790
目的:了解丙戊酸钠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性行为的疗效。方法:对21例有攻击性行为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原有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合并用丙戊酸钠进行为期6周的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6周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外显攻击行为量表修订版(MOAS)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后BPRS各因子分差异无显著性。但治疗后MOAS评分显著降低。结论:丙戊酸钠辅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攻击性行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宋宝华  戴红  杨胜良  孙菊水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25):116-119+123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将6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评分分为攻击组和非攻击组(各300例),比较两组的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各因子分以及血清睾酮水平,分析比较两组BPRS各因子分与MOAS各因子分、血清睾酮水平的相关性。结果攻击组BPRS总分、激活性、思维障碍、敌对猜疑因子得分均明显高于非攻击组,缺乏活力因子得分明显低于非攻击组;攻击组MOAS加权总分及各分量表评分均明显高于非攻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攻击组BPRS激活性、敌对猜疑因子得分与MOAS言语攻击因子得分呈明显的正相关,焦虑抑郁、思维障碍、激活性、敌对猜疑各因子得分和总分与MOAS自身攻击因子得分明显的正相关,总分与MOAS加权总分明显的正相关;攻击组男性、女性睾酮水平均高于非攻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攻击组男性睾酮与MOAS的言语攻击、自身攻击分正相关,攻击组女性睾酮与MOAS的自身攻击因子分呈正相关。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攻击行为与患者血清睾酮及其精神症状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调查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攻击组54例和非攻击组63例,进行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分以及临床特征单因子比较,相关结果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分析相关因素。结果:在既往攻击史、治疗护理依从性、强制措施、情绪易激惹、BPRS总分及因子分等方面两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与精神症状密切相关,而治疗、护理依从性差,采用强制措施是发生攻击行为的重要诱发因素;护理人员及时评估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及早采取有效护理干预,可降低和控制攻击行为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方法 应用简明精神测量表(BPRS)及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对43例(观察组)无攻击行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和113例(对照组)无攻击行为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临床对照研究。结果 观察组51.16%患者有精神病家族史,58.14%患者既往有攻击行为,而对照组分别为30.97%、30.97%,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BPRS中敌对猜疑,激惹性、思维障碍,行为紊乱因子及NOSIS中激惹精神症状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P〈0.01)。结论 精神病家族史阳性,既往有攻击行为,易激惹,思维障碍敌对猜疑,行为紊乱等可能是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危险因素。早期预测干预,可减少其攻击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以制订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201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一般资料收集,并采用修订版外显行为量表(MAOS)、和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进行评定。结果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发生率为27.86%,其攻击行为与精神症状密切相关。结论需要及时治疗和加强监护,减少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发生。  相似文献   

9.
本文应用BPRS对6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了症状学构象分析。入组病例均符合黄山会议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BPRS分>18分。其中男性30例,女性37例;年龄16~57岁,病程6月~12年,平均5.2年。经相关分析发现,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与阳性症状和非特异性症状呈负相关(r=-0.564,P<0.001;r=-0.326,P<0.01);阳性症状与  相似文献   

10.
莫春娥  卢迟英 《海南医学》2009,20(7):143-144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2008年1月至8月在我院住院并且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关于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达到恢复期的1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其中的50例进行集体健康教育(干预组),另50例为对照组(未干预)。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及自制一般资料调查表,在干预前和干预后对患者BPRS总分、服药依从性进行评定。结果干预组在干预后3个月患者的BPRS总分(21.45±4.2)较干预前(26.1±4.5)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服药依从性(完全依从38例,部分依从7例)较对照组(完全依从23例,部分依从14例)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康教育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能够提高服药依从性及疗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及其护理措施。方法:将9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是否有暴力行为分为两组。对两组患者相关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无职业、性格内向、易激惹、入院非自愿、重大生活事件及既往有攻击行为为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危险因素;观察组患者在敌视、猜疑、幻觉及BPRS总评分等方面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与多种相关因素有关,应对相应因素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预防其攻击行为。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入院17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入院前有无攻击行为分为攻击组和无攻击组,两组分别从年龄、性别、文化、病程、既往攻击行为等一般情况、简明精神病量表和艾森克个性问卷方面进行单因素对照分析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1)经单因素分析,攻击组病程[(7.73±6.67)年]显著长于非攻击组[(5.22±5.47)年](t=2.631,P<0.01);攻击组BPRS中的敌对猜疑因子得分[(13.73±3.098)分]高于非攻击组[(11.47±3.93)分](f=4.063,P<0.01),焦虑因子得分[(7.18±3.583)分]低于非攻击组[(8.70±3.89)分](t=2.679,P<0.01);EPQ的E量表分攻击组[(11.99±4.340)分]显著高于非攻击组[(10.67±4.293)分](t=1.990,P<0.01);攻击组既往有攻击行为的患者所占比例(71.1%)显著高于非攻击组(16%)(x2=39.082,P<0.01).(2) 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BPRS中的敌对猜疑因子和既往攻击行为史进入回归方程.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发生主要与其精神症状和既往攻击行为史有关,应积极治疗,控制症状并防止病情反复.  相似文献   

13.
李文娟  马拉太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8):2258+2272
目的:探讨影响住院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85例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BPRS及自知力评分。采用相关、逐步回归等统计学处理。结果:男、女性患者BPRS总分及各因子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男女性患者自知力均与BPRS总分及缺乏活力、敌对猜疑两因子分相关。男性患者BPRS总分及焦虑抑郁因子入选自知力回归方程,女性患者BPRS总分入选自知力回归方程。结论:住院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长期滞留住院也影响住院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氯氮平合并舒必利对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符合CCMD-Ⅲ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30例进行六周的治疗观察,疗效用BPRS、SANS量表评分。结果:治疗前后BPRS、SANS总分及分量表的综合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01)。结论:氯氮平合并舒必利对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均有效。  相似文献   

15.
精神分裂症COMT基因多态性与暴力行为的关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茶酚胺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多态性与有无伴发暴力行为的精神分裂症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RFLP)技术,检测109例伴发暴力行为精神分裂症和64例未伴发暴力行为精神分裂症患者COMT基因型,并分别比较伴发暴力行为精神分裂症和未伴发暴力行为精神分裂症组之间的COMT基因多态性差异。结果:伴发暴力行为精神分裂症和未伴发暴力行为精神分裂症组之间的COMT基因频率分布无显著性差异。不同COMT基因型强迫症的言语攻击行为分、对物品的攻击行为分、对自身躯体的攻击行为分、对他人的攻击行为分和攻击行为总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有无伴发暴力行为精神分裂症与COMT基因多态性无关联。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丙戊酸镁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将60例伴有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丙戊酸镁联合抗精神病药物(研究组)30例,单用抗精神病药组(对照组)30例,治疗4周,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和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周研究组较对照组的MOAS评分显著降低(P<0.01〉疗效显著而快,不良反应少。结论:丙戊酸镁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疗效肯定,安全性与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开放管理对康复效果的影响. 方法 随机将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200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疗程为3个月.研究组在治疗过程中实施开放管理和康复指导.应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社会功能筛选量表(SDSS)、大体疗效评定量表(GAS)评价治疗效果,并对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进行比较.结果3个月后研究组BPRS总分及焦虑抑郁和缺乏活力因子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GA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SDSS总分及因子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开放管理康复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8.
王永芳  任志生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8):2508-2509
为了解工娱治疗对精神病患者的康复疗效,我们进行了对照研究。 1对象和方法 所有病例均为我院精神科住院患者,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2版修订本)慢性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以阴性症状为主,阴性症状量表(SANS)≥50分;病程〉5a,住院时间〉1a;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25分,能参与工娱治疗活动,排除严重的躯体疾病和酒、药物依赖者,共62例,分两组。  相似文献   

19.
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精神病,我们采用抗精神病药配合电针百会印堂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以求提高临床疗效,并给予临床护理观察,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入组标准病例为我院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间住院患者100例,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1]中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均为首发精神分裂症,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总分>36分,年龄16~50岁,病程2~24月,且血常规、心电图、肝功能、肾功能检查均正常,征得患者家属同意,签署治疗知情同意书;排除躯体和脑器质性疾病、酒精或药物依赖、药物过敏者。入组前4周内无连续服用抗精神病药物者。100例患者随机分为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残疾评定患者心理状况.方法:选取30 例精神分裂症残疾评定患者,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 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采用《WHO 残疾评定量表II》(WHO-DASII)评定残疾等级,将这30 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进行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症状自评量表(SCL-90)、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测查;随机选取30 例住院患者,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 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进行上述4 个量表测查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结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总体印象量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观察组患者症状自评量表总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差异显著;观察组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中思维障碍、敌对性因子分差异显著;观察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总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精神分裂症残疾评定患者以幻觉、妄想等阳性精神病性症状为主,且较-般住院患者伴抑郁情绪比例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