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压共轨燃油喷射技术和发动机电控技术是现代柴油机的两大技术核心,高压共轨燃油喷射技术与电控技术的紧密结合,成为内燃机行业公认的20世纪三大突破之一。柴油机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是迄今最先进的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燃油喷射压力高且独立于发动机转速、可实现对喷油量、喷油定时和喷油速率的全工况柔性控制。高压共轨喷油系统是全电子控制系统,其燃油喷射压力、喷射油量、喷射正时和喷油速率均通过电子控制单元(ECU)来实现。  相似文献   

2.
共轨式喷油系统是一种先进的高压电控燃油喷射系统,能显著降低柴油机的噪声和排放,提高柴油机性能.主要介绍了共轨式电控喷油系统的组成、原理和结构特点,以及其自身独具的优势:最大限度的满足了环保要求.并能大幅度的改善柴油机的经济性和动力性;而且着重阐述了油轨结构的独特性与其压力控制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3.
一、技术概要共轨式喷油系统不再采用传统高压油泵脉动供油的原理,而是通过高压共用管道,或共轨蓄压式或液力增压式形成高压。采用压力时间式燃油计量原理,用电磁阀控制喷射过程。二、选择依据共轨式喷油系统是80年代末期才开始研制的新型高压喷射系统。并且与电控技术紧密结合。其特点是在整个柴油机运行范围内喷油压力有较大柔性,并且可以在预喷。90年代以来各主要油泵油嘴公司与发动机厂合作加快了对共轨喷油系统的开发力度,并已批量生产。在今后5-10年内将取代部分直列泵而获得大的发展。现有柴油机改用共轨喷油系统时,结构上改…  相似文献   

4.
柴油机高压共轨电控燃油喷射技术,是现代柴油机进行性能改进的关键技术措施之一。随着燃烧理论的进步,对喷油率形状及喷射压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即喷油率可调、多次喷射及超高喷射压力。常规高压共轨系统的喷油率形状近似于矩形,而且只能通过喷射压力调节矩形的高度,无法改变其形状。同时国内尚没研制出可以实现超高压喷射的压力源。本文结合国内外共轨电喷技术的发展特点,提出了双压共轨系统这一结构型式。双压共轨系统主要适用于非道路用大功率柴油机,该系统在单次喷射中能够提供两级压力-基压和高压,基压能够满足柴油机部分负荷的喷油需要,高压能够满足全负荷的需要。高低压的转换及组合通过喷油器电磁阀及增压器电磁阀配合完成。通过高低压的组合能够实现喷油规律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正据了解,7月3日,国家863计划支持的"高压共轨重型柴油机关键技术研究"课题,取得阶段性成果。课题设计开发了喷射压力达到180MPa的高压共轨泵,满足要求的共轨管,在冷拖实验台上进行了性能试验,并在发动机上进行了台架试验验证,为高压共轨燃油系统关键零部件开发及关键技术研究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随着国外柴油机电控技术的迅速发展,国内对电控喷油系统的研究也日趋重视。电控共轨系统是目前难度最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我国柴油机的供油压力,在柴油机原有的凸轮驱动系统改进成了现在的高压共轨系统,它对环境有很强的适应性,主要由高压系统,低压系统,电子控制系统构成。高压共轨系统能在宽广的范围内运用,调整喷射压力和时间。将柴油机中油压的建立和燃油喷射的过程分开进行,互不影响,高效率地控制柴油机。为了满足我国对于排放物日益严苛的要求,关于柴油机的高压共轨电子控制系统的开发已经成为趋势。我们将建设一个经济性为主,舒适方便性和动力性为辅的柴油机电控系统。本文将阐述设计高压共轨电控系统方案,着重分析电控系统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7.
柴油机上应用高压共轨电控供油系统在发达国家已经普及,而我国自主研发的共轨系统仍未达到规模化生产阶段.文中主要针对在国产135Ti柴油机安装高压共轨供油系统中的电控高压泵、共轨管、电控喷油器在设计、加工制造及试验中出现的问题如何解决,以及高压共轨系统的压力波动仿真模型和实验对比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介绍一款以高压共轨电控装置为基础,对其电控喷油器结构进行优化和改进的燃料喷射系统,阐述了该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组成。介绍了喷油器的工作过程,并对电控喷油器的电气参数进行了分析。改进之后该系统喷油器的电磁阀具有体积小、耐高压、耐高温、耐震动和响应速度快等特点,实现喷射压力和喷油量的控制,从而优化喷油特性形状,降低柴油机噪声和大大减少废气的排放量。  相似文献   

9.
高压共轨式喷油系统对柴油机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持标 《机电工程技术》2005,34(2):92-93,96
本文在介绍共轨式喷油系统的特点后,从放热率,燃烧噪场、喷油压力等方面来着重阐述高压共轨式喷没系统改善柴油机性能各个机理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通过电控共轨喷油系统四项国家标准的制定发布以及共轨系统标准体系的构建,为柴油机电控共轨喷油系统产品的研发、生产、检测等技术的自主创新提供了标准化保障,促进了内燃机及汽车的节能减排和绿色环保。  相似文献   

11.
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汽车产业在全世界范围内领先发展,其尾气所造成的污染也越发严重,为减少空气污染的排放以及提高柴油的利用率,产生了电控高压共轨技术。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起各国就逐渐展开了对电子控制技术的研究,电控高压共轨柴油机完全符合当前社会减少污染、节能减排的要求,因此该发动机成为大多数车用发动机的第一选择。为实现有效提高燃油喷射控制精度、提高发动机运行的稳定程度以及节能减排等优化发动机性能的操作,加大了对故障监控和喷油控制策略的研讨。本文将国内外电控高压共轨柴油机的发展经验与自身经验相结合,具体分析共轨柴油机的控制原理以及对电控高压共轨技术故障的检查、检修。  相似文献   

12.
<正>日益严格的废气排放和节能要求对柴油发动机的喷射装置提出了新的技术要求,电子控制系统逐步应用到柴油机上,尤其是电控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可对喷油定时、喷油压力、喷油规律等进行柔性调节,从而使柴油机的经济性、动力性和排放性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但同时使柴油机的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给柴油机的维修带来一定困难。下面着重介绍电控柴油发动机的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故障检修方法。  相似文献   

13.
张辰驰  何灵  窦旭 《中国机械》2014,(9):294-294
共轨技术是指高压喷油泵、压力传感器和ECU(计算机控制)组成的闭式系统中将喷油压力的产生和喷射过程彼此分开的喷油技术。本文旨在通过对船舶柴油机共轨技术的浅析,分析该技术的管理要点,并给予实际从业者一定的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14.
李慧  朱德文 《机电工程》2007,24(5):83-85,98
采用脉宽调制信号对二位三通高速电磁开关阀进行驱动控制,能够灵活地对喷油量、喷油正时进行控制,采用PWM控制方式对柴油机共轨式电控系统进行控制。主要分析了柴油机共轨式电控燃烧油喷射系统关键部件——高速开关电磁阀的结构、PWM控制原理,以及由电控单元所产生的脉宽调制信号控制下的高速开关电磁阀动态响应特性。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高压共轨柴油机总体机械与电控系统组成,分析了高压油泵、喷油器、高压油轨、共轨压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与性能参数,最后列出了一种常见的故障模式。  相似文献   

16.
根据柴油机高压共轨系统的控制要求,开发基于C8051F040芯片的电控单元。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方法开发电控单元硬件,包括信号采集处理模块、输出与驱动模块、通信模块、显示及报警接口模块等,实现共轨压力的控制。  相似文献   

17.
我公司几台小松WA500-6型装载机作业过程中,常出现突然降速、熄火现象,再次启动作业一段时间后又出现熄火,且故障发生越来越频繁。现对该装载机燃油供给系统原理及常见故障排查方法分述如下。1.燃油供给系统原理日本小松WA500-6型装载机采用SAA6D140E-5型柴油机。该型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采用日本电装公司的ECD-U2型高压共轨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简称CRI系统。该系统可对柴油机的喷油定时、喷油持续期、喷油压力、喷  相似文献   

18.
电控高压共轨喷油技术是改善柴油机性能的关键技术之一,通过高压可控可调的燃油喷射提高柴油机气缸内燃烧效果,优化了燃油经济指标,降低了油耗和污染.但是新技术的应用也会出现新的故障点,为管理者带来了新的挑战.通过对MAN 32/44CR高压共轨燃油系统主要的组成部件和工作原理介绍,分析燃油系统的典型故障原因,结合故障现象进行...  相似文献   

19.
高压共轨喷油器是柴油机高压共轨电控系统中最重要的一个部件,其喷油特性(如喷油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发动机的性能表现。喷油器的喷射特性不仅受到喷油器的结构参数的影响,同时在喷射过程中还受到外界工作环境的影响,比如喷油器喷射时发动机缸内的背压,以及喷油器工作时的回油通道中的背压。本文主要对某高压共轨喷油器进行台架试验测试,研究喷油器回油背压对喷油特性的影响,并分析产生影响的原因,为开发新型的燃油喷射系统提供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20.
张巍 《现代零部件》2012,(10):44-45
德尔福柴油系统的前身是卢卡斯柴油系统,在20世纪30年代开始生产机械式高压柴油泵,50年代开始生产机械式转式泵,进入90年代,开始研发电控高压共轨系统,并在2000年首次投放了高速电磁阀的轻型高压共轨系统。2008年,德尔福推出革命性的全球独创的直接控制式的压电晶体共轨系统,应用于奔驰轿车柴油机上。在德尔福高压共轨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一系列技术变革。德尔福在2000年投放市场的高速电磁阀的共轨系统是它的第一代共轨系统,应用在轻型和中型的轿车发动机上,以及轻型中型的商用车柴油机上。从最初的高速电磁阀的共轨系统,至今已经演变为三个不同的系统,一种是用于微型柴油机上的单缸泵共轨系统,我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