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伤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伤特点分析黄抗美王玮道路交通事故伤已广泛引起国内创伤医学专家的关注[1~3].高速公路和高等级公路建设的迅猛发展又为道路交通事故伤增加了新的特点.笔者通过对308例道路交通事故伤患者的分析,探讨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伤的类型和伤情特点,供同...  相似文献   

2.
交通事故致腹部闭合性损伤的特点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通事故所致腹部闭合性损伤具有休克发生率高,腹内多发伤发生率高以及腹外合并伤多等特点。提高对此类损伤特点的认识,及时救治,重视腹外合并伤的处理及并发症的防治,是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对9例火器伤伤道血管续发突发性大出血伤例的救治进行观察,探讨其伤情特点,总结其大出血原因及救治体会,以指导临床对火器伤伤道出血的防治。  相似文献   

4.
胰蛋白酶治疗毒蛇咬伤,具有高效、速效、广谱等特点,目前已广泛用于临床。糜蛋白酶经研究证明对动物被蛇咬伤具有显著疗效,但临床用于蛇伤尚未见报道。本文比较两种酶在蛇伤治疗中的应用,经31例临床研究结果表明两种酶对蛇伤防治,均有显著治疗效果,从比较结果表明糜蛋白酶对腹亚科蛇伤治疗效果比胰蛋白酶好,如二者合用,对各种蛇伤疗效更加显著。该法具有高效、广谱、速效、价廉、使用方法简便等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交通伤临床特点及伤情评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各类交通伤具有不同的致伤机制,而且与其它伤因引起的损伤相比,如坠落伤等,交通伤具有自身独特的临床特点。了解这些特点,将有助干临床的诊断和治疗。笔者在此就交通伤临床特点及伤情评估的主要评分法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6.
交通伤这一无形杀手逐年增多,颅脑伤是其主要致死原因,与地域、气候等因素有较大关系。本文对我院近两年因交通事故致颅脑伤在急诊抢救室抢救无效死亡的有关情况进行总结分析,以期提高对本地区颅脑交通伤特点的认识,降低死亡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道路交通事故伤特点分析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2  
北京市道路交通事故伤特点分析章亚东侯树勋道路交通事故伤的发生特点与地域、气候等因素有很大关系。笔者对具有北方地区特点的北京市道路交通事故伤资料统计分析如下。资料与方法资料源于首都地区军队急救中心近5年的病案记录。按ICD-9CM国际疾病分类中创伤外部...  相似文献   

8.
眼部主要战伤伤谱初步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研究现代常规战争中眼部战伤的发生规律和特点 ,了解现代眼战伤伤谱 ,以更好地加强平战时眼部伤的救治。方法 调研有关现代战争的眼战伤资料 ,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初步总结出现代战争眼部战伤的主要发生规律、特点以及致伤因素。结论 现代战争眼部主要战伤伤谱为 :(1 )眼球穿通伤 ;(2 )眼球穿通合并眼球异物伤 ;(3)眼球钝挫伤 ;(4 )眼附属器的外伤 ;(5 )眼烧伤。  相似文献   

9.
道路交通事故伤骨折特点与致伤机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道路交通事故伤骨折特点与致伤机制侯树勋章亚东道路交通事故伤中骨折的发生率极高[1,2],其骨折类型具有与其他创伤性骨折不同的特点,且与致伤机制有密切关系.笔者对此进行了调查分析,以期对交通事故伤的研究提供参考.临床资料本组道路交通事故伤646例,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近年胸伤的临床新特点,探讨严重胸伤的分型与救治方法。方法 收集各地1993-1998年间重伤患者10738例临床资料,按照有无胸伤和多发伤,分为单纯胸伤、胸伤合并多发伤、多发伤胸伤为主等型,同期对照分析各型胸伤的不同特点;并对照前期胸伤患者资料,分析胸伤发病特点和临床特点的变化。结果 (1)近年胸伤的年收治率净增1.5倍;交通伤、锐钝器伤和高处坠落伤为胸伤主要伤因,而火器伤、锐钝器伤、挤压和高处坠落伤、交通伤等为胸伤高发原因;20-50岁男性为胸伤高发人群。(2)57.9%(955/1719)的胸伤达到损伤严重度评分(ISS)≥16的重伤标准;血胸、肺挫伤、支气管断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心脏损伤、合并多发伤,伤情加重。(4)胸伤的非手术治疗开展较好,但手术治疗和院前救治需要加强。结论 近年胸伤已成为一类重要的创伤,临床救治尖加强开展胸伤的手术治疗和多发作的多学科协作,建议制定新的多发伤评分分方案和心脏锐器伤的分型与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1.
重视多发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多发性创伤(简称多发伤)在临床创伤患者中愈来愈常见,这主要是由于与传统创伤相比,现代创伤事故在致伤机制上有了很大的差异.传统创伤以打击、摔跌为主,致伤能量低,单发伤多.而现代创伤以交通伤、高空坠落伤、爆炸伤为主,致伤能量高,多为多发伤.多发伤伤情复杂且严重,病理生理反应急剧,它并不是几种损伤的简单叠加.对多发伤的临床研究表明,多发伤除了具有创伤的基本特点外,还具有许多自身的特点和复杂性,而且涵盖了外科基础的所有知识和技能,需要临床急救与创伤工作者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2.
道路交通事故伤744例救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交通事故伤的致伤的特点和规律,总结抢救经验。对交通事故伤应重视院前抢救。院内抢救需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以胸外伤为主的全身多发伤的临床特点及其诊治。方法对200例胸部创伤合并全身多发伤的诊断以及治疗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190例;死亡10例。伤后24h内死于失血性、创伤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8例;死于其他并发症2例。结论胸外伤合并全身多发伤的临床特点为死亡率高,休克发生率高,早期容易漏诊,早期胸部CT检查可明确诊断,尽早治疗胸部以外的损伤,合理使用呼吸机可明显降低ARDS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90年代胸伤发病特点和严重胸伤特殊问题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90年代胸伤发病特点的变化,展望21世纪初胸伤救治战略和策略,总结现阶段对严重胸伤特殊问题的处理经验。方法 回顾我科43年收治的胸伤1639例,分为1990年前后两组。比较两期例数,伤因,重伤构成比及住院死亡率,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 90年代胸伤增加,伤因谱变化,重伤增加和重症闭合伤,连枷胸,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比例明显高于1990年前组。  相似文献   

15.
总结胸部交通伤的损伤特点及救治经验。方法:对近年收治的116例部交通伤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汽车与摩托车碰撞事故中胸部损伤发生率最高;116例胸部交通伤中,摩托车驾驶员、骑自行车和行人占81例,多发伤和严重损伤发生率高于汽车内乘员;胸部交通伤主要为肋骨骨折和肺挫伤出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颅脑减速伤的损伤特点,探讨其在颅脑创伤的伤情判断和影像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361例临床典型颅脑减速伤患者的颅脑CT影像资料,结合致伤病史及临床资料,总结归纳颅脑减速伤的损伤特点。结果颅脑减速伤损伤的主要特点为:撞击部位头皮损伤、颅盖骨折、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和脑挫裂伤,对冲部位硬膜下血肿、颅底骨折和脑挫裂伤;颅骨骨折以撞击部位多见,硬膜下血肿以对冲部位多见,蛛网膜下腔出血主要位于脑底部及脑挫裂伤区;额、颞叶严重对冲伤是常见颅脑减速伤的重要特征。结论根据颅脑减速伤的损伤特点,结合致伤病史或颅脑CT表现,可为临床颅脑减速伤伤情的快速判断与救治、CT扫描及诊断、创伤事故原因的评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机动车驾驶员方向盘伤的损伤机制,总结伤情特点和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22例因交通事故致驾驶员方向盘撞击伤的伤情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本组有头颈部伤27例,胸部伤64例,腹部伤56例,四肢、骨盆及脊柱41例。122例中多发伤81例。救治成功115例,救治成功率94.3%;死亡7例,死亡率5.7%,合并严重脑部伤为主要死因。结论驾驶员方向盘撞击伤的伤情重,多发伤发生率高,严重胸腹部伤多需手术治疗。钝性心脏伤、胰十二指肠伤容易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二维超声应用于枪弹伤创伤弹道显像的价值。采用高频二维超声观测猪后肢软组织弹伤及其周围组织成像特点,并结合病理检查探讨其声学基础,结果发现,二维超声下,原发伤道形态有显著的特征,表现为行走清晰,内径不一,边缘不规整的管道状回声,而伤道内部回随时间延长而呈运态变化。同时,伤道周围组织也表现出一定的声像图特点,研究表明:二维超声显像能很好地分辨原发伤道,确定伤道的走向及分布,了解复杂伤道与毗邻组织脏器的关系,并可在一定程度上对伤道周围组织的损伤情况作一客观的评价,这对复杂伤道火器伤的治疗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对70例常见眼外伤的流行病学特点进行分析.眼外伤最常见原因为工伤、交通事故伤、斗殴伤等.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非战时颅脑火器伤和非火药弹伤的创伤弹道学特点及处理要点。方法回顾性总结36例颅脑火器伤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投掷物类型、伤情及处理。其中颅脑贯通伤2例,盲管伤29例,切线伤1例,颅骨头皮伤4例。根据伤情给予不同的手术处理。结果痊愈35例、死亡1例(2.8%)。结论不同投掷物具有不同的创伤弹道学特性。在对颅脑火器伤处理中应分析创伤弹道学特点和伤情,采用相应的处理方法,才能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