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通过引入“干中学”理论模型,揭示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困境背后的经济规律:在资源型城市发展过程中,由于将大量生产要素投入于干中学效应较小的“资源型”部门或产业,对其他部门和产业产生“挤出”效应,知识要素积累严重缺乏,加之“资源锁定”效应,从而使得产业转型面临极大困境。资源型城市应积极利用国际国内经济深度调整及资源税改革契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大力发展“干中学”效应较大的产业,加快知识要素积累,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为产业转型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
资源型城市是我国重要的能源保障基地。随着国家双碳目标的确定,处于“相对高碳”和“高碳”发展水平的资源型城市面临着经济转型和绿色低碳的双重压力,因此探究资源型城市在双碳目标约束下如何构建绿色低碳发展路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双碳目标约束下不同类型资源型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现状,并对国外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案例的绿色低碳经验进行梳理,通过比较研究、归纳总结、国内外经验借鉴等方法,指出成长型城市借鉴休斯顿进行产业链延伸集约发展、成熟型城市借鉴巴库培育多元化新型主导型产业、衰退型城市借鉴九州依托政府援助引导低碳产业植入和再生型城市借鉴伯明翰培育非资源型产业主导进行低碳创新发展的不同路径。在此基础上,提出国内资源型城市分类绿色低碳发展路径,鼓励成长型城市产业链低碳发展、引导成熟型城市产业低碳多元化发展、扶持衰退型城市低碳转型政府主导再发展和推动再生型城市低碳创新主导发展,给面临“经济-资源-环境”约束的资源型城市政府决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资源型地区通过经济转型促进绿色发展效率提高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论文总结概括了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内涵与绿色发展效率内涵,并运用经济增长理论分析了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对绿色发展效率的作用机理与影响,最后以山西省为例,运用基于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Malmquist模型、断尾回归模型分别考察了2004—2020年山西省绿色发展效率的变化、资源型经济转型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1)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对绿色发展效率提升具有积极影响;2)在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中,主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节能降耗、科技发展促进绿色发展技术进步来提升绿色发展效率;3)山西省民营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完善对绿色发展效率影响不显著。对此提出,山西省应加强民营企业绿色转型的支持与监管、发挥交通通信的开放引领作用、完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深化市场化改革与管理。  相似文献   

4.
分析资源开发区生态承载力与产业一致性发展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资源开发与生态的作用机理出发,分析了矿产资源开发区域的生态系统演化过程和组成结构;从社会需求、经济生产、环境变化和生态平衡等环节,剖析了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系统的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梳理了资源开发区生态承载力的特征要素,分析了产业竞争力,构建了对资源破坏、地质灾害和环境污染为基础的16个一致性因素。最后提出了开展现状调查与分析,区域生态与产业整合分析,资源开发区生态承载力与产业一致发展可能性分析,计算资源、市场和环境容量等约束条件,形成产业调整优化策略的产业布局思路。   相似文献   

5.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发展策略分为市场主导和政府主导两种主要形式。前者指由个人(或群体)旅游经营者自愿开展向旅游产业转型活动,这些活动的动机是通过发展依赖自然环境质量的产品发展旅游产业。后者指突出资源型城市特色资源优势,对旅游业实行环保法规政策,实现由黑色印象到绿色主题的成功转型发展模式。本文分析了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中旅游产业的影响因素,探索了循环经济在资源型城市旅游业领域的驱动机制,并提出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6.
李永东 《中国煤炭》2012,38(4):21-23
着眼国家及世界经济产业体系大格局,结合煤炭企业实际,对煤炭资源型企业调结构转方式进行思考,提出:调整资源开发布局和生产方式,由单区域消耗、粗放开采向全球化整合、高效绿色开采转变;改变煤炭属性,由资源采掘业向原料加工制造业转变;调整产业层次,向第三产业现代服务业升级;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支撑,促进各产业高端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再生铜产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取得了较大进步,但环保治理能力距离绿色发展要求仍存在一定差距。通过分析我国再生铜产业的现状及再生原料的来源及特点,识别了二次铜资源回收利用过程主要污染物排放的节点环节,明晰了气体、液体和固体污染物的形成机制,提出了加快绿色再生科技研发的主题方向,以及对强化产业标准体系建设与监管、完善形成系统的产业政策指引、培育绿色发展长效机制等方面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李永金 《煤炭科技》2023,(6):27-30+34
攀西地区形成了较大范围的采煤沉陷区,沉陷区内土地废弃严重,居民生产适宜用地面积骤减,同时,境内太阳能资源具备很好的开发利用前景。通过开展光伏发电项目,促进采煤沉陷区生态良性循环发展,巩固资源枯竭地区经济转型发展成果。一方面,推动采煤沉陷区实现绿色生产、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社会稳定,既可提供清洁绿电,又可实现土地综合利用;另一方面,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从单一的煤及煤化工产业向多元的特色产业转变,巩固脱贫奔康成果,促进乡村振兴、地区经济转型发展。项目对四川省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进行了有益探索,对于我国南方山地采煤沉陷区经济转型发展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绿色发展是绿色和发展内在融合所形成的一种又快又好的可持续发展方式,其同时关注产业增长和污染减排。文章首先评估了1980-2016年宜昌市三次产业结构状况,通过比较宜昌与典型城市的劳动生产率,分析产业发展水平,并通过计算工业结构相似度,识别产业潜在合作区域。同时,计算污染排放、能源消费分行业贡献情况,并模拟宜昌市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分析产业减排潜力。在此基础上,总结宜昌市绿色发展的“长处”与“短板”:宜昌市在食品、化工、装备制造等产业具有一定的竞争力,旅游业、物流业具有较大发展潜力,但支柱产业资源消耗仍较大、污染排放较重,导致产业结构总体偏重。最后,提出按照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以技术创新、智能制造、集群发展、区域合作为依托,明确构建现代绿色产业体系路径,推动宜昌市绿色转型,同时为其他区域绿色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六盘水作为全国63个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之一,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增长主要依赖投资拉动、规模扩张和资源消耗,这种发展方式形成了资源型产业比重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对资源的依赖程度高,严重制约了六盘水市经济可持续发展。选取六盘水市1991-2011年生产总值和三次产业的相关数据,通过对六盘水市产业结构变化趋势以及资源型产业创新能力存在的问题分析,对六盘水市经济发展方式由资源依附向创新驱动的路径进行研究,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煤矿机械》2016,(3):51-53
提出了一种混联机械臂,该机械臂是串并联混合机构,具有串联机构工作空间大和并联机构承载能力高的优点,可以实现较大活动空间内对重物的搬运仓储。对该机械臂进行了自由度分析,得到该机械臂的自由度为2,具有平面内的一个移动和一个转动自由度。基于几何解析法分析了该机构的运动学正反解,并且给出了5组正反解分析数值算例,验证了正反解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13.
鱼娅 《煤质技术》2014,(Z1):45-47
介绍了煤中镜质组反射率的测定原理及在测定过程中应注重的问题,从镜质组富集程度的差异性、样品处理、镜质组颗粒鉴别、测试条件和技术方法等方面探讨了其反射率测定的影响因素,并概括论述了煤中镜质组反射率在生产实践中的确定煤级、指导炼焦配煤等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岩石流变特性对采空区长期稳定的影响,基于Reissner厚板和流变力学理论构建了矿柱-顶板流变力学模型,并推导出顶板沉降位移关于流变时间的关系式;依据不同边界条件将顶板破坏过程划分为固支、固支-简支、简支和内部破坏四个阶段。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流变力学模型可用于对采空区稳定时间的预测,并为采空区及时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李翠梅  王好 《煤矿机械》2014,35(4):104-105
介绍某柴油机排气过渡管的加工工艺,分析空间尺寸较多的复杂管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及角度误差对空间尺寸的影响。通过角度在公差范围内的微量调整,解决了排气过渡管由于毛坯铸造及加工时找正存在的误差而造成气口处壁厚不均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在横轴式掘进机截割机构横向截割的刚体动力学模型基础上,利用计算机模拟方法获得其在不同参数下的振动特性曲线,并分析了截割头质量、悬臂质量、液压系统刚度及阻尼变化对掘进机截割机构振动特性的影响,为研究横轴式掘进机的振动特性,改进机器设计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7.
依据JTG E41—2005《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结合工程项目实例,对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进行了试验,对试验结果采用JJF 1059—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进行分析与评定,了解测试中造成误差的因素,结果显示影响该项目单轴抗压强度试验的主要因素来源于样品的不均匀性和压力试验机的测量。  相似文献   

18.
合同责任与侵权责任是民事法律关系中两种重要制度,二者的构成要件不同,责任承担方式不同。当发生合同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时,如何选择适当的诉讼请求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对球(棒)磨机筒体衬板螺栓孔漏料、螺栓易松动及断裂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找出了问题的根本所在,提出了处理措施,并给出了全新的结构方案。  相似文献   

20.
煤矿提升机齿轮箱振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立荣 《煤矿机械》2011,(10):274-276
提升机作为煤矿中的重要设备,其故障率对于煤炭的安全高效生产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详细分析了煤矿提升机工作环境和工作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了提升机齿轮箱振动的数学模型,分析了速度和载荷变化情况下的提升机齿轮箱振动的特点,分析了变工况条件下齿轮箱故障信号的分布特征,为变工况条件下提升机齿轮箱的故障诊断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