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子宫细胞性平滑肌瘤与交界性平滑肌瘤的病理组织学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6例细胞性平滑肌瘤,2例交界性平滑肌瘤进行大体检查和常规HE染色及镜下细胞形态、核分裂计数。结果 细胞性平滑肌瘤:瘤细胞较丰富,肿瘤呈致密的束状、核梭形,细胞形态较一致,细胞核无明显异型性,核分裂不超过5/10HPF,肿瘤呈膨胀性生长,很少发生变性。交界性平滑肌瘤:瘤细胞丰富,核分裂计数5~9/10HPF,无或轻度异型性。中度以上异型性或有明显血管及周边浸润或有明显坏死,为低度恶性平滑肌瘤。结论 一般情况下核分裂像多于10个/10HPF者可诊断为恶性,核分裂像少于5个/10HPF者可诊断为良性,核分裂像5~9个/10HPF者可诊断为“交界性”或“恶性倾向未定”的平滑肌肿瘤。除此之外,还应与患者年龄、肿瘤形态、大小、边界有无浸润以及细胞密集度与异型性等综合考虑。准确鉴别细胞性平滑肌瘤与交界性平滑肌瘤对指导治疗、判断预后均很重要。  相似文献   

2.
34例富细胞性子宫平滑肌瘤的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富细胞性子宫平滑肌瘤的预后,以指导临床,方法:收集34例富细胞性子宫平滑肌瘤,其中7例为核分裂活跃的子宫平滑肌瘤进行病理资料,临床及预后分析。结果:富细胞性子宫平滑肌瘤临床过程与子宫肌瘤相似,临床过程仍为良性,治疗效果良好,但对其核分裂活跃的子宫平滑肌瘤要加强随访及观察,结论:富细胞性子宫平滑肌瘤易被误诊为子宫肉瘤,在判断肿瘤良恶性时不能单依靠核分裂数,还要结合肿瘤细胞是否存在异型性,凝固性坏死,病理核分裂,边缘的浸润性等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3.
对31例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手术切除子宫平滑肌瘤(13例)、平滑肌肉瘤(8例)及正常子宫肌壁(10例)AgNOR 作了研究。常规石蜡包埋,AgNOR 染色。观测了每例AgNOR 的数目及最大和最小直径,以及变动范围。结果发现三组中子宫平滑肌肉瘤组AgNOR 数目、平均直径及其变动范围等均明显高于子宫平滑肌瘤及正常子宫肌壁(P<0.01),而后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结果提示AgNOR 作为一种新的客观指标,在区别子宫平滑肌良恶性肿瘤中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崔开颖  杨舒盈 《海南医学》2008,19(3):137-137
子宫平滑肌瘤是最常见的子宫良性肿瘤,而子宫平滑肌肉瘤却少见,而且预后很差。有学者认为,在子宫平滑肌瘤与肉瘤之间存在一组交界性肿瘤,包括富于细胞型平滑肌瘤、核分裂型平滑肌瘤、  相似文献   

5.
子宫交界性平滑肌瘤的临床特征及治疗闻立红郑州铁路中心医院妇产科郑州450052关键词子宫肌瘤;平滑肌瘤;临床特征近年来,国内外部分学者[1,2]发现子宫良性平滑肌瘤与平滑肌肉瘤之间存在着一组交界性肿瘤,包括富于细胞型平滑肌瘤、奇异性平滑肌瘤、核分裂活...  相似文献   

6.
张丽华  张立红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6):134-134,147
目的 探讨子宫平滑肌来源交界性肿瘤的病理诊断方法及临床特征。方法 对朝阳市内某医院39例 子宫平滑肌交界性肿瘤的病理和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9例中普通平滑肌瘤25例,富于细胞型6例,奇 异型1例,不典型5例,恶性潜能未定1例,肉瘤1例。子宫平滑肌交界性肿瘤的生物学特性为良性。主要病 理学特点为细胞丰富,细胞异型与核分裂有明显关系,月经周期对瘤细胞的异型性及核分裂影响不显著。 结论 病理诊断子宫平滑肌交界性肿瘤主要依据细胞丰富程度、瘤细胞的异型性大小及核分裂等组织学特 点。治疗方式与普通平滑肌瘤相同,注意随访。  相似文献   

7.
龚金凤  郑少江  郭峻莉 《中国热带医学》2009,9(6):1097-1097,1116
目的探讨子宫奇异型平滑肌瘤的组织形态学特征及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采用肉眼、光镜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22例子宫奇异型平滑肌瘤进行组织病理学分析。结果22例子宫奇异型平滑肌瘤粘膜下肌瘤5例,肌壁间肌瘤12例,浆膜下肌瘤4例;镜下部分或全部胞核奇异,双核或多核易见,其中8例偶见核分裂像(≤1个/10HPF);全部瘤细胞胞质平滑肌肌动蛋白(SMA)染色阳性,呈肌源性表达。结论子宫奇异型平滑肌瘤是一种特殊的平滑肌瘤,临床表现是良性的,容易误诊,需与平滑肌肉瘤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告了3例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系子宫平滑肌瘤的一罕见类型,临床经过良性。病理特征为平滑肌组织呈蠕虫样伸入子宫或盆腔静脉内,瘤细胞分化良好,核分裂象少或无,瘤组织富于厚壁小血管。诊断时应与淋巴管内间质肌病、子宫平滑肌肉瘤、腹膜播散性平滑肌瘤病及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鉴别。  相似文献   

9.
王越月  周智辉  刘芳  田亚宁  杜静  田向勇 《陕西医学杂志》2010,39(10):1370-1371,1373
目的:探讨子宫伴有坏死的平滑肌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43例子宫伴有坏死的平滑肌肿瘤患者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子宫伴有坏死的平滑肌肿瘤发生的最大年龄71岁,最小年龄26岁,平均年龄43.2岁,高发年龄41~50岁。②子宫伴有坏死的平滑肌肿瘤可同时与妊娠、子宫内膜增生、腺肌病、卵巢各种囊肿及多种良恶性病变并存。③在43例子宫伴有坏死的平滑肌肿瘤中,普通平滑肌瘤29例,恶性潜能未定的平滑肌肿瘤8例,平滑肌肉瘤6例。结论:①子宫伴有坏死的平滑肌瘤相对常见,可同时与子宫、卵巢各种良恶性病变并存。②核分裂数、坏死是诊断良恶性子宫平滑肌肿瘤的重要指标,但不是唯一指标,应综合细胞异型性、边缘浸润、免疫组化结果、临床资料而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子宫富于细胞性平滑肌瘤的临床特征、病理特点及临床结局。方法选择2001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2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症状、体征、病理检查资料等进行分析。结果本组29例患者临床以月经量多、月经紊乱、腹部包块为主要症状,以肌瘤较大、质地偏软为主要形态特征。病理特点为瘤细胞丰富,间质少,细胞大小形态一致,有少许核分裂。行子宫切除术患者无1例复发。结论子宫富于细胞性平滑肌瘤近年来发病率显著提高,临床表现与普通子宫平滑肌瘤相似,属于特殊类型的平滑肌瘤。因镜下细胞可异常丰富,甚至出现个别异型细胞,应与平滑肌肉瘤相鉴别,但预后好。治疗应选择合理的手术方案,并加强术后随访。  相似文献   

11.
69例子宫黏膜下富于细胞平滑肌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子宫黏膜下富于细胞平滑肌瘤(Cellular Leimyoma,CL)的临床病理特征和生物学特性。方法:收集69例子宫黏膜下CL的临床和病理资料。随机抽取同时期子宫普通平滑肌瘤40例作为对照,采用SP法进行ER、PR、Ki-67和P53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子宫黏膜下CL临床表现下腹胀痛,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组织学可分为富于细胞平滑肌瘤和高度富于细胞平滑肌瘤(High Cellular Leimyoma,HCL)两种类型,平均核分裂像分别为(0~4)个/10HPF及(2~5)个/10HPF。两组Ki-67、P53阳性均<5%,无明显差异,黏膜下富于细胞组的ER、PR阳性表达较普通平滑肌瘤强,0.01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子宫平滑肌肿瘤的病理诊断标准及其预后。方法 对病例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并用desmin,acti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多数子宫平滑肌内瘤核分裂像增多同时伴细胞特异性及凝固性坏死,子宫平滑肌瘤则无以上病理变化。子宫平滑肌肉瘤的desmin和actin阳性细胞显著低于子宫平滑肌瘤。结论 尽管核分裂诊断是子宫平滑肌肉瘤的重要指标,但不是唯一指标,应综合细胞异型,边界浸润,凝固性坏死这些改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16和原癌基因C-fos在子宫平滑肌瘤和子宫平滑肌肉瘤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40例子宫平滑肌瘤、10例子宫平滑肌肉瘤和20例正常子宫平滑肌进行P16和C-fos基因蛋白检测.结果:P16基因蛋白在子宫平滑肌肉瘤中的表达率显著高于子宫平滑肌瘤和正常子宫平滑肌组(P<0.05),其在子宫平滑肌瘤中的表达率亦高于正常子宫平滑肌组(P<0.05);C-fos基因蛋白在子宫平滑肌肉瘤中的表达率显著高于子宫平滑肌瘤和正常子宫平滑肌组(P<0.05),但其在子宫平滑肌瘤和正常子宫平滑肌组间的表达没有明显区别(P>0.05).结论:P16和C-fos的表达可能和子宫平滑肌瘤向子宫平滑肌肉瘤的转化密切相关;其为临床鉴别子宫平滑肌肿瘤良恶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子宫平滑肌瘤中存在一组病理形态奇异,而临床过程良性的病变,通常被称为奇异型平滑肌瘤,也有称为共质性平滑肌瘤、不典型性平滑肌瘤、或奇形怪状核平滑肌瘤。其中国内外学者对奇异型平滑肌瘤更为认可。子宫奇异型平滑肌瘤是一种少见的特殊的平滑肌瘤,其组织学所见部分与平滑肌肉瘤相似,故常误诊为平滑肌肉瘤,但子宫奇异型平滑肌瘤的临床经过为良性。本文报道1999~2007年我院及长春市妇产医院收治的10例子宫奇异型平滑肌瘤,对其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讨论。资料与方法本组病例年龄29~55岁,平均42岁,主要表现为子宫增大、月经增多、阴道不规…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子宫非典型性平滑肌瘤与平滑肌肉瘤二者间的鉴别诊断,我们对随诊资料完整的57例子宫非典型性平滑肌瘤与平滑肌肉瘤进行形态学特征的研究和分类结果表明:诊断子宫平滑肌肉瘤平滑肌肿瘤应以临床表现、大体、光镜观察和其它辅助诊断手段相结合,多方面加以考虑,才能做出正确的或较正确的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子宫平滑肌肿瘤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784例子宫平滑肌肿瘤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子宫平滑肌肿瘤发生的最大年龄67岁,最小年龄23岁,平均年龄44.5岁,高发年龄41~50岁。②子宫平滑肌肿瘤可同时与子宫内膜增生、腺肌病、卵巢各种囊肿及多种良恶性病变并存。③在784例子宫平滑肌肿瘤中,普通平滑肌瘤761例,不能确定恶性潜能的平滑肌肿瘤22例,平滑肌肉瘤1例。结论①子宫平滑肌瘤常见,可同时与子宫、卵巢各种良恶性病变并存。②核分裂数是诊断良恶性子宫平滑肌肿瘤的重要指标,但不是唯一指标,应综合细胞异型性、边缘浸润、临床资料而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17.
652例子宫平滑肌肿瘤临床与病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则钦  邱月燕  陈斌 《河北医学》2005,11(3):206-209
目的:探讨子宫平滑肌肿瘤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652例子宫平滑肌肿瘤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子宫平滑肌肿瘤发生的最大年龄68岁,最小年龄21岁,平均年龄43.2岁.高发年龄41-50岁。②子宫平滑肌肿瘤可同时与子宫内膜增生、腺肌病、卵巢各种囊肿及多种良恶性病变并存。③在652例子宫平滑肌肿瘤中,普通平滑肌瘤628例,恶性潜能未定的平滑肌肿瘤23例.平滑肌肉瘤1例。结论:①子宫平滑肌瘤常见,可同时与子宫、卵巢各种良恶性病变并存。②核分裂数是诊断良恶性子宫平滑肌肿瘤的重要指标,但不是唯一指标,应综合细胞异型性、边缘浸润、临床资料而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18.
周莉  黄萍  李从铸  李燕  朱安娜 《西部医学》2004,16(2):148-149
目的 探讨交界性平滑肌瘤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 1996年 1月至 2 0 0 2年 12月在本院行子宫肌瘤手术 ,并经病理切片确诊为子宫交界性平滑肌瘤 13例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结果 子宫交界性平滑肌瘤常见于体积较大的肿瘤 ,临床特点及预后与普通平滑肌相似。结论 交界性子宫平滑肌瘤临床特点与普通平滑肌瘤相似 ,预后良好 ,彩超有助于鉴别 ,病理检查可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8例子宫怪形(bizarre)细胞平滑肌瘤。该型平滑肌瘤的瘤细胞形态奇特,体积甚大,多形性及异型性十分明显,有时可被误诊为平滑肌肉瘤。鉴于国内尚未见及报告,国外专著中亦少提及,故将所遇8例进行综合分析,特别对其病变形态特点进行详细讨论。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子宫非典型性平滑肌瘤与平滑肌肉瘤二者间的鉴别诊断,我们对随诊资料完整的57例子宫非典型性平滑肌瘤与平滑肌肉瘤进行形态学特征的研究和分类结果表明:诊断子宫平滑肌肉瘤平滑肌肿瘤应以临床表现,大体,光镜观察和其它辅助诊断手段相结合,多方面加以考虑,才能做出正确的或较正确的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