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竹原纤维织物导湿透气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研究竹原纤维织物的导湿透气性能.对竹原纤维织物、苎麻织物、棉织物以及竹原棉混纺织物的吸水性、润湿性、透湿性与透气性进行了测试分析,发现竹原纤维织物的吸水性、润湿性与透湿性都略高于苎麻织物,明显高于棉织物;结构紧密、厚实的织物,透湿性下降明显;织物的透气率与组成织物的纤维种类无关,覆盖系数小、松散而轻薄的织物透气性好.  相似文献   

2.
竹原纤维织物的热湿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菊芬  侯亚云 《丝绸》2005,(12):51-53
对竹原纤维织物与苎麻纤维织物的传热、透湿、芯吸、吸放湿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竹原纤维织物具有与苎麻纤维织物同样优良的热湿舒适性。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对纯竹原纤维织物、棉2/竹原1(三股)织物、纯棉织物三种织物的对比试验,测试了竹原纤维织物透气性、透湿性、芯吸效应,并对各试验进行了分析,最终得出竹原纤维织物较相同规格的棉2/竹原1织物、纯棉织物,具有较好透气性、透湿性,明显的芯吸效应,是夏季服装的理想面料。  相似文献   

4.
对竹原纤维的舒适性和外观特性进行测试,分析得出:竹原纤维织物的透气率和透湿量高于纯棉织物而低于苎麻织物;保暖率和克罗值接近纯棉织物,略小于苎麻织物;传热系数接近纯棉织物,略大于苎麻织物;悬垂系数大于纯棉织物,而接近于苎麻织物;急弹性回复角和缓弹性回复角接近苎麻织物,略低于纯棉织物;织物的整理稳定性、尺寸稳定性、压烫效果、褶裥保形性较好;湿膨胀率、延伸性能稍差;弯曲刚度较大,剪切刚度偏小;手感不够丰满。  相似文献   

5.
竹纤维织物透湿性能与吸放湿性能测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储咏梅  王琪  杨明 《棉纺织技术》2007,35(3):147-149
为了进一步了解竹纤维织物的舒适性能,选取了棉纤维织物、苎麻纤维织物与竹原纤维和竹浆纤维织物,对它们的透湿性能与吸放湿性能进行了测试与比较,并对影响其透湿性能与吸放湿性能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竹纤维织物具有优良的吸放湿舒适性能,其中竹原纤维织物的导湿、排汗性能更优,竹浆纤维织物的吸湿能力优于竹原纤维,但放湿速率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6.
涤棉、纯涤纶多功能篷盖布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邓新华  顾振亚  马晓光 《印染》2002,28(5):24-25
以涤棉混纺织物和纯涤纶为基布研制阻燃、防水、透湿多功能篷盖布。实验证明,工艺可行,本项目研制的篷盖布具有优良的阻燃、防水、透湿性,且强度高、重量轻,是替代纯棉篷盖布的理想产品。  相似文献   

7.
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的方法研究了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处理对苎麻织物的成分和性能的影响.通过测定苎麻织物胶质成分含量、上染性能、白度、强度、透气性能、毛细效应和透湿性能指标等,研究经超临界二氧化碳处理后苎麻织物的性能.结果表明:超临界二氧化碳处理可以降低苎麻织物中的胶质含量,提高苎麻织物的透气透湿性、毛细效应、染色性...  相似文献   

8.
以不同厚度的聚四氟乙烯(PTFE)膜作为防水透湿膜,通过层压加工,分别对3种织物(纯棉织物、涤/棉织物和涤纶织物)进行防水透湿改性,制得3种具有防水透湿性能的复合织物(纯棉复合织物、涤/棉复合织物和涤纶复合织物)。探讨PTFE膜厚度及织物种类对复合织物的防水透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TFE膜厚度增加,复合织物的透湿性和静水压会有所提高;PTFE膜厚度越小,复合织物的疏水性越好;PTFE膜厚度对复合织物的抗沾湿性能的影响较弱。就织物种类而言,涤纶复合织物的抗沾湿性能最好,沾水等级可达4级,水接触角最高为131.0°,具有良好的疏水性;纯棉复合织物的透湿率和静水压最高分别达5504 g/[m^2·(24 h)]和32.41 kPa,防水透湿性能优异,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周建平  杨元 《纺织学报》2012,33(9):47-49
利用KES-FB织物风格评价系统对竹原纤维织物的柔软、表面摩擦、拉伸、剪切等指标进行了测试,并与竹浆织物、苎麻织物和棉织物进行了风格对比,结果表明:纯竹原纤维类织物试样滑爽度和平展度最好,硬挺度较大,丰满度较小。较适宜做女式轻薄春秋季外衣服装面料。为竹原纤维面料产品的开发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麦饭石改性粘胶混纺织物与纯棉织物性能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棉麦饭石改性粘胶纤维混纺织物的基本性能。在其他结构参数相同的条件下,对比测试了棉麦饭石改性粘胶混纺织物与纯棉织物的顶破强力、耐磨性、刚柔性、悬垂性、透气性、透湿性等主要性能,同时测试分析了棉麦饭石改性粘胶混纺织物的抗菌性和远红外保暖性能。结果表明:棉麦饭石改性粘胶混纺织物除了具备纯棉织物所没有的抗菌、远红外保暖特种功能外,其透气性、透湿性、柔软度和悬垂性均优于纯棉织物,而其抗顶破性能及耐磨性能均稍差于纯棉织物。指出:麦饭石改性粘胶混纺织物是一种较好的保健服装用织物,在使用时应注意进行相关加固处理,以保证其服用性能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11.
探讨竹纤维织物及竹棉混纺织物的热湿性能.采用竹纤维纯纺纱、竹棉混纺纱,分别设计了一上三下破斜纹、方平、一上三下右斜纹和凸条4种组织的织物.通过热湿性能的测试和作用原理的分析,得出导热性、吸湿性、透湿性和透气性等热湿性能是衡量夏季织物吸湿快干的重要因素的结论.通过对竹纤维织物、竹棉混纺织物、棉织物热湿性能的对比分析可知,竹纤维织物、竹棉混纺织物均具有优良的吸湿快干特性,在棉纤维中混入适量的竹纤维,可有效地改善棉纤维织物的服用性能.  相似文献   

12.
为使高分子凝胶在纺织品改性中得到更好的应用,采用互穿聚合物网络(IPN)方法,制备了一种IPN 壳聚糖/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温敏凝胶;并以戊二醛为交联剂,IPN 凝胶为改性剂,采用二浸二轧法获得改性棉织物,以提高棉织物的液态水分传递能力。研究了不同质量增加率对改性棉织物的透湿性以及液态水分传递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IPN 凝胶牢固附着在棉纤维表面,且改性棉织物的低临界溶解温度为34.45℃;温度高于低临界溶解温度时,高质量增加率的改性棉织物透湿性显著提高;改性棉织物对液态水分具有较强的单向传递能力,高质量增加率的改性棉织物液态水分传递能力较好;IPN凝胶可显著改善棉织物的透湿和液态水分传递能力。  相似文献   

13.
竹原纤维织物芯吸效应的测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了解竹原纤维织物的导湿性能,研究分析了竹原纤维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特点,选取棉织物、苎麻织物、精纺毛织物与竹原纤维织物,对它们的芯吸效应进行了测试、比较,并从纤维内部结构特点分析了影响芯吸效应的因素.结果表明:竹原纤维织物相对于棉织物、苎麻织物和毛织物而言,具有更加优良的导湿性能.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竹原纤维织物的耐用性能进行了测试,包括:拉伸性能、撕破性能、顶破性能、耐磨性能、抗起毛起球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竹原纤维织物的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和起毛起球性与纯棉织物、苎麻织物基本相近,差异不大,说明三种织物都具有较好的抵御外力的能力,且都基本上不起毛起球;竹原纤维织物的撕破强力和顶破强力高于纯棉织物而小于苎麻织物;耐磨性高于纯棉织物和苎麻织物。说明竹原纤维织物具有良好的耐用性能。  相似文献   

15.
通过透气性、瞬间冷感、透湿性和毛细效应常规对比试验,对珍珠纤维、珍珠纤维P棉、牛奶纤维P羊毛P棉莫代尔、莫代尔P棉、粘胶纤维等11 种针织面料进行了测试,研究了珍珠纤维针织物的热湿舒适性。结果表明,珍珠纤维、珍珠纤维P棉针织物具有良好的湿传递性能,且优于纯粘胶织物,但它们的瞬间冷感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16.
荆妙蕾  李金 《纺织学报》2013,34(5):35-40
 为了研究磁性纤维织物中纱线原料和组织结构对织物湿舒适性的影响,扩展功能纤维的应用领域,采用磁性纤维/竹浆/棉混纺比为67/23/10的磁性纤维混纺纱与棉、竹/棉混纺纱进行交织,设计十种不同组织结构的织物,测试织物的透气性、透湿性和导湿性。利用灰色理论体系的灰聚类分析方法对数据结果进行评估,选取湿舒适性最优的织物原料与结构设计方案。结果表明:磁纤维混纺纱与竹纤维纱线分别为经、纬纱的平纹织物夏季湿舒适性最好;磁纤维混纺纱与竹纤维纱线分别为经、纬纱的接结双层织物冬季湿舒适性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