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间甲基苯酚钾为调节剂的异戊二烯负离子聚合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考察了间甲基苯酚钾(m-ROK)用量对正丁基锂(n—BuLi)/m—ROK/二乙二醇二甲醚/异戊二烯/二甲苯负离子聚合体系的链转移反应、聚异戊二烯相对分子质量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ROK/n—BuLi(摩尔比)小于0.5时,聚异戊二烯的特性黏数和相对分子质量迅速下降,链转移次数增加;当m—ROK/n—BuLi(摩尔比)大于0.5时,则不遵循此变化规律。m—ROK的加入明显加宽了聚异戊二烯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增加m—ROK用量时,聚异戊二烯微观结构中1,2-结构和3,4-结构质量分数下降,1,4-结构质量分数增加。  相似文献   

2.
间甲基苯酚钾为调节剂的丁二烯负离子聚合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正丁基锂(n-BuLi)/间甲基苯酚钾(m—ROK)/二乙二醇二甲醚/丁二烯/二甲苯的负离子聚合体系中,研究了m—ROK用量对链转移反应、聚丁二烯相对分子质量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ROK/n—BuLi(摩尔比)小于0.5时,聚丁二烯的特性黏数和相对分子质量迅速下降,链转移次数增加;当m—ROK/n—BuLi(摩尔比)大于0.5时,则不遵循此变化规律。m—ROK的加入明显加宽了聚丁二烯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增加m—ROK用量时,聚丁二烯的微观结构中1,2-结构质量分数下降,顺式-1,4-结构和反式-1,4-结构质量分数增加。  相似文献   

3.
以邻甲基苯酚钾(o—ROK)为助引发剂,正丁基锂(n—BuLi)为引发剂,2G为极性添加剂,二甲苯为溶剂兼链转移剂的丁二烯负离子调节聚合,考察了o—ROK在不同溶剂和不同温度下的溶解性,研究了o—ROK对丁二烯调节聚合能力和聚合物微观结构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4.
混甲基苯酚钾作助引发剂的丁二烯负离子调节聚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对环境友好,价格便宜的氢氧化钾和混甲基苯酚合成混甲基苯酚钾(ROK),并研究了以其作助引发剂,正丁基锂(n—BuLi)为引发剂,二乙二醇二甲醚(2G)为极性添加剂,二甲苯为溶剂兼链转移剂的丁二烯负离子调节聚合,考察了ROK在不同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和ROK用量对调聚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ROK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2G,THF,乙醚,甲苯;随ROK用量的增加,聚丁二烯相对分子质量呈指数下降,链转移数超过50,说明ROK具有较好的调聚效果.  相似文献   

5.
采用邻甲基苯酚钾(o-ROK)为助引发剂,研究了正丁基锂(n-BuLi)/o-ROK/2G/异戊二烯/二甲苯聚合体系的聚合规律.结果表明,加入o-ROK对异戊二烯转化率影响不大;o-ROK/Li(摩尔比,下同)从0增加到0.5时,链转移数(Nt)迅速增大;当o-ROK/Li大于1.0时,M变化缓慢;聚合物的1,2-结构和3,4-结构摩尔分数随o-ROK/Li的增大而减少,1,4-结构的摩尔分数则升高.当o-ROK/Li大于0.5时,曲线的变化趋势变缓.这表明体系中活性种PLi·2G络合体的调节结构能力大于PK,PLi以及它们的缔合体等活性种.  相似文献   

6.
中石油简讯     
崔小明 《中国橡胶》2010,(11):44-45
1.开发出负离子聚合法高苯乙烯含量橡胶 中国石油兰州化工研究中心研究人员以环己烷为溶剂、苯乙烯和丁二烯为单体、n—BuLi为引发剂、二乙二醇二甲醚(2G1为结构调节剂,通过活性负离子溶液聚合合成高苯乙烯橡胶,研究了引发剂种类、聚合温度、2G/n—BuLi(摩尔比)、苯乙烯/丁二烯f质量比1、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对共聚橡胶力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以n- BuLi为引发剂,环已烷为溶剂,四氢呋喃(THF)为结构调节剂,THF和叔丁基氧钾(t - BuOK)为无规化剂,在聚合温度为50℃时进行苯乙烯与丁二烯的二元共聚,考察了t- BuOK/n - BuLi(摩尔比)对共聚物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THF/n - BuLi(摩尔比)控制为50的条件下,当t - Bu...  相似文献   

8.
以正丁基锂(n—BuLi)为引发剂,N,N,N′,N′-四甲基乙二胺四甲基乙二胺(TMEDA)为调节剂,环己烷为溶剂,通过负离子聚合制备了丁二烯和异戊二烯的共聚物。结果表明,随着TMEDA用量的增加,聚合速度加快,丁二烯单体竞聚率增加,异戊二烯单体竞聚率减少,二者差值逐渐增大,在TMEDA/n—BuLi(摩尔比)不小于0.8时,这种变化趋势变缓,表明共聚物分布不均匀程度增加。  相似文献   

9.
《弹性体》2001,11(3):12-14
采用阴离子聚合法合成了苯乙烯-异戊二烯-丁二烯无规共聚物(SIBR),并通过1HNMR分析对产物序列结构进行了表征.实验证明,控制聚合温度在50~70℃,n(THF)∶n(Li)在(9~25)∶1之间或n(THF)∶n(Li)为7.0∶1且2G与Li摩尔比在0.08~0.45之间或2G与Li的摩尔比在0.10~0.35之间可调节1,2-PB与PB摩尔比在21%~32%之间、3,4-PI与PI摩尔比在39%~52%之间变化且苯乙烯单元在聚合物链上呈无规分布.  相似文献   

10.
程德书  罗菊香 《广州化工》2020,48(6):20-23,26
众所周知,普通自由基聚合制备的含氟聚合物具有分子量、分子量分布和聚合物结构不易控制等缺点;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RAFT)可以有效克服以上缺点,成为含氟(甲基)丙烯酸酯类聚合物设计与合成的重要工具。综述了近年来含氟(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RAFT聚合研究及其应用研究进展,指出可见光诱导的含氟(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的RAFT聚合以及聚合诱导的自组装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