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7 毫秒
1.
为解决应用传统模糊C均值(fuzzy C-means, FCM)算法进行电力负荷模式提取时存在的对初始聚类中心敏感、聚类数目不易确定等问题,构建表征聚类效果的目标函数,并针对传统智能寻优算法易收敛、陷入局部最优等缺陷,采用一种量子编码的粒子群算法进行全局寻优以确定最佳聚类中心及分类数目,在确定最佳聚类中心及聚类数目基础上,构建能够全面反映各类型负荷的特征向量,最后通过与传统FCM算法下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方法在用电识别方面的有效性及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云模型和模糊聚类的电力负荷模式提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应用传统模糊C均值(fuzzy C-means,FCM)算法进行电力负荷模式提取时存在的对初始聚类中心敏感、聚类数目不易确定、算法稳定性较差等问题,从负荷曲线形态出发,提出一种基于云模型和模糊聚类的电力负荷模式提取方法.该方法首先针对电力负荷数据的时间特性,对云变换方法进行了维度扩展,使其能够应用于具有时间特征的二维数据处理,将电力用户典型日负荷的频率分布分解为若干个正态云组的叠加,以各云模型中最能代表各定性概念的期望向量集合作为初始聚类中心;然后,基于云模型确定的初始聚类中心和聚类数目,应用FCM算法进行电力负荷模式提取和用户分类.最后,以某电网实际负荷数据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证明了该算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用户负荷数据聚类分析,是获得典型负荷曲线和按负荷特性完成用户分类的重要手段。K均值聚类算法(K-means)是目前应用较多的电力负荷分类算法,但K-means算法最大问题在于无法自动获取最优聚类数目。对此,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聚类结果评价指标及分类复杂程度确定聚类数目的方法,得到的聚类数目可作为K-means的初始输入。该方法可以有效降低K-means分类算法中人工参与程度,并能获得较优的聚类结果。文章末尾通过实际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分类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随着电网规模日益扩大,电力负荷特性越来越多样化,精确的负荷特性分类对电力系统十分重要。基于自适应FCM和LVQ神经网络算法,提出了一种负荷特性分类方法,采用基于有效性指标函数FCM算法,产生最佳聚类数目;根据聚类结果选择最靠近每类中心的样本作为LVQ神经网络聚类的训练样本,训练学习矢量量化神经网络;通过训练好的神经网络实现对所有负荷特性样本的分类。算例分析表明是有效的和优越的。  相似文献   

5.
高级量测体系的建设促使大量用电负荷数据增加了可观性,但由于通信等原因,量测数据中存在不良数据。文中提出一种引入改进模糊C均值(FCM)聚类算法的负荷数据辨识及修复方法,该方法利用快速爬山技术,对标准FCM聚类算法中聚类数目难以预先确定、初始聚类中心随机选取等缺点进行改进,实现用电负荷数据的精准聚类。在此基础上提取可行域矩阵及特征曲线,实现对新量测数据的辨识及修正。最后采用某地实际负荷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并通过与基于标准FCM聚类算法的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快速性、高效性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SOM神经网络和C-均值法在负荷分类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负荷时变性和分散性已经成为制约负荷模型推广应用的主要因素,而负荷特性分类则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文中提出基于SOM神经网络的C-均值聚类算法的新的负荷分类方法:以负荷模型参数作为负荷动态特性分类特征向量,应用SOM神经网络对初始训练样本进行分类,将获得的聚类数目和各类中心点作为C-均值算法的初始输入进一步聚类.最后...  相似文献   

7.
负荷特性聚类是负荷建模的基础工作,精确的负荷特性分类对负荷建模十分重要。为适用于实际电网规划等对负荷分类精度要求更高的领域,针对负荷聚类时存在的聚类数目不确定、初始条件选择敏感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遗传算法的负荷特性分类新方法。该方法在遗传算法全局搜索能力的基础上,结合K均值聚类方法进行聚类分析,得到最优分类结果。同时,针对聚类中心敏感的问题,遗传算法中采用可变长编码方案进行优化,动态寻找最优聚类数目,确定最优聚类中心。实例分析结果表明,用改进遗传算法对负荷特性进行分类,能够有效避免初始条件对分类结果的影响,可以获得良好的分类效果。  相似文献   

8.
针对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Fuzzy C-Means,FCM)应用于日负荷曲线聚类分析时存在易受初始聚类中心影响,易收敛于局部最优值以及日负荷曲线的内在特性难以通过距离得到充分反映的问题,利用日负荷特征值指标对日负荷曲线进行数据降维处理。提出了基于灰狼算法(Grey Wolf Optimizer,GWO)优化的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GWO-FCM)。该算法利用GWO为FCM优化初始聚类中心,结合了GWO的全局搜索能力和FCM的局部搜索能力。算例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有效提高日负荷曲线聚类效果,算法鲁棒性好。  相似文献   

9.
董瑞  黄民翔 《华东电力》2014,42(5):917-921
针对目前在电力负荷分类中应用较多的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FCM)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一种基于减法聚类改进的算法(SUB-FCM)。该算法运用减法聚类来初始化聚类中心矩阵,解决了FCM算法随机初始化的问题,且提高了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避免陷入局部最优解。由实验算例分析发现,该算法还能加快收敛速度,且收敛效果也较好,能有效应用于电力负荷分类。  相似文献   

10.
电力用户的负荷分类为电力系统和电力部门的系统规划、负荷预测、分时电价等研究提供了基本的指导工作。利用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和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fuzzy C-means,FCM)实现电力负荷的分类研究,针对FCM中欧氏距离的特征权重唯一的问题,利用基于特征加权的模糊聚类方法,提出基于特征加权的VMD-FCM聚类算法。根据电网实测负荷数据,VMD算法可对数据的固有模态有效分解,结合FCM算法引入的权重系数,显著提高了算法收敛速度和聚类准确度。对聚类结果分析表明:所提VMD-FCM聚类方法能够有效区分不同负荷类型,具有实际应用价值,从而为电力系统的设计规划提供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杜刃刃  杨超  蒲阳 《电测与仪表》2021,58(1):152-157
对当前非侵入式负荷监测(NILM)方法对低功率用电设备的辨识准确率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方法.该方法以改进FCM初始聚类中心为基础,除了采用有功功率特征外,并选取基波功率因数和电压—电流三次谐波含量差作为新特征,引入灰狼算法(GWO)和单纯形法(SF)对聚类过程进行优化,通过模糊聚类来确定负荷的种类数,实现对负荷的识别.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负荷种类的增加,该方法在不同场景下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较高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2.
挖掘电力用户用电特征,有助于提高负荷预测精度,从而为制定合理的电力系统经济调度策略提供理论依据。针对传统的模糊C均值(fuzzy c-means algorithm, FCM)聚类算法的聚类数需要人工试凑的问题,提出了自适应FCM方法,以达到自动调整参数获得最佳聚类数的目的。针对核极限学习机(kernel extreme learning mechine, KELM)求逆过程计算量大的问题,采用cholesky分解法求解KELM的输出权值,降低了计算时间。采用自适应FCM对电力用户进行聚类,然后对每类用户采用改进的KELM算法进行负荷预测。实验结果表明,相同预测方法下,基于聚类的负荷预测精度高于不聚类时的负荷预测;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聚类方法与用户实际用电行为相符,具有准确性;相比于传统的KELM算法,改进KELM算法耗时更少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13.
计量通信技术的发展使收集的用户负荷信息越来越准确,从而提供了负荷用电特性聚类分析的数据基础。为了解决电力负荷聚类应用场景中需要聚类结果与典型负荷类别尽可能相似的问题,以蚁群聚类算法为基础,采用典型负荷曲线作为先验信息,将评估聚类效果的指标和聚类中心与典型负荷曲线的距离2个因素构成优度指标来代替传统的均方误差,以此来更新信息素矩阵,设计了一种基于改进蚁群聚类的半监督聚类算法。通过某省工业用户2017年的日负荷数据分析验证了聚类结果不仅向原有的标识样本类型靠近,而且兼顾同类型样本差异小、不同类型样本差异大,具有良好的聚类效果。  相似文献   

14.
短期负荷预测的聚类组合和支持向量机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的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聚类组合和支持向量机的短期负荷预测方法.该方法用SOM网络训练规格化的特征数据并获得初始聚类中心,将初始聚类中心作为C-均值算法的输入,并用DB指数评价聚类结果以获得最佳聚类数,通过训练可得相似日样本,最后选择合适的参数和核函数构造支持向量机模型来进行逐点负荷预测.预测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