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壁画拥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与价值,不仅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发展进程、社会文化思想,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永乐宫壁画在继承唐宋绘画技法的基础上,完善了元代的绘画技法,可称为中国美术史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其线描艺术堪称中国壁画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文章主要对永乐宫壁画用线艺术审美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以敦煌壁画为研究背景,结合壁画特有的背景知识及艺术风格,提出了一种面向壁画的线描图提取算法.首先通过L0图像范数进行图像全局平滑;然后进行高频提升滤波,构造出边缘切向流场;最后利用改进的FDo G滤波器抽取出具有增强效果的线条图.利用文中算法进一步完成计算机辅助临摹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使用Surface Pro作为开发平台,用触摸笔、手来代替鼠标,提供包括壁画轮廓线提取、线描推荐和壁画临摹等功能.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算法后,即使是完全没有绘画基础的用户也能临摹出比较好的壁画,不仅能够增添用户临摹的乐趣,还能帮助用户学习壁画绘画的技巧,同时还对敦煌壁画起到了数字化保护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将面向属性的归纳方法(attribute-oriented induction)用于壁画的展示,提出一种基于知识发现的壁画展示方法。对壁画按内容、位置、时间等强相关维属性,引入本体的层次化描述方式用于对比展示,可帮助研究者更好地获取对象的隐性知识,启发新的类描述和关联规则的发现。结合基于绘画构图学特征的相关度评价方法,可有效地选取研究者关注的内容进行比较和展示。实验以真实的敦煌壁画研究课题为例,验证了本文方法在辅助壁画研究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材质是建构壁画形式美的重要因素之一。第十届全国美展壁画作品充分运用材质美感来加强壁画艺术的感染力,这些壁画无论使用那种类型的材料,这些材料都能各显其长,与建筑环境达到了统一的、和谐的关系。可见,材料不仅仅是壁画艺术家表现的工具,也是传递艺术家意志与观念的媒介。  相似文献   

5.
壁画是人们直接画在墙面上的画,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绘画形式之一。我们的祖先用烧焦的树枝(木炭)、黄色的泥土在洞壁上刻画各种图形,以记录其狩猎、舞蹈、祭祀和战争等事件,形成了最早的壁画。随后,我国敦煌莫高窟中的壁画和埃及金字塔中的壁画,围绕不同主题展示了高超的壁画艺术,成为世界知名的历史文化遗产。该项目瞄准这一历史久远、表现能力很强的艺术形式,将它用于动漫形象的创作。在二维图像平面上通过独立设计的图像融合和图像移色算法,将常规数码图像改造成为视觉上具有仿古效果的多种款式的壁画,使用户可以DIY出具有奇特视觉效果的动漫素材。  相似文献   

6.
正山西博物院藏古代壁画艺术展近日正在上海博物馆展出,相比于今年各地如火如荼的古代书画大展,上海博物馆继续整合现有资源拓展公众的美术史视野。相比于传统书画,壁画这一曾经拥有漫长历程的绘画形式反倒不为公众所熟知。壁画脱胎于古代特殊的物质文化环境,它们往往是特殊宗教、信仰和民间社会习俗意义的载体和实施功能的器具。在当前的互联网时代,这些壁画通过展览和更加丰富的传播方式而进入到新的图像流通与生产当中,并将会启发出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墨西哥壁画运动三杰之一奥罗斯科曾经这么描述这种艺术形式:“绘画最高级、最理性、最纯粹和最有力的形式就是壁画,它也是最公正无私的,因为它不可能成为个人谋私利的工具,不能为少数特权者服务,它是为人民的,是为所有人的艺术。”这也间接解释了壁画对于墨西哥所产生的重要的积极的记录历史和大众艺术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针对壁画图像自身存在多义性、不同朝代的壁画绘画风格存在差异性和传统的人工直接参考壁 画文本或历史文献识别壁画朝代存在费时、费力等问题,提出了适应性增强胶囊网络(AEC)的古壁画朝代识别 算法,对莫高窟壁画自动进行朝代识别。在原生胶囊网络基础上,首先引入预先卷积结构对壁画图像进行高层 特征提取;其次增加均层激活增强模型的拟合性能;最后对胶囊网络进行适应性增强,在提高梯度平滑度的基 础上利用自适应学习率进行优化提高模型的分类精度。实验结果表明在所构造的 DH1926 壁画数据集上,AEC 模型准确率为 84.44%、平均精确度(MAP)为 82.36%、平均召回率(MAR)为 83.75%、综合评价指标为 83.96%。 与改进的卷积神经网络(CNN)和原生胶囊网络等其他网络结构相比,各项评价指标均有 3%以上的提升,有较 强的拟合性能,能够多层次提取壁画的丰富特征,表达图像更细节的语义信息,在莫高窟壁画朝代识别中具有 更高的准确度和更好的鲁棒性,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与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9.
针对古代壁画图像数量少、质量差、特征提取困难和存在壁画文本与绘画风格相似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迁移学习的Inception-v3模型来对古代壁画的朝代进行识别与分类。首先,将Inception-v3模型在ImageNet数据集上进行预训练以得到迁移模型;然后,将迁移模型在小型壁画数据集上进行参数微调后对壁画图像提取高层特征;其次,增加两个全连接层来增强特征表达能力,并用颜色直方图与局部二值模式(LBP)纹理直方图提取壁画的艺术特征;最后,将高层特征与艺术特征相融合,用Softmax分类器进行壁画的朝代分类。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训练过程稳定,在构造的小型壁画数据集上,其最终准确率为88.70%,召回率为88.62%,F1值为88.58%,以上各评价指标均优于AlexNet、VGGNet等经典网络模型;与LeNet-5、AlexNet-S6等改进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相比,该模型对各朝代类别准确率平均提升了至少7个百分点。可见,该模型泛化能力强,不易出现过拟合现象,能有效识别壁画所属朝代。  相似文献   

10.
辽代壁画是我国古代绘画艺术宝库中不可多得的奇葩,它和契丹文人画构成我国北方草原画派的重要艺术风格,它的装饰艺术达到极高的境界,以朴实、简素、亲切、自然等特色著称。本文从考古发现辽墓中的具有代表性的壁画入手,对其装饰效果和艺术境界进行分析和评价.对契丹民族的艺术精华进行研究和探讨有助于今天的设计艺术工作者深入理解民族文化的精髓和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11.
随着越来越多的材质被涵容在漆画艺术里,漆画的表现在更具丰富性的同时也产生了另一个弊病——作者在创作漆画时往往贪多,因滥用材质而忽略画意。如此,作品往往仅停留在材质精美、精细的审美价值上,不能传达更深的审美意味。笔者通过对近几年优秀作品的分析,发现运用单一媒材进行创作更容易深入地挖掘材料的独特之处和本质内涵,使作品的艺术表现更为纯粹、有深度,并指出对材料的利用应"少而精",要以传达"画意"为本。  相似文献   

12.
中国漆画有着悠久的历史,数千年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个性和风貌。新时期以来,特别是上世纪70年代以后,漆画作者走出传统漆画的桎梏,把新的观念引入到现代漆画领域中来,无论是从内容、材质到形式都有了极大的变革,使漆画题材的内容更具广泛性、表现手法更具多样性。这种变革使中国漆画以一种新的现代美术样式去传承和创新着中国传统的漆画艺术。  相似文献   

13.
糖画是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儿时喜闻乐见的民间食玩,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在中国民俗文化传承的过程中起到了显著作用。糖画出现在物质生活相对富裕的明朝中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多种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文章通过对糖画形成所需的基本物质条件、原材料及其获取途径、消费群体、文化传承的载体、艺术价值、宗教祭祀这七个方面出发.探柝糖画出现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艺术设计要受到全世界认同,设计理念就应该是既有其独创性又能体现中国文化的传统内涵。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之一,就是在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开设中国画课程,中国画这门学科能为学生提供艺术设计所需的大量设计元素。实现这一目的就需要高校在课程内容的设置等方面,研究探索一套较为合理的适合设计类专业学生学习的中国画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15.
现代漆画是一门以材质语言美感来表现的绘画艺术。材质对现代漆画作品来说,不仅是传达审美意象的媒介和物质载体,而且其本身就是漆画作品审美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对材质语言的深掘,现代漆画艺术才呼唤出那原本不可见的心灵之光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几千年传统髹漆的土壤中,现代漆画以它蕴涵历史的营养及现代雨露,以它传统工艺与时代理念相融会,成为盛开在现代美术园地的一枝奇葩。它一出现就以它独特的艺术魅力打动和感染着人们,它沉着的色调优美的光泽,晶莹的通透,材质的肌理美,加之作者艺术理念的贯通,材料的相宜使用,技法及工艺的表现,就使漆画产生了厚重古朴,优雅瑰丽,奇趣妙意,鬼斧神工之艺术美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17.
纤维艺术具有装饰艺术的特质,它以纤维艺术特有的材质、色彩、形态,发挥编与织的技术表现功能,从而创造与绘画效果截然不同的艺术效果,成为文化品位格调高雅的现代装饰艺术品。  相似文献   

18.
手工造物的文化价值和产品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漆艺术是中国的传统艺术,它们是中国文化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漆艺作为一种传统媒材,它的文化价值正在逐步受到重视,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和发展是需要全社会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现代漆画脱胎于传统漆器,兼容着工艺与绘画两方面,而作为纯粹绘画理所当然应"画境优先",即以"画在前,技在后,艺术精神在前,技艺表现在后"作为理论指导。在漆画创作过程中,只有守持在高度自觉地以"画在技先"作为理论指导的情况下,才能克服材质玩味、技艺沉溺,而实现漆画画境自足与纯粹绘画的表现,如此才能为漆画的发展拓宽道路,才能真正彰显漆文化的博大精深与不息精进。  相似文献   

20.
绘画图像情感预测是目前情感计算中的一个研究热点。目前抽象画来源少,样本量小,其情感分析大多数采用的是图像低层特征,而且准确率不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特征融合的小样本抽象画图像情感预测方法。首先,分析了抽象艺术理论中组成绘抽象画的基本元素(点、线、面和颜色)与人类情感的关系,依据这些理论量化出抽象画图像的低层特征;然后,采用迁移学习算法,基于大样本数据在预训练网络上得到参数,并迁移至目标模型,再在小样本数据上对目标模型进行微调,得到图像高层特征;最后,将低层与高层特征进行线性融合,采用多分类支持向量机(SVM)实现抽象画图像的情感预测。在3个小样本抽象画数据集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与直接采用低层特征的方法相比,所提方法的分类准确率有所提高,证实了它在小样本抽象画的情感研究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