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设计并制作了新型同轴毛细管阵列微反应器,结合纳米沉淀法制备了聚合物荧光纳米粒子。实验所用的聚合物为聚(9,9-二辛基芴-共-苯并噻二唑)(PFBT),溶剂为四氢呋喃(THF),反溶剂为去离子水,稳定剂为聚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PSMA)。产物纳米粒子使用动态光散射技术(DLS)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同轴毛细管阵列微反应器中间层溶剂的存在,改变了聚合物溶液与反溶剂的混合方式,克服了微流体注射纳米沉淀法中注射管口的产物沉淀堵塞问题。在聚合物浓度高达500 mg/L时,反应器仍可长时间持续运行。同时,纳米颗粒的粒径可以通过改变聚合物溶液、溶剂和反溶剂的流量及聚合物溶液浓度等操作条件来精确调控。当 PFBT 溶液的浓度为50 mg/L,去离子水与聚合物溶液的流量比为750:1时,制备的纳米颗粒的尺寸可小至13 nm。该微反应器实现了聚合物纳米粒子的长时间连续可控制备。  相似文献   

2.
杨洲  刘定胜 《精细化工》2020,37(10):2021-2026
摘要:设计并制作了同轴共流毛细管微反应器,选用聚(9,9-二辛基芴-共-苯并噻二唑)(PFBT)作为聚合物,四氢呋喃(THF)作为溶剂,去离子水作为反溶剂,聚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PSMA)作为稳定剂,结合纳米沉淀法制备聚合物纳米荧光探针,并使用动态光散射(DLS)进行表征。结果显示,在操作条件相同,通道尺寸分别为50 μm~500 μm时,通道尺寸越小,越有利于制备小粒径的纳米颗粒;当PFBT的质量浓度为1 μg/mL~50 μg/mL时,聚合物质量浓度越低,越有利于制备小尺寸的纳米颗粒;当通道尺寸为50 μm,PFBT质量浓度为5 μg/mL,去离子水与聚合物溶液的流量比达到40时,纳米颗粒的尺寸可下降到14 nm,实现了对纳米颗粒尺寸的精确控制并制备了尺寸更小的聚合物纳米颗粒。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两亲聚合物P(LA-co-CA)-mPEG为载体,多西紫杉醇(DOC)为模型药物,制备P(LA-co-CA)-mPEG/DOC载药纳米粒子。考察采用直接溶解法、高密度流体技术(ASES)以及反溶剂沉淀法三种方法制备载药纳米颗粒,综合考虑粒子形貌,载药量,经济性等综合因素确定溶剂沉淀法反加法的操作来制备载药纳米颗粒是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4.
草酸锌纳米粒子的合成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微乳液和均匀沉淀耦合法制备出纳米草酸锌粒子。为了研究纳米粒子生长的动力学特征,用稀释法求取了该过程所涉及的NP-9/正己醇/正庚烷/硝酸锌溶液微乳液体系的水核半径:检测了草酸二甲酯与硝酸锌的沉淀反应过程中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建立了草酸二甲酯水解的动力学方程。根据微乳液法制备纳米粒子的扩散机理,推导出纳米粒子的粒径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式,并将计算所得粒径与实验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NP-9/正己醇/正庚烷/硝酸锌溶液微乳液体系的水核半径在308K和318K分别为186nm和233nm,可以作为制备纳米粒子的微反应器。在有沉淀反应发生时,草酸二甲酯的水解为一级反应;草酸锌纳米粒子粒径的实验值比计算值大15~30倍,其生长的动力学过程可依照碰撞-融合-分裂机理解释。  相似文献   

5.
陈芳  赵学增  王伟杰 《化工学报》2008,59(3):766-772
提出了一种聚合物中纳米粒子气泡膨胀分散方法,并应用该方法制备了环氧树脂/SiO2纳米复合材料。该方法将纳米粒子团聚体和压缩气体一同注射到聚合物熔体(溶液)中,形成内含纳米粒子的微气泡,并利用气泡急速膨胀时引起的高速拉伸作用实现纳米粒子在聚合物中的均匀分散。在对分散机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数值仿真计算对其分散能力进行了分析。对气泡膨胀分散法制备的环氧树脂/SiO2纳米复合材料进行了透射电镜(TEM)分析和DSC分析,结果表明,样品中SiO2粒子粒径在15~30 nm之间,其玻璃化温度比高速搅拌法制备的对比样品高18℃。  相似文献   

6.
微反应器制备纳米硫酸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微反应器技术对硫酸钠和氯化钡为原料制备纳米硫酸钡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反应物浓度、流量、反应温度对产品颗粒粒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浓度增加,随着流量增大,随着反应温度的降低,制得的硫酸钡粒子粒径减小.当温度低于60℃时,平均粒径随反应温度的变化缓慢;当反应物浓度为0.9 mol/L、流量为10 L/h、室温条件下制备硫酸钡颗粒平均粒径为32 nm,且粒度分布窄,纳米硫酸钡颗粒的形貌为椭球状.釜式搅拌反应器制得的硫酸钡粒径明显比用微反应器制得的硫酸钡大5~7倍.  相似文献   

7.
以BaCl_2和Na_2SO_4为原料,采用微通道反应器制备得到立方形纳米BaSO_4颗粒,并通过SEM、XRD对其进行表征。考察了不同反应方式及微通道反应器结构、反应物体积流量、反应物浓度、反应温度、体积流量比对纳米BaSO_4颗粒大小和形貌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25℃下,体积流量为2.5 ml/min,反应物浓度为0.1 mol/L,体积流量比为5是应用于淀粉酶医用干片多功能层的纳米BaSO_4颗粒合成的最佳反应条件。与直接沉淀法相比,微通道反应器内制备出的纳米BaSO_4颗粒形貌规整,最终得到产物粒径为25~55 nm。将所制备的BaSO_4多功能层应用到淀粉酶医用干片中,颜色梯度明显,经反射光密度仪检测,信号值依次减小,且信号值变化曲线重复性、稳定性较好,说明制备的BaSO_4颗粒可应用于淀粉酶体外诊断试剂中多功能层上。关键词:微反应器;合成;纳米粒子;医用干片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对近几年有关载药纳米粒子的研究,总结了负载药物纳米粒子的一些制备方法,包括溶剂挥发法、纳米沉淀法、微乳液法等,同时也对纳米粒子的应用方向进行了阐释和说明,展示了负载药物的纳米粒子巨大的研究价值和广阔的利用空间。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聚合物-纳米无机粒子复合微球相关的设计、制备、以及应用研究得到了科学界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与探索。本文论述了单体聚合法制备聚合物-纳米无机粒子复合微球的研究近况,主要介绍了悬浮聚合、乳液聚合(微乳液聚合、Pickering乳液聚合、细乳液聚合、反相乳液聚合、无皂乳液聚合)、分散聚合及溶液聚合的制备方法。概述了聚合物-纳米无机粒子复合微球在生物医药、光电材料、保护涂层、催化等方面的应用,展望了聚合物-纳米无机粒子复合微球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正201601045皮革保护用纳米复合聚合物涂层及其制备:US2015 252 197[美国专利公开,英]/伊朗:Iran Polymer and Petrochemical Institute(Langroudi,Amir Ershad等).-2015.09.10.-18页.-US2014/61 936 871(2014.02.06)题述聚合物含有聚合基料、各种羟磷灰石(HA)纳米粒子等组分。其中,纳米粒子能均匀分散于基料中。题述制备方法包括:在去离子水中制备聚乙二醇(PEG)溶液;加入各种羟磷灰石纳米粒子于上述溶液中;搅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