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鞍区肿瘤手术入路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鞍区肿瘤手术切除的入路进行评价.讨论额下、翼点、经蝶、纵裂等手术入路的缺点.方法:鞍区肿瘤103例,经额下入路42例;经翼点入路22例;经纵裂入路11例;经蝶入路23例;胼胝体入路3例;经侧脑室入路2例.结果:本组病例肿瘤全部切除76例,全切除率73.79%.结论:正确的手术入路选择对于肿瘤切除有着决定作用,全切肿瘤以适当的并发症为代价是值得的.视神经减压效果以及手术创伤,经蝶以及内窥镜垂体瘤切除手术十分具有优势.在鞍区巨大肿瘤操作中,切除彻底与否,下丘脑以及垂体的保护,翼点入路具备优势.在侵入三脑室内的鞍区肿瘤,纵裂入路给我们提供可开阔的操作术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经上颌骨翻转入路切除颅底沟通肿瘤可行性及其显微解剖学关系.方法 应用显微外科解剖学技术.对经甲醛固定、动静脉血管内分别灌注红、蓝乳胶的10具(20侧)成人尸头标本,模拟手术入路逐层解剖.观察手术径路中颞下窝、翼腭窝、蝶筛区、前颅底、中颅底等区域的显露情况及重要解剖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果 翼突、中鼻甲、上颌神经是经上颌骨翻转手术入路切除颅底沟通肿瘤的三个重要解剖标志,此入路对颞下窝、翼腭窝、前、中颅底、斜坡区显露满意,有充足的手术操作空间切除颅底沟通肿瘤.结论 上颌骨翻转入路切除颅底沟通肿瘤手术可行,从颅外暴露颅底,对脑组织的牵拉损伤小.熟悉此入路的显微解剖学关系,对开展此手术入路切除颅底沟通肿瘤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官明  陈礼刚  顾应江  官禹 《广东医学》2007,28(7):1123-1124
目的 探讨在显微手术条件下切除颅底肿瘤的手术入路.方法 总结178例颅底肿瘤的经验,讨论颅底不同部位手术入路特点,最大程度地切除肿瘤,尽量保护颅底、颅内重要结构,减少并发症.结果 前颅窝底肿瘤13例,全切13例;中颅窝底肿瘤107例,全切63例,次全切37例,死亡7例;后颅窝肿瘤58例,全切40例,次全切15例.结论 最佳手术入路的选择应相对于不同颅底部位的肿瘤,针对特殊的解剖结构而选择.合适的入路对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椎管内大巨型肿瘤的手术治疗.方法 31例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根据肿瘤部位分别采用后路、前外侧或背外侧入路切除肿瘤.21例患者酌情施行内固定.结果 25例患者手术全切除肿瘤.25例经X线片、MRI随访和临床观察,手术区脊柱稳定无变形,无脊髓压迫征象.良性肿瘤获得随访的16例均未见复发征象.结论 大巨型椎管肿瘤切除需要恰当的手术入路和显微手术技巧.  相似文献   

5.
桥小脑角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桥小脑角脑膜瘤手术入路及显微手术切除方法 .方法 回顾分析经显微手术治疗的40例桥小脑角脑膜瘤,均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结果 肿瘤全切除(Simpson Ⅰ、Ⅱ级)32例,全切除率为80%.手术死亡2例.术后症状改善者32例,症状基本同术前4例.结论 合理选择手术入路,术中应用显微技术妥善处理和保护血管、神经、脑干等,能较理想地切除肿瘤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颅底及近颅底肿瘤的手术入路及治疗方法,并评价其手术效果.[方法] 应用经颌下及颧弓入路对 11例颅底及近颅底肿瘤进行了手术治疗.术后随访 1~ 3.5年.总结分析了 3种不同的手术径路与方法、适应症以及治疗效果. [结果] 采用 3种不同的手术入路使侵及颅底的几类肿瘤都能获得足够的暴露,术野清楚、操作方便,均能清晰完整地摘除瘤体.本组病例随访时间为 1~ 3.5年,所有病例均健在,至今未出现颅脑症状和神经损伤以及肿瘤复发.[结论] 颅底及近颅底肿瘤根据其所在部位、性质及瘤体大小采用适当的入路可获得足够的显露,并达到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常规手术方式和旁侧入路方式手术治疗单侧甲状腺肿瘤效果.方法对2006年10月~2011年10月笔者收治的174例单侧甲状腺肿瘤,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旁侧入路组88例,常规组86例,观察手术疗效、并发症,并作相应的分析.结果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旁侧入路组手术好伤口小,引流量少,吞咽时梗噎感少,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对于小体单侧甲状腺肿瘤患者,旁侧入路方式手术优于常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切除斜坡肿瘤的理想手术入路.[方法]采用经扩大口咽入路成功切除1例斜坡脊索瘤,评价术中暴露情况,术中出血,手术时间、围手术期并发症.[结果]通过扩大口咽入路能使肿瘤充分暴露,并安全而完整地切除肿瘤,术中出血600 mL.[结论]扩大口咽入路能对斜坡下部获得较好的暴露,是切除斜坡下部肿瘤理想的手术入路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侧脑室肿瘤的切除一般采用两种手术方式:经皮质入路或经胼胝体入路.主要讨论采用经皮质入路的手术方式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侧脑室肿瘤所采用的经皮质入路的术式,同时对经皮质入路的风险、并发症及其预后进行总结.结果手术中没有1例死亡,近全切除6例,大部分切除16例.术后持续性发生癫痫3例,硬膜下积液4例,暂时性视野缺损5例,硬膜下血肿2例,硬膜外血肿3例,脑积水2例.结论对于侧脑室肿瘤,经皮质手术能够提供清晰的手术操作空间并能较好地操作,此术式的关键是知道各皮层的功能解剖,肿瘤的定位和血管供应.了解经皮质入路的优势和缺点能够更有效和安全地切除肿瘤.18例病人(有效率为81%[59.72%,94.81%)]有较好的预后,基本上恢复了正常功能状态,有较低的致残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经颅显微外科切除鞍区肿瘤的经验,探讨经颅切除鞍区肿瘤手术入路的选择。方法:回顾分析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自2012年5月-2014年3月手术的鞍区肿瘤80例(脑膜瘤56例、垂体瘤12例、颅咽管瘤9例、皮样囊肿2例、神经内分泌源恶性肿瘤1例)的临床资料;手术入路包括翼点入路、额下入路和额外侧入路,肿瘤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分析全切除率、手术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采用翼点入路者50例,全切除率为66.0%;采用额下入路者16例,全切除率为75.0%;采用额外侧入路者14例,全切除率为71.4%。结论:显微手术是治疗鞍区肿瘤的主要手段,选择手术入路时应根据肿瘤的大小、生长方式以及肿瘤和周围重要结构的关系,遵循最优化和个体化原则,结合手术者的经验来决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颅内肿瘤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经验.方法:针对各例颅内肿瘤,进行个体化的手术方案设计,分别采用经眶上、翼点、颞下及纵裂四种锁孔入路手术.结果:本组16例颅内肿瘤显微镜下全切,1例侧脑室内肿瘤作大部分切除.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出血量减少.未出现与入路相关的并发症,无一例死亡.结论:锁孔入路手术能清晰显露肿瘤和瘤周相关的结构,并为切除肿瘤提供足够的操作空间,具有脑暴露少,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黎玉珍  秦坤明 《微创医学》2013,8(3):274-278
目的 比较眶上锁孔入路与单侧冠状切口经额入路切除鞍区肿瘤的手术效果,评价眶上锁孔入路的应用价值.方法 检索目前中文及外文数据库中全部有关上述两种手术入路切除鞍区肿瘤的文献报道,从中收集手术病人的相关资料及手术结果数据.按手术入路分组,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归纳.各组数据按亚组分层,以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 眶上锁孔入路组纳入26篇文献相关数据,共643例病人;单侧经额入路组纳入7篇文献相关数据,共122例病人.两组病人的性别比、术前症状、肿瘤病理类型的分布在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肿瘤切除程度、术后视力及激素水平改善、术后短期死亡率及复发率在两组间基本相似.术后并发症中,尿崩在眶上锁孔入路组的发生率(25.2%)较单侧经额入路组(25.7%)为低(P =0.002),垂体功能减退在眶上锁孔入路组的发生率(17.1%)较单侧经额入路组(13.0%)为高(P =0.039).术后电解质紊乱、癫痫、脑脊液漏的发生率在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同等大小的中小型鞍区肿瘤,眶上锁孔入路的手术效果与传统的单侧经额入路相似,患者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美容效果好,结合神经内镜及导航后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影响枕大孔区脑膜瘤手术疗效的因素,比较有关手术入路的优缺点.方法:应用枕下外侧扩大入路切除枕大孔脑膜瘤11例.结果:手术全切肿瘤7例(7/11,64%),次全切2例(2/11,18%),部分切除2例(2/11,18%).无手术死亡和严重的手术并发症.结论:枕下外侧扩大入路足以显露和切除枕大孔区肿瘤.肿瘤切除程度取决于肿瘤与椎动脉、脑干和颅神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鞍区肿瘤显微手术的入路和方法.方法:对经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鞍区肿瘤31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全切除25例,大部分切除6例,全切率为80.65%.患者手术后均神志清醒,出现尿崩症17例,电解质紊乱22例,2周至3个月后恢复正常;3例发生视神经功能障碍,随访半年2例好转,1例失明;1例死于颅内感染.结论:经翼点入路是处理鞍区肿瘤最常用的途径,肿瘤突入第三脑室者经胼胝体入路,位于鞍内肿瘤采用经鼻蝶窦入路,可获很好的显露和全切肿瘤.显微手术技术是完成肿瘤全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鞍结节脑膜瘤的手术入路和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显微手术治疗鞍结节脑膜瘤23例的资料.结果 根据CT和MRI显示肿瘤的大小,采用经额下纵裂、翼点和单侧额下3种不同手术入路.其中行肿瘤全切除术17例,次全切除术6例;手术后恢复良好者19例,中度致残者2例,肿瘤复发需再次手术者2例.结论 选择恰当的手术入路和术中对鞍结节周围重要结构的保护是提高肿瘤全切除率,改善病人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并探讨鞍区显微手术入路的临床应用情况,及其是否具有临床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以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30例鞍区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显微手术入路的方法及临床应用效果,探讨适合不同手术方式的手术入路及各自的特点和优势.结果:本组30例鞍区肿瘤患者,其中,垂体腺瘤12例,颅咽管瘤7例,鞍区脑膜瘤5例,蛛网膜囊肿3例,Rathke囊肿2例,上皮样囊肿1例;采用翼点入路19例,经眶上锁孔入路11例,采用神经内镜辅助手术者13例.术后采用MRI观察手术效果,19例眶上入路患者中,肿瘤全部切除15例,部分切除4例;11例经眶上锁孔入路者中,全部切除6例,部分切除3例.结论:翼点入路开颅的手术方法比较简单,操作也较方便,对于大多数患者均适用;经眶上锁孔入路联合颅底外科技术可减少对额叶的牵拉,对鞍区显露较大,增加手术视野,缩短了手术操作路径,适用于体积较大的鞍区肿瘤切除.  相似文献   

17.
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4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技巧.方法 对46例经临床确诊为垂体瘤患者,采用经单鼻孔堞窦入路切除肿瘤,术中严格中线操作,有序切除肿瘤,重建鞍底.结果 全切肿瘤39例,大部切除7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无死亡.结论 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创伤小,安全性高,并发症少.手术中严格中线操作,有序切除肿瘤,重建鞍底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后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74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泌尿外科后腹腔镜手术的有效机制.方法:2005年3月~2008年6月对74例患者应用泌尿外科后腹腔镜入路治疗肾上腺肿瘤手术.结果:应用腹腔镜后腹腔入路治疗肾上腺肿瘤方法简便、恢复快、痛苦小、疗效确切.结论:后腹腔镜手术用于治疗肾上腺肿瘤,具有创伤小、安全、术后康复快等优点,可作为有适应证患者的首选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海绵窦区肿瘤的指征及手术要点.方法 对我院2002年7月~2007年7月手术治疗的19例海绵窦区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例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无手术死亡.3例经硬膜外入路,16例经硬膜下入路.肿瘤全切率68.4%,次全切率21.1%.1例因术中大出血终止手术.出现新的动眼神经、视神经或外展神经功能障碍4例.结论 根据手术中所见可对肿瘤切除做出判断.  相似文献   

20.
林良山  杨应明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9):83-83,112
目的 探讨松果体区肿瘤的临床特点和显微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20例松果体区肿瘤患者,包括生殖细胞瘤9例,脑膜瘤6例,胶质瘤2例,星形细胞瘤1例,室管膜瘤1例,胶质增生1例,采用Dandy经胼胝体后部入路(3例)、Poppen入路(10例)和Krause入路(6例)进行显微手术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3个月~5年,其中15例恢复良好;2例肿瘤复发后放弃治疗;3例死亡.结论 松果体区肿瘤以胶质瘤和脑膜瘤常见,肿瘤全切除术是根本的治疗方法,采取正确的手术入路和保护血管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