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食品安全问题呈现出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食品安全面临着严峻挑战,因此如何保证食品安全已经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重大问题。新材料是指近年来发展的或正在研发的、性能超群的一些材料,具有比传统材料更加优异的性能。各类新材料的研发与广泛使用,能够及时检测出食品中的各种有害物质,为食品安全检测提供很大帮助。本研究首先对新材料迚行了简单的阐述和概括;其次对几种研究较多新材料迚行介绍,比如石墨烯等低维碳纳米材料;最后对几种新材料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迚行总结。旨在为新材料的研发及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食品大数据应用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数据技术是指从各类数据中快速获得有价值信息的能力。大数据技术方兴未艾,为食品科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和分析方法,可以提升食品科学在食品追踪溯源、食物配对、食谱推荐、食品安全、食品生产管控、用户食品偏好、未来食品分析上的预测性以及准确性,然而在大数据应用系统中存在数据缺失、难以辨真伪等挑战。本文中阐述了食品大数据的应用现状,分析了其面临的挑战并讨论可行性解决方案,展望了食品大数据未来发展趋势。本文作者的目的是希望食品大数据领域研究者在本文研究基础上,继续从大数据角度为食品科学添砖加瓦,并根据未来食品发展趋势,实现食品科学提升。  相似文献   

3.
食品安全大数据应用对于建立基于预防的食品安全体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政府对于大数据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应用愈加重视,并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以推进食品安全大数据建设。但是食品安全大数据是一项集食品工程、统计分析、数据库信息管理、计算机网络等多领域和新兴技术交叉的复杂工程,目前我国在此领域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相比之下,美国的食品安全大数据建设工作已经比较成熟。本文从食品安全数据标准、数据采集和共享系统、统一的信息化体系、数据开放等多个方面分析了美国食品安全大数据的应用实践,并为我国食品安全大数据开发、推动智慧监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骆靖阳  陆柏益 《食品科学》2021,42(5):278-287
食品大数据技术是目前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在食品安全管理、食品智能制造、膳食营养与健康等方面具有重大发展潜力。本文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和Derwent Innovations Index数据库中的论文和专利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食品大数据技术的研究现状、热点、发展方向以及不同国家学术综合影响力和合作关系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该技术在食品安全管理领域中已取得了较好的研究与应用成果,为全链式的食品安全信息监测、风险预警、质量溯源等提供了强力助推;在食品智能制造领域中面临着较大的困难与阻碍,但在3D打印食品等研究中表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在膳食营养与健康领域中进展缓慢,应用程度较低,距离其真正实现智能化的营养管理与健康干预依旧比较遥远。我国相关研究发文量较大,但相较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在学术综合影响力和合作关系网络方面仍落后。因此,亟需加强关键技术的自主研发和国内外合作交流,为我国食品产业的数字化跨越式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基于大数据的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模式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陶光灿  谭红  宋宇峰  林丹 《食品科学》2018,39(9):272-279
通过分析我国食品安全的状况,研究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模式大数据平台的需求、设计、开发与运行,探明 基于大数据的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模式发展的路径。结合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大数据的特点,进行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大 数据平台的设计、开发与实践。在贵州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大数据的实践中,创新性的开发了“食品安全云”平台 (www.fsnip.com)。面向政府、食品企业、检验检测机构、行业协会、媒体和消费者开发的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大 数据平台,形成了集数据采集、分析、应用于一体的体系,促进了数据互联互通,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食品安 全治理的成本。借助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大数据平台能够提高食品安全治理的效能。  相似文献   

6.
信息时代,数据的爆炸性增加和数据的分散分布使安全管理正面临着挑战,而大数据与云技术能够帮助解决现存问题。本文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对大量数据快速准确进行分析处理,全面高效地根据要求提供定制的服务,给安全管理提供新思路。以食品安全为例,通过分析现有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其特征,结合大数据与云技术的功能与发展,探究性地将大数据和云数据应用到食品安全管理过程中,提出解决食品安全的创新思考。依托研制一台农药残留检测设备和建设对应检测管理体系,展现大数据在具体应用中的作用和优势。  相似文献   

7.
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是预防和控制食品安全危害,防止食品安全事件发生的科学有效的工具。但危害分析以及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对多数食品企业来说是重点也是难点,进而导致了食品不合格事件频发。我国每年的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数量达数百万次,已具备大数据分析的基础。利用大数据可以靶向定位食品安全问题高发的行业和危害。本研究旨在利用大数据对食品抽检不合格原因以及整改措施进行分析,进而有针对性的指导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系统管理、实践操作,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进行风险排查、从根源上防控食品安全危害,分享全行业经验,提高我国食品安全管理的整体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安全食品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傅玲琳  王翀  张岩  马爱进  王彦波 《食品科学》2017,38(19):261-267
食物过敏是严重的全球性健康安全问题,对过敏原的研究是预防和治疗过敏的基础。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利用高通量技术研究过敏原成为可能,过敏组学应运而生。过敏组学是研究过敏原的集合——过敏组的学科,具有通量高、覆盖面广和快速灵敏等特点,能够为个性化的过敏原回避预防和免疫治疗提供依据。本文介绍了过敏组学的一般概念,总结了过敏组学的研究方法,评价了不同方法的优势和局限性,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过敏组学在食品安全等领域的应用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大数据具有数据规模大、处理速度快、数据种类多、数据价值高的特点,其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创新应用,可以使食品安全监管更加智能化和公开化,促进市场监督管理的规范化,满足民众对于食品安全的迫切需求,促进食品企业提升产品质量意识,增强食品安全的公信力.本文系统概述了食品安全大数据的主要特征,综述了其在市场监管部门中应用及在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10.
大数据技术是指从各类数据中,通过不同分析方法和工具获取有价值信息的能力.人工智能技术是指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大数据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相辅相成,大数据是人工智能的基石,人工智能是大数据应用的体现.食品科学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则是将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与食品科学交叉融合.将人工智能与大...  相似文献   

11.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 机器学习技术不断被发掘, 时空分析技术日渐成熟, 两者的特点有机结合可以形成一种食品安全时空预警的新思路。本研究对上述技术进行了信息化层面的整合, 研究设计了基于跨部门多源数据的食品安全时空预警信息化体系框架, 利用机器学习对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以及应用空间统计分析技术“建岛搭桥”, 在海量而复杂的监测数据中深度学习找到关键信息和隐藏关系, 对超出预期的风险异常区域进行预警, 为政府部门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和支持。  相似文献   

12.
FOOD TUBE: COVERAGE OF FOOD SAFETY ISSUES THROUGH VIDEO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ood safety in restaurants is an increasing concern among consumers. A primary population segment working in foodservice is receiving food safety information through new media channels such as video social network websites. This research used content analysis to examine the purpose and messages of food safety-related videos posted to YouTube. A usable sample of 76 videos was identified using "food safety" in the YouTube search func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videos must be artfully developed to attract YouTube users while conveying a credible and educational message. Communicators must also monitor new media for competing messages being viewed by target audiences and devise strategies to counter such messages. This one-time snapshot of how food safety was portrayed on YouTube suggests that the intended purpose of videos, whether educational or entertainment, is not as relevant as the perceived purpose and the message being received by viewers.

PRACTICAL APPLICATIONS


Findings from this study inform food safety educators working with young adults about existing messages in emerging communications channels. Many youth are moving to new social networking and online resources for entertainment and education. These findings characterize food safety information youth can currently access on one such site. By knowing what complementary and competing messages exist, educators, food safety experts and communicators can more strategically develop messages for this medium, which, in turn, helps achieve their communication or educational objectives.  相似文献   

13.
The tools of modern biotechnology are being increasingly adapted by food microbiologists. Genetic probes and monoclonal antibodies have become accepted methods for detecting pathogens and toxins in food. The success of molecular genetic approaches to the problems of traditional fermentations has provided the food safety community with a model for decreased reliance on plate counts and new emphasis on the activity and products of deleterious microorganisms. As the emphasis in all biological sciences becomes increasingly molecular, all microbiologists will come to share the same toolbox- a toolbox in which biotechnology comprises only some of the available tools. In the future, these tools may make it possible to genetically engineer resistance to pathogenic microbes into foods.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全面提升食品安全风险的感知、筛查、分级、预警和防控能力, 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与治理体系, 客观正确的引导舆情。方法 采用大数据分析技术研究食品安全检测数据, 建立食品安全分析可视化模型。运用大数据分析平台Hadoop, 结合Tree Ensemble和Model-Based Ranking算法特征性分析食品抽检数据, 搭建BP神经网络, 结合Apriori和FP-growth关联分析等技术, 深度挖掘相关信息, 有效集成为对食品安全治理体系有价值的信息资源。结果 以折线图、热力地图等可视化模型实现食品类别、检测项目、结果分析、生产地址、检测数据分析及发展趋势等相关信息进行在线展示与分析, 能够满足关注食品安全的各领域人员很直观地就获得自己需要的食品安全信息的需求。结论 可视化模型能够增强数据分析结果的视觉效果和直接性, 切实提高食品安全风险预警的靶向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大数据相关理论,整合食品安全领域信息,搭建食品安全大数据分析平台,深入挖掘食品安全大数据的应用价值。将食品安全风险分析理论和大数据技术相融合,提升企业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助力食品安全数字化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6.
New directions in foodborne disease prevention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Food safet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ublic health linking health to agriculture and other food production sectors. For over a century, developments in food production and new control philosophies have contributed to food safety systems in most developed countries perceived by many to be efficient in the prevention of foodborne disease. Nevertheless, a number of problems still remain dominant, one of these being the high level of foodborne microbiological diseases which seem, for some pathogens, to have increased over the last decades. Although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for better foodborne disease data in most countries, the paper attempts an analysis of the background to these problems using available data to illustrate the developments for some of the major foodborne pathogens. Some of the shortcomings of present food safety systems are discussed, as are new principles to improve food safety strategies. A new paradigm for the integration of research data, food-control monitoring,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s and disease surveillance in a renewed effort to manage and lower foodborne risk is presented. Within this paradigm, the development of an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 with direct interaction between surveillance and risk analysis systems is described as a potential basis for improved foodborne disease prevention. Specific consideration is given to the situ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suggesting a leap forward past the experience of noncollaboration between the disciplines in many developed countries. Today, food safety is one of WHO's top 11 priorities and the Organisation calls for more systematic and aggressive steps to be taken to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risk of microbiological foodborne diseases. Dealing with this challenge is one of the major challenges for the 21st century in regard to food safety, implying a significant redirection of food microbiology efforts in many parts of the world.  相似文献   

17.
何静  胡鑫月 《食品科学》2022,43(15):294-301
疫情防控背景下,冷链食品质量安全备受关注,但当前食品冷链追溯系统建设不完善,仍存在缺乏信任、信息不对称、追溯环节缺失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基于量子区块链的食品冷链追溯系统构建思路。在量子区块链中,区块中的记录被编码成一连串彼此缠绕的量子,运用量子密钥分发技术代替传统区块链非对称加密传输,以量子签名进行身份验证,形成纠缠量子态对照效应,达成量子共识,保证任意节点之间数据传输的真实性,防止数据被篡改。结合分布式存储、智能合约等技术实现追溯系统所有节点共同参与、共同维护。从冷链信息采集业务层、网络数据管理层以及系统应用层3 个层级对冷链追溯系统进行构建,并进一步探讨系统运行机制。本文欲利用量子通信技术充分发挥区块链优势,从而更好地解决当前冷链食品追溯面临的困境,为探索构建真实高效、可持续实施的食品安全追溯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通过剖析中国传统发酵食品的种类和研究现状,结合中国传统发酵食品生产过程,包括发酵工艺、复杂环境、混菌体系、感官评定等技术特点,进一步挖掘中国传统发酵食品的前沿应用技术,如人工感知技术的应用、发酵食品微生物新技术的应用、发酵食品感知新技术的应用等。探讨将基因工程、合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等前沿生物技术应用于中国传统发酵食品的生产中,通过对微生物的筛选与改造使发酵过程更智能、可控。并基于人体感官及大数据,建立感知新技术(如基于神经生物学的发酵调控、基于大数据的风味网络技术等),进而从风味、营养、安全、稳定性等方面促使中国传统发酵产品更美味、更健康、更安全。未来,应以改善中国传统发酵食品为抓手,进一步加速开发发酵食品的关键共性技术、现代工程技术、前沿引领技术和颠覆性技术,推动我国整体食品发酵产业的创新式发展,引领世界食品发酵产业的发展迭代。  相似文献   

19.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食品安全领域,频发的食品安全质量问题引起人们对食品质量的高度重视,其主要原因在于食品供应链环节存在风险,因此,对供应链流通链条的风险控制、进行食品信息的可追溯构建显得尤为重要。由于食品交易的信息不对称性,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件,食品流通过程的数据信息将对问题的溯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试图从供应链的角度对食品流通过程的信息进行整合分析,基于各个环节的风险管理目标,通过对食品从采购、到加工、贮存、运输、销售的各个环节的信息进行全方位的记录,提出建立食品流通数据库的基本构想,以期对国家食品流通数据库的建设提供参考,为食品安全质量控制和国家宏观调控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正>一、概要提高人民膳食水平,扩大食品出口贸易,对食品安全问题提出了十分迫切而具体的要求,食品安全已经成为我国政府和人民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科技工作,“十五”期间,为切实保障我国消费者健康,维护我国食品进口贸易安全,实施了“食品安全关键技术”重大科技专项,利用“反弹琵琶”的方式,瞄准国际食品安全科技前沿,抓住我国食品安全全程控制中的关键问题和瓶颈问题,充分发挥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