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双相障碍并发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尿酸(UA)、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及其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宿州市精神卫生防治中心)住院的90例双相障碍患者,将并发代谢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组(43例),未并发代谢综合征患者为对照组(47例)。比较两组患者血清Hcy、Cys-C、UA、hs-CRP水平和认知功能测试(CBCT)结果,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Hcy、Cys-C、UA、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CBCT结果中T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缺陷分(Deficit)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血清Hcy、Cys-C、UA、hs-CRP水平和CBCT结果均具有相关性(P均<0.05)。结论:双相障碍并发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清Hcy、Cys-C、UA、hs-CRP水平和认知功能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患者性别、教育水平、发作频率、持续时间、抗癫痫药物和视频脑电图(VEEG)尖波出现对成年起病的癫痫患者认知能力的影响。方法 50例成年起病的癫痫患者接受VEEG检查后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检查获得认知分数,按照上述6种因素分别分组,应用SPSS16.0软件进行差异统计学分析。结果 VEEG尖波出现明显降低癫痫患者两种量表得分(MMSE P0.01;Mo CA P0.05),而性别、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均不影响两种量表的得分(均P0.05)。丙戊酸钠治疗组两种量表的得分低于非丙戊酸钠(拉莫三嗪、奥卡西平、卡马西平和苯妥英钠)治疗组(MMSE P=0.097;Mo CA P=0.061)。研究还发现,较高教育程度癫痫人群Mo CA得分明显高于较低教育水平患者,Mo CA量表评分P0.05,而MMSE量表评分P0.05,提示Mo CA量表对于认知能力影响的评估更加敏感。结论 VEEG尖波出现提示成年发病癫痫患者的认知损害,丙戊酸钠治疗也可能损害癫痫患者的认知水平。另外,教育程度较高的成年发病癫痫患者认知能力较高。而癫痫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和患者性别不影响成年发病癫痫患者的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D)认知功能损害与血清尿酸(UA)、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8年9月-2019年6月在安徽省立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诊断为很可能AD病例39例,以及年龄、性别及文化程度无显著差异的正常对照22例,两组均测定UA和Hcy浓度,同时应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进行神经心理学测试。结果 病例组MMSE评分(17. 54±4. 71)、MoCA评分(11. 41±4. 48)较对照组MMSE评分(27. 82±1. 84)、MoCA评分(23. 27±3. 23)分值偏低,两组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病例组UA水平(325. 16±80. 19)、Hcy水平(14. 37±7. 37)较对照组UA水平(258. 47±71. 06)、Hcy水平(8. 91±2. 61)高,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得出,Hcy水平与MMSE、MoCA得分成负相关(R=-0. 490,P 0. 05; R=-0. 433,P 0. 05),UA值与MMSE、MoCA得分成正相关(R=0. 573,P 0. 05; R=0. 624,P 0. 05)。结论 结果表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认知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而UA水平与患者认知功能成正相关,尤其与视空间及执行能力的关系更为密切,因此我们认为尿酸可能是认知功能的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联合药物治疗对抑郁发作患者社会功能及疗效的影响,为抑郁发作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3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科住院、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抑郁障碍或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诊断标准的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36)和对照组(n=30),两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接受EECP干预。于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版(HAMD-24)和席汉失能量表(SDS)分别评定患者的抑郁症状和社会功能,并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及对照组HAMD-24和SD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149、5.791、8.016、3.488,P均<0.01),研究组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08,P<0.01)。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0.63%vs. 63.33%,χ2=8.725,P<0.05)。结论 EECP联合药物治疗可能有助于提升抑郁发作患者的社会...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与认知功能损害的关系及其对老年抑郁症转归的影响。方法以2010年1月-2011年12月就诊于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的老年抑郁症患者为研究组(SD组,n=64),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选择同期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老年人为正常对照组(NC组,n=60)。于基线期和24个月后对两组进行颅脑CT检查和尿液中AD7c-NTP的含量检测,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简明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定抑郁等精神症状。结果24个月时,SD组HAMD评分低于基线水平,但仍高于NC组(P0.01);SD组MMSE评分低于基线水平及NC组(P0.01);24个月时,SD组患者尿中AD7c-NTP含量较基线期和NC组水平高(P0.05或0.01);基线期SD组、NC组MMSE评分均与受教育程度呈正相关(P0.05),24个月后,SD组MMSE评分与受教育程度呈正相关(P0.01),与年龄、HAMD评分呈负相关(P0.01),NC组MMSE与受教育程度呈正相关(P0.01),与年龄呈负相关(P0.01)。结论老年抑郁症患者存在一定的认知功能损害,抑郁症状可能影响认知功能的恢复,可能是认知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与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在酒依赖患者认知功能评估中的应用。方法选取酒依赖患者81例,分别用Mo CA与MMSE进行认知功能评估,将两者评估结果进行比较,并对不同年龄、文化程度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Mo CA评分低于MMSE评分,Mo CA认知功能异常检出率(85.20%)高于MMSE(33.30%)(P=0.00),MMSE与Mo CA评分呈正相关(r=0.83,P=0.00)。结论 Mo CA更适合酒依赖患者认知功能的全面评估,相对于MMSE敏感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帕金森病(PD)患者血清生化指标与非运动症状的关系。方法对医院2017-03—2019-09收治的85例老年P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回顾性分析同时间段体检的79例老年健康者资料,分别为研究组、对照组。对比2组血清生化指标[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肽Y(NPY)、酸性钙结合蛋白(S-100β)]水平情况,对比2组非运动症状情况[简易智力状况检查量表(MMSE)评分、韦氏记忆量表(WMS)评分、自主神经症状量表(ASP)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量表(ADL)评分],分析研究组患者血清NSE、NPY、S-100β水平与非运动症状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血清NSE、NPY、S-100β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MMSE评分、MQ评分、MoCA评分、ADL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ASP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清NSE、NPY、S-100β均与MMSE评分、MQ评分、MoCA评分、ADL评分呈强烈负相关(P0.05),血清NSE、NPY、S-100β均与ASP评分呈强烈正相关(P0.05)。结论老年PD患者血清NSE、NPY、S-100β水平偏高,智力、记忆功能、自主非运动症状、认知功能、自理能力偏低,血清NSE、NPY、S-100β水平与非运动症状均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阿戈美拉汀合并认知治疗对老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就诊于天津市安定医院且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诊断标准的老年抑郁症住院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n=45,阿戈美拉汀合并认知治疗)和对照组(n=43,单用阿戈美拉汀治疗),两组疗程均为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l、2、4、6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版(HAMD-24)、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第2周末研究组和对照组HAMD-24及CG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研究组在治疗1周末就开始起效(P0.01);两组HAMD-24及CGI评分在治疗后第1、2、4、6周末比较研究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及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11%、7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ESS各时点评分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用阿戈美拉汀相比,阿戈美拉汀联合认知心理疗法治疗老年抑郁症更有效,起效更迅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血清IL-6、IL-1β、TNF-α等细胞因子水平水平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86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13例为对照。收集两组的一般资料及疾病信息,并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和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评估其认知功能及日常行为能力。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6、IL-1β、TNF-α、CRP,及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Cys-C,并比较两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差异。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筛选AD可能的影响因素,以全部人群为研究对象,分析血清炎症因子与Mo CA评分的相关性;以AD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血清炎症因子与CDR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AD组血清IL-6、IL-1β、CRP、Cys-C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整体人群中,血清IL-1β、Cys-C与Mo CA评分呈负相关(r=-0.187,P=0.006;r=-0.524,P=0.000);AD患者血清IL-6、IL-1β、TNF-α、CRP水平与CDR评分无相关性,Cys-C与CDR呈负相关(r=-0.598,P=0.000)。结论血清IL-6、IL-1β、TNF-α水平与整体人群的认知功能相关,但与AD患者痴呆严重程度无相关性。Cys-C可能与AD患者认知障碍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中颅内动脉狭窄与脑白质胆碱能通路病变的相关性。方法连续收集符合入组标准的病例118例。对入组患者行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 CA)评估认知功能、头颅CT血管成像采集颅内血管信息、头颅磁共振采集脑白质病变情况,按认知功能水平,分为认知功能障碍组(研究组,85例)和认知功能正常组(对照组,33例)。结果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颅内血管狭窄比例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研究组Mo CA总分及其分项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CHIPS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CHIPS得分与Mo CA评分及其部分分项呈负相关(均P0.05)。颅内动脉狭窄与Mo CA评分及其分项(除抽象功能)呈负相关(均P0.05);CHIPS得分与颅内动脉狭窄呈正相关(P=0.001)。结论颅内动脉狭窄在脑白质胆碱能通路病变致使多领域认知功能障碍过程中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文拉法辛缓释胶囊联合改良电休克治疗(MECT)与单用文拉法辛缓释胶囊对中重度抑郁发作的效果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抑郁发作诊断标准的患者1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文拉法辛缓释胶囊联合MECT组(研究组)和单用文拉法辛缓释胶囊治疗组(对照组)各80例。两组文拉法辛起始剂量为75 mg/d,根据患者疾病状况及耐受性,剂量可加至225 mg/d。研究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共8次MECT:第1周每日1次,连续治疗5次;第2周隔日1次,治疗3次。研究周期共4周。于基线期和治疗第2、4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版(HAMD-17)评定两组患者抑郁症状,采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试(WCST)评定研究组认知功能。结果治疗第2、4周末,两组HAMD-17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低(t=2.846~9.803,P均0.01);治疗2周末,研究组HAMD-17评分低于对照组(t=2.070,P0.05),研究组WCST的总应答数、完成分类、错误应答数、概念化、非持续错误及学习到学会评分均较治疗前高(t=2.099~2.257,P均0.05);治疗4周末,研究组上述指标均低于治疗前(t=1.997~2.257,P0.05)。结论文拉法辛缓释胶囊联合MECT对中重度抑郁发作的效果较单用文拉法辛缓释胶囊的效果更好,联合组患者会出现短期、可逆的认知功能改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青少年首发抑郁症患者在治疗前后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纳入60例青少年首发抑郁症患者(抑郁组)、60名健康青少年(对照组),抑郁组应用盐酸舍曲林治疗6周,测量抑郁组基线及治疗1、2、4、6周和对照组入组时的血清hs-CRP水平,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评定对照组的情绪及抑郁组的情绪变化。结果:抑郁组在治疗前及治疗1、2、4、6周测量的HAMD-24评分总分和血清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相关分析显示,抑郁组在治疗前及治疗1、2、4、6周的血清hs-CRP水平与HAMD-24总分及焦虑/躯体化、认知障碍、迟缓、绝望因子分呈正相关(r=0.63,P0.01;r=0.67,P0.01;r=0.35,P0.01;r=0.61,P0.01;r=0.49,P0.01)。治疗1、2、4、6周血清hs-CRP水平变化与HAMD-24变化呈正相关(r=0.40,P0.01;r=0.71,P0.01;r=0.86,P0.01;r=0.85,P0.01)。结论:血清hs-CRP水平能够反映青少年首发抑郁症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女性抑郁发作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及相关性分析。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住院、符合ICD-10抑郁发作诊断标准的女性患者70例入观察组,招募与观察组相匹配的70例健康志愿者入对照组。观察组测定基线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4周末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同时给予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HAMD-17)和14项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4),对照组测定基线甲状腺激素水平。比较两组基线甲状腺激素水平、观察组治疗前后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及相关性。结果基线期观察组血清T3、T4、FT3、FT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1,t=1.99、1.41、2.47、3.34);观察组治疗4周末较基线期FT4水平有所升高(P0.05,t=3.687)。观察组FT3、FT4水平与HAMA-17、HAMD-14评分总分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TSH水平与病程呈正相关(P0.05)。结论女性抑郁发作患者甲状腺功能发生改变,可能与病程、焦虑和抑郁的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4.
研究背景总结~(11)C-匹兹堡复合物B(~(11)C-PIB)阳性的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临床、基因型和嗅觉功能特点。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27例~(11)C-PIB阳性的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包括19例阿尔茨海默病(AD)和8例轻度认知损害(MCI)],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Mo CA)和画钟测验(CDT)评价认知功能,神经精神科问卷(NPI)评价精神行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1项(HAMD-21)评价抑郁症状;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测定ApoE基因型;TT嗅觉计定量检测嗅觉功能,测定察觉阈值和识别阈值。结果神经心理学测验比较,AD组MMSE总评分(P=0.000)及其时间定向力(P=0.031)、瞬时记忆(P=0.021)、延迟回忆(P=0.009)、计算力(P=0.000)、复述(P=0.038)、阅读(P=0.021)、书写(P=0.002)、视空间能力(P=0.039),以及Mo CA评分(P=0.000)和CDT评分(P=0.020)均低于MCI组,ADL评分高于MCI组(P=0.000),而MMSE量表之地点定向力、命名、理解力,以及NPI和HAMD-21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嗅觉障碍发生率、察觉域值和识别阈值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不同ApoE基因型之间嗅觉障碍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P=0.000),携带ApoEε4等位基因的患者嗅觉障碍发生率高于未携带该等位基因的患者(0/11对12/13;Fisher确切概率法:P=0.000)。结论 ~(11)C-PIB阳性的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和轻度认知损害)存在明显的嗅觉障碍,且与ApoEε4等位基因相关,结合不同临床、基因型和嗅觉功能特点有助于早期诊断阿尔茨海默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康复作用。方法共99例伴轻中度认知功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随机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33例)以及在此基础上联合认知功能训练(33例)和运动想象疗法(33例),于训练前和训练8周时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Mo CA)评价认知功能,事件相关电位检测P300潜伏期和波幅。结果与训练前相比,训练8周时3组患者MMSE(P=0.000)和Mo CA(P=0.000)评分增加、P300潜伏期缩短(P=0.000)和波幅升高(P=0.000);3组患者训练前后MMSE(P=0.030)和Mo CA(P=0.013)评分、P300潜伏期(P=0.004)和波幅(P=0.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认知功能训练组和运动想象疗法组MMSE(P=0.019,0.021)和Mo CA(P=0.003,0.031)评分高于、P300潜伏期短于(P=0.020,0.003)和波幅高于(P=0.003,0.002)对照组。结论基于运动想象疗法的康复训练在提高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同时亦改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氟西汀及奥氮平联合治疗对帕金森伴抑郁患者认知及P300影响。方法选取帕金森伴抑郁患者12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61)与实验组(n=62),对照组口服氟西汀,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小剂量奥氮平治疗,连续治疗8周。采用HAMD量表、MMSE和Mo CA量表评估2组抑郁及认知,统计2组临床疗效;检测2组P300波潜伏期及波幅。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8周,2组HAMD评分逐渐降低(P0.01),且实验组治疗后2周及2组治疗后4~8周的HAMD评分低于治疗前(P0.01),且治疗后2-8周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8周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70.97%)显著高于对照组(32.79%)(P0.01);治疗后8周2组Mo CA评分及实验组MMSE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1),且实验组Mo CA及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8周2组P300波潜伏期较治疗前缩短,P300波幅较治疗前有增加(P0.05或P0.01),且2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以氟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帕金森病伴抑郁患者可改善其抑郁症状,提高认知,调节P300认知电位,临床疗效优于氟西汀单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认知障碍与血清视锥蛋白样蛋白-1(VILIP-1)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测评结果分为认知障碍组和认知正常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和发病1年时血清VILIP-1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分析Mo CA分值与血清VILIP-1水平、NIHSS评分和B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发病1年时NIHSS评分均低于入院时(P0.01);BI评分均高于入院时(P0.01)。认知障碍组入院时及发病1年时血清VILIP-1水平高于认知正常组(P0.01);NIHSS评分高于认知正常组(P0.01);BI评分低于认知正常组(P0.01)。入院时及发病1年时所有患者Mo CA分值与血清VILIP-1水平呈负相关(r=-0.736,P=0.000;r=-0.450,P=0.000);与NIHSS评分呈负相关(r=-0.575,P=0.000;r=-0.377,P=0.001);与BI评分呈正相关(r=0.431,P=0.000;r=0.483,P=0.000)。结论脑梗死后认知障碍与血清VILIP-1水平及神经功能的康复有重要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双相情感障碍混合发作与躁狂发作及抑郁发作患者之间血清细胞因子的水平。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38例双相情感障碍混合发作患者(混合组)、54例躁狂发作患者(躁狂组)、47例抑郁发作患者(抑郁组)及38名正常人(对照组)血清白介素-1(IL-1β)、白介素-2(IL-2)及白介素-6(IL-6)的浓度;混合组患者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进行Hamilton抑郁量表(HAMD-24)和Young躁狂量表(YMRS)评定。结果:混合组IL-1β浓度显著高于躁狂组及抑郁组(P〈0.01),但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组IL-2浓度与躁狂组、抑郁组及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组IL-6浓度显著高于躁狂组、抑郁组及对照组(P〈0.001)。混合组IL-6浓度治疗8周后较治疗前显著下降(t=3.372,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23,P〉0.05)。混合组治疗前后IL-6浓度差值与HAMD-24、YMRS减分率之间均无显著相关(r分别=-0.211、-0.100,P均〉0.05)。结论:双相情感障碍混合发作可能存在IL-6诱导的免疫功能异常,有不同于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及抑郁发作的生物学特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瘦素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与抗抑郁药物疗效的相关性及其相互作用关系。方法:对42例抑郁发作患者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评定抑郁严重程度;40例体检职工为对照组,所有入组对象服药前及治疗4周末测定血清瘦素及BDNF水平。结果:抑郁症组治疗前血清瘦素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后及正常对照组(P0.01),而抑郁症组治疗后血清瘦素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症组治疗前血清BDNF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后及正常对照组(P0.01),而抑郁症组治疗后血清BDNF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血清瘦素的变化值与HAMD、HAMA分的变化值均呈显著负相关(r=-0.81、r=-0.45,P均0.01)。治疗前后血清BDNF的变化值与HAMD、HAMA分的变化值均呈显著负相关(r=-0.86、r=-0.71,P均0.01)。结论:血清瘦素与BDNF水平与抑郁症疗效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双相I型障碍抑郁发作患者血清尿酸(UA)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选取双相I型障碍抑郁发作患者(患者组)68例和健康人群(对照组)68例。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UA水平,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患者抑郁严重程度。结果患者组高尿酸血症(HUA)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6%vs.7.4%,P0.05);患者组血清UA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10.31±83.35)μmol/L vs.(282.47±78.30)μmol/L,P0.05],患者组男性UA水平高于女性[(344.40±100.45)μmol/L vs.(296.10±71.59)μmol/L,P0.05]。相关分析显示:UA水平与性别和精神病家族史呈负相关(r=-0.28、-0.27,P均0.05);与甘油三酯水平呈正相关(r=0.34,P0.01)。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性别、阳性精神疾病家族史对血清UA水平有明显影响(P均0.01)。结论双相I型障碍抑郁发作患者UA水平增高,并与性别、精神疾病家族史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