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汽车纵梁是一种形状和尺寸都比较大的冲压件,弯曲成形难度大且回弹不易控制。通过对U形件工艺和模具加工的分析,提出了解决回弹的工艺方法及可控制回弹的弯曲模改进设计,使汽车纵梁弯曲成形后的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从而消除了由于产生回弹使零件侧壁的孔位与底部尺寸超差而影响纵梁装配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管材激光弯曲是一种柔性金属塑性加工方法,特别适合薄壁管材弯曲。通过对大径厚比薄壁管材的激光弯曲过程进行有限元分析,建立了管材激光弯曲热力耦合有限元分析模型,获得了弯曲过程中温度、应力、应变变化的详细信息并进行了初步实验验证。对于薄壁管材激光弯曲,弯曲内侧局部凸起现象较为严重,应予以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3.
计算、分析了型钢腰部宽度、侧壁高度、型材弯曲外半径、型材屈服极限、型材成型对每个道次中的相邻边部分的弯曲角和总的成型角、型材厚度、成型辊表面曲率半径变化树冷弯C型钢弯曲处成型辊上最大压力的影响程度,其结果对提高产品质量及类似产品的生产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智能平板弯曲位移的主动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具有表面粘贴或内嵌分布式作动元件的智能平板弯曲位移的主动控制问题。各作动元件可以具有不同的压电性能及几何形式。导出了一般情况下智能平板的控制微分方程并得到四边简支矩形智能平板弯曲位移控制解解,最后给出了具体算例。  相似文献   

5.
对螺旋管材激光三连续弯曲精度控制进行了理论分析,建立了工艺参数与弯曲件尺寸的关系模型,绘制了工艺参数与弯曲件尺寸的关系图,为提高螺旋管激光三维连续弯曲精度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螺旋管激光三维连续弯曲实验,验证了工艺方案的可行性。根据弯曲结果,结合理论分析,进一步调整工艺参数,使螺旋管直径精度提高60%,螺距精度提高53%。  相似文献   

6.
以U形弯曲为例,分析了弯曲模结构对弯曲件表面质量的影响,提出了提高工件表面质量的几种弯曲模结构方案,并着重介绍了其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7.
针对锥面风挡玻璃的加工过程中关键的受拉弯曲阶段,提出了一种新的成型控制方法,建立了该控制方法的三维模型,并由此获得了准确的成型算法。推导出了钢绳的牵拉位移与玻璃弯曲形成的包角以及钢绳牵拉速度与弯曲的角速度之间的函数关系,为具体成型过程的控制提供了依据。该方法能够有效保证成形的位置精度、加工速度和玻璃前后两端弯曲形成的包角同步。通过与旧的成型方法及其算法的比较,进一步说明了本方法的优点。该方法在实际的加工成型系统中得到了应用和验证。  相似文献   

8.
弯曲位移与弯曲变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借助数学分析,研究了弯曲位移与弯曲变形的关系,指出描述弯曲变形的基本量是曲率.并通过实例分析,分别用弯曲位移和曲率描述弯曲变形的程度,其结果是不一致的,证明弯曲位移不能完全反映弯曲变形的程度,指出单纯用弯曲位移度量弯曲变形具有不完整性.最后分析了弯曲位移不能完全反映弯曲变形程度的原因,并指出了根据弯曲位移建立刚度条件的工程背景.  相似文献   

9.
基于Timoshenko梁变形理论,建立功能梯度材料梁在均布载荷作用下的弯曲控制方程,寻找均匀梁和非均匀梁的控制方程的相似性,将功能梯度材料梁的弯曲求解转化为均匀梁的弯曲求解与相似转换系数的计算。通过理论推导和相似性分析证明,功能梯度Timoshenko梁的弯曲解与同样尺寸、边界条件和载荷条件下的均匀材料Timoshenko梁的弯曲解成正比,这个比例常数完全由材料的非均性质参数确定。  相似文献   

10.
徐州弧形构造与地下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徐州弧形构造水文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了褶曲三度弯曲的概念,并探讨了三度弯曲的控水机制。其中,第一度和第二度弯曲在总体上控制了地下水的赋存特征及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而第三度弯曲及其伴生的横张断裂对大型水源地的圈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以国际标准的MIRA模型为研究对象,采用移动地面边界条件,对单车和两车并列行驶情况下的汽车外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将两辆车车体周围的速度分布、车身表面的压力分布情况与单车外流场进行了比较.在并列行驶情况下,车体周围的速度和车身表面压力分布与单车不同,呈不对称分布,并且在两车的内侧出现了低压区,两车具有相互靠近的趋势.通过计算,两车的气动阻力有所增加,侧向力有了很大程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12.
矿山露天开采排土场的边坡稳定,是采矿生产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它对生产、安全及生态环境都有重要影响。凡较高的边坡都有必要进行稳定性分析。目前,最常用于此种计算分析的方法有极限平衡和有限元法,二者的出发点和所得的表现形式皆不相同,使用者难以作对比分析,并以各种方法作了初步的评述。  相似文献   

13.
汽车侧面碰撞试验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叙述了汽车(尤其是轿车)侧面碰撞的特点和国内外汽车侧面碰撞试验法规.对有关汽车碰撞安全性研究的发展动态及研究方法等进行了探讨.介绍了侧面碰撞试验台及计算机仿真分析等汽车侧面碰撞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14.
高温现象是长大隧道开挖过程中常见的一种自然灾害,常用的解决手段是通风降温。以某高温隧道为例,结合Fluent数值分析,从理论层面探究了侧壁压入式通风、混合式通风和拱顶压入式通风3种常用通风方式解决这类灾害的优劣,并从微观层面分析了隧道内射流气流的运动规律,探讨了较为适宜的温控方式。研究结果表明:高温隧道采用侧壁压入式通风温控方式的降温效果不佳;采用混合式通风温控方式的降温效果最差,且影响风机使用寿命,存在安全隐患;采用拱顶压入式通风温控方式在应对高温隧道时表现出高效的降温效果。  相似文献   

15.
本文用能量法並借助卡氏定理,建立梁侧屈时的能量方程,直接求得梁的侧向屈曲载荷。  相似文献   

16.
Given the 7123 working face in the Qidong Coal Mine of the Wanbei Mining Group, nine dynamic roof monitors were installed in the crossheading to measure the amount and velocity of roof convergence in different positions and at different times and three steel bored stress sensors were installed in the return airway to measure rock stress at depth. On the basis of this arrangement, the rule of change of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side abutment pressure with the advance of the working face and movement of overlying strata was studied. The rule of change and the stability of rock stress at depth were measured. Secondly, the affected area and stability time of the side abutment pressure were also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During working, the face advanced distance was from 157 m to 99 m, the process was not effected by mining induced pressure. When the distance was 82 m, the position of peak stress was 5 m away from the coal wall. When the distance was 37 m, the position of peak stress away from the coal wall was about 15 m to 20 m and finally reached a steady state; 2) the time and the range of the peak of side rock pressure obtained from stress sensors were consistent with the results from the dynamic roof monitors; 3) the position of the peak pressure was 25 m away from the coal wall.  相似文献   

17.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一种培养人、塑造人、转化人、发展人、完善人的社会性教育活动,是一门人文色彩很浓的学科,具有广泛而深厚的人文关怀内涵。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立足教育方式的转变,注重学生的个性化教育和情感投入,与学生的生活、生命整体融合。  相似文献   

18.
大容量超重力离心机温控缩比模型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超重力离心机在加速度大于1000g时由于风阻功率引起的主机室温升超高的问题,通过对超重力离心机产热机理及散热机理的研究,提出对应的温度控制策略. 对超重力加速度为1500g的大容量土工离心机进行1∶20缩比,基于以相同空气流速流过侧壁引起的摩擦产热相同的原理进行模拟试验,即在高速转子最外端线速度同为290 m/s下进行风阻功率测试及温度调控试验研究. 总结缩比离心试验机机室内的真空度、侧壁冷却器温度、侧壁冷却器内冷却液体积流量等对主机室温度的影响规律,得到最佳温控调节方案,提出超重力离心模拟与试验装置(CHIEF)离心机室温控方案. 缩比模拟试验结果可为原型机的设计提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借鉴水流紊动相干结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层次揭示了紊流紊动涡体猝发、喷射、清扫的过程中对边壁泥沙颗粒的抽吸、挖掘的力学机理;系统概括了河道岸壁泥沙颗粒从起动,到进入水体,促使顺直河道发育成犬牙交错的边滩,并逐步演变为弯曲性河道的全过程;进而在对边壁泥沙颗粒受力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涡能理论,提出了边壁泥沙起动的临界条件;并根据黄河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分析,认为河流边界的糙率、水深等数值越大,泥沙越容易起动。  相似文献   

20.
超大断面隧道软弱围岩控制机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超大断面隧道软弱围岩破坏及控制机制,系统开展交叉中隔墙(center cross diagram, CRD)法和双侧壁导洞开挖方法下超大断面隧道软弱围岩控制机制数值试验,对比分析不同强度等级围岩、不同开挖方法在无支护、锚杆支护、H型钢拱架支护和H型钢拱架+锚杆支护四种支护方式下隧道围岩变形、支护构件受力变化规律,并研究超大断面隧道软弱围岩控制机制。同时对H型钢+锚网喷联合支护方式在超大断面破碎围岩隧道进行了CRD和双侧壁导洞两种开挖方法下的现场试验,拱顶沉降分别稳定在27.2 mm和18.7 mm,很好地控制了围岩变形、保证了现场初期支护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