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康艾注射液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中晚期肝癌伴慢性乙型肝炎进行Meta分析。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万方、维普、CBM、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纳入关于康艾注射液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中晚期肝癌伴慢性乙型肝炎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评价其方法学质量,通过Rev Man 5. 3软件对结局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文献,751例患者,所有文献均具有一定偏倚。与对照组(单用恩替卡韦或康艾注射液)比较,试验组(康艾注射液联合恩替卡韦)可显著提高生存质量有效率(P 0. 05),增加保肝作用(显著降低ALT、AST、TBIL,显著升高ALB,P 0. 05)、凝血功能(显著降低PT、TT、FIB,P 0. 05;对APTT无显著影响,P 0. 05)、抗病毒活性(显著降低HBV-DNA,P 0. 05)、抑制肿瘤细胞能力(显著降低AFP,P 0. 05); 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 0. 05)。结论康艾注射液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中晚期肝癌伴慢性乙型肝炎时,生活质量有效率、安全性更高,疗效更理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联合自拟中药制剂治疗乙肝肝硬化的效果。方法将169例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85例和对照组84例。对照组给予阿德福韦酯片10 mg/d口服,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自拟中药制剂口服。治疗3,6和12个月后,分别测定并比较2组患者肝功能指标(ALT、AST和TBil)以及凝血功能指标(PT、APTT、TT和FIB)水平。结果治疗3个月后,实验组AST和TBi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FIB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和12个月,实验组ALT、AST、TBil及PT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FIB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2个月后,实验组APTT、TT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PT、APTT、FIB恢复到正常水平。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自拟中药制剂可明显改善乙肝肝硬化患者病情,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中药康艾注射液对中晚期肝癌患者抗病毒疗效及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16例中晚期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予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康艾注射液治疗,2组均治疗1年。统计2组临床疗效,检测并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变化、血清病毒学指标及AFP水平变化,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ALT、AST、TBil、HBeAg、HBV DNA及AF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ALT复常率、HBeAg转阴率及HBeAg血清转换率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均<0.05);除血液毒性外,观察组其余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康艾注射液可显著改善中晚期肝癌患者肝功能及血清病毒学指标,抗病毒疗效明显优于恩替卡韦单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艾灸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0例脾肾阳虚型CHB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治疗组4例因主动退出研究而脱落,最终纳入41例。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艾灸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随访6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CD3+、CD4+及CD4+/CD8+值)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7.56%,高于对照组82.22%(P<0.05)。2组畏寒肢冷、腰膝酸软、食欲不振、倦怠乏力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上述4项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ALT、AST、TBil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ALT、AST、TBi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CD3+、CD...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联合苦黄注射液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2×正常值上限(ULN)的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凝血-纤溶功能、免疫炎症及肝脏硬度的影响。方法将98例ALT2×ULN的HBeAg阴性CHB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苦黄注射液静滴治疗(每4周治疗1次,每次连续治疗2周,共治疗6次)。治疗24周后,比较2组肝功能指标、凝血-纤溶指标、免疫炎症指标、HBV DNA定量、HBsAg定量与肝脏硬度检测值(LSM)变化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ALT、AST、GGT、TBil、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国际化标准比值(INR)、中性粒细胞计数(NEU)、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HBV DNA定量、HBsAg定量、LSM均显著降低(P均0.05),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均显著缩短(P均0.05),淋巴细胞计数(LYM)显著升高,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苦黄注射液可显著改善ALT2×ULN的HBeAg阴性CHB患者的肝功能,可明显调节凝血-纤溶功能和免疫炎症失衡,从而有利于减轻肝脏硬度和纤维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芪芍抗纤方联合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及TGF-β1(转化生长因子β1)、TIMP-1(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的影响。方法:9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2组,对照组45例口服恩替卡韦分散片,观察组45例加服中药芪芍抗纤方,服药3个月。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检测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肝纤四项(HA、PCIII、LN、IV-C)及血清TGF-β、TIMP-1水平。结果:治疗3个月后,2组患者血清ALT、AST、TBil、HA、PCIII、LN、IV-C及TGF-β、TIMP-1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观察组ALT、AST、TBil、HA、PCIII、LN、IV-C及TGF-β、TIMP-1下降较对照组显著(均P<0.05)。结论:芪芍抗纤方联合恩替卡韦可改善乙肝肝硬化患的肝功能,减轻肝纤维化,降低TGF-β1和TIMP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分析舒肝解毒汤配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该院于2015年2月—2017年6月收治的1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3次/d,实验组进行舒肝解毒汤配合恩替卡韦治疗。比较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ALT、AST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临床指标。结果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88.0%显著高于对照组有效率为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ALT与AST分别为(32.30±6.54)U/L与(23.44±7.22)U/T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肝解毒汤配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较为理想,可显著改善临床指标,安全性高,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刘建军 《新中医》2018,50(7):106-108
目的:观察柴胡护肝汤联合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柴胡护肝汤治疗,2组均持续用药半年。记录患者消化道症状的改善时间,比较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以及谷氨酰转移酶(GGT)],对比分析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腹胀、纳差、恶心呕吐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ALT、AST、TBil、GGT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LT、AST、TBil、GG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4.0%,对照组总有效率6 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基础上加用柴胡护肝汤可有效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保护肝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康艾注射液对HBV相关性肝癌肝动脉栓塞化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Ⅲ~Ⅳ期HBV相关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2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肝动脉栓塞化疗和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恩替卡韦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给予康艾注射液静脉滴注,2组均以30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比较治疗前后2组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乙肝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甲胎蛋白(AFP)水平的差异,采用EORTC QLQ-C30量表评价2组生活质量变化,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2组各血液学指标及躯体功能、疼痛、疲倦、失眠、恶心和呕吐、腹泻和总体健康情况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显著(P均<0.05);观察组白细胞减少≥Ⅲ度和肝功能损害≥Ⅱ度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康艾注射液治疗HBV相关性肝癌,可有效改善肝动脉栓塞化疗后的肝功能损害,抑制HBV DNA复制,减轻毒副反应,从而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康艾注射液联合恩替卡韦对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的抗病毒疗效及其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44例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72例。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组联合康艾注射液。检测并比较2组肝功能、血清病毒学指标及AFP水平,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2组血清ALT、AST、TBIL水平,Child-Pugh评分以及血清病毒学指标HBe Ag、HBV DNA及AFP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后治疗组ALT复常率、HBe Ag转阴率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或P<0.01),2组间HBV DNA转阴率、HBe Ag血清转换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死亡率及死亡原因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康艾注射液联合恩替卡韦可显著改善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及血清病毒学指标,抗病毒疗效明显优于恩替卡韦单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复方黄根颗粒联合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慢性乙肝瘀血阻络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130例慢性乙型肝炎瘀血阻络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5例,口服复方黄根颗粒及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对照组65例,单用恩替卡韦口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24,48周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及白蛋白(Alb)],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血清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水平,乙肝病毒e抗原(HBeAg)定量,肝脏僵硬程度(Stiffness),肝脏影像(门静脉宽度、脾脏厚度),肝组织病理检测慢性肝炎Knodell HAI分级,Ishak纤维化评分的变化。结果:在48周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较本组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地改善(P0.05,P0.01);且观察组患者肝功能、凝血指标,肝脏僵硬程度,门静脉内径,Knodell HAI分级的门脉炎症,界面活动度,肝小叶活动度,Ishak纤维化评分,血清HBV DNA转阴率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慢性肝炎Knodell HAI分级中肝小叶活动度在治疗前后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黄根颗粒联合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慢性乙肝瘀血阻络证患者较单纯使用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效果明显,有助于提高HBV DNA快速应答率,并对改善肝功能、控制肝纤维化发展以及防治相关并发症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茵郁芪灵汤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61例肝郁脾虚兼湿热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3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茵郁芪灵汤治疗。对比两组治疗2个月后的临床疗效及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ALT、ALB、GGT水平低于对照组,ALB、AS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茵郁芪灵汤联合恩替卡韦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临床疗效较佳,可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小柴胡汤加减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郁脾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两组均用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联合小柴胡汤加减治疗。结果:总有效率及HBV-DNA转阴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ALT、AST、TBil水平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ALT复常率、HBeAg转阴率观察组略高于对照组。结论:小柴胡汤加减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郁脾虚型能够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百令胶囊辅助恩替卡韦治疗干扰素无应答慢性乙型肝炎(乙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干扰素无应答乙肝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恩替卡韦组给予恩替卡韦口服,联合组给予恩替卡韦联合百令胶囊口服,2组均治疗2年。分别于服药后6个月、1年和2年检测2组患者HBV DNA定量、血清HBsA g滴度、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肝功能指标、氧化应激指标和免疫学相关指标,统计2组治疗2年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年后,联合组HBV-DNA定量、血清HBsA g滴度和血清TGF-β1水平均明显低于恩替卡韦组(P均<0.05);治疗6个月、1年和2年,联合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肌酸磷酸激酶(CPK)、丙二醛(MDA)水平均明显低于恩替卡韦组(P均<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水平均明显高于恩替卡韦组(P均<0.05);治疗1年和2年,联合组T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数量均明显低于恩替卡韦组(P均<0.05),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恩替卡韦组(P均<0.05);治疗2年后,联合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恩替卡韦组(P<0.05)。结论百令胶囊辅助恩替卡韦治疗乙肝可增强恩替卡韦抗病毒作用,可通过抑制HBV繁殖时的氧化应激反应、增强机体体液免疫来达到护肝降酶抗HBV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鸡骨草胶囊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4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治疗组予鸡骨草胶囊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对照组予恩替卡韦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4、48周后的肝功能(ALT、AST、TBil)、血清HBV-DNA及治疗48周后HBeAg的变化。结果:治疗24、48周后两组肝功能、病毒学指标比较,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48周后治疗组HBeAg阴转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鸡骨草胶囊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可促进异常的肝功能复常。  相似文献   

16.
《河北中医》2021,43(2)
目的观察耳穴磁疗联合中药泡足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的中医证候疗效及对患者肝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44例CHB患者随机分为4组,恩替卡韦片组36例予恩替卡韦片治疗,耳穴磁疗+恩替卡韦片组36例予耳穴磁疗+恩替卡韦片治疗,中药泡足+恩替卡韦片组36例予中药泡足+恩替卡韦片治疗,耳穴磁疗+中药泡足+恩替卡韦片组36例予耳穴磁疗+中药泡足+恩替卡韦片治疗。4组均治疗24周。比较4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4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变化,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变化,慢性肝脏疾病量表(CLDQ)评分变化。结果耳穴磁疗+中药泡足+恩替卡韦片组总有效率(97.22%,35/36)高于恩替卡韦片组(55.56%,20/36)、耳穴磁疗+恩替卡韦片组(77.78%,28/36)、中药泡足+恩替卡韦片组(75.00%,27/36)(P 0.05);耳穴磁疗+恩替卡韦片组、中药泡足+恩替卡韦片组总有效率高于恩替卡韦片组(P 0.05)。4组治疗后倦怠乏力、胁肋疼痛、脘腹胀闷、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烦躁易怒、口干口苦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 0.05);耳穴磁疗+恩替卡韦片组治疗后胁肋疼痛、口干口苦评分低于恩替卡韦片组(P 0.05);中药泡足+恩替卡韦片组胁肋疼痛、脘腹胀闷、食欲不振、口干口苦评分低于恩替卡韦片组(P 0.05);耳穴磁疗+中药泡足+恩替卡韦片组胁肋疼痛、脘腹胀闷、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口干口苦评分低于恩替卡韦片组(P 0.05),胁肋疼痛、脘腹胀闷、恶心呕吐评分低于耳穴磁疗+恩替卡韦片(P 0.05),口干口苦评分低于中药泡足+恩替卡韦片组(P 0.05)。4组治疗后ALT、AST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 0.05);耳穴磁疗+恩替卡韦片组、中药泡足+恩替卡韦片组、耳穴磁疗+中药泡足+恩替卡韦片组治疗后ALT、AST水平均低于恩替卡韦片组(P 0.05)。耳穴磁疗+恩替卡韦片组治疗后腹部症状、乏力、系统症状评分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 0.05);中药泡足+恩替卡韦片组、耳穴磁疗+中药泡足+恩替卡韦片组治疗后腹部症状、乏力、系统症状、焦虑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 0.05);耳穴磁疗+中药泡足+恩替卡韦片组治疗后腹部症状评分均高于其他3组(P 0.05),系统症状、焦虑评分高于恩替卡韦片组(P 0.05),焦虑评分高于耳穴磁疗+恩替卡韦片组(P 0.05)。结论耳穴磁疗联合中药泡足治疗CHB,能更有效地改善患者中医证候和肝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李宝华  何聪 《中药材》2022,(10):2512-2515
目的:观察安络化纤丸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定西市人民医院感染科收治的8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40例在恩替卡韦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安络化纤丸,治疗6个月后评价两组抗病毒效果及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TNF-α、IL-4、IL-6)、肝功能(ALT、AST、TBil、ALB)、肝纤维化指标(HA、LN、PC-Ⅲ、Ⅳ-C)及肝脾影像学(Dpv、Dsv、LSM、脾厚度)。结果:观察组HBV-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ALT复常率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4、IL-6、ALT、AST、TBil、HA、LN、PC-Ⅲ、Ⅳ水平及肝脾C、Dpv、Dsv、LSM、脾厚度显著降低,ALB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血清TNF-α、IL-4、IL-6、ALT、AST、TBil、HA、LN、PC-Ⅲ、Ⅳ-C水平及肝脾Dpv、Dsv、LSM、脾厚度显著低于对照组,ALB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后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复方鳖甲软肝片+恩替卡韦)和对照组(恩替卡韦),各30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70.00%(P0.05)。治疗前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总胆红素(TBI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LT、AST和TBIL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ALT、AST和TBI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改善肝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安络化纤丸联合恩替卡韦片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肝纤维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0例CHB肝纤维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2组患者均服用恩替卡韦片治疗,观察组加用安络化纤丸治疗。持续治疗12个月。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测定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肽(PⅢP)、Ⅳ型胶原(ⅣC)]。结果: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3.62%,高于对照组的7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ALT、AST、TBil和HA、LN、PⅢP、ⅣC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 <0.05),观察组各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安络化纤丸联合恩替卡韦片治疗能够显著改善CHB肝纤维化患者的肝功能,有助于延缓肝纤维化进展,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疏肝健脾活血方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代偿期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肝功能、肝纤三项和HBV-DNA定量的影响。方法:将76例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作两组,各有38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患者同时联合应用疏肝健脾活血方,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检测并比较患者肝功能、肝纤三项及HBV-DNA定量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9.47%,与对照组71.05%比较有显著提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ALB分别为(28.55±4.33)IU/L、(26.83±4.38)IU/L、(14.34±3.20)μmol/L、(39.03±3.92)g/L,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肝纤三项HA、PCⅢ、CⅣ分别为(136.40±7.44)ng/m L、(90.52±8.33)ng/m L、(100.72±8.42)ng/m L,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且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HBV-DNA定量值为(1.93±0.34)log10copies/m L,较治疗前明显减少且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健脾活血方与恩替卡韦联合应用治疗肝硬化代偿期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对延缓病情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