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7 毫秒
1.
丁腈橡胶/导电粒子复合材料的正温度系数(PTC)特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导电粒子碳黑和铜粉分别与丁腈橡胶混合制备导电聚合物复合材料,其中碳黑(N550)/丁腈橡胶复合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变化呈现较强的正温度系数(PTC)效应。讨论了掺入导电粒子浓度、结构和表面性质以及混炼硫化工艺等对该类材料的室温电阻率及PTC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热硫化苯基硅橡胶阻尼材料的动态力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不同结构组成的热硫化苯基硅橡胶粘弹性的动态力学测试,讨论了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与材料阻尼性能的关系及硅橡胶基础聚合物中苯基、乙烯基含量对硅橡胶硫化后损耗因子的影响,提出在-50℃~+150℃之间存在次级转变主要影响着硅橡胶阻尼性能,而与玻璃化转变温度Tg关系不大的结论,同时还指出交联度对硅橡胶阻尼性能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PVC/NBR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的形态结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动态力学谱仪和测定凝胶含量等方法,研究了动态硫化的聚氯乙烯/丁腈橡胶40(PVC/NBR-40)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的形态结构,并探讨了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共混物的性能决定于动态共硫化时形成的凝胶含量和凝胶组成。为了达到良好的综合性能,凝胶含量应大于60%。PVC/NBR-40是单相的共混体系,动态共交联增加了PVC与NBR分子链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且使两种聚合物混合的均匀程度增加。本文提出了此材料的结构模型,指出动态硫化PVC/NBR-40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是一种新型的热塑性半互穿网络聚合物材料。  相似文献   

4.
热塑性动态硫化硅基橡胶是聚硅氧烷和热塑性聚合物经共混和动态硫化而得到的一种新型弹性体。文中首先阐述了反应挤出热塑性动态硫化硅基橡胶的形成机理及制备过程,然后从聚硅氧烷和热塑性聚合物的增容改性、动态硫化和加工条件及工艺等方面综述了近些年来反应挤出热塑性动态硫化橡胶的研究进展,最后总结了热塑性动态硫化硅橡胶亟待解决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无机粒子/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结晶行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无机粒子和纳米粒子/聚合物复合材料的一些结晶性能,主要论述无机粒子对聚合物结晶的熔点、结晶温度及结晶度的影响;聚合物晶形及结构的变化;并论述了无机粒子和纳米粒子/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结晶动力学理论;概括了无机粒子和纳米粒子/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结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动态硫化NBR/PFPA热塑性弹性体的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动态硫化法制备了共混型的NBR/PFPA热塑性弹性体(TPE),对其相态进行了分析和测试了其力学性能,并系统研究了该弹性体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动态硫化NBR/PFPA热塑性弹性体未随质量配比的变化而出现相的转变;分散相的粒径随两相质量配比而改变,其力学性能与分散相的粒径的大小密切相关。动态硫化对热塑性弹性体的结晶行为和结晶度有影响,从而影响了热塑性弹性体的拉伸强度。  相似文献   

7.
炭黑/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炭黑/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该类复合材料主要是通过共混、接枝、沉积、聚合制备的。讨论了聚合物结构、分子量及表面张力对炭黑填充的聚合物及共混物的导电性和物理性质的影响,以及用不同聚合方法制备炭黑/聚合物复合材料。着重讨论了如何获得低渗流阈的炭黑填充的导电复合材料及制备聚合物为壳,炭黑为核的核壳材料。  相似文献   

8.
动态硫化EPDM/PP热塑性弹性体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详细讨论了三种硫化体系对动态硫化EPDM/PP热塑性弹性体力学性能及加工性能的影响,并介绍了动态硫化EPDM/PP硫化体系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9.
四氟乙烯—丙烯共聚氟橡胶,是日本旭硝子公司用独自的技术,研制成功了从原料单体、聚合、直至硫化全过程的新氟橡胶。聚合物的结构与硫化配方与过去的氟橡胶不同,在特性上也是独特的。一、结构四氟乙烯—丙烯共聚氟橡胶的结构,如图1所示。四氟乙烯和丙烯的单体几乎呈现  相似文献   

10.
动态硫化EPDM/PP热塑性弹性体应力松弛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相态结构角度讨论动态硫化EPDM/PP共混物的应力松弛行为,并与纯PP以及静态硫化EPDM的应力松弛相比较,研究了制备工艺对动态硫化EPDM/PP共混物应力松弛的影响,结果表明,动态硫化EPDM/PP应力松弛主要由PP连续相决定的,EPDM分散相对共混物应力松弛有一定的影响。随橡塑化和软化剂用量的增加,EPDM/PP应力松弛明显降低,增大硫化剂用量,EPDM/PP应力松弛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1.
本文探讨了不同硫化体系对混炼胶硫化特性及硫化胶力学性能、老化性能、压缩模量及压缩永久变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含有活性双键的助交联剂能不同程度提高混炼胶的最高转矩,硫化胶的定伸强度,硬度,压缩模量,改善硫化胶的压缩永久变形。其中采用DCP与硫化助剂A并用时,硫化胶的综合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NiMnGa铁磁性形状记忆合金颗粒/树脂智能复合材料的制备、温度场和磁场响应特性以及阻尼性能的最新研究进展.与NiMnGa多晶材料相比,NiMnGa铁磁性形状记忆合金颗粒/树脂智能复合材料具有很好的加工成型性能,克服了NiMnGa多晶材料的脆性,同时表现出良好的温度场响应特性和阻尼性能,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新型驱动器材料和阻尼材料.在磁场响应方面,新型铁磁性形状记忆合金(NiCoMnIn、NiCoMnSb、NiCoMnGa)/树脂智能复合材料将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可聚合高分子乳化剂的合成及溶液性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作为乳化剂的可聚合两亲嵌段聚合物的嵌段组成,特别是端基结构与其水溶液的浊点、粘度、临界胶束浓度以及表面张力之间的关系。发现可聚合高分子乳化剂的结构和分子量存在多分散性,溶液中的胶束形态也存在多分散性。监测两亲聚合物水溶液的上述性质可有效地指导两亲嵌段嵌合物的合成。  相似文献   

14.
分别采用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TAIC)、双酚AF/苄基三苯基氯化磷(BPP)/DCP、3#硫化剂/DCP三种复合硫化剂硫化氟橡胶/硅橡胶共混物。研究了不同复合硫化剂对氟橡胶/硅橡胶共混物的硫化特性、力学性能、耐热老化性能、耐油性能和低温性能的影响,采用动态热机械分析(DMA)、热重分析(TG)和扫描电镜(SEM)方法对氟橡胶/硅橡胶共混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采用DCP/TAIC硫化的氟橡胶/硅橡胶共混物具有良好的综合物理力学性能。DMA分析表明,DCP/TAIC硫化的共混物中氟橡胶相和硅橡胶相的Tg最高,TG分析表明,DCP/TAIC硫化的共混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SEM照片表明,DCP/TAIC硫化的共混物界面结合作用较强。  相似文献   

15.
将丙烯酰胺和少量的疏水单体辛基酚聚氧乙烯(4)醚丙烯酸酯溶解于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中,采用胶束共聚的方法成功制备了疏水缔合水凝胶(HA-gels)。HA-gels除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以外,还具有重塑性能。为了研究HA-gels的重塑性能,对其应力松弛行为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HA-gels应力松弛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交联点间亲水长链的应力松弛过程;第二阶段是交联点间亲水长链已经高度取向;第三阶段是交联网络的结构重排过程;第四阶段是HA-gels的应力完全消除。因此,HA-gels内的交联点在外力的作用下可以解缔合和重新缔合来实现交联网络的结构重组,从而赋予了HA-gels的重塑性能。  相似文献   

16.
甄瑞燕  周元林  何方方 《材料导报》2006,20(Z2):222-225
概述了室温硫化硅橡胶的种类、性能及其应用,综述了国内外无机纳米微粒对室温硫化硅橡胶的增强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室温硫化硅橡胶增强机理及补强方法,作为填料的无机纳米微粒的种类,指出了无机纳米填料的发展方向主要是采用原位复合技术制备出硅橡胶纳米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17.
异相粒子填充聚合物分离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膜技术的快速发展对膜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异相粒子填充制膜扩大了膜材料的选择范围,改善了膜的多种性能,并且为制备特种分离膜提供了一种较为简便的方法。文中从异相粒子填充聚合物分离膜的特点、性能、制备方法和孔的形成机理等几个方面在国内外发展现状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8.
采用聚合物乳液作粘结剂,利用水悬浮法成功地制备了GF/PVC复合材料,根据该工艺特点,优选了部分聚合物乳液粘结剂,并考察了其对成型材料的力学及热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EPDM/PA复合材料原位生成微纤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三元乙丙橡胶/尼龙(EPDM/PA)体系原位生成微纤。以三元共聚尼龙替代部分炭黑,采用特殊工艺原位生成微纤,取得了良好的补强效果,与补强之前相比,121 ℃高温撕裂强度,常温撕裂强度及拉伸强度有大幅度提高,SEM照片显示,采用特殊工艺处理,可使分散相颗粒成纤,微纤在与硫化压力方向垂直的平面内无规取向。力学性能测试表明,取向的微纤复合材料(沿微纤纵向的扯断伸长率大于沿横向的扯断伸长率,这一规律)不同于取向的短纤维复合材料的规律,并对这一反常规律作出解释。   相似文献   

20.
绿色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可生物降解的绿色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发展,讨论了该类高分子树脂的结构要求。主要介绍了近年来淀粉、纤维素、海藻酸钠、甲壳类和蛋白质等天然高分子改性吸水性材料,聚氨基酸类吸水性树脂及丙烯酸合成类高吸水性树脂等的吸水性能和生物降解特性,并对绿色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